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我给初一某班上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许多家长也坐在教室后面听。我问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你是否感觉到幸福?”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幸福”。教室里异常安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低着头,一些学生嘴里小声嘟囔着“不幸福”。家长们很尴尬,也很困惑:吃的、穿的、玩的、学习上用的……一切都尽着孩子,父母所有的关心和疼爱已全部给了他们,怎么还不幸福?孩子们究竟要什么样的幸福?我是老师,也是母亲,我深深懂得家长们的心。孩子们从小学上到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心理上开始发生变化。学习任务加重了,奋斗目标变得越来越清…  相似文献   

2.
“你们最喜欢家长什么?”“平时不多唠叨,而当我们心里有事时,他们——”“说得上话!”“解得了闷!”……这是笔者在一次学生心理调查中接触到的较一致的回答场面。的确,“心病要用心药医”。但这一俗语只说了个头。什么是最简便有效的“心药”?我试给上面的俗话加一句:“最好心药是心语。”把“心语”交给孩子吗,你不妨这样“说”:  相似文献   

3.
一位母亲领着儿子小磊找我进行学习心理咨询,并要求给儿子测试智力。她是一位小学教师,儿子上初二。她在说明来意后介绍说:“我儿子从上小学起,学习成绩就只一般,上初中后就更不行了,每次考试在班里总是排在后几名。唉,这孩子真笨!” 我问:“你儿子的学习状态怎么样?比如说能否认真听课,在家里能否独立完成作业?” 她回答:“我儿子不顽皮,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据他班主任讲,他上课也能坚持听课,不做小动  相似文献   

4.
“我家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整天翻盆倒罐,很难让他静静地坐一会儿……。看了孩子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橱窗,我感觉我家孩子很像他们所讲的多动症。”这是第二位看了某小学心育橱窗专栏的一则小知识——多动症儿童的日常表现,前来向我咨询同样问题的小学生家长。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初也碰到过类似问题:我校首期心育专栏——“不健康心理的诸多表现”张贴后,我们先后收到中师生的这种“我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呈现有一次,笔者和一名初中心理教师聊工作,他不断向我吐苦水。他观察到有一个学生问题很严重,多个症状表明是某种严重心理疾病,他强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那边去诊断治疗,可是家长就是不配合。教师描述的这么严重还不带孩子去医治,是不是我们教师的工作还做的不专业不细致呢?笔者追问该老师:"你是怎么和孩子家长谈的?"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担任小学四、五、六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上的困扰,分析少年儿童在品德发展中的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及改变方法,使思想品德课更富成效,上学期我在三个年级四个班的195名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是:你觉得在家里的哪些事情使你感到苦恼?哪些事情使你感到快乐? 调查结果表明:因父母“监护”过严,过分担心孩子出事,因而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去干,为此使学生感到苦恼的共63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2%。其中六年级的小巍写到:“父母不让我去干我能干的事情,好象我一去干就会出事儿似的。这使我很苦恼。”五年级的小磊写到:“爸爸从来不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在学校心理咨询信箱收到一位女生的心理咨询信,信的内容是: “心理老师,一周前我丢失了986元钱,这笔钱不是我拿家长的,也不是我自己的。这笔钱非常重要,实在丢失不得。近几天我已为这笔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没有一点心思再学习,可又面临期末考试,我该怎么办呢?但重要的还是这986元钱,如果找不到,就会失去我的一切。心理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相似文献   

8.
许多事实表明,心理疾病也同样具有“传染性”,而且由于孩子年龄小,心理发展还很不稳定,他们的心理更具有易感染性;孩子的许多心理疾病是由我们家长“传染”给孩子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一、家长来信:我家女儿小文去年因为抑郁和焦虑的原因休学了。当时是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之前。那段时间,孩子的状态很不好,整天浑浑噩噩,早上起床困难,还说人生没有意义,想死。学校心理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孩子做了测评,结果是“中度抑郁”“中度焦虑”,开始服药。因为孩子觉得状态特别不好,所以我们办理了休学手续。  相似文献   

10.
以琳 《天风》2006,(17):39
作为主日学的教师,每星期天与孩子们见面,喜悦中总会带有一丝的“恐惧”——因为孩子们都非常聪明,会带着各种可能我从来没想到的问题来问我。大约几个月前,就有一个孩子兴冲冲地问我“老师,鸽子粪也能吃吗?”我一愣,下意识张大了嘴巴“啊?!”他似乎早就预料到我会张口结舌,于是又赶紧拿出圣经,用一双胖胖的小手翻到已经夹着书签的一页,指给我看:“……于是撒玛利亚被围困,有饥荒,甚至一个驴头值银八十舍克勒,二升鸽子粪值银五舍克勒。”等我看清这几行字,也就明白了他提问的原因。赶紧在头脑里搜寻答案,“鸽子粪,鸽子粪,这到底是什么呢?”结果可想而知,那天孩子没有从我这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事后按着和孩子的约定,我带  相似文献   

11.
<正>当下,亲子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小别离》《小舍得》《小欢喜》等电视剧,更是将“原生家庭”“鸡娃”“隔代教育”等关键词引爆。如何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成才,不仅是我们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父母的共同焦虑。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老师,我在咨询室里见过了太多亲子冲突,也看到过许多家长因为亲子教育长吁短叹、束手无策。根据工作观察与实践经验,我认为,如果家长可以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做到“无条件”但“有边界”地爱孩子,就能有效规避许多雷区。  相似文献   

12.
父母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你把它们和“强迫症”连起来,好像关怀、关心别人倒成了问题了?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得替他…  相似文献   

13.
平时,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批评孩子,对孩子左不顺眼、右不称心,弄得孩子很为难。其实,做家长大可不必对孩子吹毛求疵。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其间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有道是:多一分感受,多一点经验;多一点积累,多一分成熟。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严格要求”,则有碍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危害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养成怯懦心理 父母对孩子经常吹毛求疵,久而久之,会使孩子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我大概是不  相似文献   

14.
常听到不少的家长在批评自己的孩子时,责骂道:“你怎么就这样傻”、“真真是个笨蛋”、“愚蠢”、“榆木脑袋”等言语。有时家长说这些话是不经意脱口而出的,也有的是家长想有意地刺激刺激孩子,使孩子在经过调教后能豁然开朗,改过自新。可以说,家长的这些做法是以爱孩子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15.
我在家乡纽约州卡南代瓜的街上买东西时,听到一旁传来小孩子的说话声,“妈妈,你看,这位太太还没有我高呢!”那位看来表情有点窘迫的妈妈忙叫了一声“米基”。那个叫米基的男孩看来最多有7岁。孩子的妈妈对我说:“啊,真对不起。”我笑了,对她说:“没关系。”然后转过身,看了看她的儿子,说:“哈,米基。我叫达丽尔·克雷默,你好吗?”他从头到脚地打量着我,而后问我:“你也是妈妈吗?”“是的,我也有个儿子。”我说。“你怎么这样矮小?”他问。“这是上帝的安排。”我说。“有人矮小,有人高大,我属于前者,而且是矮中之矮。”我和他大约说了5分钟,…  相似文献   

16.
我们许多人都有害羞的心理,这很正常,但如果过分害羞则有心理不正常之嫌。这些人往往因为羞怯失去很多机会,也产生了许多烦恼。羞怯产生于自信心不足。他们常常会自问一些如:“我行吗?”别人怎么看我?”等类似自我怀疑的问题,说话底气不足,动作忸怩不自然,对批评过分敏感,对赞扬常持怀疑态度。这不但影响了工作和  相似文献   

17.
从孩子呱呱坠地起,父母就盼着孩子能快点长大,可随着孩子一年年地长大,却平添了许多烦心事。因为,进入青春期后,以前听话的“乖乖女”、“乖乖儿”不知怎么就变得像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犟驴了。教育处在青春期叛逆状态的孩子,是件很棘手的事:打骂不行,因为打骂只能增加孩子的对抗情绪和叛逆心理;说教又被孩子当作了“耳边风”;放任不管更是不行,因为孩子们那并不成熟的个性和主见,不约束的话,难保他们不会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家有‘逆子’怎么办?”这成了困扰孩子开始步入青春期的父母们的难题。当父母们发现,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有些孩子,干什么事都没有长性,缺乏毅力,听磁带、看连环画、玩积木、做游戏,没有一件事能从头干到尾。家长对这样的孩子很着急,认为这种毛病若是不改,什么事都会半途而废,将来长大了该怎么办呢? 其实,3岁左右的幼儿,他们的注意大多是无意的,有意的注意只是暂时  相似文献   

19.
父爱有错吗?为何别人给予他的是更多的否定评价呢?他的内心深处藏着多少痛苦,又有谁会理解和同情呢……当他的日记被翻开时,评价的人们却惭愧地低下了头……周日的中午,我刚到村头就被村里的一位大婶拦住了。她问我是不是刚从学校回来,我点头默认。这时只听大婶说:“咱们村的李发展死了,他的儿子也被他害死了!不过这样也挺好的,父子俩一块上路,至少有个照应吧……”我打断了老人家的话问他们家到底怎么了。大婶答道:“李发展在广州打工患上了非典型肺炎,说是回来看一下家人的,可这个该死的东西把儿子也害死了,你说这样的父亲可恨不可恨。自己死在外  相似文献   

20.
这一天,在我开的心理诊疗室里,来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少妇。尽管她全身上下打扮得珠光宝气,但从她的眉宇间看得出还有几分稚气,也有几分烦郁。果然,我刚开口问她心理上有什么毛病,她就掩面抽泣起来,断断续续地说:“医生,我心理上没有毛病,只是想问问你,我该怎么办?”我清楚心理病人一般都不会认为自己心理有毛病,便宽慰她道:“那你有什么烦恼跟我说一说吧!或许我能帮你解开心中的疙瘩。”她迟疑着,好像难以启齿。我也不去催她,只是用亲切的眼神鼓励着她说出来。在我无声的鼓励下,她终于开口了,含泪地说:“医生,我不是个好女人,我总是在对不起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