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宏志 《天风》2004,(10):22-23
教会如何回应这个全球化的现实?"富裕"和"贫穷"是否都应该是教会的主题?教会自身又如何自养?教会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做如何回应?如何从教会的层面去理解消费主义?在维护正当的经济秩序方面,教会如何从基督教伦理的角度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2.
在其《系统神学》第三卷中,潘能伯格探讨了教会论。他使用标记与被标记物这一符号学范畴,从几个主要方面探讨了教会和天国的关系,包括作为天国标记的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关系;教会伦理问题;以及教会生活中基督救恩临在的标记形式,即圣礼与圣职。其中不乏对新教的某些教会论理解带来的挑战,如教会与社会的张力关系、婴儿洗问题、基督临在于圣餐的性质问题、女性圣职按牧的理据等等。他从终末论的角度论及了教会的使命:虽然有许多的不完美,但教会团契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上帝国度的范本,最终的终极圆满将藉着基督再来而实现。  相似文献   

3.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重点和核心。本文结合《教会新报》的相关内容,从具体伦理规范、普遍伦理规范和最高伦理规范三个不同层面对照比较了儒家的以“五伦”、“五常”为特点的仁爱思想与基督教的以“十诫”为背景的神爱思想的异同,证明了基督教与儒家在伦理层面的互补性及其对话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从而为当今普世伦理的建设提供经验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教会从来都是传和好的信息,都是传爱的福音,同时教会也历来重视用信仰来解释生活,并透过生活把信仰的真实性与可信性反映出来,这是教会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动力。旧约的先知也都非常重视信仰的实践性和伦理性,这完全符合上帝的心意,在西乃山上耶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3,(11)
普世教会领袖呼吁全球经贸发展须根植于灵性、道德与伦理 据信义宗联盟消息:世界贸易组织(WTO)今年9月第五届坎昆部长会议(Ministerial Meeting)期间,世界主要的普世教会组织领袖于9月10日聚集在瑞士日内瓦,针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议题举行研讨会。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总干事雷泽尔(Konrad Raiser)、世界信义宗联盟(LWF)总干事诺可(Ishmael Noko)、世界归正教会联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以"反君士坦丁主义"理念为切入点,结合当代激进改革派神学家尤达及其耶稣政治的伦理观,展开对激进改革派神学的介绍与阐释,提出激进改革派神学以反君士坦丁主义为基本理论预设,强调自由"联合体"的教会观、宣告以"上帝国"对抗"基督教王国"的终末论、门徒伦理及和平主义等观念,是一种独具伦理性、实践性、教派性、民众性与批判性的神学建构。  相似文献   

7.
感谢天父,这几年来,随着教会各项事工不断发展,教会圣乐事工也有了进展,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现象。笔者经常跟随圣乐老前辈杨旅复老师到浙江省各地开办圣乐培训班,每到一处所看、所听,感触很深,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气象。 一、教会圣乐事工逐渐得到重视 当令,有许多教会负责人都认识到,教会音乐在传扬主的福音,引人归主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观念上有了更新,不像以前认为教会的圣乐事工,是  相似文献   

8.
《天风》2003,(11):78-78
<正> 普世教会领袖呼吁全球经贸发展须根植于灵性、道德与伦理 据信义宗联盟消息:世界贸易组织(WTO)今年9月第五届坎昆部长会议(Ministerial Meeting)期间,世界主要的普世教会组织领袖于9月10日聚集在瑞士日内瓦,针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议题举行研讨会。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总干事雷泽尔(Konrad Raiser)、世界信义宗联盟(LWF)总干事诺可(Ishmael Noko)、世界归正教会联  相似文献   

9.
位于大都市城乡结合部的S市D教会是农民工占多数的教会。调查表明该会信徒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其经济状况特点是临时工合同工自谋生计者占多数,收入低于该市平均水平。参加教会活动对其经济活动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基督教信仰对其经济道德和诚信度有正面意义。同时宗教信仰对处于经济不确定性风险中的信徒有明显的慰藉功能。文章认为D教会并未出现如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与经济发展间的促进作用。城乡结合部民工教会信徒经济水平的提高仍有赖于非宗教因素的推动。  相似文献   

10.
倪光道 《天风》2014,(3):16-17
<正>教会是神所分别为圣的群体,理所当然要圣洁;但教会还在地上的时候,若不警醒、谨慎,就有可能像社会一样出现腐败。腐败是教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对腐败,《继续与腐败作斗争》一文的作者司徒博格称之为"癌症"。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圣经对腐败始终零容忍,总是藉着律法、先知和种种案例反复警示,坚决反对。最早论及腐败问题的是旧约圣经《出埃及记》,并且是用律法的形式发布了对腐败的禁令:"不可受贿赂,因为贿赂能叫明眼人变瞎了,又能颠倒义人的话。"(出23:8)这条律法不仅规定了反对贿赂的刚性命令,而且阐明了接受贿赂的严重后果,为神的儿女判断和反对腐败提供了明确的伦理准则。不仅如此,神为了让这个伦理准则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大反腐力度,还藉着先知大声疾呼,  相似文献   

11.
许丽珠 《天风》2012,(8):36-37
基督教发展至今能够经久不衰,原因之一就是基督教伦理对社会的贡献。从伦理的角度,我们可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从若即若离的纠结状态导向婚媾的阶段,盼望基督教信仰与中国文化的切磋能够显示教会的"真我的风采",向人们展示基督教的信念符合中国大众文化,以及面向中国大众文化的。  相似文献   

12.
刘若民 《天风》2002,(8):56-57
一、导言教会论探讨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教会,教会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应有的体制,教会的圣礼等内容。对于现今的中国教会来说,重视教会论的探讨是必要的,它是关乎中国教会发展的方向大事。二、教会的定义教会是基督的宝血所救赎之人的团契,是基督事工在地上延续;是信仰耶稣  相似文献   

13.
谈谈乐捐     
白建德 《天风》1996,(10):23-23
在我所了解的教会里,特别是农村聚会点里,教牧同工们对于“乐捐”的圣经道理大都采取回避的态度。尽管教会的建堂、维修、水电、办公用品等等工作都必须有钱方能解决,尽管教会经济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4.
傅献祭 《天风》2006,(9):30-33
基督教既是教义性的信仰,也是伦理性的宗教。教义是其内涵,伦理是其外延,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构成真正的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义性表现是,以信经宣告信仰,以圣经确立并检验教义,以教会活动践行教义。基督教的伦理性在于相信一位伦理的上帝,这位上帝必然要求基督徒重伦理、讲道德,尤其注重爱、圣洁和公义。教义性和伦理性相结合,一定能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谈到教会内的一些服务工作,常有一些对教会不清楚的看法.例如许多人认为教会就是专门做善事的慈善机构,像我们现在由堂口或教区所兴办的一些敬老院、幼儿园及医疗所等.的确,教会是办了一些慈善服务机构,但教会所做的这一切都不只是基于做善事.而是透过这一切有益于人群的服务工作,表达基督的大爱,张扬基督的福音.教会中有句名言:在最卑微、最弱小的人身上去服务;愈不被重视的地方、愈没有人关心的地方,就是教会首先当去的地方.这种精神凭的不是一副慈善心肠或铺路造桥的功德心就能做到的.这完全是依靠十字架上最完全、最彻底的奉献与爱才…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哲学争论,特别是关于人工智能主体地位的争论最为激烈。哲学争论的背后是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与挑战,诸如道德决策风险、社会伦理问题、主体人存在与发展的伦理问题等。而应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伦理问题,须以马克思科技史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并从伦理制度建设、人工智能监督等方面着手介入。  相似文献   

17.
现当代是否只适合发展规范伦理,而德性伦理注定趋向衰落?本文在分析德性伦理与道德特质、中国古代与西方德性伦理传统、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德性伦理以及如何应对德性伦理所面临的挑战和冲击等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德性伦理在现当代仍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仍是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儒家伦理是一个多元一体的伦理系统,它兼具德性伦理和德行伦理、意图伦理与责任伦理。儒家伦理学无疑是一种德性伦理学,但是它也是一种以行为为中心的德行伦理学。而儒家所阐发的行为伦理构成了儒家德行伦理学的核心,它所揭示的"行""为"和"行为"范畴的义理,鲜明地体现了儒家责任伦理所包含的做事、不做事、应做事等本质规定性,充分体现了高度的实践理性智慧。儒家行为责任伦理体现为三大层面:一是行为责任伦理的基本规定,二是行为责任的内容指向,三是行为的责任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9.
天主教是由耶稣基督所建立,基督是宇宙性的基督,他的奥身——教会,根据圣保禄宗徒在厄弗所书中的教会观,教会也是宇宙性的,且包罗万象。教会历经两千年的漫长旅程,在历史中默默地起着光和盐的作用。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圣神的领导下,对教会自身作了彻底的反省,寻求教会的根,教会的真精神,教会的真本质。因此梵二在圣神内给我们指出了教会的真面貌,正如教会宪章第一节所说:“教会在基督内好象一件圣事,就是说教会是与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与工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江苏徐州市及其所辖3县1区7个堂(点),围绕教会治理、邪教活动、非法出版物流通和教派问题等进行的主题调研。透过调研来看基层教会的基本现状、特征和教会在治理、处理不同背景教派关系、发挥基层"两会"作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探讨当地教会面对这些挑战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功的经验,并就办好基层教会进行初探,谋求剖析或解决农村教会当前突出问题的办法,共同探索建设农村教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