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艺术是因“完”而“美”。只有歌唱的种种因素同时具备而且协调统一,构建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才能完美地表现出艺术的歌唱。由此可见,我们如果要体现歌唱的艺术整体,就必须顾及到歌唱的每一个因素,遵循“把握作品内涵、确立歌唱意境,把握演唱及作品风格、运用歌唱技巧做到声情并茂”的歌唱原则。  相似文献   

2.
楠楠工作在外地,由于不想在外地成家直拖到过了晚婚年龄还没有对象。今年春节父母催得紧,她自己也开始焦急起来。于是,打算趁一年一度的探亲假在家乡找个对象。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彬,可以说一见钟情,楠楠很满意。为了充分利用探亲的这点时间尽快把关系确定下来楠楠抓紧了攻势,  相似文献   

3.
广西汉、壮、瑶族中学生性格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有遗传、环境等其中环境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性格主要是通过人的生活实践,在外界生活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它的形成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着大致相同的传统文化,但又存在着各自的民族文化。由于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各民族人民在性格的形成上既存在着共性,又存在着差异。对不同民族性格的比较研究,既可以丰富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又可以增进不同民族的相互理解,促进交流,有助于民族团结;同时为提高中学生的教育质量提供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在对声音的分辨中,“内耳”与外耳是有区别的,而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能充分认识这一点,并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是增强学生声乐学习自觉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理由:根据情绪管理理论和技巧,针对中学生逆反心理和心理困绕,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对人生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懂得调节情绪和利用积极情绪创造人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埃里克森、玛西娅、加藤厚等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对某中学初一至高三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及情绪表达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各个维度总体呈"低-高-低-高"的发展趋势。高一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转折时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上处于低谷,与其他各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自我同一性度数分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的正性情绪表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初一至高三,学生的情绪表达三个维度都呈下降趋势,高二、高三学生的正性情绪表达、负性情绪表达、情绪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学生。中学生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与正性情绪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刘影  桑标 《心理科学》2020,(3):600-607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3004名初一至高三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中学生学业情绪表达策略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并考察了学业情绪与学业情绪表达策略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调节积极和消极学业情绪时,中学生对表达抑制和表达宣泄策略的使用在不同性别和年级上存在微弱的差异。(2)在调节积极学业情绪时,积极学业情绪显著正向预测表达抑制和表达宣泄策略;在调节消极学业情绪时,消极学业情绪对表达宣泄策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了情绪效价在学业情绪表达策略使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选取北京、河南、重庆、浙江和新疆五个地区的 1 3所中学 ,从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 1 1 855人作为被试 ,采用《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对我国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的状况和发展特点做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 :(1 )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 ,但到高二以后趋于平稳 ;(2 )在高二时 ,女生的情绪调节能力逐渐超过了男生 ,在高三时 ,男生和女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借助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考察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电生理差异。启动刺激是声乐和器乐曲(小提琴演奏), 目标刺激是与音乐情绪一致或不一致的面孔表情图片。结果显示, 与一致条件相比, 与面孔情绪不一致的器乐曲诱发了N400, 而与面孔情绪不一致的声乐曲诱发了LPC。这些结果表明, 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电生理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忧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实教育的弊端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漠视人的心理健康.这种片面的教育造成了学生的种种心理障碍,甚至使一些学生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心理异常,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发生在某些中学生身上的忧郁情绪,就是这种心理异常的重要表现.忧郁的特征性症状为心境悲闷,缺乏活力、丧失兴趣、自责自罪、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中学生的忧郁问题,目前在国内的教育实践领域,尚未引起重视.心理学界对该问题已开始有所研究,但研究的内容仍尚欠全面.  相似文献   

11.
以974名14-18岁的中学生为被试,通过道德情绪的词汇评定和情境评定,考察中学生对典型道德情绪种类和道德情绪典型属性的认识。结果表明,中学生对典型道德情绪的认识涉及情境性、导向性、批评性、赞誉性等多种情绪类别,并在总体上更容易把正性情绪词汇认同为道德情绪。在判断与评价具体情境中的道德情绪过程中,中学生更倾向把无私和有私因素诱发的情绪显著地聚类区分,从而将无私诱因视为其认同道德情绪的典型标准,这种内隐观不受其学段、性别的影响和情绪效价效应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声乐感觉既是笼统的又是具体的,既是生理的更是心理的,分析声乐教学中声乐感觉的理性构成就是遵循歌唱艺术的本质规律,研究、分析和深刻领会作品的深厚意蕴,它是文化素质和音乐修养在情感体验和音乐表现力基础上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3.
刘飞云 《美与时代》2007,(11):76-78
声乐教学的目标性主要体现在"技"与"艺"上."技"主要是指物性层面上的技巧,如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而"艺"则属于理性层次上的东西,它涉及到艺术情感、文化素养等理论因素.在"技"的方面,良好的嗓音还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的训练,才可以学到好的歌唱方法.在掌握了演唱的技巧和保持良好的发声状态后,更重要的是要让歌声准确生动、声情并茂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邓欣媚  王瑞安  桑标 《心理科学》2011,34(6):1345-1352
本研究使用追踪法考察情绪调节的发展及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对569位来自于上海地区的初中预备班和八年级学生进行测查,并于10个月之后进行第二次测查。 研究发现,随着个体的发展,其正性情绪体验逐渐减少,各种情绪调节态度的强烈程度均下降,情绪增强调节的使用呈递减趋势;情绪体验、情绪能力、情绪调节态度三者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情绪调节发展;在测试阶段一较多使用情绪减弱调节的青少年,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情绪能力提高的幅度较大且体验到更多正性情绪,说明了该策略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具有更高的适应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文娟  程玉洁  邹泓  杨颖 《心理科学》2012,35(3):624-630
为了考察中学生师生关系现状,并探讨中学生的情绪智力、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与师生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采用《中学生情绪智力量表》、《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技能量表》和《中学生师生关系量表》对217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师生关系的总体状况良好,且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一、高一年级的师生关系好于初二、高二年级。在亲密性和支持性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冲突性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满意感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2)情绪智力的不同维度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预测作用各不一样。情绪感知对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师生关系的冲突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运用、理解和管理都能够显著预测师生关系,其中情绪运用对师生关系的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最为突出,情绪管理对师生冲突的负向预测作用最强。(3)社会问题解决技能在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师生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情绪、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材料记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采用实验法,以288名中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情绪状态、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与不同类型情绪材料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1)快乐情绪的再认反应时短于悲伤情绪,快乐情绪的再认正确率高于悲伤情绪。(2)表达抑制策略下,词汇与图片的再认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认知重评策略下,词汇的再认反应时短于图片;对词汇和图片的再认反应时,认知重评组短于表达抑制组;认知重评组的再认正确率高于表达抑制组。(3)快乐材料再认反应时短于悲伤材料;快乐情绪下快乐材料的再认正确率高于悲伤材料,悲伤情绪下悲伤材料的再认正确率高于快乐材料。  相似文献   

17.
笔迹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笔迹是人的潜意识的真实表征,这一点在国外早有定论,并有“笔迹学”、“字迹个性学”形诸于世,笔迹专家也很受社会重视。在我国,虽然到现在还没有独立的笔迹学或笔迹心理学出现,伹对笔迹心理的研究却是古已有之,并有“书如其人”之说。唐代书论家孙过庭在《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在体育课中存在懒惰情绪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际针对以上情形提出了几种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音乐具有教育、审美、娱乐三大功能。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要从理论或美学角度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审美特征来了解整个艺术领域的美,从而在声乐表现中更具审美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声乐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秦青教薛谭的故事,早已流传于后世,并留下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美谈。而戏曲声乐的教学,也早在宋代张炎的《讴曲旨要》、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等书中已有所记载。可惜却缺乏专论戏曲声乐的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