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探索我国运动员主观幸福感的内部结构,并对我国运动员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运动员主观幸福感由7个二级指标及38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负性情感、生活环境、训练竞赛、人际关系等二级指标对我国运动员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竞赛水平的发挥、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公平性、运动员伤残补偿制度建设、运动队管理方式、运动成绩提升空间等三级指标是影响运动员幸福感的重要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退役过程的心理定性分析:成功与失败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进 《心理学报》2008,40(3):368-379
研究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旨在探索我国运动员退役过程中为什么有的运动员能够顺利退役,重新开创新事业,而有的运动员却不能。研究以Torregrosa等的理论模式为设计思路,采用综合个案研究设计,选取4个成功和4个失败个案,通过访谈、文献和语言分析技术,对8个运动员退役过程中的意识和行为进行剖析。结果发现运动员在退役过程中,主要在心理状态、退役意识、退役计划、自我调节、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6个方面,反映出成功退役的运动员与失败退役的运动员之间的不同特征。成功退役的运动员通常有一个良好的退役意识。主动计划选择退役后的事业发展;退役失败的运动员则表现为对退役问题消极回避的应对行为。文章就这些发现进行了讨论,并建议了进一步定量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运动员退役意识与心理状态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心理学报》2008,40(4):496-506
基于运动员退役过程理论,对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意识和生活心理状态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探索运动员在退役过程中的意识与心理状态变化。通过对789名运动员(现役运动员540人,退役运动员249人)的退役意识和生活心理状态调查,结果发现运动员的退役意识主要反映在运动员角色和退役准备的认知方面,当运动员角色的认知下降时,退役准备的认知会上升;在生活心理状态的评估方面,有退役想法的运动员要比无退役想法的运动员差;现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退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在表现形式上不一样,主要表现为现役运动员反映了较高的生活焦虑,而退役运动员反映了较高的孤独感;分析进一步发现,运动员在退役过程中普遍感到缺乏社会支持。基于以上这些发现,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讨论了我国运动员退役的意识与心理现状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Choking"心理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桂英  许百华  许琦 《心理科学》2008,31(3):528-531
Choking现象是指在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本研究以28名专业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为对象,设置高压和低压两种实验条件,采用被试内平衡实验设计方法,揭示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Choking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研究表明:(1)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公众自我意识、竞赛特质焦虑和积极应对方式能有效解释37.5%的Choking指数变异,公众自我意识对Choking指数有显著的回归效应(β=0.41);(2)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竞赛特质焦虑、自我意识、应对方式三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引言运动反应的质量,常以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为评价指标。因此,本文的四肢反应特征是指四肢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随着运动心理学研究不断地开展,关于运动员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研究报导不断出现。但是这些有关的心理特征与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形成有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认力,不同运动水平的篮球运动员深度知觉能力存显著差异。高水平的运动员其深度知觉能力明显优于青年、少年运动员和非运动员。深度知觉能力可以作为描述优秀篮球运动员心理特征的一项指标。本研究还报告了篮球运动员深度知觉能力与年龄、训练年限、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专业委员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于1988年4月12日—16日在北京召开了《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心理咨询和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除了全国15个协作单位的30名课题成员参加会议并汇报了研究成果之外,还有全国20个省市52个单位的86位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马启伟同志主持。会上有25位同志报告了27篇学术论文。其中《对我国部分优秀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的研究》、《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咨询与心身调整研究》、《对我国部分优秀运动员心理品质的测试研究》三篇文章作为总课题的研究成果做了汇报,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对比赛成绩及专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  温红博  郑海燕  莫雷 《心理科学》2006,29(4):986-990,1012
根据先前研究确定的乒乓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对少体队、省队、国家队三个层次的乒乓球运动员群体进行纵向追踪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乒乓球运动员人格特征与其比赛成绩存在较高相关,能够较好的预测高水平运动的比赛成绩;升级组运动员在乐观性、宽容性、探究性、有恒性、自律性、果断性、稳定性等7项特质上优于未升级组运动员,乒乓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可较准确地预测球员在专业水平上的成功表现。研究的结果支持了先前横向比较研究的结论:乒乓球运动员的人格特征主要由表现性、乐观性、变通性、宽容性、合作性、稳定性、探究性、紧张性、有恒性、自律性、独立性、果断性和工作专注13项心理特质组成。  相似文献   

9.
从历届罗马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大会报告的主要研究课题看研究动向。第一届(罗马1965年)主要课题是运动员的心理准备、体育心理疗法的价值,运动的动机,运动员的个性等。第二届(华盛顿1968年)与第一届基本相同。有运动员的心理准备,运动员的竞赛动机,运动员的个性等,还对什么是运动心理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届(马德里1973年)四个主要课题:1、运动心理学的一般目的;2、比赛的心理;3、运动学习和比赛能力;4、身体活动和体育运动的煤介作用;5、其它。第四届(布拉格1977年)包括了前三届的研究内容,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也列入了  相似文献   

10.
情绪紧张或应激状态可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但是后天的训练和应激经验能否影响这些反应尚所知不多。本实验比较了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在实验室内完成一复杂辨别反应时,即在与运动无关的应激状态下尿内儿茶酚胺的分泌量、心率、心律、呼吸率和呼吸积分等变化的异同。发现在紧张性作业时运动员尿内几茶酚胺的分泌仅有小量的不显著的增加,而非运动员则有显著增加。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尿内儿茶酚胺分泌量差别显著。在紧张性作业时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心率均有显著增加,R—R间期标准差则均变小。运动员的心率在休息或作业时均比非运动员慢,R—R间期标准差则均大于相应条件下非运动员的。紧张性作业时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呼吸率均明显增加,作为相对呼吸流量的呼吸积分值均显著下降。运动员的呼吸积分值均低于相应条件下非运动员的,但两组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果表明后天的训练和应激经验对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尿内几茶酚胺分泌量、心率、心律、相对呼吸流量等生理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引言目前,人们对场依存性一独立性特征的研究,已不局限于对场依存性一独立性的诊断,也不满足于对依存于场的人和独立于场的人的特点的研究,而对这两种类型人的特点对各种职业的影响更感兴趣。据国外资料报道,场依存性一独立性特征对竞技体育有一定影响,运动员的场独立性为中或强者运动成绩一般较好。从理论上看,跳高运动要求有较强的场独立性。基于这种假设,我们对我国男子大学生跳高运动员进行了这方面的测试和研究,试图验证以上假设,为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孙晓玲  邱扶东 《心理科学》2008,31(1):147-151,96
研究探讨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自我设阻倾向与运动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自我设阻影响着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情绪和运动绩效;情境性自我设阻在特质性自我设阻和运动员赛前焦虑、运动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研究最后分析了自我设阻作用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绩效的可能心理机制,并提出了自我设阻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可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自动遥测心率仪测试射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情况、比赛中每枪击发时即刻心率的情况,与平时的基础心率等进行比较,提出了对“中等偏上激活水平”具体范围的看法: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以适用于每个运动员;运动员应通过比赛找出自己最适宜的竞赛时心率;竞赛时心率一般应比基础心率高30—50bpm 为宜。  相似文献   

14.
姒刚彦  李庆珠  刘皓 《心理学报》2007,39(1):163-175
Harwood等人(2000)对已应用于体育运动领域的任务-自我目标定向理论及其相关的测量工具提出了批判与质疑,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运动成就目标三维模型,该模型将体育运动领域的成就目标分为三种,分别是纯任务目标;自我关联的自我目标;以及他人关联的自我目标。本研究的目的是对Harwood等人提出的运动成就目标三维模型进行检验。全文由两个子研究组成。研究一是成就目标问卷的发展与检验,对问卷的发展与信度、效度的检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研究二中,研究者采用所发展的成就目标问卷与录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4位(2男,2女)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特质性目标以及赛前,赛中,赛后的状态性目标进行测评与检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运动成就目标问卷的三维模型拟合较好,三因素结构较为清晰。重测信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的三个维度均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教练员对4名运动员成就目标的评估结果与运动员的问卷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进一步支持了运动成就目标问卷的内部效度。对4名运动员的研究结果表明:(1)特质性目标对赛前状态性目标的预测主要与个人特点有关;(2)运动员在赛前与赛中状态性目标呈多元化趋势,既有只突出某一目标的单维现象,又有两种或三种目标同时占主导的多维现象;(3)运动员赛后状态性目标的变化倾向于受到比赛过程与结果的影响;(4)当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历重大挫折的时候,会有“亚目标”状态出现。本研究结果对Harwood等人的运动成就目标三维模型提供了支持。通过本研究,人们对高水平运动员的特质性目标及赛前、赛中、赛后状态性目标的性质及其变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冬季两项运动员赛前情绪、心理唤醒与流畅状态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我国30名冬季两项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1)冬季两项运动员自我意识丧失得分较低,男运动员挑战—技能平衡、自我意识丧失、身体/情绪状况和流畅状态总分得分显著高于女运动员,高龄组运动员身体/情绪状况得分显著高于低龄组运动员,国家队运动员正性心理唤醒得分显著高于非国家队运动员,非国家队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国家队运动员;(2)自信心、正性唤醒与流畅状态显著相关,正性唤醒在自信心和流畅状态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信心和正性唤醒是冬季两项运动员流畅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用SSS量表对运动员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SS量表对运动员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测量与分析本文采用感觉寻求量表(SSS“VC)对运动员感觉寻求人格特质进行测量,旨在初步探查运动员感觉寻求特质的特点,特别是运动员与普通人感觉寻求特质上是否存在差异、不同运动等级和年龄组的运动员感觉寻求特质上有何...  相似文献   

17.
射击运动员反应速度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运动员的感知反应速度是构成其整个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类型的运动心理学研究都非常重视指标设计的工作,研究者认为,反应时间这一心理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较灵敏地反映运动员的诸如“工作能力”、“工作的潜力”、“应变的能力”及“注意特征”等心理特点。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运动活动反应速度这一课题的研究报导甚多,就所研究的领域、内容与研究方法(包括方法论指导思想、指标的选定及测试工具等)以及测试数据方面的问题令人注目。为了具体认识从事射击运动专项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的意义和特点,我们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关于运动员经验优势的脑机制还存在争议, 尤其对于涉及较多认知过程参与的高策略性技能项目运动员, 其大脑白质结构可塑性变化还需进一步探究。研究横向对比了乒乓球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大脑白质纤维束的弥散张量成像数据。结果发现, 相比于非运动员, 乒乓球运动员在连接背侧和腹侧通路脑区的双侧皮质脊髓束、左侧上纵束、左侧下纵束和双侧额枕下束的各向异性值(FA)更大, 进一步分析发现, 部分腹侧通路白质纤维束FA增加的原因是径向扩散系数(RD)下降。研究结果支持了动作双通路模型。提示经过长期高策略性技能训练, 乒乓球运动员在背侧和腹侧通路上的白质纤维束结构完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1引言体操运动员学习和完成体操动作,就其神经过程看,是体操运动员在学习或完成动作之前,从相应的地方获得动作信息,并在头脑里形成相应的动作程序,即完成动作的肌肉和关节运动过程。然后再按这一预定程序进行动作。在动作的过程中,体操运动员还不断地根据动作过程反馈得到的信息进行动作调节,直至学会或完成动作。可见,按预定程序动作很可能是体操运动的特点之一。但是,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却很少发现紧密联系体操运动这一特点的系统性研究。因此,体操运动员按预定程序活动有何特征?乃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另外,如果体操运…  相似文献   

20.
专家与新手篮球后卫运动员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ASL504型眼动仪对后卫位置专家组和新手组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的眼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专家组和新手组篮球后卫运动员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效率。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不同组别的篮球后卫运动员具有不同的注视分配和不同的注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