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1)引论;(2)哲学方法论和伦理学的出发点;(3)个体道德论;(4)社会道德论;(5)卢梭在伦理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在引论部分指出,卢梭以使人民幸福而有德行为其伦理学宗旨,但他没有亚里士多德式的分立形态的伦理学理论,而是将这一宗旨贯穿在他的政治哲学和文学著作中。卢梭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一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人道主义思想为卢梭的基本人权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化为自由平等的社会伦理政治要求;一是在伦理学的理论形式上兼收并蓄,以洛克唯物主义感觉论为其理论基础,而经验主义的、情感论的伦理学都是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2.
一、荣誉光环中的罗尔斯美国外交家W .里德曾把W .E .格莱斯顿① 誉为英国最伟大的领导人 ,其理由是格莱斯顿“比与他同时代的任何其他政治家更能把政治行为的实践技巧和高度道德标准的要求结合起来”。罗尔斯被西方学者推崇为“我们这个时代卓越的政治哲学家” ,② 我们中国国内有的学者也将罗尔斯誉为当代“公认的最重要的、最有影响的政治哲学家”③ 。罗尔斯作为一位政治哲学家之伟大与卓越之处 ,不但在于他写作出版了《正义论》 ,还在于他在他的第三部著作《万民法》 (TheLawofPeoples) ④ 中提出一种国际伦理理论—…  相似文献   

3.
苏尔坎普(Suhr Kamp)出版社出版了一卷《维特根斯坦文集》。该卷包括《逻辑哲学论》、《1914—1916年日记》和《哲学研究》。这家出版社希望能够接着出版第二卷,它将包括《数学基础评论》、《蓝皮书和棕皮书》以及他的其他的著作和书信的遗稿。随着这些著作的出版,人们将能一睹迄今为止还不为人所知的文献。此外,这些出版物更有利于读者,因为它省略了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的英译文的累赘,这使书的体积缩小,价格便宜,而过去所仅有的英国版本是德英对照本,人们非连带买英译文不可。这有助于在德国扩展对维特根斯坦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17世纪末,“英国自由思想之父”洛克完成了探讨宗教问题的著作《论宗教宽容》。在这部著作中,他总结了欧洲宗教发展的经验教训,指出:基督教世界之所以发生以宗教为借口的一切纷乱和战争,在于拒绝对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实行宽容。他认为,宗教  相似文献   

5.
1985年4月是杰出的匈牙利哲学家、文化史学家、文学和美学理论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乔治·卢卡奇(1885—1971年)诞生一百周年。卢卡奇在半个世纪的理论活动中发表了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著作。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分析马克思和列宁的哲学遗产、辩证法的紧迫问题、哲学史和历史唯物主义史。保卫了马克思主义免受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庸俗机械论歪曲。他在许多著作中尖锐地批判了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思想中的颓废派和反动派,无情地揭露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的法西斯主义。  相似文献   

6.
洛克德育心理思想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十七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洛克(1632—1704),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感觉经验论者,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他用一切知识、观念来自经验的观点,逐条批驳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在此基础上,洛克阐述了著名的“心灵白板说”和知识起源的感觉经验论等观点。他说:“让我们假定人心是白纸,如我们所  相似文献   

7.
英国政治哲学家威廉·葛德文(William Godwin,1756——1836年)著《政治正义论》,全名为《论政治正义及其对道德和幸福的影响》,读书共三卷八篇,约54万字。于1793年、1796年、1798年先后出版过三版,对当时英国激进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代表了从启蒙思想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过渡阶段。葛德文认为,实现政治正义的前提是人类生而平等,人的天赋才能和知识有差别,但在彼此关系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治活动家、民主主义者,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无神论者。本期选读的是他的名著《理性时代》。该选读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本文是第一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托马斯·潘恩的生平、著作及其影响;接着是他对教会、启示和基督教理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治活动家、民主主义者,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无神论者。本期选读的是他的名著《理性时代》。该选读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本文是第一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托马斯·潘恩的生平、著作及其影响;接着是他对教会、启示和基督教理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正义论》评述武汉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方永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是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心血之作,它把他近20年潜心研究社会正义问题的成果发展成一个逻辑严密、条理一贯的体系,并被誉为“二次大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1.
从1918年开始,胡塞尔就在计划出版一部"体系著作"或"基本著作"。他为此断断续续地准备了二十年的时间,直至1938年去世。虽然他最后没有将这样一部著作提交出版,但从这里作为附录发表的两个纲要来看,他已经完成了总体的构想。而他在此期间发表的、未完全发表和未发表的一些著作,如《形式逻辑与超越论逻辑》《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笛卡尔式的沉思》《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现象学》,实际上是这部体系著作的阶段性成果。它们分别代表着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的结构体系、方法体系和历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特别是他的政治和法学理论,不仅成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先导,而且对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乃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学者就开始翻译孟德斯鸠的著作,解放后陆续翻译和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侯鸿勋研究员的新作《孟德斯鸠及其启蒙思想》一书  相似文献   

13.
李风华 《哲学动态》2006,97(2):40-45
自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来,契约论已经成为英美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中最强有力的学说。[1]但是契约论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流派。在古典契约论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康德等人都堪称契约论的经典作家,他们彼此的逻辑结构与政策主张存在着重要差异。当代契约论的发展更是异彩纷呈,涌现出一大批名家,戴维·高西尔(DAVID GAUTHIER)[2]就是其中之一。戴维·高西尔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哲学教授,1969年出过一本《利维坦的逻辑》,对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给予了深刻的探讨。而使他跻身于当代最重要的正义(道德)理论家之列的,则是他于1986年…  相似文献   

14.
赵景来 《学海》2001,(1):180-186
1962年 ,伊赛亚·伯林 (IsaiahBerlin)断言 :在 2 0世纪 ,迄今尚无权威性的政治理论著作问世。到了 1978年 ,费希金 (JamesFishkin)和拉斯赖特 (PeterLaslett)宣称 :伯林所断言的状况已于 1971年终结 ,因为在这一年 ,罗尔斯(JohnRawls)出版了他的《正义论》。 1974年 ,诺齐克(RobertNozick)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出版 ,批评罗尔斯的学说 ,开启了 2 0世纪晚期西方政治哲学重大争论的序幕。 1981年 ,麦金太尔 (AlasdairMacIntyre)的《德性之后》出版 ,次年 ,…  相似文献   

15.
慕尼黑布拉赫哲学高等学校(天主教创办的)教授德·弗里斯神甫,在1937年出版了他的认识论教程,其题目是:《思维与存在·一种认识论》(德文本);同年,他又出版了拉丁文节译本,名为《教学课程批判》。之后,特别是在1953年和1954年他的这本第一部著作被译成西班牙文和《教学课程批判》再版之后,他不断地从事这项工作。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法文译本是根据他(尚未出版的)完全修订了的德文原文译出的。正确地说,虽然版本是崭新的,但是我  相似文献   

16.
吴庆红 《学海》2001,(3):77-79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 1 80 6— 1 867年 )是 1 9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 ,也是当时激进主义 (亦称功利主义 )思潮的重要代表 ,著有《逻辑学体系》、《政治经济学原理》、《论自由》等。作为一名进步的政论家 ,他十分关注妇女权利的问题 ,曾“在 1 6年内连续发表了《妇女选举权的授予》( 1 853年 ) ,《代议制政府》( 1 861年 )和《妇女的屈从地位》( 1 869年 )三本著作 ,呼吁妇女的参政权、工作权、教育权和婚姻自由权 ,批评和抨击剥夺妇女权利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要求把人权扩大到妇女”① 。其中 ,《妇女的屈…  相似文献   

17.
在洛克的政治哲学中,自然权利说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他的自然权利说内蕴于他的自然法理论之中。洛克的自然法理论有着很深的自然法传统的因素,而与霍布斯的相关理论既有继承又有重大区别。他的自然权利说既有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也有自己的创新,尤其是表现在他对财产权的论述中。在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论题上,洛克将保护人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论贯穿到底,合乎逻辑地回答了政治权威存在的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18.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今年第三期上报导,今年内苏朕三个主要出版社将出版下列哲学著作。苏联科学院出版社今年计划出版的著作有:斯捷潘年(Ц.А,Ствпанчн)主编的集体著作《社会主义成长为共产主义的辩证法》;米申(М.ИМишин)的专著《论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道路与非和平道路》;奥西波夫(Г.В.Осипов)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学》;马斯林(А.Н.Маслин)和阿诺尔多夫(А.И.Арнольдов)主编的《共产主义和文化》;切特科夫(В.П.Чернков)的《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核心》;瓦赫托明(Н.К.Вахтомин)的《论本质和现象范畴在认识中的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哲学史家A·C·弗雷泽在整理编纂《贝克莱全集》(四卷本,1901年出版)的过程中,欣喜地发现了贝克莱哲学中的一片“新大陆”——《西利斯》。他向人们宣告:“长期以来,尽管它为哲学史家和传记作家们所忽视,但不愧是十八世纪英伦诸岛上的形而上学作品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部著作。”“每当我们翻开本书时,总能见到新的思想火种的闪烁”,“通篇都体现著作者那令人意想不到的创造才能。”经过对《西利斯》和早期著作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弗雷泽大胆地提出了一种关于贝克莱哲学的新奇解释:贝克莱有两套哲学,一是以《人类知识原理》为代表的早期著作中所表达的唯我论哲学,一是《西利斯》所阐发的柏拉图式的“神中心论”,“万有在神论”(panentheism);“当我们从《人类知识原理》进到《西利斯》,我们就从洛克过渡到了柏拉图。”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洛克主要作为一个哲学家而为人所知,而远未为人所了解。二十世纪,随着吉伯逊(J.Gibson)的杰作《洛克的知识论》(1917)和艾伦(R.Aron)的名著《约翰·洛克》(1937)的出版,这种情况开始有了改变。这倒不是由于他们作出了惊人的新的解释,而是由于第一次对洛克哲学原著(主要是《人类理解论》)作了详细的专门的研究,从而提出了一些至今仍是热门的问题,特别是他们清楚地揭示了《人类理解沦》中的唯理论因素。其他值得注意的对洛克原著进行详细研究的专著有:约尔顿(J.Yolton)的处女作《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