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是当代科学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其实质是:在相互竞争的多种理论中,如何合理地选择理论。问题的核心是要提出一种评价或选择科学理论的合适标准。这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理论问题。一方面,它既涉及科学理论的检验,又涉及科学理论的进步与增长,而后者当然又涉及对科学目标的理解。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具有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2.
科学理论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谓理论?何谓科学理论?“理论”这一概念,在历史上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早期,“理论”是一个与“实践”相对立的概念,概念的内涵比较模糊。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理论形式的成熟,“理论”一词专指具有一定结构的陈述系统,严格地说来,它应是一个演绎陈述的等级系统。而“科学理论”则还必须满足另一些条件,特别是它必须具有经验的内容。与这些发展相适应,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也愈来愈为科学哲学家们所关注。本世纪以来,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问题,可谓是科学哲学研究最受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其中,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又可说是被…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问题     
一、科学问题英国科学哲学家玻兰尼(M·poLanyi)在其《解决问题》一文中曾认为:“一个问题或发现本身是没有涵义的。问题只有当它使某人疑惑或焦虑时,才成为一个问题;发现也只有当它使某人从一个问题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时,才成为一个发现。由此,玻兰尼对“问题”的涵义作出了某种界定。他认为“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智力上的愿望。”关于“科学问题”的定义非常多。玻普尔认为,问题就是“背景知识中固有的预期与其所提出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从表面上来看,最近一段时间内,在“科学哲学”的学术领域中人们正从事着一种严肃而抽象的研究。科学哲学所关心的只有一个主要问题,对其他问题几乎不闻不问。研究有关完善的科学知识中的真理性论断问题,被人们看作是唯一真正值得进行哲学探讨的领域。发现的过程、研究或应用的伦理学问题,通常被划为不成问题的问题,最多被看作是外围问题。现在,哲学家们虽然对这些问题发生了兴趣,但由于对建设性研究来说没有一种连贯的观念框架,所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受到了阻碍;而认识论这种关于科学知识的理论,仍然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科学合理性     
从科学哲学这门学科诞生之日起,科学合理性就一直是科学哲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逻辑实证主义者主要关心科学知识的结构问题,他们对科学合理性的看法基本上等同于传统的对理性的认识,即把科学合理性看成是一种表现在论证知识结构中的纯粹的人类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引言道德哲学的本质本身在哲学上就极易引起争论,从这点上看,哲学的其他领域的本质则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哲学的一些其他分支,诸如科学哲学,涉及的是对专家们所做的假设进行界定和评价。科学家们提出并检验科学理论,而科学哲学家们则要问一问,“什么是科学理论?”“我们能确证科学理论的真实性吗?”。哲学家们常常把证实的科学理论称作“一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马工程项目决定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来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一件大事,就此问题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体系问题17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在谈到他的哲学体系时曾将其比喻为一棵树,树的根是形而上学,树的干是物理学,树的枝叶则是应用科学。马  相似文献   

8.
由郑毓信与林曾合著的《数学·逻辑与哲学》一书,最近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系统地探讨数学、逻辑与哲学之间辩证关系的第一本专著。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而数学、逻辑与哲学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密切联系正是这种趋势的一个特例。自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发现集合论悖论以来,围绕如何建立可靠的数学基础问题,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开展了大量  相似文献   

9.
近代科学以惊人的进步加速度明显区别于以往一切对于自然的研究。这说明科学有自己的合理性,也说明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为什么关心科学的合理性。有人甚至断言,科学哲学家的主要目的是定义什么是科学的合理性。①科学的合理性原本立足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给出科学的价值。因此,科学的合理性主要是科学方法(或方法论)的合理性。而今,科学哲学家们比较普遍地倾向于一种价值的或工具的合理性,价值论相对方法论处于主导地位。正是在方法论与价值论何为主导这一点上,科学合理性思想和科学认识论的演化出现了一个断层。正是这个断层,…  相似文献   

10.
一 波普尔是一个坚定的反归纳主义者,他否认科学发现中归纳法的存在,用根本拒绝的态度对待自从休谟提出以后一直为许多哲学家热衷讨论的归纳问题,理所当然地,他也彻底否定作为归纳问题一种正面解决方案的归纳逻辑理论。波普尔批判归纳逻辑,其主要论点有两个,其一是,无限全称命题的概率等于零,这是属于恰当性方面的批评,国内的介绍文章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这个科学认识论的重要问题。文章认为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有两大流派。一派是以近代哲学家培根为代表提出的“纯观察”方法;一派是波普、库恩、汉森等现代科学哲学家主张的“观察渗透理论”。前者对于近代科学冲破神学与经院哲学的束缚而兴起和发展有过巨大作用,后者则是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认识论观点。这两大流派各自强调了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中的一个方面,都只有某方面的道理。文章认为,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观察一方面受主体中理论结构的巨大作用和观察手段的限制,另一方面又要排除理论结构的消极影响,改进、提高观察手段,这二者的结合与相互作用,表现了认识运动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探讨一个对我的所有工作都曾很有重要性的问题。这个问题部分地源于思想史传统本身(好长时间我才明白,思想史传统和这问题的联系到底有多少)。下面我就试着重建这一问题史的几个方面。如果我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将给20世纪的主要哲学课题带来启示。这还会特别缓和哲学家之间的紧张,缓和自然科学家和其他“实际的”思想家之间的紧张。我想先谈谈我是怎么注意上这个问题的。我最初是搞物理学的;但就是这样,我的兴趣的中心却仍然是哲学的,而非技术的。我努力想弄明白,人们怎么能证明他们有理由偏爱科学理论、宇宙学或自然哲学的某一确定体系,而不喜欢另外的一个体  相似文献   

13.
R.希尔毕宁(Risto Hilpinen)是当代著名的芬兰科学哲学家,芬兰土尔库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学会(DLMPS)秘书长。本文介绍他的学术思想。从哲学的角度考察科学,既可以把它看作结果,也可以把它看作过程。30、40年代的科学哲学主要探讨理论结构和证明条件等问题,这是把科学看作结果。当哲学家对理论变化与科学进步、科学的合理性等问题发生兴趣时,就开始把科学看作过程。这样,价值和科学目标问题就无法回避,而且必然要采取科林伍德(Collinewood)的一般立场,即研究的目的是为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寻找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指出,"问题"是研究活动的出发点,"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1].而"基本问题"则是一门学科问题研究中的核心和根本.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具有真理性,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哲学家们至今未能对科学的真理性提出令人信服的辩护。在科学哲学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科学的真理性问题一直是各个学派长期相争不下的历史性悬案。尤其是随着70~80年代科学实在论的兴起,作为科学实在论题中应有之意的理论实在性或科学真理性问题,已成为当代科学哲学的两大论题之一。这并非偶然,因为科学观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与科学真理性问题密切相关。概括说来,科学真理性问题主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科学思维中的意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概念是如何起源的?在科学进步中科学概念是如何演变的?在科学研究中心理意象(mental imagery)的作用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提出理论的?这些问题长期吸引着科学家和哲学家进行不懈的探索,后来又引起科学史家和认知心理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是把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二条当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意思来理解的。这种理解未免过于狭窄。笔者认为,马克思这段话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对整个认识论发展史的一个总结,是对旧哲学认识论的根本缺陷的揭示,是从实践这一新的视角对“认识如何可能”这一近代认识论的重大理论课题作出的科学解答,是认识论的革命性变革的标志。如所周知,自古以来,认识论一直是哲学研究的课题之一。不过,在古代,认识论是从属于本体论的,那时,哲学家们主要关心的是“世界是怎样”的问题。进入近代以来,认识论日益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日益成为哲学家们讨论的热点,成为重大的理论课题。“认识如何可能”之所以是认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是由认识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评价的真理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评价的真理性问题,对马列主义哲学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作为资产阶级哲学家自觉不自觉地加以歪曲的对象,该问题正是他们否定整个科学思想尤其是马列主义思想的根据。因此,科学地回答评价的真理性问题,就成了马列主义理论在同它的意识形态敌人斗争中所面临的一项头等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两种科学问题观科学问题和与科学理论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哲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按照“公认观点”(thereceived view),科学向题很容易同理论性的背景区别开来,具有它的独立性。这种观点事实上得到了波普尔的进一步支持。波普尔认为,我们总是在第三世界的背景上来挑选我们的问题,虽然表述一个实际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引入理论,但实际问题本身可以是刚刚“感觉到  相似文献   

20.
1.方法论的本质主义和动态渐进主义力图跟上当前科学哲学工作的医学家和哲学家发现他们正面临关于科学和科学进展性质的根本性争论。我们能将这类进展说明和描述到什么程度还是个问题。哲学家在多大范围内能够做更多工作而不仅仅描述这种活动本身,以及他们在什么程度上能说科学应当如何发挥作用或取得进展也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