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与生活     
毕仁浩 《天风》2002,(1):25-26
作为大写的人,他的最高(或终极)价值目标究竟应是什么呢? 人类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那么,怎么样的才是完整的人,人的全面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在古代,人们把人的本质归结为长着两只脚,身上没有羽毛的高级动物。到了封建社会,当神学逐渐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后,才形成一种观念,天下万事万物都是神的意志的体现,人的本质自然也当是神的本质的体现。而近代资产阶级重新开始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例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把理性、爱、意志力当作人的本质。惟他忘记了不同时代,不同利  相似文献   

2.
王昭君 《天风》2002,(10):38-39
“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创2:15)。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无限美好的。神把这被造物交给人来“修理看守”。地球的主人是万物之灵的人。上帝给人的使命是维护地球母亲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可以享用一切,但必须尽心看守一切。神把这个光荣的环保任务交  相似文献   

3.
张效法 《天风》2008,(14):35-35
问:神在伊甸园里设立一棵分别善恶的树,人因吃了禁果而堕落。然后再差遣基督道成肉身来拯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神为什么要这样做?神既是全知,应该知道人会因摘吃那“果子”而犯罪,为何还要放那棵树使人陷在罪中呢?甚至有人说:“这样,人类犯罪,神也要负一部分责任!”这样的理解对吗?  相似文献   

4.
创造,是一种崇高的智慧美,人的创造智慧孕育着辉煌的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在于创造,创造是人的最高生命本质。人类创造智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意识的本质属性,创造力乃是人的最高本质力量。 人类社会在创造中发展。惟有创造,才有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惟有创造,才有日臻完善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惟有火炬接力般生生不息的发明创造,人类才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走向钟鸣鼎食电灯电话,又从飞机轮船火箭卫星奔向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络。劳动创造了人,而人的智慧则创造了光芒四射的世界文明。  相似文献   

5.
追求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是什么?是引领人走向辉煌的路标!自然,人对智慧的追求最为有声有色,也最为惊心动魄。何以见得,请看《圣经》。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上帝曾依照自己的模样用泥土造出了第一个人,一个男人——亚当,并让亚当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中。不久,上帝见亚当孤独一人挺寂寞,就又用  相似文献   

6.
反智是基督教信仰主义的先天因素。基督教反智主义的思想源头可远溯原罪神话。知善恶树的寓意,是世界真理的禁忌,原罪其实是人的欲望。原罪论的本质是反对人类智慧僭越神的智慧进入真理的领域。基督教区分两个理智的世界,即属天与属地、神与人、圣与俗、真与假、正与邪两种智慧。神智洞悉天机,人智则分别局限;神智无欲则刚,人智因欲而争;神智可涵摄人智,而除非真的信仰,人智不能上达神智。这是基督教反智主义的神髓。尽管基督教在圣俗二元结构下贬低世俗智慧,带有非理性主义的色彩,但其反智也有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哲学合理性。认识论方面,基督教圣俗两种智慧的真假区分,根据的是人的理智的有限性认知,人的理性不可能对超验世界进行真正的理解与把握,所以基督教反对其僭越进入终极真理的领域。价值论方面,圣俗两种智慧滋生德性的正邪区分,在于人相对于神的灵魂局限性——欲望,导致人不能真正理解并践行神无党无偏之道,知识和理智易沦为算计他者的邪恶力量。  相似文献   

7.
伊甸三问     
创世记是圣经的第一卷。有人说创世记好像圣经的总论,全本圣经的重要事情,在创世记里隐约可以见到一些苗头。创世记讲到,在伊甸园里,原本有神与人同在,人与神可以相会、交通,那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光景。可是在亚当、夏娃违反神的命令,犯罪以后,罪使人惧怕神,躲避神,远离神。于是,耶和华神向亚当、夏娃提出了三个问题:"你在哪里?""谁告诉你……  相似文献   

8.
宁望 《天风》2007,(12):6-8
人要为主而活就是按照神的心意。按照神对待我们每个人的旨意,按照神托付我们每个人的职分来生活——经文:太25:14-30;路12:42;罗11:36,14:7-8圣经启示我们,万有都是本于神,依靠神,也归于神(罗11:36)。人是神在宇宙中特殊的创造,有灵,可以与神交通,也可以接受神的托付来生活和工作(像亚当,神托付他修理、看守伊甸园,可  相似文献   

9.
和谐     
神创造了伊甸园, 他安置亚当修理看守,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神吩咐挪亚造一方舟, 让各类活物成对进入,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撇娜甲l 神使亚伯兰对罗得说: “你我不可相争” 人与人和谐相处。 我们是基督徒, 要献出更多的爱,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和谐@李田喜!山西~  相似文献   

10.
景健美 《天风》2022,(5):12-13
《诗篇》和《以赛亚书》的这两处经文都强调了一个重要内容:"他的智慧无法测度.""无法测度"意味着"无法数算",神是无限智慧的,这是他重要的属性.人往往自以为有智慧,但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有句话说:"无限智慧的神做事的方式是有限的受造之物不可能加以改进的."面对无限智慧的神,我们祈求主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我们,使我们真知道他(参弗 1:17).  相似文献   

11.
一、适应与图式。人类智慧活动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认识论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皮亚杰指出,就其本身而言,智慧本质上是一种主体转变客体的结构性动作,即所谓运算;就其外部功能而言,智慧活动的目的在于取得主体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adaptation),从而达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他强调说明,人对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高度发展的能动适应,“人的认识本质上是能动的……认识就是转变实在”;所谓能动即指主体以物质动作或者运用符号以精神动作转变客体,只有改变客体才能认识客体,只有改变环境才能适应环境。他又指出,主体与环境的适应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皮亚杰认为,主体要适应环境、认识客体,主体自身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借用生  相似文献   

12.
IQ是英文”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缩写,含义是智商.IQ题即智商测试题,融知识性、趣味性、智慧性于一体,是目前十分时兴的一种智力游戏题.其题目设计别出心裁,答案常常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它既能益密又能娱乐,颇受传媒的青睐,亦为大众所喜爱.IQ题以知识为基础,却又明显高于一般的知识测试题.知识题注重于一个人是否具备某方面的知识为主;而IQ题注重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人的机敏反应能力,即侧重于人的智慧开发.知识重要,智慧更重要.有知识未必等于有力量,知识转变为力量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的智慧、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只有巧用活用知识,知识才有可能转化为力量.智慧是IQ题的灵魂,否则,就会失去迷人的魅力;同时,IQ题又是智慧机器运转的添加剂,既使它不能给人某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但它仍然可以给人一种思维方法,让人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构建是新时代中国人对世界发展所展现的中国智慧和责任担当。作为理念,它是对以往共同体思想的发展;作为实体,它有着独特的精神气质,即广泛责任、理性审慎、人文关怀等。从理念共识到实践构建,可以通过道德责任来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气质,解决构建中可能遇到的理论与现实难题,例如匡正正义、制度保障、履践责任,进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拯救的角     
唐卫民 《天风》2010,(3):6-8
<正>敬畏神并不是什么事都不敢做,而是怕我们所做的事不能荣耀神。如果我们遇到什么事、什么人使我们里面失去了平安,就当省察我们与主的关系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15.
1844年1月,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英国社会》一组论文的第一篇——《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历来总是指出这样的问题:神是什么?德国哲学这样回答问题:神就是人。人只需要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  相似文献   

16.
夏新穗 《天风》2006,(23):4-6
“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树立正确的信仰,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现实,发挥神所赐给人类的智慧和才华,去努力营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读经:路19:10,9:56;可10:45两千多年前,神子耶稣道成肉身,成为人子。人子来的使命是什么?“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9:56)。“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可10:45)。在欢度救主诞辰这个美好的时刻,让我们默想这些话题。  相似文献   

17.
智者大境界     
正生活的智慧是什么?有人会说,脑子灵光,办事聪明。其实,生活的智慧与活得聪明,并不太一样。聪明是对事对人,智慧是面对命运。 古代的诗人中,李白无疑是绝顶聪明的天才,神思飞扬,文采绝世。但他的命运多波折也不能全怪别人,顺风时皇上给了脸,  相似文献   

18.
宗教是以信仰和崇拜超自然力量——神为特征的意识形态及组织,认为自然界及人类甚至人的思维均为神所创造,并主宰,所以在宗教经典中叙述了许多奇迹证明神的真实性及超自然的能力。例如在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中就有:日头停住,白天延长;以色列人和亚摩利人交战时,下冰雹砸亚摩利人,不伤以色列人;耶稣以五饼二鱼使几千人吃饱;海水自动分开让以色列人通过,又淹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7年第二期教学园地载有《打开人生奥秘之门》一文,系中国佛学院学生和贾题韬居士的一席对话,文中谈到四个问题,贾居士谈到第二个问题时说:“佛教是无神论,这是佛教在各宗教中独具的特色。其它宗教都有一个共同之点,认为有一至高无上的神掌握着人的命运,甚至连宇宙万物都是由神创造的。……佛教否认独一无二、绝对至上掌握人的命运的神。……”冈此有些读者问我“佛教是无神论还是有神论?”希望我在教言教,再来谈一下。  相似文献   

20.
(1)家庭,是一块神圣的土地。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传4:9)“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创2:15) 我们于此可见:婚姻与家庭的制度是至高者耶和华神所发起、建立的,我们可以从中悟出家的神圣意义、神圣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