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0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11%,中国将步入老年化国家行列。现代医学表明,80%的老年性疾病与各种精神因素有关。心理调节,保持精神愉快,是老年人延年益寿的“活化剂”,老年人要保  相似文献   

2.
记忆老化信念是元记忆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测量了94名老年人,38名年轻人记忆老化信念中关于自身记忆信念。结果发现,各年龄组间在对特定情境记忆能力信念上有差异,60~64岁、65~69岁年龄组被试对特定情境记忆能力评价最高,而70岁以上老年人与年轻组被试对特定情境上记忆能力评分无差异;年轻人对记忆的控制感要低于各组老年人;研究并没有发现被试在一般记忆能力信念上的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占60%左右,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更为严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器官损害以及相关死亡的危险性显著增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同时在老年人群中收缩期高血压占很大的比例,降压效果差,因此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考虑其特点,本文从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定义、临床特点及非药物治疗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老年高血压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社会老龄化是人人都体会到的事实,在医院里更是突出.近期统计了我院普通心内科病房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3岁±13.1岁.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定义是≥65岁,按照美国人口普查局1971年出版的《人口学方法与资料》提出的划分标准,65岁为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当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5%以下的人口为年轻型人口,10%以上的是老年型人口,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成年型人口.联合国统计,世界80岁以上的人口正以每年3.8%的最快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4%~5%左右.我国2004年底全国≥60岁者10.97%,其中11省超过此水平.2020年我国老人将占17.17%,2.48亿.从1950年到2040年,中国≥65岁的人口百分比增加了5倍,而美国只增加了2.5倍.另外我国≥65岁老年人口由7%增加到14%估计经历26年(2000年~2026年),而美国经历了69年(1944年~2013年).即中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美国.这些都是今后我们会越来越多面临的患者群体,充分认识到这种趋势,及早做好应对准备,使我们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是本期圆桌会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老年中国人自我记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红升  朱滢 《心理科学》2004,27(1):43-45
本研究用带R/K判断的再认范式考察了60岁和70岁两个年龄段的老年中国人的自我记忆效应,结果发现:老年人的记忆仍表现有自我参照效应,但60岁以上的老年中国被试中没有出现母亲参照加工的优势效应;60岁左右的老年人在自我参照加工、参照母亲加工、参照周恩来加工以及语义加工这四项任务中的再认成绩及R判断值都显著高于70岁的老年人,两组被试在K值上没有显著差异;老年人记忆成绩的下降主要体现在情景记忆中,语义记忆能力相对来说下降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6.
影响时间知觉差异性的一些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了影响时间知觉差异性的因素,结果表明:1.7岁儿童的长、短时距再现的准确性明显低于中、青年及老年人;中、青年与老年人的时间知觉差异不明显;2.中青年和老年人能有效地运用时间标尺,7岁儿童大多数还不会使用时间标尺;3.对短时距的再现偏于高估多,而对长时距再现则偏于低估多;4.儿童和中、青年女性的时距再现优于男性,但老年男女的结果差别不大;5.不同感觉通道、不同呈现方式对时间知觉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以50名青年作对照,对240名65—90岁正常老人的短时记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看到:1.在逻辑故事记忆、图象自由回忆、数字广度和指向记忆四项记忆成绩上,均有随年老而衰退的明显趋势。其中除数字广度外,其他三项记忆在入老年后(65岁至90岁)有继续减退的趋势。在逻辑故事、指向记忆和总分上还见到有65岁和70岁组、75岁和80岁组成绩接近的现象;2.老年人顺背数字成绩较好,对刺激序列中末端刺激的正确回忆率较高,均说明老年人的初级记忆受损较少;3.四项记忆成绩比较,青年组故事分节分最高,然后依次为图象自由回忆、顺背数字和指向记忆,而老年组则无此明显顺序;4.文化因素对记忆成绩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变态心理学历史的研究曾经过数次变化。在本世纪初,人们把变态心理学历史分为二个阶段,即皮内尔(Pinel)前和后的阶段;在弗洛伊德(Freud)学说全盛时代,心理学家把变态心理学历史分为精神分析前时期和精神分析时期;近代也有人把这一研究分为三次发展变化过程。这种不一致的看法是由于人们对变态心理的性质与意义认识不同所致,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和社会历史变革的观点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试谈老年人的失落感与调适在中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目前大约有1亿零300万人,占总人口的9%左右。老年人口的增多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其中。作为老年人社会心理问题的失落感成了老年人晚年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社会角色的失落。从一种...  相似文献   

10.
根据艺术创作的特点和从心理学的考察,"变态"对艺术创作具有一种推动作用.但是这种"变态"又不是单纯的精神变异,在特异作品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11.
根据艺术创作的特点和从心理学的考察“,变态”对艺术创作具有一种推动作用。但是这种“变态”又不是单纯的精神变异,在特异作品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12.
陈永胜   《心理科学进展》1987,5(3):70-768
本文综述了国外心理学在老年智力方面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当前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了概括。从国外研究可以看到,研究者最初关心的是量的积累,注重通过测验研究,把握老年人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理论研究的兴趣开始增长,试图通过假说的建立,推动老年智力的研究大踏步前进;晚近的研究则证明老年心理学家对影响老年人智力的身心、社会因素愈加重视。国内对老年人智力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订、运用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在老年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关系和认知训练对老年人心智活动的改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表明我国心理学界对老年智力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并且在扎扎实实,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3.
王文新 《心理学报》1960,5(3):30-39
一、实驗的主要目的和方法 1958年甘肃师大教育系心理学教研組接受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协作之約,自1958年9月至1959年7月在本校附属小学进行六岁儿童入学的初步实驗研究。主要目的在从学习語文、算术和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研究六岁儿童同七岁儿童同时入学在受同样教学、教育影响下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儿童到六岁的教育、教学提供心理学科学論据。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讨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状态和抑郁情况的关系。通过随机抽样,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测评问卷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90名老年人中,老年抑郁患病率为25.4%,抑郁组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比无抑郁组明显偏低,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的情况与老年人抑郁的情况呈负相关。为提升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可着手改善老年人的情绪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管连荣   《心理科学进展》1990,8(1):69-72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日本教育心理学近十年,尤其是近三年来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在所有教育心理学文献中,对儿童心理卫生,指导,诊断的研究所占比重较大,其次是发展心理,学习,教学过程方面的研究,2,约92%以上的论文是由一人或二人所写,3,引文资料中57%是引自英文,4,所用研究方法中80%以上,是采用调查法和实验法,5,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约50%是集中在对0-7岁儿童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淑莲编制的“试用临床记忆量表”(甲、乙套)对159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甲套测验,其中男性94例,女性65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60岁,平均68.96岁,职业中以脑力劳动者占大多数,并与41例20—39岁青壮年组作比较。测验结果老年组量表分明显低于青壮年组,前者为79.13,后者为107.02,t=8.8170.P<0.00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另外还对不同年龄组进行测验,从20岁至80岁以上,每十岁为一年龄组,可以看到记忆分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本文叙述了老年人的一些记忆特点,老年人除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生命寿期及其延缓过程的认识山东省临沂市中医药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76003)戴美友我国习俗通常把60岁作为老年与非老年的界限。60岁以上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期。我们依据人体细胞分裂代数推算,人的寿限为120岁左右。人要长寿,除了要顺四时、适...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老年人心理社会状况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老年人在人口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老年人的问题业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如何使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安度晚年,是老年学及老年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据报导,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15%有程度不同的精神障碍。许多精神疾病的产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国外关于生活事件的研究指出,紧张性生活事件如配偶死亡,离婚及意外事故等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引  相似文献   

19.
朝鲜族与汉族4—6岁幼儿颜色爱好异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儿童颜色爱好的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前人曾在3岁以上的年龄儿童作过一些研究。卡兹(S.E.Katg)对西方5—15岁儿童进行的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颜色爱好的顺序是:蓝、绿、红、紫、橙;温肇桐对中国小学生颜色爱好的调查结果是:男生是紫、黄、橙、绿、红、青、黑、白,而女生是绿、橙、紫、红、黄、青、白、黑;陈立、汪安圣对我国儿童的颜色爱好研究的结果表明:从学前到学龄没有多大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我研究组关于年老心理学研究的总结。比较研究了20至90岁成年人各年龄组的记忆和智力活动,观察到明显的年龄差异,但不同的记忆或智力活动的年老变化是不同的。训练研究表明,经过训练的老年人的记忆成绩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未经训练的青年人,说明老年人的认知活动有一定可塑性。气功锻炼可以改善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记忆力。老年人的短时记忆搜索时间比青年人长,作业时心率、血容和皮电的反应性较低,表明其唤醒水平较低,而唤醒水甲又与搜索进间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