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11年11月21至23日,中国天主教本地化神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神学研究委员会及研究室主办,为中国天主教第八届代表会议后首次较大规模的研讨活动。特从研讨会收到的论文中摘录一些章节,加上标题并按一定的次序汇编一起,以展示中国教会本地化神学的问题、历史、意义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2000年4月25日至26日,中国天主教第六届代表会议神学研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西城区柳荫街14号全国“一会一团”驻地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湖北、辽宁、江苏以及全国“一会一团”研究室和全国修院的有关人员共14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和“民主办教”两个课题进行了研讨。会议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马英林神父主持。4月25日会议开幕,神学研究委员会主任涂世华主教首先讲话,宣布中国天主教第六届代表会议神学研究委员会正式成立。接着涂主教回顾了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近五十年来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委员会会议暨教会本地化神学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2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主教主持,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房兴耀主教致开幕词,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基督教两会等领导和学者到会参加研讨并和大家分享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4.
天主教传入我国,随之而来的是天主教神学及经院哲学。这些文化固然有它的价值,但是还不能被中国民众所接纳或吸引。在探讨教会本地化的过程中,应该从神学本地化来探索、研讨产生为大众所能接受的中国天主教神学。提倡教会应本地化的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已结束三十多年了,但现在中国修生所学所用的仍是翻译成中文的土林哲学及以欧洲文化为载体的教会神学。中国人的文化和思想,是重事实,而西方人的文化和思想是重概念。其实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与基督的思想是吻合的。我们可以看着孔子的《论语》,再看看四《福音广者之间有许多相一致之处…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委员会于8月24日至26日在江西省庐山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刘元仁主教、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委员会主任涂世华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柏年、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马英林神父等出席了会议。参加研讨会的来自北京、江西、江苏、上海、辽宁等地的委员共计15人。 研讨会由主教团秘书长神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马英林神父主持。 神学研究委员会主任涂世华主教致开幕词,他指出:“本届神学研究委员会自去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神学工作会议以来,大家就民主办教和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相似文献   

6.
2009年6月25日,在圣保禄年结束之际,由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委员会主办的“圣保禄年神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7.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委员会,今天在风景秀丽的庐山召开第二次神学研究工作会议,非常具有意义。因为这是中国天主教在新的世纪里召开的第一次神学研讨工作会议,祝愿会议开得活跃,有精神,圆满成功,所以我也想在这里讲几句话: 大家知道,天主教传入中国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可是至今在神学思想上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套适合在中国传播福音的神学体系。因为过去中国教会一直受外国传教势力的控制,他们不重视对中国神职人员的培养,其传教方法也是西方的传教模式。所以,哪里会有适合中国教会福传事业的神学思想体系呢!…  相似文献   

8.
正8月10日,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推动福建天主教神学理论研究开好头、起好步,第八届福建省天主教"两会"神学研究工作委员会首次工作会在武夷山市举行。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颁发的《推进我国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2018-2022)》,讨论了筹办福建天主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研讨会的有关情况。会议认为,天主教中国化是福建教会未来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坚持中国化意义重大。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天主教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牧灵福传  相似文献   

9.
“梵二”会议是当代天主教神学从新 托马斯主义为一统转向多元神学的分水 岭,“梵二”会议前后的天主教神学运动表 现为一种在纷杂多变的社会中为信仰寻根 的向度。天主教神学家爱瑞克·普茨瓦纳 (Erich Przywara)的十字架神学就是这 种神学理论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恢复宗教信仰自由,不断提高教会的神哲学思想水平,开展符合中国具体情况的神哲学思想研究,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所面临的基本任务和工作是,既维护正统的天主教神学理论的传统,又特别关注时代发展变迁给教会带来的种种问题和挑战,这种兼顾两面而求得神学创新的努力,在其理论研究中有着典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组”于三月七日至九日在南京召开会议,这是中国天主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神学研讨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神学家们会聚石城共同探讨如何结合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既忠于天主的启示,又符合时代精神的中国神学观点和神学体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宗怀德主教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开幕式,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副主仟涂世华主教主持了会议。他介绍了神学研  相似文献   

12.
一梵二会议前兆自二十世纪初开始,教会在权威和特征方面表现非常强势。许多人把教会当作一个比较强势的组织,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然而,与此同时,教会对世界各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遭遇和斗争没有什么直接的参与。教会似乎与世隔绝了,甚至对不断发展的现代世界怀有敌意。自从教宗庇护十世谴责现代主义开始,教会便开始对现代化采取敌视态度。庇护十世甚至还制定严格政策,禁止天主教学者们运用现代方法研究圣经和神学。结果,在差不多半个世纪里,天主教学者们只好退一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圣经和神学。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出现了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回顾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有关宗教对话的两份重要文献;其次,评介天主教思想家不断更新的宗教对话观念;最后,试论前两部分内容对于中国天主教神学建设的理论启发。作者的主要结论为:中国天主教神学的本土化建设理应伴随时代步伐、关注现实问题、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天主教神学的本地化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官方的倡导,对教会来说尤为迫切。欧洲有传统神学,拉美有解放神学,非洲有黑人神学。而我国还未诞生自己的本地化神学。真正的本地化神学应在普世公认的神学框架内,与中国现实相契合,与普通信徒相结合,尤其是要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社会关怀应该说是天主教的传统,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政府需要宗教组织参与社会关怀,弥补政府的不足。盛京仁爱的实践与经验或许可以尝试地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现在许多人在问,中国天主教有没有自己的神学思想(Chinese theology)?之所以会问这一问题,大概是因为我们对神学的认识、探讨和研究还较滞后吧。实际上,基督福音传人我国已有数百年历史,在这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教会与我国社会和文化既有冲撞,也有融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天主教为了传播基督福音,适应新的环境,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神学研究     
神学一词,广泛指所有对神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学说。当天主教在罗马获得自由以后,神学一词多被用来指所有天主教信仰观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主教》杂志是由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办的全国性天主教刊物,是阐述有关宗教政策法规、神学研究、牧灵福传、教会艺术、教会知识介绍和信息传播的权威性杂志。本刊重视学术性和文化性,既报道天主教界的重要活动,又反映天主教神学研究和民主办教的最新成果,拥有一定的国内外教会人士和社会读者群。《中国天主教》设有要闻、讲道台、神学博览、教会论坛、灵修生活、读经一得、多做善功、专访、报道、葡  相似文献   

18.
本地化神学思想建设是发展和振兴地方教会的基础和保障,是每个本地教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了本地化神学,就不能在本地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环境背景下,洞察到天主的旨意,从而也就无法充分而恰当地活出对天主的信仰。天主  相似文献   

19.
胡应强 《天风》2006,(7):30-34
如果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那么和好神学就是中国宗派后教会的神学思考之一。和好神学源于中国基督教会已经并仍将身体力行的宗派后合一的实践。因此,和好神学也是中国教会从宗派后合一的层面对基督教信仰所寻求的理解。和好神学立足圣经,突出神人和好是贯穿整本圣经的中心思想,因此,也是高举圣经权威的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永恒主题。和好神学从本体论的角度阐释了三位一体的神是人神和好、人人和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源头、动力和终极目标;道成肉身的宇宙的基督是一位有志于、也有能力实现神人和好的基督;神更盼望人人成为实现神人和好的有责任且负责任的自我;神人和好也符合教会的本质——团契 (KOINONIA),即指神与人、人与人以及人和自然之间和好的生命关系。因此,和好神学主张建立有中国宗派后合一特色的教会论;在终极论上,和好神学更从和好的主题出发,满怀信心地展望,世界的终极不是毁灭,而是到日期满足的时候,万有在基督里同归于一。总之,和好神学能帮助中国基督徒树立正确的基督观, 教会观,促进中国基督教会的宗派后合一,为中国基督教正在推进的神学思想建设指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富瑜 《宗教学研究》2016,(3):210-216
弗朗西斯·克鲁尼是20世纪后期美国天主教比较神学的重要代表。他提出通过向非基督宗教传统学习重构基督教神学并身体力行多年从事耶印比较神学,成为宗教间对话的先行者和20世纪比较神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宗教多元性与现代性共存的今天,他所倡导的比较神学在国际宗教学界越来越引人注目。他的比较神学文本互读理论既是对传统基督教神学的重新解读,也是梵二会议后基督教神学家与非基督宗教展开文本型内部对话的实践成果。对克鲁尼比较神学思想的分析为汉语学界提供宗教间对话和经典文本互读的有效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