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指出:但凡成功的人,绝大多数都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句话道出了成功中的某些不被人看到的因素。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任务繁重是个负担,总想着要逃避,但他们不知道这是提升自我的好机会——每一次挑战都将挖掘出你更大的潜能,让你不断超越自我。我有一个编导朋友小贾,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回家。他告诉我在影视圈有这样一句话:"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当听到"畜生"这两个字的  相似文献   

2.
理爱与情爱     
苏佐扬 《天风》2005,(3):41-41
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15节)。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16节)? 耶稣头两次问彼得所用的"爱"字,原意为"属神的爱","理智的爱","不改变的爱"。神爱世人,耶稣爱属它的人爱到底,你们要彼此相爱,均用此爱字。 但彼得两次回答主耶稣的问题时,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这个"爱"字,原意为"朋友的爱","情感的爱","会改变的爱","父母的爱子女的爱",转意为"热情","喜欢","爱好"。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好压抑自己想做得不敢做,想说得不会说,只是在自己的脑子中想啊想啊,一片混知己比如学习中,出了点小毛病,就会不断的责怪自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跟别人交往的时候也是这样,有时候因为自责,为难自己,搞的自己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不想学习,也不想与人交往,见到别人就会怕。还有,我觉得自己有点自闭倾向,不喜欢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那些自己遇到的困难和对一些人事的不满,可越是这样,就越觉得压抑自己,有时候跟一些知心的朋友讲讲,会舒服很多,可我总不能老是去麻烦别人,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解决,我需要心理咨询么?  相似文献   

4.
智慧语丝     
正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有意思的生活。——胡适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对方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乐嘉如果一个一直对你不好的人偶尔对你好一次,你会无比感动;如果一个一直对你好的人偶尔对你不好一次,你就会无比愤怒。——木心不要光研究胜利者的传记,也要研究一下失败者的传记。胜利者的传记里有很多夸张的东西,而失败者的传记里有很多东西都是真实的。我的经验是,碰到任何困难都要赶快往前走,不要欣赏让你摔倒的那个坑。——黄永玉  相似文献   

5.
正前段时间,在街上遇到一个久未见面的朋友,她面容有些憔悴,张口就跟我抱怨:"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我爸和我妈现在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脆弱,越来越矫情,越来越玻璃心。你随便说一句什么话,自己都不知道哪里说错了,他们就会无怨无故地生半天气。一个竟哭天抹泪,怎么哄都哄不好;一个如凶神恶煞,怎么劝怒气都不消。而且他们目标一致,共同针对我。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我现在都害怕回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不小心  相似文献   

6.
不虚度     
正有一位入职两年的年轻中学老师给作家连岳写信,倾诉自己对于工作的困惑。她在信中写道:工作两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和繁琐,琢磨不完的教案,还有劳什子的教研活动。最不堪的是看到那些四十多岁的老教师们,每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年复一年做着重复的工作,看到他们,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想离开,又舍不得单位的编制,她落款称自己是迷茫且糊涂的人。我想,究其根本,这位女老师的烦恼来自一个年轻人的焦虑和浮躁。她想获得编制教师的好处,但又无法忍受具体工作带来的压力。这种纠结,便是她陷入迷茫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简单,深邃?你更喜欢哪一个状态?如果少年,还青葱懵懂,一定选择深邃——最好连自己都永远不懂自己。一定要看外文书,知道尼采、康定斯基、萨特……知道那些与自己隔着灵魂与皮肤的东西。用外在来装饰内心。而经过风雨种种和光阴浸染,你所选择的,必是简单扼要。一杯茶,一个人,一轮明月。如钱钟书,再大的官员请他去吃饭,他说:"抱歉,我没时间。"他是在尊重时间,不虚度任何一分一秒。  相似文献   

8.
智慧语丝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喜欢以是否有趣来评价自己对一个人的印象。在整容风靡,美的价值观判断被颠覆之后,能恒久留存下来的,必定是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写在脸上的气质和刻在骨子里的趣味。——sherry_chou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认同。当每做一件事都在考虑"别人怎么看"时,你其实已经在放弃自己了。总是活在别人眼神里的人,也等于从来不曾存在过。——苏芩  相似文献   

9.
过后不思量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京剧《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唱的。我喜欢"过后不思量"这五个字,有种断然决绝的明白,实在铿锵。过后不思量,是当断则断。是一把新淬的弯刀横向满坡疯长的荒草,不犹疑,不拖泥带水。不是去去两迟疑,而是一马鞭子啪地甩到半空里,走了,追着前方的山川浮云和白日,不回头。至于身后的一桌残宴,不去想。但是,这样的明白与爽脆,用在小女子对待情感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呢?我的一文友就做不到。当年  相似文献   

10.
正直到因其他采访无意间接触到了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我才对"创业"的话题格外重视起来。像所有创业者一样,那个已经办了休学的大学生说起自己的创业项目时口若悬河。尽管他们的产品还没做出来,甚至写程序的技术人员还没找到,但是他依旧成竹在胸地向我描绘他们的创业项目将会书写出怎样一片美好的未来,直说到嘴角堆起白沫。当他介绍自己的创业团队时,则更是浮夸——"我是CEO,这是毫无疑问的;小张是CIO,收集信息;小李是CFO,管财务;  相似文献   

11.
<正>"心理理论"这四个字,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字面意思来看,心理理论只是将"心理"和"理论"组合在一起,这就很容易让大家认为它是指代心理学概念中的所有理论,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这里,我们所要介绍的心理理论是一种能力。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你看到的和我看到的是一样的吗?""他这样做合适吗?"心理理论虽然不是读心术,但  相似文献   

12.
雪花的启示     
赵明冬 《天风》2006,(5):43
“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20:24) 人生活在世上,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是苦?还是乐?更不知道自己的寿命能有多长。但是,人们却可以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生活态度:有的人喜欢看重一切,有的人常常看淡一切。有的人喜欢开开心心,有的人不免悲悲凄凄。有的人想做自己的事,有的人想为别人做事。有的人忙碌一生,结果都不知道为何而忙碌。有的人具备着良好的思考能力,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相似文献   

13.
正人,是有灵魂——心灵与思想的动物。但凡常人,都有灵魂。这一点,并无天壤之别。可是,在怎样管控灵魂的问题上,不同个体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比如,有的人喜欢给灵魂做"加法",有的人乐意为灵魂做"减法"。捷克当代作家米兰·昆德拉曾在他的长篇小说《不朽》里,描写过两种灵魂。一种是做"加法"的灵魂。这种人喜欢表现自我、突出自我,希望与世界产生  相似文献   

14.
吴永波 《美与时代》2005,(10):92-93
电脑的普及冲击了书写,因此加强书法教育是极为迫切的.在中小学普遍开设书法艺术课程,不仅可以培养书写能力,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又一途径. 据报载,一些字写得不好看的小学生,大都喜欢使用电脑,至于用手书写,他们都嫌麻烦.一位每年都参与高考评卷的老师说,现在一些学生写字的水平实在令人感到可悲,快上大学了,字写得还跟小学生一样,歪歪扭扭的,有的甚至没有小学生写得工整.而有的成年人更甚,已发展到握着笔写不出字来的程度.前不久,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女士的打字速度非常快,却很少用笔写字,有一次需要她提笔写字的时候,那非常熟悉、一触键盘立马就会从屏幕上闪出来的汉字,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写了.再放眼看现在的大学生,钢笔字的水平,实在无法恭维.据记者调查,在不少高校,书法课不是必修课.一些学校的文秘、建筑等专业曾开设了书法选修课程,但只有很少的学生选课,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音乐等其他课程.  相似文献   

15.
智慧语丝     
正你比小时候弱多了,那时候你有许多梦想,并且做了很多努力,你想考一个好学校,你想拥有一群朋友,甚至还曾偷偷地喜欢过什么人,会熬夜读书,会倾听朋友。可是现在,你见识多了,比原来更有智慧了,也变得强壮了,可是却再也没有像原来那样因为坚信自己和未来,而拼命去努力了。——几米漫画集  相似文献   

16.
新与旧     
沈承恩 《天风》2008,(1):2-4
新的事物是不是都是好的呢?不是的. "新"这个字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从时间说的,一件事物过去从来没有,现在刚刚出现,这就是一件新事物.另一层是从内容或性质说的,一样东西它的性质变得更好了,就是一样新东西.中文里,这两个"新"是同一个掌.但在新约圣经用的希腊文里,两个"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  相似文献   

17.
智讨墨盒     
我用的一台打印机,是今年春天买的,里面只配了一个黑色墨盒,墨水用完后,我一次又一次地往里面加,直到打印头磨损了,打出的字有点模糊了,我才决定更换墨盒。没想到这次买墨盒,让我知道了那个卖我打印机的老板,在卖给我打印机时做了不光彩的手脚。那种打印机配备的是两个墨盒——黑色和彩色的各一个,他却把彩色墨盒克扣了。难怪我那个打印机,里面装彩色墨盒的位置是空着的。  相似文献   

18.
“上大学3年了,最难受的是,总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好。”长春某师范院校文学院学生吴海燕一脸迷茫。对于大学生而言,“该学什么”,似乎本不应成其为一个问题。但记者走访吉林几所高校发现,与吴海燕具有相同感受的大学生为数众多,“不知道该学什么”,竟成为不少高校学生的普遍困惑。  相似文献   

19.
独处之曼妙     
正日子有时清闲而安逸,有时忙碌而充实。然而,无论是怎样的日子,我总偏爱清静。清静的时光就像一壶酒——一壶陈年的老酒。我喜欢泡在这壶"老酒"里,做最真实的自己。通往清静的最佳路径是什么呢?尘世纷繁喧嚣。依我看,通往清静的最佳路径莫过于独处。从表面上看,一个人独处的样子似乎有些孤独,甚至有些凄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5,(6)
<正>[网易新闻]母亲节当天,武汉工商学院新闻中心就"你对自己母亲了解多少"在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十余所高校进行调查。在发放的500份问卷中,有71.8%的大学生不知道母亲的年龄,67.4%的大学生不知道母亲的生日。调查中,一位学生说:"我不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菜,因为她都是按我的喜好做菜。没给妈妈买过衣服和鞋子,所以不清楚尺码。"[随感]如今,80后、90后都已经长大,到了应该回馈父母的年龄。然而,对十余所高校进行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