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情绪刺激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陈琦鹂 《心理科学》2008,31(2):424-426
情绪刺激材料是诱发实验性情绪的重要工具.根据呈现的通道不同,现有的情绪刺激材料可分为视觉刺激材料、听觉刺激材料、嗅觉刺激材料以及多媒体材料等,其中以视觉刺激材料最为常见.随着情绪研究的深入,情绪刺激材料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是情绪研究中须待重视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萌 《美与时代》2007,(12):100-101
创新是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作为"为传达而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如何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是每一个设计者始终要面对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视觉心理表象是一种基于过去经验的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它是信息表征的一种形式.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视觉来诱发表象,但是这很难排除视觉后像的干扰,而且与表象“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不一致.听觉诱发表象很好地解决了视觉后像的干扰问题,也更吻合表象“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因为被试产生的表象是基于自己过去的经验,从自身出发,主动加工的结果.采用实验法,考察通过听觉通道诱发表象眼动的情况,使用眼动仪记录被试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1)不管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物体,都能诱发表象,在表象时存在眼动行为.(2)运动的物体诱发眼动的程度更大.(3)眼动影响表象的建构,在表象建构中起机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区分了两类数学应用题:非视觉化题目与视觉化题目,采用数学测验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54名小学四、五、六年级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视觉空间表征。结果表明:图式表征在非视觉化题目与视觉化题目上都极大地促进了问题解决,图像表征妨碍非视觉化题目的解决但与视觉化题目的解决无关,并提出图式表征和图像表征在两类题目上有不同的含义。六年级学生的解题成绩及图式表征有显著的提高,但图像表征与年级因素无关。差生的图式表征能力很差,而在视觉化题目上使用图像表征显著地多于优生及中等生。在非视觉化题目的非视觉空间表征与图式表征之间的转换灵活性上,优生表现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李小滨 《美与时代》2008,(5):135-136
表现性素描的训练对视觉语言的认知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效.对素描表现性领域的研究和探讨将是摆在高等美术教育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审美性和技术性以及一定的创新因素是素描表现性的基本特质.命题创作在大学的美术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课题,而表现性素描的训练能很好地解决在命题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视觉化表征是代数应用题表征的一大类型,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视觉化表征的理论主要有视觉-逻辑二维模型、理解-转换模型、表象表征理论和图式-图像表征论, 四种理论模型各有其特殊的方法学意义。代数应用题的视觉化表征主要受到题目视觉化程度和认知负载等刺激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等认知因素的影响, 最后, 本文指出了在代数应用题视觉化表征理论、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探索中的进步以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前言在知觉辨别中,视觉和触觉的作用已有过不少研究,在J.Gibson 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一周岁左右的婴儿就已具有触觉通道和视觉通道相互传递信息的能力。但对这二者的相互作用问题,仍有不同看法。R.P.Kelvin 的研究表明,通过单一感觉道(如“视—视”或“触—触”)对物体大小的辨别与交叉感觉道(如“视—触”或“触—视”)进行辨别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别。但在我们以前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由视觉识记的图形,通过触觉再认,要比由视觉再认的成绩为差;而由触觉识记的图形,通过视觉再认则比触觉再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亨利·摩尔艺术语言的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实于材料;要有充分的三维"视觉真实";对自然物体的观察;生命力和表现力是亨利·摩尔艺术语言的四个组成部分.亨利·摩尔的艺术不是停留在视觉表层自然"物象"的层面上,也不止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形式,他的艺术是对生活意义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难题.有的难题的解决要很复杂的条件,有的难题的解决要复杂的过程,有的难题还是未知的王国.表面看起来根本不知道解决的办法.遇到这种情况,一个聪明的办法是适当地进行转换,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把困难的问题转化为比较容易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比较容易的问题.转换的途径越巧妙,就越有智慧;转换的途径越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科学.古希腊时有个哲学家和数学家泰勒斯,一次他游历埃及,参观有名的金字塔.相传,由于年代久远,建造了著名的金字塔的埃及人也不知道金字塔究竟有多高.由于金字塔很高很陡,测量又很困难.埃及人很希望泰勒斯能帮助解决这个难题.泰勒斯很爽气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0.
视觉注意的认知和神经生物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注意在视觉信息加工和视知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脑成象技术和神经生理研究的进展,注意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还具有可见的神经网络和可测量的认知和生理效应。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视皮层中发现了与被注意事件相关的神经发放的选择性增强和40周同步振荡,为解决视觉”特征组装”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研究“视觉意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注意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本文仅就近年来视觉注意研究的新发现和相关的认知和神经生物学模型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赵娟  邵志芳 《心理科学》2004,27(6):1486-1487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多维数据视觉化呈现的技术elastic模型.以及以该模型为理论基础开发的软件ViDaExpert。elastic模型与ViDaExpert使用便捷功能强大.可以帮助解决多维数据视觉呈现及数据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类颜色视觉的计算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有机地结合了计算视觉理论和生态学视觉理论,指出颜色信息处理的根本任务是检测环境中的光不变量。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颜色视觉的计算理论以及计算理论本身的生物学标准。初级视觉计算是典型的不适定问题,动物的视觉系统则利用视环境中存在的条件将该不适定问题转化为定解问题。本文引入颜色视觉计算的免要条件,客观性约束,以及颜色认知的神经表象,证明了上述约束下颜色算法的存在性。本文给出了构造颜色知觉的基本假设。同时,该文还讨论了与上述问题密切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神经表象的完备性,主观色觉的客观性,明度知觉和颜色知觉的统一,人类主观色觉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李洪雷 《学海》2007,(4):19-21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民主法治问题有许多重要的阐述.从法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阐述与公法学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公法学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是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与公民的关系,这些关系的解决离不开对民主法治基本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对处理和解决我国公法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个亘古常新的问题.在法律的领域内道德的位置何在,对法律的道德审视何以可能?这是建构法伦理学要思考的基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既是解决法律与道德冲突的需要,也是解答法律的合法性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论述当前城市形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城市形象设计原则,指出在以城市视觉设计为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中,设计者首先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构建城市视觉形象设计总体框架,增强城市视觉形象空间体验,对城市标志物和导视系统进行视觉设计,结合新媒体的特征,以LED技术为依托,将城市特征充分展现在人们眼前。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视觉-空间表征类型和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曾盼盼  俞国良 《心理科学》2003,26(2):268-271
本研究考察并比较了四至六年级儿童的视觉-空间表征策略、数学问题解决和空间视觉化能力。结果表明:五、六年级儿童的解题正确率、使用图式表征策略的程度显著高于四年级儿童;使用图像表征策略的程度各年级无显著差异。将数学问题分成三个难度等级,发现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难度等级1的题目上。另外,六年级儿童的空间视觉化能力显著高于四年级儿童。  相似文献   

17.
视觉工作记忆在视觉搜索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工作记忆在视觉搜索中的作用远比偏向竞争模型所描述的要复杂,个体能根据当前任务要求灵活地利用工作记忆来引导注意选择。在系统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客体工作记忆、空间工作记忆和执行工作记忆3个方面探讨了视觉工作记忆在视觉搜索中的作用。根据近期的研究,文章在最后对视觉工作记忆在视觉搜索中的作用做了7点总结,并对已往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给予了解释,指出未来应该从前瞻记忆和内隐记忆等角度对视觉搜索中所涉及的视觉记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菽 《心理学报》1980,13(1):3-10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心理学上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好好解决。这些问题比较复杂,不容易解决,不容易碰,但不能回避,不能不去碰它们。我国心理学要大步跨上去,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非尽可能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可。  相似文献   

19.
休谟"是"与"应当"问题的原始含义及其现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与"应当"问题是休谟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在前人的解读中,某些违背了休谟提出问题的本意.特别是那种简单地把"是"与"应当"的问题理解为事实与价值的问题,并推测休谟反对由事实判断推出价值判断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休谟的原意.因此,还原休谟提出问题时的本意和当时的情景,尽可能地接近休谟问题的原始含义,是解决休谟问题必须要做的工作.同时,对休谟问题的目的、实践理性推理等的新理解,也有助于推进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质是道德个体主义与道德共识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核心课题.对此,西方新旧自由主义和共同体主义都给出了较具代表性的回答.然而,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应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寻找答案.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域内,道德个体主义与道德共识的冲突源于人本体论存在的矛盾,这种矛盾只有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解决.所以,实践哲学进路是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