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读经:诗篇122篇 在旧约,圣殿是以色列人崇拜的中心,因为圣殿建立在锡安山上的耶路撒冷城内。所以耶路撒冷称为圣城,锡安山称为圣山。当时神的选民都热爱耶路撒冷,向往锡安大道,渴望到圣殿里朝见神(参诗27:4—6;诗84:)。在新约,五旬节圣灵降临后,教会建立了。教会就是神的殿,是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2:19—22)。在启示录二十一章里,约翰所看见的圣城新耶路撒冷,也是基督的新妇——教会的象征。因此,每  相似文献   

2.
陈德群 《天风》2007,(16):34-36
一、耶路撒冷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8章1—3节) 1、在路加写使徒行传7章时,重点介绍了司提反的信心与忠心,赞扬了他崇高的信仰品质。他是一位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就他在耶路撒冷教会的工作而言,他是被选立的七个管理教会膳食的执事之一,名列榜首,大名鼎鼎。但是,他也是  相似文献   

3.
《天风》1998,(7)
彼此相交 共享神恩赠送圣经 和睦团契 1997年11月1日—21日,金陵协和神学院刘美纯老师和广东协和神学院陈逸鲁老师访问了以色列。期间在耶路撒冷参加一次华人教会的聚会时,得知远在耶路撒冷的华人教会,缺少中文的《圣经》、《赞美诗》及其他的灵修书刊。归来后,他们将远在耶路撒冷的中  相似文献   

4.
许秀 《天风》1995,(11):4-5
经文:徒20:34—35 这节经文是使徒保罗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时,在米利都对以弗所教会长老的临别赠言。保罗此去耶路撒冷,面临的将是捆锁与患难。他知道已快临到为道殉难的时候了,他说:“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就《使徒行传》1-2章探索早期耶路撒冷教会的形态。早期耶路撒冷教会有四个基本的特征:1.对耶稣基督圣道的宣讲;2.建立团契的生活;3.体现合一的精神;4.服侍社会。这四个基本的特征对于今天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是有启发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陈德群 《天风》2007,(14):34-35
读经范围:第6章1-15节,第7章1-60节 一、耶路撒冷教会七位执事的选立 那时,耶路撒冷教会的门徒增多,总数超过了五千人.他们凡物公用,并且大家在一起用诚实的心用饭.那时,这么多的人,没有一个大食堂同时可以容纳他们.但是可以集中预备好了分送给他们.这样,由于语言的隔阂,势必造成疏漏.因此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他们在天天供给饭食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这怨言达到使徒的耳中.使徒就叫众门徒来,提出要选择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为执事,专管教会膳食的事务.大众都喜悦这话,就照办了.  相似文献   

7.
读经:诗篇122 引言:圣经诗篇120—134共十五篇,称为“上行之诗”。是选民登上圣殿,回国,上圣城路上所唱的诗歌。本篇诗歌描述了大卫渴慕圣殿,热切祈愿耶路撒冷平安兴旺的心情。耶路撒冷预表今日的教会。  相似文献   

8.
李永和 《天风》2003,(2):14-14
保罗做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当时彼得在耶路撒冷作使徒,他教会的信徒都是犹太人,犹太人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最初是因为犹太人不吃不洁的牲畜,但后来渐变成犹太人一种带有优越感的传统习惯,以致看不起外邦人,认为他们是污秽的。彼得是使徒,当然明白在福音原理下并无犹太人与外邦人之分。在主耶稣里面,大家都靠他的恩典得救,本都是罪人,还有什么洁与不洁?所以他到安提阿时,也跟外邦人一同吃饭;但后来耶路撒冷教会的犹太人来了,他们习惯不与外邦人吃饭,彼得因怕那些犹太信徒,也就不跟外邦信徒一起吃饭了!甚至,连巴拿巴也跟着彼得,与外邦人隔开了。保罗一见他们所行的与福音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责备彼得,而且是非常严厉的责备。  相似文献   

9.
选立执事,司提反殉道读经范围:第6章1-15节,第7章1-60节一、耶路撒冷教会七位执事的选立那时,耶路撒冷教会的门徒增多,总数超过了五千人。他们凡物公用,并且大家在一起用诚实的心用饭。那时,这么多的人,没有一个大食堂同时可以容纳他们。但是可以集中预备好了分送给他们。这样,由于语言的隔阂,势必造成疏漏。因此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他们在  相似文献   

10.
1、导论:新教教制,起源与创制路德改教肇始的基督新教教会经过五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和演化已被证明为人类精神史上的一种伟大的创制和成就。我们知道,自从使徒们在教会初期召开的耶路撒冷会议(徒15:1-19)上确立了教会之普世大公性方向以降,基督信仰以教会制度化(institutional)形式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11.
海外信息     
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呼吁致力保障圣地基督精神特性 (白冷讯)由英格兰威尔斯主教团协办,邀请欧洲和北美洲各地的主教们(其中包括来自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的主教),于12日至15日在耶路撒冷及白冷(又称伯利恒)举行会议,主题是为普世基督教会与圣地的教会团结共融。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沙巴于1月12日致开幕辞时,向10个主教团的成员呼吁,该当尽力协  相似文献   

12.
陈明 《天风》2002,(7):31
新约圣经中提摩太前书、后书、提多书常被称为“教牧书信”。也可以说是保罗一生牧会的经验总结或是保罗临终留给提摩太和提多一封遗嘱。他教导他们怎样牧养教会和管理教会等一系列关于组织教会的事,当然这些教导也适合我们今天牧养教会。一、祷告与代求教会的建立,首先是建立在祷告与代求上的,一个没有“恳求、祷告、代求,祝谢的教会定是一个建立不好的教会。从使徒行传中可以看到早期教会生活的境况,他们常是“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徒1:12-14)。尔后,福音得以传开,建立了耶路撒冷教会,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门徒增添了3000人,这些都是祈祷带来的果效。一个教会若没  相似文献   

13.
保罗做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当时彼得在耶路撒冷作使徒,他教会的信徒都是犹太人,犹太人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最初是因为犹太人不吃不洁的牲畜,但后来渐变成犹太人一种带有优越感的传统习惯,以致看不起外邦人,认为他们是污秽的.  相似文献   

14.
君士坦丁堡牧首授予新成立的乌克兰东正教会(ПЦУ)自主教会地位之后,引发东正教世界各方冲突不断。2019年乌克兰国内宗教冲突此起彼伏,俄乌教会争端加剧,俄君教会纷争范围逐渐扩大,并且世界其他地方东正教会也被卷入其中,东正教世界的统一被破坏。为应对东正教世界的危机,耶路撒冷牧首提议在约旦首都召集全体东正教会议,旨在建立一个沟通对话平台,促使教会纷争各方达成和解。  相似文献   

15.
邻舍     
海金华 《天风》2012,(3):22-25
这段经文所讲的故事中的主角,成了一个世人值得效法的榜样,一个道德的典范,他就是好撒玛利亚人。然而,这也是一段在教会的解经历史中引起较大争议的经文,有人往往将这段故事用灵意解经法来解释,如古教父奥古斯丁。他说:“遭遇强盗的这个人指亚当,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说明亚当从祝福中堕落,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玛豆福音28章18节记载:耶稣便上前对他们说:“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吩咐你们的一切。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终结”。耶稣在这里将训诲万民、施行圣事和管理教会的全部权力交给了宗徒们。并许下天主将一直与教会在一起,保证达到预定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宗徒们应有继位人来继承宗徒们的职务和使命。宗徒们领受圣神后,就从耶路撒冷开始在各地建立教会,宗徒们的继位人即各地主教根据基督的旨意完全有权自己管理自己负责的地方教会,以主教为首的地方教会有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之权。  相似文献   

17.
方舟 《天风》2010,(2):8-9
新年伊始,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让我们以主赐给我们那真挚的爱,去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同胞,为我们的教会,为我们心上的耶路撒冷献上我们诚挚的代祷。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5,(2)
<正>圣职的设立、产生方式,可以追溯到教会的早期甚至更远的时代。我们对这些教会传统进行查考,必将有知古鉴今的作用。自古以来,教会按立信徒担任圣职,通过宣讲和教导上帝的话语、举行圣礼、召集会众参与崇拜、关怀他人,建立基督的身体。而圣职的设立、产生方式,可以追溯到教会的早期甚至更远的时代。我们对这些教会传统进行查考,必将有知古鉴今的作用。有学者曾经分析早期教会的发展模式,发觉在各地教会中确立使徒权威(即以使徒作为耶稣生活、复活、使命的见证者、传递者)的同时,以耶稣的兄弟雅各为领袖的耶路撒冷教会团体和以保罗等人为领袖的外邦团体,  相似文献   

19.
"主要用它"     
谢炳国 《天风》2017,(4):8-9
<正>若有人对你们说什么,你们就说:‘主要用它。'经文:太21:1-11根据教会的传统,从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开始到耶稣复活,这一个星期通常被称为"受难周"或"圣周"。许多神学家或圣经学者认为,受难周是教会最重要的节期。在新约四本福音书中,至少有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方平 《天风》1995,(2):34-35
据《使徒行传》记载,当时的教会甚受“几个从犹太下来的人”的搅扰,他们宣传不受割礼就不能得救,于是保罗、巴拿巴上耶路撒冷与众使徒和长老商讨如何解决此事。圣经这样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