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8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开展了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的研究,已多次召开理论研讨会,其中有: 1991年8月下旬,在北戴河由《哲学动态》编辑部、吉林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编辑部、山东大学哲学系首次联合发起召开了“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研讨会”。30余位学者与会,会议主要围绕以下论题展开讨论:1、关于发展哲学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2、社会整体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3、关于当代人类社会实践的特点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4、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转型问题。 1992年8月中旬,在烟台召开了“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理论学术研讨会”,与会的60余位代表根据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认真总结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探讨了如何加快我国  相似文献   

2.
由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 ,《哲学动态》编辑部、中央党校哲学部、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哲学所、苏州大学哲学系、《社会科学报》、南京政治学院等单位协办的“全国第六届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于 1999年 12月 17- 18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 6 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是把社会发展问题同全球化问题联系起来探讨 ,这就使研讨达到了新的高度。与会代表指出 :我们必须学会从全球化的视野看问题。研究发展问题 ,要总揽全球各区域各民族 ,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视野 ,多极化的视野 ,先…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理论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8月13日至17日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这个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哲学动态》编辑部、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浙江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哲学系、烟台大学、《天津社会科学》编辑部、《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等联合发起的。出席会议的60余位代表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认真总结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探讨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问题。现将会议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国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述要贾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00732)该会由全国近30家科研教学单位和学术团体联合发起,于1997年10月27—31日在安徽黄山市举行,与会代表66人。会议围绕当代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上海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发起召开的“浦东社会发展研讨会”,1994年12月18日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吉林、上海等地的40多名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结合近年来浦东经济起飞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社会发展问题愈来愈引起各国决策机构、学术研究团体的关注和重视。联合国已正式确定1995年为社会发展研究年。联合国的主要宗旨已由“维护世界和平”扩展为“推进社会发展”。在这样一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使…  相似文献   

6.
由本刊编辑部和山东大学哲学系、吉林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的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研讨会,于1991年8月26日至30日在北戴河召开。来自北京和全国部分省市的30余位学者与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作一概述。 一、关于发展哲学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一些同志指出,经典社会发展理论诞生于19世纪末,当代的社会发展理论诞生于本世纪50年代。它是关于不发达国家如何加速经济增长、追赶发达国家的各种理论,或者说,它探讨的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的问题。发展理论一开始主要是经济学上的问题,是关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而就其内容来说,起先只是研究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7.
由华东师大哲学系、哲学所,《学术月刊》编辑部,上海体制改革研究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列室,上海市仪表工业局和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与社会的道德价值导向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6月2日至4日在上海华东师大举行。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四十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40篇。全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教授写来贺信,全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周原冰教授,全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魏英敏教授等专家学者到会讲话并参与了研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从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发端,经由批判政治国家、批判市民社会以及扬弃市民社会这三个主要理论发展阶段,逐步成为奠定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从《莱茵报》时期到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早期马克思是一位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支持者,使用的是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框架。而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通过"人的解放"思想构建了一个对市民社会批判的一元框架,并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市民社会将会被真正的共同体所扬弃的观点,完成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建构。  相似文献   

9.
“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60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罗归国(中共中央党校100091)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济南市委市政府、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发起的“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60周年理论研讨会”于1997年...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与非理性”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与非理性”研讨会综述何军(空军政治学院)1996年5月10日,由上海市哲学学会、复旦大学哲学系、华东师大哲学系等六家单位联合发起的“现代社会与非理性”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召开。与会者充分肯定了夏军教授的《非理性世界》和张雄博士后的《市场经...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荣剑同志的《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哲学思考》(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11期)一文,再一次提出了东西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比较问题,并由此而引发了对马克思有关这个问题的理论的重新思索。这些问题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当前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济南审委市政府、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发起“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6o周年理论研讨会暨全国天十二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于1997年7月25日至29日在济南市召开.有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赵景来近年来,发展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我国哲学界也从哲学高度,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广阔视野出发,开展了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的研究。一、建构中国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现代化本质上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的历史进程,它需要一种总体性的发展理论,只有以哲学统摄经济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具体学科的成果,才可能提供这种总体性的现代化理论。关于这种理论的内涵及其建构方法,有以下不同观点。有的论者提出,要建构中国的宏观现代化理论或发展理论,必须以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中国的具体国情为立足点,既要考虑构成中国现代化进展当务之急的制约性环节,又要放眼中国现代化的总体的和长远的发展前景。具体说来,可以分两个步骤来建构:1.建立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提供关于人的现代化的哲学理论,以解决人的现代化这一关键环节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滞后问题;2.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人类学体系,以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性理论。另有论者认为,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立足点,应是通过社会学的调查,整理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面临的矛盾和冲突,然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实际升华出理  相似文献   

14.
佛教与社会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默雷 《法音》1998,(11)
由台湾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和台湾现代佛教学会联合举办的“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其论文集由前者在1996年1月结集出版。我们曾以《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为题,摘编了其中《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心...  相似文献   

15.
“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6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研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的70余名哲学界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围绕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资源、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的基本途径、社会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正在深入陈荷清(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代哲学中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自1991年我国几个单位有组织的研讨以来,每年均有所深入。从近年发表的一些论文来看,提出的问题较多,有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问题,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与哲学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与哲学的主体性陆杰荣(辽宁大学哲学系110036)当代社会发展理论有其演进的历史前提和时代背景。其内容与主旨指展现了对哲学主体性理解的新的层面,拓宽了哲学主体性内涵的思想空间,对哲学主体性这一至关重要的制约性影响必然产生对人文科学与社...  相似文献   

18.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时代”理论研讨会,于2004年5月29日在济南召开,来自《哲学研究》编辑部以及山东省内的约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及其他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一、“市民社会”的法哲学分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即俗称的所谓《184 3年手稿》对马克思社会理想的形成有极重要的作用 ,它标志着马克思从此开始摆脱黑格尔的决定性的影响 ,而走上独立的理论探索之路。《184 3年手稿》的中心问题是 ,在黑格尔那里 ,市民社会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成政治国家的 ,以及在说明方式上黑格尔犯了怎样的错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认为 ,扬弃市民社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分离的根本办法和最终归宿 ,在于由市民社会进展到伦理国家。马克思在手稿中着力批判了这一点 ,他认为黑格尔所表现的正是把主权理解为国家的…  相似文献   

20.
哲学应贴近现实社会生活──社会哲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值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成立之际,由南开大学哲学系主持召开了社会哲学研讨会。来自国内其他院校和研究所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研讨会于5月8日至10日在天津会宾园宾馆举行。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把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会上,南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社会哲学研究所所长陈晏清教授首先就社会哲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问题做了主题发言:1、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两个维廉。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有两个基本的哲学维度,即历史哲学的维度和社会哲学的维度。历史哲学的维度即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维度是揭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