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在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学的主要流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个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水平提高了,它所发生的积极作用也增长了。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著的《现代客观唯心主义》一书,也是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在这本书中分析了新黑格尔主义、现象学、新实在论和批判了实在论、美国和法国的人格主义以及现代的托马斯主义。作者们还考察了胡塞尔、哈特曼、怀特海和桑塔亚那的哲学学说,揭露了他们与最新的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联系。这本论文集是以Г.А.库尔沙诺夫和Н.С.尤利娜的导论开始的。在这篇导论中分析了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危机,揭露了现代客观唯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苏联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最近制定了1959年——1965年科学研究工作规划。在这段时期内,将在下列五个方面写出59部著作,其中专著57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9部,论文集13部。在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和修正主义方面,将写出11部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现代修正主义批判”,“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批判”,“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修正主义的斗争”,“新实证主义认识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哲学学会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开始,举办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讲座。本期讲座的内容是:批判地介绍现代外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演变。通过讲座,使大家初步了解现代外国唯心主义哲学各种流派在不同历史时期怎样适应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的需要而出笼;了解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怎样表现为马克思  相似文献   

4.
德国哲学家盧本·华尔特于1951年在柏林出版了“印度哲学史”,作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述了起自原始时期直到泰戈尔和甘地为止的印度哲学史。他概论了18世纪至现代有关印度哲学史的著作,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关于印度哲学史的解说,作者也承认资产阶级的哲学史家收集了大批的资料,但他确信只有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阐明印度哲学,资产阶级的学者由于他们的立埸不同必必然对其进行曲解。作者还  相似文献   

5.
1985年4月是杰出的匈牙利哲学家、文化史学家、文学和美学理论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乔治·卢卡奇(1885—1971年)诞生一百周年。卢卡奇在半个世纪的理论活动中发表了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著作。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分析马克思和列宁的哲学遗产、辩证法的紧迫问题、哲学史和历史唯物主义史。保卫了马克思主义免受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庸俗机械论歪曲。他在许多著作中尖锐地批判了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思想中的颓废派和反动派,无情地揭露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的法西斯主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哈利·威尔斯所著“实用主义:帝国主义的哲学”一书已经译成中文,介绍到我国,对我们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自从前年威尔斯这本书出版以来,引起了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批评和讨论。这里发表的霍罗维兹一篇书评和康福斯与霍罗维兹两篇通信,其中意见虽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对于威尔斯这本书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古典哲学遗产,在现代思想斗争和哲学斗争中起很大的作用。资产阶级哲学家们为腐朽思想去寻找历史论据,越来越多地去重新考察、修正早已逝世了的思想家的哲学学说,因为其中的思想,在现代生活中仍然保持着其现实性。花费在斯宾诺莎学说上的工作特别多。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只探讨共中最重要的、最鲜明地反映现代思想斗争和哲学斗争的某些特点。关于斯宾诺莎的著作,如同外国其他哲学作品一样,表现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危机的基本特征。美国哲学家G·克拉恩(G.L.Kline)把苏联哲学家主要在20年代发表的关于斯宾诺莎的某些论文,译成英文,于1952年以单行本出版,并在序言中写道,西方的读者在这本书中能够“不仅对研究苏联哲学中的斯宾诺莎有用,  相似文献   

8.
这是苏共中央所属社会科学院哲学教研室编辑的一本论文集,其中探讨了列宁阶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某些问题,指出了列宁思想对于向现代责产阶级思想和修正主义进行斗争的方法论意义。头一篇文章М.И.希德罗夫的“列宁主义思想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批判了最近资产阶级和修正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哲学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由现代西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情况决定的,里面既有糟粕,也有精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因而,全面而又系统地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各个流派,是哲学工作者应该具有的一种修养。首先,就思想资料的触发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同吸取资产阶级哲学的合理内核和批判其糟粕有密切关系的。有了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才有蕴涵于《资本论》中的思维框架;在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0.
"总体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范畴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在剖析、批判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过程中,总体性原则始终处于在场的地位,并在根本上规定着马克思变革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论态度。卢卡奇首次提出并建构了相对完整的总体性理论,揭示出造成这一趋势的资本主义的经济根源,批判了现代社会中思维理论的非总体性趋势。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原则具有批判与超越的革命品格,凸显了社会批判理论穿越现象迷雾剖析内在本质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11.
鲍佩尔(K.R.Popper,1902——)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哲学、数学和物理学,系伦敦大学教授、伦敦经济学院哲学、逻辑与科学方法系系主任。他的主要著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历史主义的贫困》、《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此处所载作者关于自由、平等、人道主义等问题的一些论点,摘自《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1952年英文第2〔订正〕版)。该书主要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作者说:“这本书是政治哲学与历史哲学的批判的概论,并且是对某些社会改造原理的考察。”(“序言”),“预期到马克思主义将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因而相当详细地探讨了它。”(“订正版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不是从古代发掘出有用的东西武装自己,而是企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嫁接在中国古代思想家身上。这种“古为今用”对无产阶级是不适用的。无产阶级的“古为今用”是批判地总结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用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基本要求是:总结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批判哲学遗产,作出哲学的结论;发扬我们民族的理论思维的优势,克服劣势。对哲学遗产作出批判的总结,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原理,特别是对历史上哲学体系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而加强哲学文献的校诂,加强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批判地总结中国哲学史遗产的两个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波兰哲学家M.弗里特茨汉德教授的这本书(1976年第一版,1978年第二版),是华沙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丛书》的第一本。收入这套丛书中的所有著作,在同现代资产阶级“马克思学”观点的论战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本书的作者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对一系列最重要的伦理学理论问题,作出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作出直接渊源于马克思关于人、社会和历史的本质观点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作者(Henryk Skolimowski,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即将出版的《波兰的分析哲学》一书的一章,发表在美国《思想史杂志》1965年4—6月号上。翻译时删节了部分注解。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从资产阶级哲学立场出发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波兰哲学的概况,同时提出波兰分析哲学的四个特征。在第二部分中,他追述了四十年代波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分析哲学的斗争,认为这种“冲突”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者受了分析哲学的影响”,最后形成了“分析的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了三个阶段:一、1951—1955年,二、1955—1958年,三、1958年以后。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说:“1956年被认为是波兰哲学和整个理智生活伟大转变的一年”;沙夫关于真理论的著作“吸收了许多分析哲学的概念”,他的关于矛盾的学说是“反对恩格斯和列宁的”;柯瓦科夫斯基“反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过时的陈腐的概念”;克拉耶夫斯基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实证主义派的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派的马克思主义”,作者认为前者“在数量上和重要性上都正在增长着”。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专门评述沙夫的演变及其同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及语义学的关系。他认为沙夫是“一个卓越的实证主义者”和“正统的修正主义者”;沙夫所做的事主要是五个方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新领域;恢复语义学;把语言哲学并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等等);他在萨特尔影响下写了《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企图“弥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哲学这个缺陷”。作者特别评介了沙夫的《语义学导论》及《语言和认识》这两本书。《后记》叙述了战后一直到1956年10月前后波兰分析哲学的状况及年轻一代哲学家的“分析倾向”。他说,“哲学的分析方法已经侵入他们(指波兰哲学家——译者)的心灵”,“所以,即使整个分析运动被完全消灭了,分析哲学将在他们的血管内运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特别重视波兰年轻一代哲学家,高度赞赏他们的修正主义哲学方向,期待他们成为资产阶级哲学的继承者,他说:“如果传统要继续下去,年轻的一代就应该接过去”。可见资产阶级哲学家也正在激烈争夺年轻一代的哲学工作者。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资产阶级哲学、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和存在主义对波兰哲学界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以沙夫为首的修正主义哲学家如何追随资产阶级哲学,并且按照资产阶级哲学家的“最新”成就修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李达同志生前主持编写的《唯物辩证法大纲》一书,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概括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联系当时的思想战线实际,批判了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6.
阿申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主要流派》一书(1960年出版)共分八章,这里略去了1.导言;2.为垄断资本服务的资产阶级社会学;8.结论。其它各节也有所删节。所译出的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主要流派,作了一定的分析批判,同时也暴露出作者本人的某些修正主义观点。作者认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所从之出发的哲学观点是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具体说来就是实证主义哲学的不可知论、存在主义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人格主义哲学的多元论。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主要流派:一、自然主义学派,其中包括:生物决定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新马尔萨斯主义。二、心理社会学,其中谈到这一派的原子论、实在论、模仿论;着重分析了两个主要流派——行为主义和弗洛依德主义(或新弗洛依德主义)。三、技术治理论,技术决定论;指出两种倾向:一是对生产力增长感到恐惧,一是把技术当成偶像去崇拜。特别谈到技术治理论、管理人员革命论、原子社会学等三个流派;四、经验社会学、微观社会学、人的关系的社会学。作者认为,力图逃避对社会生活现象作理论分析、回避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从事一些具体的琐碎的社会学研究,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学危机的一种表现。而现在他们为了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企图重新建立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生活的唯心主义图式。最后作者指出,真正的出路在于站到无产阶级立场上,把对社会生活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同社会生活个别方面的具体研究结合起来,而这就是真正的社会学——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7.
贯穿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科尔施、布洛赫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特色构成一种趋向——实践哲学。哲学的"实现"依赖于实践哲学,元批判是实践哲学的基础。马克思早期著作把元批判观点限定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卢卡奇的物化概念是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最初基础,理性的元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和早期实践哲学之间最重要的联系。在当代,技术的批判理论拒绝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局限于政治经济学领域,从对理性的一般性批判,转化为对技术和技术学科的实现形式的批判,更新了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理解史>(1-6卷)是新近出版的一部跨学科的思想史研究著作,从内容和方法上再现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中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历史全程.其特点有三:一是对"资本主义"这一概念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剖析;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理解的历史发展及其实践策略进行了全面剖析;三是在方法论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理解的根本区别.该研究为建构全球化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形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苏联科学院出版社于去年出版了哲学研究所Ю.П.米哈连柯的《休谟哲学——二十世纪英国实证主义的理论基础》一书。正如作者在导言中所说,本书不是全面地研究休谟的世界观或者现代实证主义者的观点,而是只打算阐述休谟哲学在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对现代英国分析哲学的影响。本书除导言外共分三章。在第一章《休  相似文献   

20.
阿多诺是本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中坚力量之一 ,主张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尤其重视批判这一意识形态的基础———启蒙理性。他的基本主张和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哲学的精神是一致的。他擅长哲学理论批判。他的主要工作是 :在哲学上着力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以及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 ,批判音乐和大众文化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批判 ,等等。阿多诺对胡塞尔的批判是他的“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的相关专著《认识论的元批判》 (英文本译为“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