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们反对孩子上中学时谈恋爱,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他们担心孩子有了异性就会把学习丢到一边,更担心谈恋爱会降低孩子的智商,因为恋爱中的男女智商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2.
与异性谈话投机默契,是一场融心理、社交、口才等知识技巧的“综艺大观”。尤其是与刚认识的异性交谈时,我们的手脚会觉得没处摆放,有时口也干舌也燥,连挤两句应酬的话也舍生涩,平日的伶牙俐齿妙语连珠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恨不得他(她)赶快离开...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吴晶  龚海梅  谢作灿  丁洁 《心理科学》2002,25(3):303-306
通过对13个班级共67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选择出194名高中生作为被试样本,研究结果表明:(1)自尊水平、自信程度和语言能力对学生的异性交往行为水平有着重要影响。(2)外貌与体能在学生异性交往中影响不大。(3)高中学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存在着认知偏差和认知失调。(4)对异性交往行为的归因表明,学校环境和学生自己在异性交往中的努力程度,会对异性交往及其效果产生影响。(5)学生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程度,对异性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儿童青少年与异性交往心理发展的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年轻人随着身体的发育与性的成熟,越来越关心和向往与异性同伴的交往。他(她)们与异性的交往心理及其表现会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我国在实行开放政策的当代,年轻一代与异性交往心理的发展,必有许多新的特点。为了研究这些特点,我们进行了各阶段学生与异性交往心理的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5.
求偶竞争是自然界中所有动物不可缺少的生存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动物常常会上演同类相残的悲剧,采取残酷的武力角逐,来赢得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并获取异性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忽视这个问题的,当然不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他们对异性的兴趣、与异性交往的需求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成熟而自然产生的。对此,他们不可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有意或无意地忽视“青春期”异性关系的,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他们忽视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它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7.
在青春期,随着性激素分泌量的增加,我们的第一性征、第二性征相继发育成熟,身心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此时,在性激素和内部心理机制作用下,我们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迷惑和焦躁的心境。我们不知道自己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变故,不知道这股来自身体内部的神奇力量究竟意味着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会对异性产生一种全新的异样感觉,  相似文献   

8.
郭忠华 《学海》2023,(1):42-53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构建了一套表征自由、平等、正义的政治话语体系。在反思东方主义的基础上,以公民话语作为抓手,艾辛提出了西方政治话语构建的“他异性”范式。它表明,西方政治话语构建以群体区隔作为基础,通过团结、竞争和疏离策略而建立起有关自身统治的话语。“他异性”范式尽管把西方政治话语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但与东方主义一样,它忽略了欧洲近代早期的“正面他异性”策略。这种策略体现在对东方的理想化上,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表现得较为典型,它为欧洲现代话语建构提供了参照标准。内部“他异性”策略与正反两种外部“他异性”策略结合在一起,构成西方政治话语建构的三种策略。它们表明,以自由、平等、正义自居的西方政治建立在群体区隔和不平等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中学里,总会出现一些男女生交往过密、卿卿我我的现象,许多人称之为“早恋”,关于是不是这类行为就界定为“早恋”,值得商讨,因为“早恋”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在这里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异性交往行为不当”,即指在中学生男女同学在交往中,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行为和表现。中学生异性交往行为不当,引起社会和家长的普遍担忧,怕自己的子女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听到老师反映子女未处理好异性交往关系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校园里,或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遇到这样的场景:在同是男性(或女性)的场合,有时难免会开一些粗俗的玩笑,甚至讲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带异味的故事,引来阵阵哄笑。这时候,假如忽然过来了异性,马上就会有人发出暗号:“嘘!注意,有人来了!”看吧,原来热闹的场面,立刻静寂下来,一个个装得若无其事,文质彬彬。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异性效应”,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所谓异性效应,是指人们在  相似文献   

11.
汪佳瑛  陈斌斌 《心理学报》2016,48(7):857-866
本实验从生命史理论出发, 研究童年期环境压力如何与当前环境中的压力线索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对异性的择偶要求。被试为70名大学本科生, 其中一部分被试被分配到死亡威胁启动组, 他们阅读一篇描述近期国内暴力犯罪及死亡率上升的新闻报道, 另一部分被试被分配到控制组, 他们阅读一篇描述一个人花了很长时间寻找遗失钱包的文章。被试自我报告对异性的理想择偶要求及其童年压力。控制了性别及恋爱状态后,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童年压力与启动条件仅在身体吸引力的理想标准上有显著交互作用。其中, 低童年压力组在死亡威胁启动下对异性身体吸引力的理想标准显著高于控制条件, 而高童年压力组在死亡威胁启动下对异性身体吸引力的理想要求则显著低于控制条件。此外, 启动条件在异性做“好父母”的择偶标准上有显著主效应, 死亡威胁启动下的被试对异性做好父母的择偶标准高于控制组被试。而在对资源的择偶标准上既不存在童年压力和死亡威胁启动的主效应, 也不存在交互作用。研究说明童年压力与当前环境压力会影响个体对异性的择偶要求, 但对不同择偶要求的影响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2.
愿羞涩回归     
提起自己少年时,与异性说句话都会脸红,如果是与异性不小心碰撞了,周围同学的哄笑,会使男女两人都羞得面红耳赤。现在想想那种单纯、自然的羞涩是多么的富有情趣。时至今日,较少再能看到过去那种令人回味无穷的羞涩了,是人们在变,还是羞涩的含义在变? 其实我们整个社会都在变,而  相似文献   

13.
同性恋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本阐述了同性恋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治疗。认为要根治同性恋需用对异性的性欲代替对同性的性欲。本提及“催眠诱导下电击厌恶”,他既可消除对同性的性体验,又可建立对异性的性体验。  相似文献   

14.
李朝旭  莫雷  Feng Wenlu 《心理科学》2004,27(6):1400-1403
为了检验金盛华于1989年提出的“性别助长假设”,采用现场实验探讨观众魅力对性别助长效应的干涉作用。32个中专学生(男女各半)在4种观众条件下测试BAH时间。结果表明,观众条件对女性被试的作业效绩无影响;而高魅力异性观众的在场能助长男性被试的效绩,而低魅力的异性观众在场会削弱其效绩。因此,性别助长效应受到诸多因素(如被试的性别、观众的魅力)的干涉,男性易出现助长现象,且高魅力的异性观众才对作业效绩具有助长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求助者因与异性交往时控制不住紧张、害怕而回避与异性的来往,患上异性社交恐怖症。通过综合运用认知疗法、激励法、系统脱敏法等治疗方法与技术,树立了交往的信心,摆脱了异性社交恐怖症的困扰。  相似文献   

16.
朦胧中的性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一个人性意识的发展基本上有四个分期:①显露出思春期的否定倾向;②补偿思春期的不安心情,表示出对长者(对父母)的依恋期;③喜欢接近异性和对异性追求的狂热期;④带浪漫色彩的正式恋爱期。另一些心理学家认为,8、9岁起是性意识觉醒时期,  相似文献   

17.
异性友谊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已有研究考察了一般异性友谊的特点、影响和维系, 同时也考察了利友关系的心理特征和身心影响。异性朋友可能会对青少年和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带来消极影响, 但这一影响可能具有文化差异。进化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主要考察了异性友谊的进化功能, 他们认为异性友谊能够帮助个体完成长期择偶目标或短期择偶目标, 同时还能够为个体提供重要的择偶信息。未来研究有必要结合新出现的友谊理论, 考察不同年龄阶段的异性友谊, 同时关注异性友谊中的个体差异变量, 比如人际性行为取向、暗黑三合一性格和择偶智力。  相似文献   

18.
当你收到一位异性寄来“求爱信”,上面写着他(她)是多么喜欢你,希望能和你交个朋友,而且是不同一般的朋友时,你会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异性效应     
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异性效应。一般来讲,异性之间的接触能够体验到一种难以言传的内心愉悦感。舞厅里的异性舞伴比同性舞伴更为欣喜交融;男女共同主持节目,给人留下的是异性互映的美好感受;异性朋友之间的聊天,往往显示出一种阴阳互补的兴奋情感。所谓“异性效应”,就是指男女同在而引起的对活动起有益的积极影响的微妙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异性效应常常可以表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产生某种积极的意外效果。女教师一般具有慈爱、温柔、细腻、体贴的特点,容易使男生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 与男性相比, 女性偏爱修饰。通过修饰行为, 提升自身吸引力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近年来, 一些研究者将女性修饰行为与繁殖目的联系起来, 认为女性修饰行为受到生理周期(主要是排卵期和安全期)的影响。具体而言, 排卵期时, 女性的修饰行为会增强, 缘于同性竞争, 包括竞争资源及配偶; 黄体期时, 启动异性吸引动机也会显著增强女性的修饰动机, 目的可能是保持“异性”对自己及后代的持续“投资”。总之, 上述观点为女性持续存在的、对修饰行为的关注提供了生物学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