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与发散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研究抽取小学四年级到高三397名学生,采用言语和图形任务探讨知识经验对发散思维的影响.以及两类任务条件下发散思维的年级和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两类任务条件下发散思维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知识经验与发散思维呈现倒U型变化关系;研究只在言语任务条件下发现小学四年级创造力低谷;两类任务条件下发散思维警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言语任务条件下,发散思维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出曲线上升的趋势,而在图形任务条件下,发散思维呈现随年级升高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类任务条件下都发现发散思维存在性别差异,但是不同任务条件下性别差异存在维度上差异性;女生在发散思维某些方面好于男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结果表明,数学能力的强弱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基本上成正比。但在一般发散思维能力上,这种关系对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不是绝对的。一般发散思维能力和数学发散思维能力虽有关联,但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数学发散思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可作为鉴别学生数学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般创造性思维测验和数学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男女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大量智力超群和智力一般的儿童(N=234)为被试,采用五个发散性思维测验和用于考察出生次序与兄弟姐妹人数、性别、年龄之相互作用的多变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出生次序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青海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心理科学》2005,28(2):461-463,457
本文采用创造性思维问卷、推理能力测验问卷和Y—G量表对青海省四所高校的548名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青海省大学生发散性思维三个特征的发展水平与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条件与水平密切关联。(2)创造性思维是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有机结合。(3)学科性质不同、上大学起点不同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4)推理能力与语词创造性的发展密切联系,但与图形创造性无显著性相关。(5)性格特征通过认知方式对创造性思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儿童思维发展水平测验的编制与测试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依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选取能比较客观地衡量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18个项目共90题,编制了“儿童思维发展水平测验”.经739名儿童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分半信度和理论构想效度,可以作为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测查工具.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明中原型启发的创造性思维成分及其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创造性思维的测量及神经机制的研究, 国际上大多采用发散思维任务、远距离联想测验、顿悟问题解决等任务。但这些测量工具大多停留在对非科学类问题解决的研究上, 因此生态效度和预测效度都不高。本项目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更符合现实生活的科学发明中原型启发的创造性思维成分及机制。研究一通过两个行为实验探索原型启发能力的创造性思维成分测试的结构效度; 研究二运用大样本磁共振数据, 从脑机制上进一步验证创造性思维成分的结构效度; 研究三通过3个核磁任务态探索原型启发能力的主要创造性思维成分的脑机制; 研究四试图在高校和企业研发机构进行跟踪研究, 检验创造性思维成分测试的预测效度。通过本项目的开展, 希望开发具有更高预测效度和生态效度的用于发明创造领域的创造性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7.
对三维心理旋转操作任务特性的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蔡华俭  杨治良 《心理科学》1998,21(2):153-158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对心理旋转的研究主要是以反应时范式为基础。本研究试图突破反应时范式,把心理测量学和实验的方法相结合,以现代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的项目参数(如项目难度、区分度、猜测参数)为指标,对心理旋转测验中,操作任务的若干特性对测验项目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以Shepard三维旋转材料编制的心理旋转测验、测验材料的复杂程度,标准图形和匹配图形的角度差,以及匹配图形的编排位置等对测验项目的诸特性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智力超常与常态学生技术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中—德技术创造跨文化研究”的创造性思维测验,对134名智力超常和常态学生作了集体测验,着重考察了超常与常态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思维的独创性(新颖性)、灵活性、流畅性和精细性,及心理折叠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反应差异。  相似文献   

9.
束晨晔  沈汪兵  赵源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0):1807-1817
禅修是一种能够对人类心理有广泛影响的训练工具。作为两种重要、相似但又不同的禅修方式, 冥想和正念对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产生了不同影响。在发散思维方面, 冥想主要通过对注意调控和无意识激活影响以及对解题动机和情绪的有效调控两方面显著增强了发散思维, 尤其是认知灵活性; 在聚合思维方面, 正念和冥想的影响相当复杂, 主要是通过聚合思维所需的执行功能和可能涉及表征重构来促进定势转移或功能固着的消除。就机制而言, 禅修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总体上不仅得益于走神时的无意识关联加工, 而且受禅修中诱发的情绪效应的调节。基于这些, 对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采用言语和空间创造力测验、青少年人格问卷、中学生日常创造性行为问卷对1048名中学生施测,考查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探讨创造性思维、人格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女生在言语创造力的流畅性、灵活性维度以及图形创造力各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高一年级的言语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维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高一年级的图形创造力质量维度显著高于初二、高二年级;(2)言语创造力与人格的开放性和外向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社会活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图形创造力与开放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手工技术呈显著正相关;(3)开放性和外向性在言语创造力和创造性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图形创造力上中介作用不显著.具体到创造性行为的各个领域,开放性和外向性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间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图形项目记忆与位置来源提取的ER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研究大学生图形项目记忆与位置来源提取新/旧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学习屏幕左侧(或右侧)呈现的图形后在屏幕中央呈现某一测验项目(已学图形或新图形),对受试者进行两类测验:其一是判断该项目是否已学过;其二是将从某侧学过的测验项目判断为目标,而将其它测验项目判断为非目标的来源测验(排除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图形位置来源提取比项目再认新/旧效应的头皮分布更广,持续时程更长;与前人相同实验范式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位置来源提取效应的头皮分布范围较广;非目标-旧图形与目标图形新/旧效应的头皮激活程度不同。上述结果说明:图形位置来源提取比项目再认激活的大脑区域更多,这与双重加工模型的观点一致;实验范式和来源知觉的特性共同调节来源记忆新/旧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意识水平对来源信息提取的新/旧效应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认知方向研究的一个热点,绝大多数研究者将发散思维作为测查的唯一指标.本研究将聚合思维也纳入测查指标,采用自编的<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测验>,对我国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创造力整体呈阶段性发展,在同一阶段内呈连续性,小学六年级到初一为发展的关键期.(2)女生创造力水平明显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子维度上.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性思维的年龄差异及“位置法”记忆训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发散性思维的年龄差异以及“位置法”记忆训练对发散性思维的迁移作用。训练组为经过记忆训练的青年人24名,老年组20名,对照组为相匹配的青年人24名、老年人19名。结果表明:(1)在图形、符号、语义三方面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上,老年组均很显著地比青年组差。青年组的个别差异较大,老年组的更大,尤其是独特性。(2)青年训练组的图形流畅性、独特性及语义的独特性成绩显著优于其对照组,老年训练组图形的变通性有优于其对照组的趋势(P=.052),说明“位置法”记忆训练对发散性思维有一定的间接迁移作用,尤其是对青年人。(3)发散性思维与想象力、数字符号、训练前和训练后词的记忆以及图形的记忆成绩均有很显著正相关。而词汇成绩只与训练组两项发散性思维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 ,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探讨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 :对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可行的 ,学生在流畅力、精进力、变通力、独创力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另外 ,实验还考察了发散思维训练对推理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结果未发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聚合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思维作为创造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发展特点,与创造力发展趋势之间存在何种异同,男女生之间又有何差异,是许多研究者试图解决和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编制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聚合思维测量量表,了解中学生聚合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研究用量表法对3311名中学生的聚合思维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聚合思维处于稳定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初中阶段进步速度较快,而高中阶段聚合思维进入了平缓发展的阶段;其中逻辑性和概括性发展的总趋势基本相同;中学生在图形概括性、言语概括性和概括性以及聚合思维总分这四个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有创造力培养特色的地区在除时间逻辑性维度外的其他维度上均明显地高于无创造力培养特色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程黎  施建农  刘正奎  徐琴美 《心理科学》2008,31(6):1389-1393
研究者以239名10岁、11岁和12岁的儿童为实验对象,采用四种作业时间(2分钟、4分钟、6分钟和8分钟)和两种指导语导向(无导向、导向独特性)为实验条件,考察了这些条件对儿童发散性思维的影响.结果发现,作业时间和指导语导向对儿童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均有明显的影响.在该实验条件下,发散性思维的三个指标随作业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有导向组儿童的发散性思维作业成绩显著高于无导向组.另外,在各实验条件下,儿童的作业成绩都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近年来,脑电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主要包括顿悟的脑机制、发散性思维的脑机制、远距离联想的脑机制、言语创造性和图画创造性的对比的脑机制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创造性思维需要多个脑区的参与,因不同的认知任务其关键脑区而有所不同。对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对这些研究可能存在创造性思维究竟应该定义为“领域一般的”还是“领域特殊的”的解释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基线任务设置问题和未来研究中需要在研究手段、研究设计、研究领域等方面加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图形创意与思维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茁 《美与时代》2006,(4):42-44
图形是创意表达的视觉语言,又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所在。图形创意的过程就是设计师对客观世界观察、筛选、概括、象征,最后产生联想、想象的过程。图形创意思维是指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产生并带给观者全新的视觉享受和视觉冲击力的图形。人们通过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相互补充,转化和融合,构建创新思维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是运用独特且新颖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发散与聚合思维是两种常见的类型。体育运动对发散与聚合思维具有不同的影响,且受到运动强度、方式、时长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调节。目前解释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有情绪假说、执行功能假说与身心隐喻理论。未来的研究需要在进一步重视研究规范性的基础上,加强神经科学研究并拓宽群体覆盖面,关注体育运动与创造性成就的关系,为开具创造性思维运动处方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考察,发现求异思维在生命科学探索中起着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重点探讨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发散求异思维和转换求异思维.发散求异思维体现为多向求解、多级发散、交叉发散和侧向发散,转换求异思维体现为转换思维视角、方向、依据和方式,对求异思维的应用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