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时常静静地沉淀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角落里,寻找着美。寻来寻去,终究无果。到最后,我还是回到了最开始。“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1]在自我的世界里审视着美,那种美的直觉让我莫名安心、简单和幸福。不用在意旁人的眼光,该与不该随心而定,做最真实的自己。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领悟,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去发掘、感知我们的“真心”;并到找到“真心”的“真我”中去展示我们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
我为女友小丽介绍了一个对象——小张。这天,在我家里,他俩见面。我来了个开场白之后,便撤到外屋去了。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就见小张低着头走了出来,他告诉我要赶回部队去开会,便走了。我忙进到里屋问小丽:“你看小张这人怎么样?”小丽说“人还不错。”“那你怎么也不起身送送人家?”我说。“还送啥,才坐了半个小时,就急着要走,准是他没相中我呗!”我发现桌上有张纸条,便问:“这是什么呀?”“哦,他说,他晚饭后一般都在宿舍里,他宿舍旁边就有个电话,他说着说着,就在纸上写了起来。”“这写的是电话号码呀!”“是吗?”我又问:“你刚才是不是没怎么说话呀?”  相似文献   

3.
18岁那年,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里,母亲离家出走了。原来,父亲近5个月没有从公司领回一分钱,母亲起了疑心去调查,竟发现5个月来,他没有去公司上班,而是成天泡在一家茶馆里。“这个家难以活人了!”母亲一气之下,甩手而去。望着空荡荡的家,望着无声流泪的我,父亲也落泪了,他哽咽着对我说:“儿呀,是爸爸的错,请你原谅吧……”接着呆在家中默默地做起了那些拖地洗衣服做饭本是母亲常做的活计。父亲在一家五金公司上班,我实在搞不懂这么多月来他不去上班的原因。我曾问他:“爸,你不去上班,公司不会有事吧?”父亲定定地瞅3着我,吞吞吐吐地说:“只要…  相似文献   

4.
几个大学生冒着被严惩的风险,晚上去偷学校果园熟透了的柿子,摘了半包,看守果园的老人突然来了,几个年轻人惊惶失措,无地自容,在树上摘柿子的那个躲着不敢下来。老人不急不躁地说:“下来,慢慢下,别摔着了。”他仍在树上默不做声,不敢下来。老人十分体贴地说:“晚上摘柿子,多危险,别慌,我去给你拿个梯子来,不要摔着了。”老人拿来梯子,架在树上,年轻人稳当地下来了。恰在此时,学校保安巡逻来了,见此情景,严肃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儿?有人偷柿子吗?哪个系哪一级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保安拿出登记本。老人上前不慌不忙地说:“我今晚想吃柿子,…  相似文献   

5.
照相馆风波     
一、案例背景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是,我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聊天说:“我爸爸妈妈带我旅游的时候拍了很多照片;”“我在照相馆里拍照的时候头发的也特美丽。”听了这些谈话后我灵机一动,何不开个照相馆呢,让班里所有的孩子都加入进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尽情地去玩。刚开始孩子们都争着去照相馆里玩,可是完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孩子们不那么积极主动地去玩了。  相似文献   

6.
菩提本无树     
一阵风雨,一串杨树的枝叶被折落下来。我捡起一枝,用清水先去沾染它的泥土。那一种天然的芳香,便透过我的意念之窗,直达内心。那一片片绿叶,显示着心的形状。这举在手上,近在眼前的美丽,让我感受到一种既高贵又平凡的宁静和喜悦。我找出一只净瓶,注满了清水,将它供养在案头。西山居士来访。进了屋,便目不转睛地被那枝绿叶吸引了过去。她看了半天,问:“这是菩提树叶吧?”没等我开口回答,便又急急地问:“这菩提树叶,是从哪里请来的?”我看得出她心中的惊喜、疑惑和向往。我知道只要我回答一个“是”字,或是点一下头,她便会顶礼膜拜下去的。我…  相似文献   

7.
父亲与情人     
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是有情人的。我4岁那年夏天,忙于农活的母亲捎了个口信,让在镇卫生院工作的父亲把我接了去。一个雨夜,我被隆隆的雷声惊醒,黑暗中,我伸出双手去摸父亲的脸,可旁边的枕头上空空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晚父亲是和他的情人幽会去了)。我急着喊了两声爸,仍没有父亲的回音。闪电不时穿透进黑黢黢的小屋,我被吓得在床上翻滚着,大声地哭泣。大约过了十来分钟,院里的一个女医生被我吵醒,她拿着手电赶来,把我抱到她的房间里,还拿出一块饼干让我吃。我吃着饼干仍不停地哭,那女医生把我搂在怀里,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伟伟乖,别哭,你爸爸出诊去了,今晚阿姨陪你一起睡,好吗?”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在她怀里渐渐睡去。不知怎么,父亲那晚和情人幽会的事,很快传到了母亲耳朵里(在他们以后多年的情感纠葛中,母亲常把它当作父亲的“罪证”,在我们四兄妹面前一次次提起),母亲闻讯后赶到卫生院当众跳骂了父亲一番,然后带着我回到了乡下。  相似文献   

8.
看见麻雀     
或许刚刚读过圣经上玛窦福音中“麻雀虽然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天父仍然照顾着他们”的句子,不由地再次勾起我蹲在院子里墙根的一角静静地观看起麻雀来,从而加深感受到造物主的创造是多么神奇。一只轻盈的麻雀,飞落于已经长满青苔的墙角下。那圆头,短尾,嘴呈圆锥状,头顶和颈部栗褐  相似文献   

9.
黄水仙定律     
我女儿几次打电话来说:“妈妈,您一定得在黄水仙花凋谢以前来这儿看这些花。”我是想去,但从拉瓜纳开呈到细头湖要两个小时。”当她又一次对我这样说的时候,我有些勉强地说:“那好吧,我下个星期二上。”当这一天来到时,却是一个又冷又湿的雨天。可是我已答应了女儿,于是还是去了。  相似文献   

10.
在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汉语》的改病句作业中有这样两个病句:“他一往深情地注目着我”。和“她的家庭负担很重,我们应该帮忙她”。要求学员从语法上分析错误的原因。可是多数学员都不会做这两个题,有极少数学员把病句改对了,但不会分析错误的原因。下面试分析一下这两个病句错在哪里。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是指那些所表示的动作可直接涉及或支配其他事物,即它的后面可以带宾语。例如“我看书”,“他写字”,他们去商店买东西”,“我们热爱祖国”等句中,“看”、“写”、“去”、“买”、“热爱”等动词都是及物动词,后面都能带宾语  相似文献   

11.
初春的一日,一个西安朋友来宁波,我带他去游天童寺。到了大雄宝殿,我看见供桌的右侧置着一个脸盆大的木鱼。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执起槌子敲起来,“笃、笃、笃……”接下来似乎什么都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12.
礼虚皇”,词作得很文雅,其实说白了,这两句话说的就是“烧香磕头”而己。记得我刚出家之时,有好长一段时间对这“小事”有点“不屑一顾”,好像有点感觉那是俗家人为了求这求那才去干的,出家人身超物外,心香奉神,没必要做这些形式。当时恩师已年逾八旬,每天早上起来必定到每个殿堂每位祖师像前焚香跪拜,一年下来从不间断。我那时也就在一旁陪着、看着。四年前恩师羽化登真了,出于对他老人家的怀念,我也学着每天早上去烧香磕头。渐渐地,却让我悟出少许道理来,别看烧香磕头是小事,这里面的学问还大着哩。懂得这些学问,对于我们修行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
听雁     
去听大雁的叫声吧,我总以为,那“嘎嘎”、“伊啊,伊啊”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天冷了,树变瘦了,高粱地里只剩下了茬子,黄昏或傍晚的冷云在酝酿着秋雨,正是“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的时节。  相似文献   

14.
谈“怕”     
黄昏时分,我正在学校的操场悠然地漫步,一个同事跑到我的身边问道:“王老师,今年暑假里又去哪儿旅行了?”我说:“我去了西藏。”他吃惊地看了我一眼说:“你不是去过西藏吗?怎么今年又去了?”我说:“是啊,我前年去西藏,是为了一睹珠峰的风采。今年去西藏,是为徒步墨脱。我还会第三次去西藏的,因为还有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没有去,那就是西藏的阿里。”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 一个探头探脑的学生在家门前晃动,当我走到门口时,他神秘地问:“老师,你有空吗?”“什么事?”“我有件拿不定主意的事想求教您。”“行,来吧。”“你家里还有别人吗?”“没有。” 进了家里,这们学生顺手将房门关上。“老师,有几位哥们,叫我去报复一个以前在初中读书的同学,我过去因打架曾有过教训;如果不去帮忙又怕得罪他们,不知如何是好。”我严  相似文献   

16.
觉灯 《法音》2000,(7):20-21
月光下的蓝毗尼,皎洁如水。月亮的银辉,把蓝毗尼园映照成一个至善至美、如诗如画的琉璃世界。 我站在中华寺的月台上,仰望着蓝天明月,沐浴着圣洁银光。稍一俯首,便看见赵朴老题写的“大雄宝殿”四个字在周围琉璃瓦的映衬下放射出银色光芒,好象在细细私语──“斯人已去,夫复何言!”只不知普天下类似的匾额还有几许?“明月春风,不劳寻觅”,老人家肯定知道这座他亲自命名的“中华寺”已经在佛陀家乡转起法轮……而今晚这十五的月亮,莫非也喻示着他老人家的“助德圆满”? 我停顿一下思绪,不禁想出去走走,去找寻那种由晦而明、由…  相似文献   

17.
去年,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想让母亲来小住几天,母亲因为家里有忙不完的农活,一直没有成行。前天,母亲忽然来了,我下班回家时,她正坐在门口,我惊异地说:“您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去接您,您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费了不少事吧。”母亲站起身,笑吟吟地说:“不费事,鼻子底下长着嘴,我会问路,人家可热情了,大娘长大娘短地称呼我,恨不得把我送列这里来。家里丝瓜结得多,吃不了,给你送点来。”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于唐初传入泉州。明何乔远《闽书》载:“吗喊叭德(穆罕默德)圣人……门徒有大贤四人,唐武德(618—626年)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明代《闽书抄)载,三贤名沙谒储、四贤名我高仕,“此两人往泉,自营北郡东郊灵山,后化去,其徒葬之。”于是有了一座闻名遐迩的灵山圣墓,墓室由10根石柱支撑,石柱两头稍小,著名建筑学家杨鸿勋、  相似文献   

19.
又见迎春花     
星期天一大早,男友来约,说去春游,一起去看迎春花。噢,迎春花又开了,一翻日历,竟赫然地印着:二月初二。天哪,我的“十年之约”…… 十年前的初春,迎春花开时,我们即将初中毕业,不知从哪一天起,忽地在班里刮起了“留言风”,我也拿出珍藏很久的精美的硬皮本,几日之内,便写满了,而且还附有黑白照片。那段  相似文献   

20.
我所在的单位也算是比较大的企业,这些年,看着一拨又一拨的高校毕业生走马灯似的来了又去了,长则数月,短则十几天。这是个职场激流潮涌的年代,他们或者承受不了这里的风大浪大而退避,或者寻求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而奔离。大多都已逐渐淡忘他们的样子,只记得他们稚嫩的睑上泛着的青涩迷茫。他们像海滩上的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