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甲”是两汉易学象数学的基础,特别是虞翻说《易》,更以“纳甲”为重要依据,贯串于《周易》六十四卦。尽管历代易学家对“纳甲”毁誉不一,但“纳甲”在汉代易学中,又确实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因此要了解汉代易学,就不能不对两汉的“纳甲”说作必要的研究和探讨。为此笔者谈谈个人的浅见,就教于方家。“纳甲”说始于何时,众说不一,或论始于西汉京房,似不尽然。考之《周易》的卦爻辞:言“干支”的如《蛊》卦“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巽》卦“先庚三日,后庚三日”。《革》卦“已日乃孚”;言“方位”的如《坤》卦“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蹇》卦“利西南,不利东北”;言“时候”的如《小畜》卦《归妹》卦的“月几望”,《复》卦的“先王以至日闭关”等等。这说明以“干支”记时和东西方位之说,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已经注意到对天象的观测,并以太阳主阳属天,极以“天干”(甲、乙、丙、丁、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尝考《礼记·大学》所引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乃"兄日辛,且(祖)日辛,父日辛"之讹。质疑者以为,兄、祖、父之排列无序,且同在辛日祭祀,不可信从。其实,兄、祖、父之序,乃因昭穆制度。《史记·殷本纪》中报乙、报丙、报丁之序讹为"报丁、报乙、报丙"可证。至于同在辛日祭祀,则与辛日的特殊性有关。《蛊》卦卦辞"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和《巽》卦九五爻辞"先庚三日,后庚三日"皆指向辛日。后世纳甲说之巽纳辛,八卦逸象之巽为蓍,皆可佐证郭沫若之考证意见。  相似文献   

3.
巽(五十七) 经文: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九三:频巽,吝。六四:悔亡,田获三品。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相似文献   

4.
上期我们简单介绍了“纳甲”筮法演卦方法,由这简单的介绍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 在“纳甲”筮法中,十天干分纳于八经卦,即所谓“乾纳甲壬”,“坤纳乙癸”,其余六卦分别纳所余六个天干。以此解决将十天干分配于八卦的方法。依天干顺序,由《艮》卦纳丙,《兑》卦纳丁,《坎》卦纳戊,《离》卦纳己,《震》卦纳庚,《巽》卦纳辛而观之,“纳甲”筮法中六子之排列顺序,显然与马王堆帛书《易经》相同,可见“纳甲”法当与帛《易》系统有关,这点前文已述。而十二地支亦配合十天干纳子八卦之中,由其排纳法看,《震》卦与《乾》卦同,皆由“子”纳起,《坎》卦由“寅”起,《艮》卦由“辰”起,全以顺时针方向,每隔一个地支,由初  相似文献   

5.
殷墟“易卦”卜 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楠先生在《安阳殷墟发现“易卦”卜甲》一文中,详细报导了1980年考古所安阳队的同志发现的一块较完整的“易卦”卜甲.确如肖文所言,“这次‘易卦'卜甲的发现,对研究占筮的发展及《周易》之形成,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周易》卦爻辞的文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周易》卦爻辞的文学价值邹然《周易》卦辞和爻辞是对六十四卦与三百八十四爻所蕴涵意义的确切界定,即对这些卦体爻符所代表的物象内容、人事现象及其占筮效用所作的文字表述,所谓“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圣人之情见乎辞”(《周易·系辞》)...  相似文献   

7.
《京氏易传》是《易》与阴阳家相结合的产物,京房在这部书中极富创造性地建构了一系列新的易学条例.丰富了卦气说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京氏易传》将五行机制输入卦爻之中,以定占断的吉凶之义.从而革新了先秦以卦象与卦爻辞释占的方法,开创了《周易》占筮的新局面。作者还对《京氏易传》与后世纳甲筮法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楚地出土的多种易类文献来看,《周易》一书在形成与起源之初表现出了种种样态。至少形成了三种使用周易的方式,即“只用易卦”的方式、“实用筮书”的方式以及“经典文本”的方式。在《周易》经典文本的定型过程中,《周易》文本早期形态在占筮内容、文献编撰、易类体例以及卜筮关系等诸多方面得以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9.
王家台秦简“易占”与殷易《归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秦简“易占”与《周易》相应之卦存在的不同卦名来看 ,前者与卦之象义的关系简单直观 ,后者与卦之象义的关系则复杂抽象 ,故秦简“易占”之卦名当即先于《周易》之卦名而存在的殷易《归藏》之卦名。秦简“易占”之占辞中存有与殷易时代不合之数条 ,但其余占辞显然绝非后世所能编造 ,当即殷易《归藏》所收夏商旧有的占筮记录之辞。秦简“易占”虽非殷易《归藏》之原貌和全貌 ,但大体为殷易《归藏》之内容。  相似文献   

10.
张文智 《周易研究》2012,(6):19-27,70
"纳甲"说是京氏易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早在《周易》古经成篇时已将部分干支纳入经文及占筮之中,"甲"日与"庚"日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日子。京房"纳甲"说与先秦时即已存在的"五音六属"及"纳音五行"说等有内在的联系,而"五音六属"说与"五官六府"说又密不可分,从而说明京氏"纳甲"说有极早之渊源。京氏"纳甲"说与其"八卦卦气"说中"应在其冲"的观念亦不无关联。《易纬·乾凿度》中的"乾坤贞辰图"、郑玄的"爻辰"说及魏伯阳和虞翻所主张的"月体纳甲"说与京房的"纳甲"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较大区别。京房的《易》阴阳系统强调的是一种时空一体、天人一体的观念,而主要不是用来解经,后儒据"纳甲"说等解释《周易》经文一定会遇到许多麻烦,从而导致许多牵强附会之释。  相似文献   

11.
1976—1977年,陕西周原出土带字卜甲190多片,其中有6片刻有用六个数字组成的易卦。经考定,数字卦用阴爻一、阳爻一表示,则在《周易》中有相对应的卦。其中周原85号卜甲刻有数字卦及卦辞,其数字卦与《周易·蛊卦》相对应。本文进一步考证,其卦辞也与《周易·蛊卦》初六爻辞“厉终吉”相合。又,周原9号卜甲有卜辞“大出于川”,可考与《周易·蛊卦》卦辞“元亨,利涉大川”为同一件事。在结合周原卜甲及其它典籍相互参证的基础上,本文对《周易·蛊卦》卦辞爻辞进行新的诠释,并对相关的商周史事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12.
曹福敬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3期发表文章认为,《周易》的成书不仅在周初,而且在整个西周都是不可能的,它是进入春秋以后的作品。一、从古筮的示卦特点和古易史来分析。西周中晚期,人们以八卦所重的六十四卦来占筮,显示所得之卦的记载方式都  相似文献   

13.
帛书《易传》中有关于《恒》卦的四处解释,仔细研读这四处解释,了解其内在含义,一方面对于推知帛书的成书年代或有帮助,另一方面可知帛书《易传》中所出现的不同卦序正是《周易》自身变化的重要标志,透过帛书《易传》,可以对《周易》中的占筮与德行有着新的认识,并且对于重新把握孔子的易学思想亦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周易》成词例说(三)徐传武三十一、咸卦咸,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其义为感应、感化。《咸·》:“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因以“咸感”为阴阳相感,夫妇相和。唐杨钜《册淑妃何氏为皇后文》:“观柔刚咸...  相似文献   

15.
在《周易》六十四卦中,《蒙》卦的主旨在于讲述《周易》的教育理念,并较为完整地将易学教育模式展示出来。《蒙》卦所指向的教育并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学,而是追求"本天道以立人道"的落实天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占筮的形式为主导,以天理为规则,以谦虚为手段,通过正其位、明其理、重其仪、尊其德来实现最理想的教化,其中既有探究占筮作为一种求知方式在教化之中的运用问题,也有探讨教育模式、教育形态、教育观念等内容。同时,《蒙》卦还针对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避免教育误入歧途的方法。今天审读《蒙》卦,无疑对我们的当代教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语.晋语四》"贞屯悔豫皆八"的释义为主要讨论对象,重新检讨了前人对此的种种解释,如认为此占所用的方法为传说中的《连山》与《归藏》,以"八"为本卦不变之爻的营数,以"八"为本之二卦阴爻的营数等。通过对大量新材料的考索,运用文字学研究的新成果,笔者得出结论:基于《左传》、《国语》中所用的《易》占皆不出《周易》系统,因而理解本则材料也应放在《周易》的占筮方法中考察;从之卦豫卦反观本卦屯卦,"贞屯悔豫皆八"其实是指本卦屯卦宜变之爻与不变之爻各三爻,"皆八"就是皆半。"八"与"半"通作,在后世几已绝迹,但在先秦文献和器铭中却并不鲜见。论文还附带讨论了《国语》"泰之八"与《左传》"艮之八(艮之随)",指出二者不宜与"贞屯悔豫皆八"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7.
《周易·说卦传》错简说新考廖名春引言《周易·说卦传》在《易传》七种十篇中,是颇值得注意的一篇。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明言《说卦》为孔子所“序”。但《隋书·经籍志》却记载:及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  相似文献   

18.
本栏是为初学《易》者而开设的通俗讲座,除“《周易》古经今注今译”外,还将分期陆续刊登《周易》的卦气、纳甲、互体、筮法、占法等易学基础知识,目的在于引导易学爱好者入门,进一步发掘和弘扬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江氏在其《后天为杂卦之根说》云:“谨按:画卦至四画,始有十六互卦之象。此则就三画卦去一画生一画,反复推之而十六卦已定于此,是又为互卦搜寻根源,古今所未发者也”。又引“《启蒙附论》曰:合而观之凡阳卦相变者,《震》变《坎》、《艮》也,《坎》变《震》、《艮》也,《艮》又变《震》、《坎》也;凡阴卦相变者,《巽》  相似文献   

20.
日象四卦解     
日象四卦解乌恩溥《周易》六十四卦中,就星象来说,属于日象的有四卦;它们是:明夷为日,屯卦为日晕,噬嗑为日左蚀,贲卦为日右蚀。现在就这四卦卦爻辞的内涵诠释如下。明夷(离下坤上)明夷,利艰贞。“明夷”,卦名。就星象来说,是日,即太阳。《左传》昭公五年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