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然 《天风》2021,(1):64-64
[问]大多数教会规定,受洗后的基督徒方可领圣餐,作为受洗的基督徒,我已经领圣餐若干年了,但始终不明白,我们究竟为什么要领圣餐? 崔南翔弟兄 [答]崔弟兄,平安!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对于圣餐的看法,一般来说有两种认知,有人将其理解为一种纯粹的信仰礼仪,也有人认为其只是一种普通饮食罢了.其实圣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信仰...  相似文献   

2.
金微 《天风》2004,(11):38-38
《天风》编辑部同工: 你们好! 我们那里有个传道人在讲道中说:"受洗得救,不受洗不得救",在弟兄姊妹之中引起争论,有的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有的认为是正确的,双方都用圣经的话解释。本人认为这句话忽略了神的救恩,以及信徒和主的关系,过分强调了有形的礼仪。 这些争论使不少弟兄姊妹不知所措,甚至有人说不知听谁的好,因此,请《天风》编辑部的同工来解答弟兄姊妹的疑问,谢谢。 甘肃 信道  相似文献   

3.
郑敏 《天风》2011,(1):60-61
一位受洗不久的姊妹曾问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受洗前,在博客上对社会不公正现象加以评论或批判,极少受到人的指责。可受洗后,却屡屡受到一些基督徒的质疑。比如,有一次,这位姊妹在博客上搞过一个“贪官该不该杀”的调查,结果在近600名投票者中,93%的人赞成贪污100万以上就该杀。但有7%的人认为,不论贪污多少都不该杀的。  相似文献   

4.
王保富 《天风》2002,(7):54-55
“洗礼”及其仪式,在当代教会中存在许多看法和争论,各有各的道理。重视洗礼的人认为,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信徒必须要经过洗礼。因为耶稣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6),对洗礼抱有质疑观点的人认为,洗礼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礼仪而已。人的得救不得救并不取决于受洗与不受洗,受洗礼的人并未表明他真的重生,得到基督的生命了,未接受洗礼的人也不见得他没有重生,没有得救。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强盗,那右边的不是也未接受洗礼吗?耶稣却对他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加6:15)有人认为孩童时代接受洗礼最好,因为上帝曾对亚伯拉罕说:“你们世世代代的男子,无论家里生的,是在你后裔之外用银子从外人买的,生下来第八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3,(11):64-64
[问]我是一位年轻的教会牧者,近年来,教会里不断有人受洗归主,但同时,又不断有人离开教会.所以信徒人数总量变化并不大。为此我遭到一些长执的批评,认为我管理牧养不力。但我已经很尽力了,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一位小牧者  相似文献   

6.
死人与洗礼     
陈志华 《天风》2016,(9):13-13
《哥林多前书》15章可以被称为“复活的篇章”,使徒保罗用了全章的篇幅,从不同角度力证复活的真实可信,让信徒明白复活的教义不但是基督教信仰的根基,更是基督徒永恒盼望的基石。在论述的过程中,保罗提到了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来证明复活:“那些为死人受洗的,将来怎样呢?若死人总不复活,因何为他们受洗呢?”.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0,(3)
梁锦松、伏明霞夫妇在去年11月受洗,之后分享回忆了神在过去一直带领他们的路程以及信主之后的改变.梁锦松分享说,其实他自小就有机会接触信仰,上过10多年的教会学校,却没有接受信仰,长大后也曾入庙拜神、相信风水等.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信主受洗,并不就此万事大吉,好像已经坐上一架飞机,可以立刻被送到天堂会。信主受洗不过是灵程的开始。一旦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努力向前。主耶稣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太11:12)使徒保罗说:“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  相似文献   

9.
人,有罪吗     
正除非站在法庭上,或者关进监狱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有罪。也难怪,既没有贪污盗窃,也没有躲在大树根后面拦劫下夜班的女工……哪条法律也没犯着,怎么能认为自己有罪呢?既然没有犯罪,自然不知道要悔改什么。在我们教友中间,有这样想法的恐怕也不乏其人。我们是按现行法律和十条诫命来衡量自己的罪,所以办告解时往往有些踌躇,搞不清自己到底哪里犯罪了。那么,人到底有没有罪呢?没触犯过法律就等于没有罪吗?我们来看下面这两个例子,来看一下有没有犯罪。我前日访问了一位朋友的网络空间,看到了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思想?现在有些奇谈怪论。如三元里抗英有人说是干了蠢事,理由是当时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清朝是个落后的封建王朝,认为先进可以帮助落后,所以不应该抵抗。还有割让香港给英国,我们认为是国耻;而有个别小青年却说为什么当时不把广州也给英国?这样广州今天就像香港那样了。在学术界,也有人为当时清政府不搞改革开放而表示遗憾,认为失去了现代化的机会。还有鸦片战争后广州人反对英人入城问题,广州人是对还是错?过去多数  相似文献   

11.
王俊 《天风》2008,(1):10-11
祷告是新约圣经所强调的重要信息之一. 祷告的对象,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值徒或教牧人员的心胸和视野状况. 祷告的内容往往决定着它的效果. 今天,有些人认为祷告只有说方盲才能得救:受洗不需要奉圣父和圣炅的,只需要奉耶稣的名;教会传福音,只有通过乱蹦乱跳.让人感觉好像"癫狂了"的"敬拜赞美会"才有效果.  相似文献   

12.
“信而受洗的,将要得救”。(马尔谷16章16节)因此信仰和受洗就成了救灵的先决条件。但根据教史记载,三世纪以前的教父们,无一人提及应给儿童付洗的事。直到三世纪中叶,奥利洁内斯才开始谈给儿童付洗的问题,但遭到同时代教父代尔都良的反对,他认为不应给未开明悟的儿童付洗,以免亵渎圣事。实际上,在古代教友中普遍存在着晚年领洗的习惯。例如,圣盎博罗削在升主教的前夕才领洗。他原是米兰城的长官,374年米兰主教去世后,神职人员和教友在堂中选主教,意见分歧,大起争  相似文献   

13.
蔡博生 《天风》2012,(2):18-19
有人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职场里,到处都充满着阴谋与陷阱。如果有人对你好,就代表有人要害你;如果有人巴结你,就代表有人想利用你!并宣称:“人在职场,身不由己!”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社会职场的伦理中,道德是非常脆弱的。  相似文献   

14.
许多逻辑教材在讲类比推理时都要提到模型实验。对类比推理在模型实验中的作用,逻辑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由模型属性推断原型属性运用的类比推理,有人认为是演绎推理。笔者认为,只要弄清什么是模型实验,以及模型实验的理论基础,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要想知道什么是模型实验,首先应该弄清什么是模型。模型是一个系统,它可以是想象的,也可以是现实存在的。它与另外一  相似文献   

15.
知然 《天风》2022,(10):64-64
[问]我曾经不慎加入一个信仰有偏差的群体,并在那里接受了洗礼,明白真道后,我回到了正统的教会中.我有一个疑问,由于是在有信仰偏差的群体中受洗,那么这次洗礼是否有效呢?我是否还需要接受重洗?我曾经向不同教会的牧者咨询过此事,他们一致认为不必要.我想知道,为什么不必再次接受洗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资料,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犯罪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未成年犯在犯罪时的年龄、刑期、重新犯罪比例、犯罪类型的多数方面、犯罪目的、犯罪时的心理状态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文化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犯强奸罪的比例是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犯盗窃罪的是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笔者认为,从整体上看,将独生子女作为特殊的未成年人犯罪群体的论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主教》2003,(1):11-11
光明一端:耶稣在约旦河受洗 (揭示圣三奥秘) 出自《圣经》玛窦福音第3章13—17节:那时,耶稣由加里肋亚来到约旦河若翰那里,为受他的洗;但若翰想阻止他说:“我本来需要受你的洗,而你却来就我吗?”耶稣回答他说:“你暂且允许罢!因为我们应当这样,以完成全义。”于是若翰就允许了他。耶稣受洗后,立时从水里上来,忽然天为他开了。他看见天主圣神有如鸽子降下,来到他上面;又有声音由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位两年前受洗加入教会的弟兄姊妹问起《2021年崇拜灵修记事手册》刊登的大斋期灵修内容,他们对此不是很明白,有的弟兄是第一次了解,有的姊妹问大斋期是不是与别的宗教一样要守斋吃素……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就不一一罗列了。总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弟兄姊妹不了解围绕基督事件产生的教会传统节期、礼仪……经过简单的解释后。  相似文献   

19.
艾洁信箱     
《天风》2000,(8)
这样的人能否受洗? 尊敬的艾洁同工:主内平安! 我是教会管理组一名成员,我有一个不能懂的问题,特来信敬请帮助解答,就是在我们农村每年有牧师来搞一次洗礼,在洗礼前,我们要组织受洗人员学习,叫他们要预备受洗的条件。在99年一次  相似文献   

20.
卷首圣言     
耶稣与他们一起进食时,吩咐他们不要离开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恩许,即你们听我所说过的:“若翰固然以水施了洗,但不多几天以后,你们要因圣神受洗。”他们聚集的时候,就问耶稣说:“主,是此时要给以色列复兴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