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有同学跟我说,“快要考试了,我特别紧张”,“明天要演讲,我心慌得不得了。”这些同学为此感到很烦恼,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去克服它,告诉自己说“别害怕”,但实际结果却是更加不安。这些方法之所以行不通,是因为他是在用担心、恼怒和悔恨来同强烈的不安作斗争,而事实上我们不可能靠对自己大喊大叫或是自我指责来驱散我们的惧怕。为此,我建议那些同学不要和自己过不去,而要尝试自我接受的策略。 采用这种策略,就要求你不要与这种不安的  相似文献   

2.
●容许自己有烦恼和恐惧,但你要探究自己的烦恼和恐惧来自何处。决不要把你的烦恼与恐惧归结到别人身上,也不要怪罪别人,烦恼不是人有意为之,在别人向你抱怨时,他自己忍受着烦恼的困惑。 ●找心理医生,释放自己内心压力。如果你一味保持沉默,也许会令你的心暂不受伤害,但当这种烦恼聚集到一定程度之时,自然就会喷发出来,那时的危害更大。 ●爱自己、爱别人。不要对自己和他人施加过重的压力,也不要向自己提  相似文献   

3.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请问有心理障碍的人在暂时得不到治疗时应该怎么办? 山东 小李 小李朋友: 你好!首先我应向你说明的是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心理困惑或烦恼,但这并不能证明每个人都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正常的心态是顺其自然。过分注意自己的不良  相似文献   

4.
渴望寂寞     
根据二月河长篇小说《雍正皇帝》改编的《雍正王朝》在央视播出后,赢得了一片叫好声。面对纷至沓来的各路记者,二月河却并未感到欣喜,反而颇为不安和烦恼。他说:“我现在非常渴望寂寞”。 二月河所言,自然令时下一些人深感意外和不解。在他们看来,人生最渴望的是成功,成功后最渴望的是什么?不就是扬名么?“十年寒暑苦耕  相似文献   

5.
●信任是友谊之厦的基石。●坦诚使友谊之树常青。●忽视别人的尊严是愚蠢的。●即使是善意,也不要拿朋友的缺点开玩笑。●永远不要嘲笑别人的过失。●争论时,不要提及令人难堪的往事。●用一种友好的态度解决分歧,不要自以为是。●遭遇天大的委屈,也不要拿朋友撒气。●强迫朋友做事或听从自己的意见,会伤害朋友间的感情。●在经济上尽量分清你我。●学会倾听,听朋友诉说时不要流露丝毫不在意和不耐烦的表情。●答应朋友的事一定做到并尽力做到最好。●如果你分享了朋友的1/20快乐,就应该去帮他消除1/2的烦恼。●斤斤计较,很容易将友谊之花…  相似文献   

6.
何琦 《天风》2003,(10)
对于教堂而言,必要的装饰是需要的,但不要过分奢华,不要巴洛克式的烦琐。平面设计可以借鉴一些教会千年传统,但在外型和内部结构上应该尽可能溶入现代和一些中式元素。  相似文献   

7.
正尊贵的《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7:31)这段经文为穆斯林指出了物质财富享受的三原则:一是可以享用;二是不要过分;三是过分者将受谴责。勤俭朴素是伊斯兰教信仰要求,是伊斯兰教提倡的美德,是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具体表现之一。穆斯林应该谨遵经训教导,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优良的传统,做厉行节约的穆斯林。  相似文献   

8.
画家作画,最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因为过分地追求形体全彩章露,反而会失其神韵。写文章也是这样。文章要引人入胜,就应该给读者留下品味的空间,不要把话说尽。通过一篇容量有限的文章生动地揭示事物的神貌,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以“部分”统摄“全体”。所谓以“部分”统摄“全体”,就是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从所记叙的客观对象那里摄取富有代表性的一点或几点,用以揭示该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作者  相似文献   

9.
学校中的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儿童社会”也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人和个人进入社会生活的通道之一。班集体对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公认的事实。在学校生活的场所里,围绕着交友关系,师生关系,学习上的问题,未来的出路和人生的问题等(也包括家庭生活的问题在内),会产生种种的适应上的“不安”与“烦恼”。本文就如何克服这种不安与烦恼的问题进行了有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学校中的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儿童社会”也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人和个人进入社会生活的通道之一。班集体对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公认的事实。在学校生活的场所里,围绕着交友关系,师生关系,学习上的问题.未来的出路和人生的问题等(也包括家庭生活的问题在内),会产生种种的适应上的“不安”与“烦恼”。本就如何克服这种不安与烦恼的问题进行了有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天都在一种熟悉的、模式化的生活中,你会觉得生活已变得越来越乏味,快乐也越来越少,而烦恼和不安却与日俱增。事实上,只要你学会从今天做起,把自己的每一天生活都安排好,你就会发现快乐起来其实很简单。 1.不要试图在一天内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让自己心平气和地将困难分解,先订出计划,一天前进一小步,逐步成功。 2.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保持在活跃的状态。让自己充满快乐,不要躲在床上,或是用  相似文献   

12.
近来,一些毕业班的学生对我说,临近毕业,即将步入社会,走上求职谋业之路,可心里却越发担忧。因为自己不善言辞、交际,羞于同陌生人打交道,担心难以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业岗位,或在职业岗位上难以搞好人际关系,工作难以开展等。要消除这些担心,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太爱面子。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人往往因为太爱面子,过分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怕被别人笑话,怕被别人议  相似文献   

13.
少年进入青春期,生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女生来月经、乳房突起;男生遗精、变声、长青春痘……如果没有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对这巨大的生理变化缺乏思想准备,就不能进行自我保护,容易引发恐慌、烦恼、不安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们许多人都有害羞的心理,这很正常,但如果过分害羞则有心理不正常之嫌。这些人往往因为羞怯失去很多机会,也产生了许多烦恼。羞怯产生于自信心不足。他们常常会自问一些如:“我行吗?”别人怎么看我?”等类似自我怀疑的问题,说话底气不足,动作忸怩不自然,对批评过分敏感,对赞扬常持怀疑态度。这不但影响了工作和  相似文献   

15.
考试焦虑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全身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这种状态影响考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活性,降低应试的注意力、记忆力,使复习及其考试达不到应有  相似文献   

16.
姚丹 《美与时代》2015,(3):9-11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它的主要内涵包括人为天地所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然人为天地所生,与自然一体,那么人的行为也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彼此融合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设计美学形成了顺应自然的设计方法、系统论的设计观,以及象天法地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7.
笔者不信佛,但间或也了解来自佛家的信息,法师们的一些言谈常会使我获得人生的启迪。我相信,这既是法师们对佛的见解和体会,更是他们对人生的见解和体会。台湾有位正严法师,他就说过这样的话:人生在世,谁也不可能没有一点烦恼,当遇到烦恼的时候,应该面对它,接受它,解  相似文献   

18.
从来都是心静如水,从来不知紧张与压力滋味的人在这世界上恐怕是凤毛麟角。而绝大多数的人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或遇到特殊情况时会出现紧张、焦虑、烦恼、忧心忡忡,并有心慌、手掌出汗、呼吸急促等表现。不过,请注意,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并非病态。时过境迁之后,这些症状自然就会消失,生活又会恢复平静。但是当这些感觉或其他的焦虑症状的发生比较烦繁,而且无法预测,就可能预示着您可能患有某种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19.
逆反心理在企业管理中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常常给管理人员带来不快或烦恼,直接影响着管理活动的效率。因此,为了保证一个健康的管理环境,就必须对逆反心理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消除。下面就从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和消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1、好奇心作怪。人都具有好奇心,猎奇心理往往导致越是不让知道的事,越想尽快知道,越是不让干的事,越要去干。 2、由人们一般的心理特点所引起。人们都有这种心理状态:“得之弥艰,视之弥珍”。越是难以得到或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得到它,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太令人珍惜。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生活中,学会对付逆境,巧妙地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保持心理平衡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提出了十条要诀,值得借鉴。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负定得太高,根本非力所能及,于是终日郁郁不得志,认为自己倒运,这无疑是自寻烦恼。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有时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往往因为小小的暇疵而自责,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为了避免挫折感,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得的成就,自然也就会心情舒畅了。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这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