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970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王极盛  赫尔实 《心理科学》1998,21(5):404-406
对北京市随机抽取的9970名中学生进行自编的《中学生心理素质测验》的测试,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良好。(2)年级越低,心理素质水平越高,年级越高,心理素质水平越低。(3)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好于高中生。(4)在男女性别差异上,年级越低,男女差异越大,年级越高,差异越小。其中,男生在智力和情绪因子上心理素质水平好于女生,女生在注意力和道德感因子上心理素质水平好于男生。在对初中与高中的男女性别考验中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就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采用瑞文测验和中小学生人格特征量表,对311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智力因素水平和人格因素水平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智力因素水平与学业成绩高度相关,好胜性因素和沉稳性因素是影响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两项主要人格变量。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极盛  丁新华 《心理科学》2003,26(4):599-602
采用创新心理素质、青少年生活事件、父母教养方式、艾森克人格和应对量表对55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生创新意识与健康适应、父母理解、父亲过分保护和干涉、内外向、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显著正相关;创新能力与人际压力、健康适应、父母理解、父亲过分保护和干涉、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精神质、神经质、不良情绪应对和退避显著负相关,与内外向、父母理解、解决问题、合理化和求助显著正相关。(2)解决问题、内外向进入对创新意识的回归方程,解决问题、内外向、父亲过分保护和干涉、人际压力进入对创新能力的回归方程,解决问题和内外向进入对竞争心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极盛  丁新华 《心理科学》2002,25(5):538-540
采用自编的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5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编创新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分别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量表,经检验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等量性研究方法 ,结合技术性文献分析、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等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 ,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进行了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 ,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 ,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包含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 ,具体化为 1 8个因素成分。编制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学生心理素质表现出性别、年级的特点 ,从年级发展趋势来看 ,呈现高二 >初二 >初一 >高一 >高三 >初三的年级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大均  刘衍玲 《心理科学》2001,24(1):110-111
目前。国内关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对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与测试工具的编制等。对心理素质的定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作全面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将心理素质概括为认知、个性心理、心理键康、社会适应四个维度,力图通过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心理素质对其学业成绩的综合效应,探讨以下问题:(1)考察心理素质多个组成成份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效应与现有研究只考察单因子、两因子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的结果有何异同;(2)分析高中生心理素质各个维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路径模型。  相似文献   

7.
歌唱艺术是舞台艺术,它最终要展现在舞台上,要面对观众演唱.演唱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决定演唱者正常发挥演唱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演唱者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发挥最佳水平,演唱出最优美的歌曲.  相似文献   

8.
采用学生感知教师支持行为问卷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西南地区两所中学7~12年级的824名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教师整体支持和不同类型支持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心理素质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教师整体支持与中学生心理素质、学业成绩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教师情感支持与中学生心理素质、学业成绩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教师学习支持、能力支持与中学生心理素质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学业成绩相关均不显著;(2)控制性别和年龄后,心理素质在教师整体支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素质在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业成绩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教师学习支持与学业成绩、教师能力支持与学业成绩关系中均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伦理学视域下的家庭暴力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防止和遏制家庭暴力犯罪,必须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的方针。一方面,要以司法控制为核心,建立以被害人意愿为基础的恢复性司法;另一方面,要以道德调控为重点,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创业者和创新人才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功的心理素质的作用不亚于知识和能力。当机遇出现的时候,你有没有判断,有没有冒险和不甘寂寞的精神,或者当挑战来到时,你能不能或敢不敢面对,都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特别是21世纪,人类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就更需要这方面的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结构的探索及修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浙江省8个城市的6所高中和6所初中,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初一到高三600名学生,用修改后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了测查,着重检验该测验的结构。结果发现,因素分析所获取的因素与原测验相一致,但对原测验的项目进行了一些删减。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以及内部一致性系数显示,修改后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其效度也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黄和林 《心理科学》2004,27(5):1245-1247
本文研究了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在学习、人格特征以及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同正常家庭学生的差异,结果表明特殊家庭学生在这些方面是同正常家庭学生有明显不同的。据此提出开展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来提高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整体素质。实证结果表明,这些措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whether the adverse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ization vary by type of loneliness (i.e., emotional and social loneliness). Participants were drawn from the Dutch city of Rotterdam (N = 7072).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ization, emotional loneliness and social loneliness were associated with self‐reported mental health. In addition, interaction effects were observed between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ization and each type of lonelines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practice as well as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were discussed.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其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卡特尔16PF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二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学习适应性与人格的独立性因子相关显著(P<0.05),与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自律性、紧张性因子相关非常显著(P<0.001),说明学习适应性强的学生具有高稳定性、高有恒性、高独立性、高自律性、低紧张性、低怀疑性和低忧虑性的人格特征。学习适应性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偏执、精神病性、总症指数、痛苦水平及阳性数目相关非常显著(P<0.01、P<0.001),与强迫相关显著(P<0.05),说明学习适应性强的学生无论就总体水平,还是具体指标上,其心理健康水平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编制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谭和平 《心理科学》1998,21(5):429-432
本文阐述了正常人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出以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等五个心理健康维度来衡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自陈量表编制原理和问卷调查分析法,编制了具有较高效度和信度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并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中学生样本(n=1248),制定了上海常模。对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 on mental health are understudi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women’s mental health and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exual IPV. We invited subjects of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conducted in 2015 in Rasht, Iran, on IPV against women to complete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28). The present research study is a secondary study based on these data and archival data from the 2015 study. For analysis,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was used. Additionally, predictors of IPV were evaluated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 total of 2091 married women were surveyed. The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abused women (n = 512, 24.5%) and non-abused women (n = 1579, 75.5%). The pattern of IPV among our patients showed more instances of psychological aggression than physical assault, sexual coercion or injury.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psychotic psychiatric disorders of the victims were significantly impaired in all aspects, including somatic symptoms, anxiety/insomnia, social dysfunction, and depression. Except social dysfuncti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sexual abuse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other aspects of mental health.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risk of IPV is high in this population. They also indicate that various forms of abuse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predicting a victim’s mental health. Different strategies may be required to reduce and prevent this violence. Additional research is needed to confirm and expand upon our findings.  相似文献   

17.
辛自强  张梅 《心理学报》2009,41(1):69-78
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真的在逐渐下降呢?为回答这个问题,研究采用“横断历史研究”这种特殊的元分析方法,选取1992年至2005年间107篇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分析了111925名中学生在该量表9个因子上得分随年代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SCL–90的7个因子均值与年代正相关显著(0.22~0.35),7个因子均值的增加量为0.09~0.22(效果量d为0.06~0.35),这说明1992至2005年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缓慢增加,即中学生健康水平缓慢下降。(2)SCL–90的7个因子的标准差与年代间正相关显著(0.19~0.38),这说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再像以前那样趋同,而是逐年变得更为分化。(3)中学生SCL–90得分与社会威胁、教育状况、经济状况三方面的10项社会指标相关显著,这说明社会变迁是预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使用自编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了天津市和平区等8个区县14所中小学共728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天津市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心理健康阳性症状总检出率(≥1)为63%。其中,角色认同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为90%,焦虑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为59.9%,抑郁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为40.5%,敌对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为32.6%,人际关系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为12.1%。调查发现,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因学校类型、教龄、职称和任教年级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未见因性剐、受教育程度和学校地域不同而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亲子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23个省(市)共10190名初一至高三年级的中学生展开调查。结果表明:(1)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显著负相关;(2)相比于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3)亲子关系通过三条中介路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①是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的单独中介作用;②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亲子关系和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心理机制,同时能帮助教育工作者预防和干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2所学校的249名初一学生进行了2年4次的追踪调查,应用HLM分析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变化趋势,探讨性别、学校地区差异和心理韧性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从初一下学期到初三下学期这2年时间内存在着显著下降的发展趋势;(2)性别、学校地区差异对生活满意度发展的预测效应不显著;(3)初始测量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和家庭支持两因子对生活满意度发展的预测效应显著,而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人际协助等三因子的预测效应不显著;(4)心理韧性中个体力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其调节效应有限,而支持力的调节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