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中心的评分维度和评分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评价中心的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首先,文章讨论了评分维度的数目对于评分结果的影响,以及评价中心中的4个元维度;其次,介绍了评价中心中衡量评分效果的指标,并讨论了评分者培训的分类及其对评分效果的影响;第三,虽然评价中心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但对于其结构效度的研究至今尚无统一结论。最后,文章对评价中心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评价中心的结构效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评价中心虽然具备很高的预测效度,但其结构效度指标却不太理想,如研究普遍发现其汇聚效度和区分效度较低。影响评价中心结构效度的因素众多,如评分维度因素(数量和类型)、评价者因素(培训方式和人员类型)、测评方法因素(情景导向特征、特质激活潜力、测评活动形式)以及系统的观察与评价程序。该文从上述因素出发,综述了评价中心结构效度的相关研究,总结了提高评价中心结构效度的措施,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关于评价中心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雷 《心理科学》2006,29(4):1007-1009,997
本文对评价中心的定义、评价中心与心理测验的比较、评价中心的预测效度以及影响评价中心成功实施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初步探讨,从而帮助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评价中心,有效地使用评价中心;同时,也为人们对评价中心的研究和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评价中心技术是现代人事测评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通过多种模拟任务来测评高级管理人才。然而,少有研究能证明它具有理想的结构效度。该研究运用多质多法分析了某金融企业一次真实的评价中心测评项目,发现测评的结构效度并不理想。接着,通过多元概化理论的分析,探讨了结构效度不理想的原因,并指出了评价中心任务与所测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各维度的测量信度。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优化评价中心结构效度和提升整体测量信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的测评维度对评价中心结构效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方  孟庆茂 《心理科学》2005,28(6):1437-1439
本研究将测评维度分为行为能力和心理特质两组,考察对评价中心结构效度的不同影响。A公司216名部门副经理级员工接受了本次管理素质评价中心测评,采用公文筐、角色扮演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三种方法,测查行为能力和心理特质两组维度,各自有三个维度被一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多质多法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评价中心以行为能力比以心理特质为测评维度结构效度好;以行为能力为测评维度时,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都较好。  相似文献   

6.
评价中心测评的评分误差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平根  艾平 《心理科学》2004,27(4):955-957
本研究应用概化理论对评价中心中的评分误差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总体上,在评价中心(以LGD为例)测评中,评价员对研究设计的测评维度的评分基本反映了被试的真实能力水平,测量误差较小;(2)评价员对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和总体印象等维度的评价标准的理解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决策能力等维度的评价标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3)在评价中心(以LGD为例)测评中,采用4名评价员能达到预期的测量目标,符合测评应用的经济性、有效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评价中心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殷雷 《心理科学》2007,30(5):1276-1279
本文对人才测评的高端技术——评价中心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不仅阐述了评价中心及其主要核心技术的功能和特点,揭示了评价中心在甄选人才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指出了评价中心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同时介绍了评价中心的改革趋势和最新发展,从而帮助人们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评价中心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评价中心的构想效度和结构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多质多法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以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和人格测验构成的一个评价中心的构想效度和结构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36名被试在四个测评维度上的施测,其结果表明,在评价中心中会聚效度低于区分效度,影响评价中心测评结果的主要因素是测评方法而不是测评维度,从而得到了一个以测评方法为潜变量的评价中心结构模型。从该结构模型来看,评价中心之所以起作用是由于其多个测评方法(情景)的结果。表明测评情景对于构建评价中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评价中心技术在企业中有日益广泛的应用趋势,本主要探讨如何使这一技术在企业招聘应用中更为具有实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评价中心(Assessment center)是人事心理学最近三十年来的主要发展领域之一,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对此颇感兴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众多的事实依据支持评价中心这一管理评定技术,它已成为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技术和实用的人事评价工具。评价中心作为人事选择系统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它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人的潜在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可能性和必要的手段。它的前景是宽广的。  相似文献   

11.
评价中心是一种高保真度的情境模拟,它被设计用来在多种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中测量多项维度.30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评价中心具备良好的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但构想效度却始终不理想,评价中心评分反映的总是由活动而非预先设想的维度带来的效应.这一评价中心“构想效度谜题”吸引了大量研究关注,并逐步形成了维度中心取向、活动中心取向及交互作用取向三种主要观点,分别主张控制各种误差因素以改善维度测量、放弃维度而转向活动或任务以及关注维度与活动的共同作用.未来研究应在传统的维度中心取向之外给予活动中心取向足够重视,并重点发展交互作用取向.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评价中心的方式选拔管理人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上海大众公司如何运用评价中心方法,选拔领导后备人员。首先制定了由敏捷性、系统性、创造性等三个指标组成选拔标准,由敏捷性、系统性、创造性等十三个指标组成选拔标准,通过信件处理、作文、无领导小组讨论、说服谈话和演讲五个评审内容,对32名被试进行了评审,并运用数理统计上的 Z 分数,对评审结果进行了处理,为正确选拔有潜力的后备领导人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效度概化:预测效度元分析的30年成果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效度概化是通过元分析技术对普遍化的预测效度的估计。元分析是研究效度概化问题的技术,是对具有“预测因子-效标”特征的相关数据进行定量综合的方法。效度概化促进了预测因子与效标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是应用心理学领域近30年(1977~2007)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30年来的效度概化研究表明,认知能力测验、知识和技能测验、人格测验、结构化面试和评价中心技术等的预测效度具有鲁棒性、对应性和联合增值性  相似文献   

14.
管连荣   《心理科学进展》1986,4(2):76-78
当前在评定和选拔管理人员方面,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些部门和几百个著名的美国公司使用着称其为“评价中心”(Assessment Center)的工作方法,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美国商业机器公司、银行家托拉斯、柯达公司、梅里尔、伦契投资公司、西尔斯商行的及美国联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局(OPM)、农业部等部门都设有“评价中心”以开展各自系统管理人员的评定和选拔工作,“评价中心”的工作方法在许多部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很大的成功,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评价  相似文献   

15.
评价中心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个场所。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把求职者置于一个模拟的工作情境中,运用多种评价技术,观察和测量他们在模拟情境下的心理和行为。这种方法过去叫情境测验法,现在叫模拟选择法。它起源于心理学家哈茨霍恩和梅(H.Hartshorne&M.A.May)等人的性格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事心理学家首先使用这种方法选拔军事人员。四十年代初期,英国陆军作战部人员选拔局、1948年美国战略情报局都运用这种方法选拔特工人员。战后麦金农(D.W.Mackinnon)和其它学者将此种方法发展为选拔高级人员。1956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首次运用这种方法选拔与评价工业企业的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管理者隐性知识的结构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Sternberg的隐性知识理论为基础,目的在于探讨中国背景下管理者隐性知识的结构,探讨隐性知识与经验、认知能力的关系以及隐性知识对绩效的预测作用。经修订研究所采用的Sternberg等人开发的管理者隐性知识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中国背景下的管理者隐性知识是一个二阶三因素结构。相关分析表明,管理者隐性知识与管理经验显著相关,而与工作年限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无显著相关。分别以管理者自评绩效和其参加的评价中心测评结果作为效标,分层回归分析发现管理他人的隐性知识在一般认知能力之外对管理潜力、任务和周边绩效均有递增预测效度,管理自我的隐性知识在一般认知能力之外对周边绩效也有递增预测效度。  相似文献   

17.
西方诚信度测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度测验是指在招聘和选拔过程中用于评价应聘者的诚实、诚信、可依靠性,从而预测他们的偷盗、违反纪律、反工作行为以及今后工作业绩的以纸笔测验为主的测验工具。文章对西方诚信度测验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做出了综述,指出诚信度测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大五人格模型中的责任感、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是诚信度测验潜在的测量内容,但诚信度测验与大五人格模型以外的其它人格维度也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诚信度测验对反工作行为和整体工作绩效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文章在总结诚信度测验存在的一些争议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它在中国企业员工招聘和选拔中应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构方程模型在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在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运用SEM的基本假设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讨论。并且指出:SEM在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的效度问题,仍然是心理学研究人员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对如何解决这 一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张艳丽 《管子学刊》2006,(2):F0003-F0003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以期刊五年年均他引影响因子进行学科排序,对CSSCI来源的期刑进行重新调整。2005年12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正式公告,《管子学刊》再次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这次CSSCI来源期刊共有493种,按学科分为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试析行为观察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结构观察法的一种,行为观察法更客观,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得到了较广泛地应用。本文对行为观察法的重要环节选择或制定编码方案、培训编码人员、编码者信度的评价、数据修正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