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诗歌艺术形象构成的角度看,“兴”与“意境”都是标志艺术本体的审美范畴,都由“情”“景”二元构成。不过“兴”之景只是借以引起其情的“物”,而“意境”之“景”则是“处身其境”的“境”,即主体处身于其中借情感体验过程中酝酿、萌生特定情感和独特感受的生活环境,而且“情”与物”、“意”与“境”生成关系的方式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清华简《汤在啻门》中的"地祇"称"地真",容易使人联想到《楚帛书》的"女填"。"女填"应读为"女真",是"女娲"的另一种称法。"地真"和"女真"得名与"真人"有关。真人本指修真得道的人,引申表示圣人、至人或帝王。"地真"和"女真"这种称法是"真"在使用过程中意义泛化的结果,具有明显的道家色彩,对于判别文献的性质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9,(9)
常听人说,“酒色财气”“四大皆空”,以为这就是佛教的主张。稍懂佛教或有一点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的“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那么,四大又为何“皆空”?空的是什么? 一般较少接触佛教的人都认为“空”很难理解,认为既然有我们的生存环境,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存在也都是实实在在的,怎么能说是“空”呢?如果一切都归之于空,那  相似文献   

4.
“作”是一个很古老的词,在商至西周时代即已广泛使用。在甲骨文、金文里写为“乍”,有建立(如“乍邦”)、兴建(如“乍邑”)、制造(如“乍钟”)等意思。后来加了“人”旁,在先秦典籍里有多种意思和用法,如兴起(《周易·乾卦文言》:“圣人作而万物睹”)、创作(《尚书·益稷》:“帝庸作歌”)、振作(《左传·庄公十年》)等。相传产生于帝尧时代的《击壤歌》,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句。根据后句,有人把前句的“作”解释为“起”,也有人解释为劳动、工作;均与兴起义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回来,有朋友问,中国和英国的发展相差多少年?还真的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等诸多因素。有一个听来的故事,或许可以帮助了解一下这个问题。一对在英国爱丁堡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老夫妇准备卖了房到西班牙去养老。英国四面环海,  相似文献   

6.
也许是因为有“东风压倒西风”的豪言壮语,也许是因为有“福如东海”的美好祝愿,不少人认为汉语中凡有“东”字的词汇或成语均含有吉祥之意,其实不然。成语“东窗事发”的“东窗”即指阴谋诡计的发祥之地。  相似文献   

7.
近来有人重新翻开16世纪法国诺查·丹玛的警世预言《诸世纪》借以恐吓人们。诗中说,1999年将有巨大的灾难从天而降,地球上的人将无一幸免。 据天文观察证实,1999年将是坦普尔·达斯特慧星回归年,这颗慧星每33年回归地球一次,最早发现它是在1833年11月12日降临在北美东海岸的那次狮子座流星雨。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是一种极普通的天文现象,便误以为是“世界末日”来临了。据推算,这颗慧星应于1999年再次回归地球,到那时人们可以目睹天空中出现的壮观景象。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晴朗的午后,加拿大魁北克街头新装的啤酒售卖机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大家都很奇怪,这台售卖机怎么会没有投币孔呢?这叫人怎么买啤酒啊?不过,很快有细心的人发现,售卖机一侧的说明文字告诉人们,只要对着售卖机大声喊出你的苦恼,它就会吐出一罐与你"知心"的啤酒来。啤酒能知心?人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女友结婚,  相似文献   

9.
李世峥 《天风》2012,(1):53
"有一回,耶稣在一个城里,有人满身长了大麻风,看见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大麻风立刻就离了他的身。"这是记载在《路加福音》5章的一个神迹,《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也有记载。近日再读这个神迹时,我被其中的一个细节深深地吸引,这个细节就是大  相似文献   

10.
李世峥 《天风》2013,(5):28-29
施洗约翰是先知传统中断400年之后的首位先知,所以他一出现,就引来众多犹太人的关注。当他"在犹太的旷野传道"时,"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旦河一带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参太3:5—6)。此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这位先知的辉煌时期并不很长,就在事工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与他同龄的另一位先知——耶稣——出现了。约翰曾向他的听众推荐过耶稣,而现在的耶稣却正在全面超越约翰,并且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面对此种境况,约翰的门徒看不惯,也想不通,于是愤愤不平地报告老师:"拉比,从前同你在约旦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约翰门徒的话中,流露出对耶稣的妒忌和不满,似乎有制止他的冲动。面对"后来者居上"的现实,约翰门徒的心态符合一般规律,但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约翰如此劝勉门徒:"若不是从天上赐的,  相似文献   

11.
李世峥 《天风》2013,(9):24-25
《诗篇》第1篇以“有福”为主题,用简洁利落的笔触勾勒出基督徒的幸福人生,让读者不得不心驰神往:“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  相似文献   

12.
李世峥 《天风》2013,(1):54-55
《传道书》说:“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存心忍耐的,胜过居心骄傲的。”(传7:8)这是圣灵感动所罗门写下的劝世良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西谚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所罗门认为,“终局”比“起头”更为重要,这不是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而是现身说法的肺腑之言。所罗门出身皇室,养尊处优;  相似文献   

13.
1979年12月下旬,××市召开公判大会,对七个案件进行了公正的判决。其中一件,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抢劫杀人犯×××不服区人民法院的判决而提出上诉的二审判决。判决书最后几句是这样宣读的:“经审议,××区人民法院判处罪犯×××死刑,是罪有应得的,完全正确的……本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段话,由于没有保持思维的确定性,造成了内容上的严重错误。判决书作者的原意,是想对两个不同  相似文献   

14.
“说”与“看”胡传胜1.那最初的、最源始的言词必然“诵”着生命之最初的、根本的讯息,必然保持着与生之最初的、最密切的关联。“诵”和“关联”的实质并不是某一词代表生命的某一方面或特征,而是从整体上使人处于对生命的“亲切体验”或“看”的状态。或者说,原初...  相似文献   

15.
李世峥 《天风》2014,(5):38-39
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耶稣基督的教会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当时,教会生活很具特色:"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4-47)教会的这种发展模式至今依然被人称道,但以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种模式不可能持续太久。事实上,据《使徒行传》  相似文献   

16.
李世峥 《天风》2014,(12):42-43
《诗篇》30章中,有两段十分优美且十分感人的诗句:"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要歌颂他,称赞他可记念的圣名。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4-5)"你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将我的麻衣脱去,给我披上喜乐,好叫我的灵歌颂你,并不住声。耶和华我的神啊,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诗30:11-12)  相似文献   

17.
李炯 《中国道教》2011,(5):53-55
一、"清净"与"清静"探讨"清净"的话题,首先我们应懂得"清净"这个词的意义。从字面上看,"清净"可以解释为"清洁纯净";"清静"可以解释为"纯正恬静、安静和宁静"。"清净"最早出现在文子所著《道原》:"真人体之以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粹素朴,不与物杂,至德天地之道,故谓之真人。"《本际经》也说:"无染无秽,是名清净。"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没有被污染,达到洁净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位值得借鉴的人物。在他统治的时期,前有“开元之治”,后有“安史之乱”,关于如何评价此公,那是历史学家的事,非我所论,倒是他“肥”与“瘦”的几句话,引起我的兴趣。那还是在“开元”的一天,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佞臣,装着非常关心龙体的样子,对正在照镜子的唐玄宗说:“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他把唐玄宗的“瘦”归咎于为官刚正、敢于直谏的宰相韩休,建议立即加以驱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用干支纪年,并用十二命兽相配。今年岁在乙丑,故属“牛”年。笔者谨撷佛典中有关“牧牛”之义,略事联缀,供献于读者。《遗教经》说:“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事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增一阿含经·放牛品》有知色、知相、知摩刷等,说牧牛十一法,以喻比丘修习善法的次第。同经《马血天子品》亦有牧牛渡水之喻。我国禅宗大德,更设方便,藉“牧牛”公案阐明祖师西来大意。《五灯会  相似文献   

20.
有些同志认为,坚持实事求是应该“务实不务虚”。这里涉及什么是“务实”、“务虚”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务实和务虚不是指两种对立的思想工作作风,而是指两种不同内容的工作。务实是指做具体的实际工作,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事物,是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事物具体整体,故名之曰“务实”。务虚是指创造理论、制定路线、明确方向、确立原则等工作,它所处理的对象不是一个个具体事物,它要舍弃具体对象的特殊性而抽取其中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它从具体的客观对象出发却又离开了感性的具体,这一类工作本身并不直接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故名之曰“务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