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布斯是英国卓越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利维坦》一书中全面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思想以及教会与国家、神学与哲学之间关系的讨论。综观霍布斯的全部理论,其无神论思想和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对西欧各国进步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试通过对宗教神学本质的揭露和批判、神学与政治、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社会秩序构建等四个方面对霍布斯宗教神学的基本精神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2.
宗教向高校渗透的隐性形式:文化宣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境外敌对势力主导的向高校的宗教渗透中,文化宣教已成为一种隐性形式。一些宗教团体和非政府组织打出"学术交流"的旗帜,资助国内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建构教会之外的"文化神学",翻译出版以宣教为宗旨的图书,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举办带有宣教性质的研讨班,开设"知识性"、"学术性"的宗教课程和讲座。此类文化宣教,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相悖,是境外敌对势力同我争夺大学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天主教神学的本地化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官方的倡导,对教会来说尤为迫切。欧洲有传统神学,拉美有解放神学,非洲有黑人神学。而我国还未诞生自己的本地化神学。真正的本地化神学应在普世公认的神学框架内,与中国现实相契合,与普通信徒相结合,尤其是要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社会关怀应该说是天主教的传统,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政府需要宗教组织参与社会关怀,弥补政府的不足。盛京仁爱的实践与经验或许可以尝试地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亚历山大里亚教会发展历史来观察宗教内部力量和世俗力量对教会发展的影响。在教父时代,神学和礼仪成为主导各地教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导致了早期的两次分裂。而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分裂中,神学和政治所起的作用是相当的。在伊斯兰统治时期,政治力量几乎决定了教会的发展。在近现代社会,神学和政治力量对教会的影响都在持续减弱,而教会的本地化与全球化,教会的规范化,教会间的竞争、对话和合作,则日益成为主题。  相似文献   

5.
一、难点 “圣言”一词是圣经中的难点,出现在若望著作中。《若望福音》开篇就说:“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圣言在起初就与天主同在。”(若1:1、2)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圣言”一词的理解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若望神学的理解,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圣言”这个词在不同的圣经版本中有不同的译法:过去的献县版《新约全集》中,“圣言”依拉丁文VERBUM音译为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神学教育深远地影响着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神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合格的中国教会人才,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建立符合中国教会处境的神学理论。神学教育不是闭门造车,不能脱离中国文化和处境。如何透过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神学思想、探究神学理论、践行信仰教训是神学教育在新时代要重视和着力的方面。明晰神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利于让神学教育成为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何清 《天风》2007,(13):30-31
他认为,近年来,中国发展很快,中国神学建构也应从国家整体发展诸如经济、文化等层面上,体现对现实问题关注。他坦言,神学思考与建设对于教会中改革(崇拜、施行圣事、教会侍奉,教会组织等等)来说将是富有成果的。否则,就不会有神学与教会的这种联系,如果毫不联系,神学思考则会成为一种奢侈。  相似文献   

8.
历代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透过对中国古藉和对人们的生活姿态的研究认为,天主的启示:(1)既在西方,也属东方;(2)不但有其特殊性,而且还具有普遍性。换言之,从基督徒的神学经验来看,一方面,透过降生成人的圣言,我们发现了中华文明中的神圣元素;另一方面,这样一种发现过程的神学经验及其内涵可以互为因果地补益以西  相似文献   

9.
范承祖  倪光道 《天风》2003,(7):36-39
内蒙古自治区基督教两会,在神学思想建设的进程中,从省两会的教牧人员和圣经培训学校的师生着手,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构,更新管理方法,加强了自我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在思想和信仰素质的提高方面初见端倪。为全区的神学思想建设起了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一、教会既有两重性,教会承担的使命就应当是“一  相似文献   

10.
李希贡 《天风》2001,(10):18-19
中国教会的信徒80%在农村,开展农村教会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工作,对搞好中国教会的整体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农村教会的同工和信徒文化层次较低,所以开展农村教会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工作难度更大,起步更缓慢,进展更艰难。 我们河南获加县亢村镇教会拥有一堂三点十个自然村的信徒,历来重视培养人才,特别注重对知识分子的使用和深造。现在教会有两个神学生,12个南京神学院的函授生,都是高中以上的文化基础。还有几个县办神学班的学员,所有堂点的讲道人都受过县办短期培训班的培训。教会已经不缺乏讲道人,不过思想素质并不高。全国两会在济南会议上作出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后,教会的知识分子就在讲道中欢呼这一决议的发表,为加强神学思想建设工作的开展鸣锣开道。近年来,我们在神学思想建设的起步工作中取得一点经验,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和困难,现初步作以总结,供同工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2005,(6):1-1
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圣言在起初就与天 主同在。万物是借着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由他而造成的。 在他内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决不能胜过他。 (若1:1-5)  相似文献   

12.
单信 《天风》2017,(9):4-5
纵观基督教传播历史,就是基督教不断民族化、在地化的过程。唯如此,基督教才能在特定的地区和民族中获得“生根建造”的空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这种思考绝非象牙塔中而必然是处境中的思考。而构成这处境的重要维度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文化。因此,中国神学的生长必须以中国文化为其母体。对此,三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13.
神学解释学是理解中华文化处境里上帝圣言之有效路径。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从这样的思的层面来看,又是一项关于如何理解上帝圣言这一话语事件的历史性事业。因此,神学思想建设最基本的认知就表现为对话语事件的语言学理解和言说式解释。在这种基本的解释学层面里,丁光训主教提出的神学思想建设其前设性导向的确立就必将首先关涉到作为基督信仰本质的基本信理,如“三位一体”和“上帝的眷顾”等。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8,(17):40-41
陕西省基督教两会将推动陕西教会的健康发展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在不违背圣经教导和基本信仰的前提下推进神学思想建设,通过神学思想的整合和反省,从而形成符合时代特征、适应中国社会文明发展及文化进步的神学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5.
黎新农 《天风》2003,(12):34-37
旧约圣经,可以这样描述:它是古以色列宗教以文学形式的表达。旧约中从最早的文字到晨后书卷的形成,跨度达一千多年、这自然反映出多种多样的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和地理背景。 圣经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为上帝工作的人,必须关注时代,聆听在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景况中,上帝向教会所说的话。而我们的“神学思想建设”应是教会在思考,靠圣经的启示和圣灵的指引,在这个时代建设教会,传扬福音。  相似文献   

16.
11月21日至23日,八届一次神学研究委员会会议暨教会本地化神学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神学研究委员会和研究室主办,旨在贯彻落实中国天主教第八届代表会议关于大力推进神学研究的精神,建立符合中国教会实际的本地化神学思想体系,发挥天主教信仰在中国当今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友好往来     
《天风》2013,(10):61-62
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访问团访问印度 应东南亚神学教育基金会的邀请,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代表团一行6人,于2013年8月17日至27日,访问印度。走访了加尔各答、新德里和班加罗尔三地的神学院、教会及教会机构。访问团在走访中了解到印度教会如何在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  相似文献   

18.
刊中新闻     
《天风》2010,(9):32-35
1会议·活动 ·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走访山东教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于2010年7月25日至29日走访了山东各地教会。27日上午,高峰牧师参加了曲阜市基督教圣三一国际礼拜堂奠基仪式。高牧师在贺词中提到:“圣三一国际礼拜堂的落成,不仅为当地信教群众和中外游客提供宗教活动的便利,也为推动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交流,提升曲阜市国际的品位,增加城市内涵,扩大曲阜市的影响,招商引资,并为基督教神学思想本土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28日,高峰牧师莅临德州市基督教第一次代表大会并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9.
西班牙马德里助理主教英尼埃斯坦(AIDento INiesta)在1984年3月3日的西班牙文版《巴黎》日报上,发表题为《解放神学与神学解放》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考虑到神学必须起到协调信仰与本地区一定文化的作用、当神学落后于时代时,就不能充分地为在某特定时期内的教会服务。…目前的神学、教会学,伦理学,神修及牧灵实践,无不与资产阶级有干丝万缕的关系,到了一定时刻,当神学不能完  相似文献   

20.
王雷 《天风》2017,(5):32-33
<正>丁光训主教曾言:"神学是教会在思考。"既然如此,这种教会性的思考就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思考,而应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处境的变化做出各种相应的思考。自古及今,基督教神学思想在教会与多种不同文化和情境的相遇和碰撞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变迁。因此,神学思想史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史。很自然地,当基督教会想长期立足于中国之时,必然也要做出适应中国当代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