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睿 《法音》2023,(9):13-17
辽代佛教深受唐代佛教影响,总体上沿袭唐制,辽代佛教义学也在继承唐代佛学传统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辽代佛教发展繁盛、宗派众多,华严学是辽代佛学中的显学。活跃于辽道宗时期的上京开龙寺圆通悟理大师鲜演是辽代华严宗的代表人物,撰有《华严经玄谈决择记》六卷。他一方面继承了唐代华严宗祖师的义理学说,特别是澄观的学说,弘扬华严思想;另一方面又在前代诸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主张,提出了许多义学创见。  相似文献   

2.
华严学是当代佛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国际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国内学术界对此尚未予以充分重视。本文通过对学术史的回顾,系统阐述了华严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重点说明了其价值和意义,指出中国是华严学的故乡,华严对中国佛教乃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都有重要影响,华严学研究应视为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华严学是中印两大文明交汇的产物,围绕着华严信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典籍和思想,华严信仰的传播与发展充分体现了古代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路径。推动华严学研究对于古典学研究、区域与国别研究有重要意义。华严信仰在我国藏地也有一定影响,推动华严研究对发掘藏传佛教文化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万松行秀的禅学思想是辽宋佛学融合及金朝佛教“禅教圆融”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万松行秀在真心本体论基础上对宋辽心性论的继承与发展;二是万松行秀对辽朝华严学的吸收与改造;三是万松行秀对禅教二门的圆融与统一。这些思想也是金朝佛教界继承辽宋佛教并发展创新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本来性—现实性”是荒木见悟的一个重要哲学方法论,贯穿其整个中国哲学及佛学研究的过程。这一方法论观念既源自其对儒佛两教重要经典的创造诠释,更是源自其深刻的宗教体验、身心体验乃至战争期间的生命体验,最终在《佛教与儒教》中以“序论”的方式登场。在儒佛思想构造中,正如“本来成佛”或“本来圣人”所示,不论儒佛教说存有多大歧义,都表现出对这一本来性问题的终极关怀;出世间性的佛教对现实性问题亦并不缺乏关心,相反,以冷峻的目光正视现实性,透过现实性以肯定本来性,这是华严学特别是宗密哲学所关注的重点。儒教对本来性与现实性的理论建构更是其核心主题,如宋明儒学中的朱子学与阳明学。故超越儒佛宗派对立,以本来性与现实性的问题关切来整体审视儒佛两教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进而为未来文化发展指明“现实本来性”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华严学中自初祖法顺以下,即有唯心传统,迨至澄观,乃先以一心摄四法界,总该万有,复以一心释一真法界,遂使一真法界思想从境界论转为心性论及工夫论,宗密更继承推进了此一思想,并将一真法界概念更加禅化。此后《宗镜录》中出现了一真法界与天台十法界的融合。宋代以降,一真法界概念在四个领域中出现较多:华严自宗之理论建设;《金刚经》注解;净土宗著作;《楞严经》注解。一真法界概念走出华严学,其一乘别教特色亦随之渐褪。  相似文献   

6.
佛学情论思想系统而深刻,涵盖了情的生成论、情的类型论以及情的解脱论。在情的生成方面,佛学认为人类的情绪和情感是缘起而在的,是环境、生理、认知和行为等主观、客观条件因缘和合的产物;在情的类型方面,佛学以贪、嗔、痴为基点,对消极情绪和情感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关注了忿、恨、恼、疑、嫉等消极情绪和情感,为了对治消极情绪和情感,佛学还深入探讨了无贪、无嗔、无痴以及惭愧和四无量心等积极情绪与情感;在情的解脱方面,佛学以三法印为理论基础,以四谛为理论框架,以中道行为基本原则,以"戒、定、慧"三学为修行法门,以期用佛法的智慧化解消极情绪和情感,涵育积极情绪和情感。  相似文献   

7.
本文联系朝鲜后期佛教教学及译经出版情况,探讨韩国近代禅僧翻译、诠释华严学的特点。朝鲜时代佛教教学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华严教学。18世纪《华严经疏钞》的刊行使华严学一度复兴,华严大家辈出。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后期华严教学一直处于"禅教两宗"体制下的禅宗影响中。华严大讲伯都是禅师出身,正是他们主导了朝鲜后期的华严教学。到了近代日本强占时期,华严教学沉滞,佛经的翻译出版无形中延续了华严教学,而此时译经的主体大部分仍是禅僧。实际上,禅师们的修行实践经验对他们理解教学理论是有着很大影响的。禅师们是以禅宗的修行观为基础理解华严学的,具有"以禅释教"倾向。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在以禅宗为主的"禅教两宗"体制下,"以禅释教"是朝鲜后期至近代诠释华严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集中讨论了初唐佛性诤辩中窥基、慧沼与法宝之间的论争,通过对三人思想的分析,意在究明唯识新译今学与如来藏学思想的分歧所在,并进而阐明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义理系统的分别.文章指出,初唐佛性诤辩已经具备了宗派相争的规模,辩者已经尝试从某一特定立场出发来系统化流传中土的诸种佛教经论教说,因此通过佛性问题的讨论,不仅可以大致透析出不同佛学体系的根本分歧,而且也可以从中寻绎出佛性教说与中国心性传统在表达结构上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9.
缘起论、佛性论、修道论不仅是隋唐佛教各个宗派相互争辩、据以立宗的核心问题,也是整个佛学体系中最基本的理论命题,更是佛教及其信仰形成的根本和保障。因此,它们一直是教内外佛学家十分关注的热点,成为几乎所有佛学理论研究中都要牵扯到的话题。特别是在隋唐佛学研究中,如果要弄清当时宗派之间以及各个宗派内部思想争论、演变、发展的脉络,对其宗派思想特点及其社会价值进行恰当的评析,不抓住这些核心问题,就不可能有一个整体的深入的认识。夏金华博士的《缘起 佛性 成佛——隋唐佛学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议之研究》一书,立本建言,为我们开…  相似文献   

10.
宋代理学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从多方面加以总结,但佛学与儒学的相生相胜无 疑最为引入注目。先秦儒学和以华严禅为代表的佛学是理学兴起的直接理论来源。“穷理尽性” 的问题和对道物(理事)、虚实、体用、性情、心迹等理论的探讨则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的主题。先 秦儒学开始了对内在性理的关注,汉唐儒学丢弃了这一传统而被佛学所超越。华严禅对包括儒家 在内的各派理论的总结为儒学的新生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理学是在佛学理论的刺激和熏染 中重新发掘先秦儒学的精髓而创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论华严禅在佛学和理学之间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严禅是佛学和理学之间的中介。理学家了解的禅,很大程度上是华 严禅,即融合着教门思想,特别是华严宗思想的禅,他们可能通过华严禅,而进一步接 触和选择吸收更广泛的佛学理论。本文阐述了宋明时代华严禅的流行、理学家和华 严禅的交涉,并以宗密为例,具体探讨华严禅对于理学的影响,以对佛学和理学的关 系作更为量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方东美的佛学研究,是在世界哲学的宏观视野下,运用现代西方哲学的方法,对佛学理论的重新诠释与阐发,代表了他晚年一部分成熟的思想成果,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佛学思想的重心在于发挥佛教圆融和谐的精神,并以此作为中国大乘佛学的根本精神与理论特色.他认为,中国佛学的这种精神特征恰可对治西方哲学的心病,解决西方哲学史上二元对立性的理论难题.由此也可说明中国大乘佛学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哲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章太炎对唯识宗三性说的阐释入手,以三性说中的"依他起自性"为太炎佛学思想的枢纽,解析了太炎佛学思想的现实品格,并以此为基点,进一步解析了太炎的"依自不依他"和"反公理"思想。"依他起自性"、"依自不依他"、"反公理"三者环环相扣又逐步递进,构成太炎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在太炎的佛学阐释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唯物论"思路,这种思路潜藏着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唯物论"思想相互沟通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华严学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潮,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文殊师利菩萨①的道场。华严学因五台山而获得更广泛的流传,五台山因华严学而更著名于世。这篇短文,拟简要地谈谈华严学与五台山的关系。一《华严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原是太虚一次学术讲演,表达了太虚对佛学基本思想和中国佛教发展史的基本观点。共分五章:第一章“佛学大纲”,简要勾勒出了中国佛学的大纲。中间三章用三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中国佛学的发展脉络:一、中国佛学特质在禅,二、禅观行演为台贤教,三、禅台贤流归净土行。最后一章表达了作者重建中国佛学的意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章太炎对唯识宗三性说的阐释入手,以三性说中的"依他起自性"为太炎佛学思想的枢纽,解析了太炎佛学思想的现实品格,并以此为基点,进一步解析了太炎的"依自不依他"和"反公理"思想。"依他起自性"、"依自不依他"、"反公理"三者环环相扣又逐步递进,构成太炎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在太炎的佛学阐释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唯物论"思路,这种思路潜藏着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唯物论"思想相互沟通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佛学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佛学的精神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是外来佛教与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碰撞、冲突、交流、融合的产物,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文化在中国佛学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国佛学精神的主要方面。圆融精神是佛教调和其内部思想学说及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关系的产物,对不同思想学说的调和、包容和融合态度以及圆融性的理论是其基本内涵;伦理精神融合吸收了与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相适应的儒家世俗伦理,具有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相结合的特征;人文精神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社会人生的精神特质,从而使出世的宗教融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人心、人生、人间的思想内容。中国佛学的精神对于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当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佛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等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通过对净土宗实际创始人善导佛学思想的特点与称名念佛法门流行情况的考察,以理清中国净土宗思想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要特色,进而确定善导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明朝中期,儒释道三教合一已是大势所趋。王世贞的佛学思想是在与儒道思想的多元共生中形成的,具体表现出儒佛互补、无住顺任、清净少欲、宗门共存的特点。王世贞的佛学思想,较为典型地反映了明代士大夫受佛教浸润影响,由社会政治转向个体人生、由修齐治平转向自适愉悦的思想变化。深度阐释王世贞佛学思想的特点,不仅能凸显儒释道三家对其的影响,也可以王世贞为个案探究明代中后期士人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永明延寿禅师在其佛学巨著《宗镜录》中,汲取了天台、华严等宗祖师判摄大乘空宗为"不了义教"的思想主张,在承认空宗相对真理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以华严圆宗为理论依止的思想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