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式逻辑首先也是探寻新结果的方法,由已知进到未知的方法。”(《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32页)形式逻辑能从已知进到未知,这是恩格斯肯定了的。那么形式逻辑中的演绎推理,能否获得新知识,由已知进到未知? 有人认为,“凡人皆有死,张三是人,故张三亦有死。这里凡人皆有死的前提既已逻辑地包含张三亦有死的结论,请问这论式……对张三究竟增加了什么说明或解释?答曰:没有增加丝毫。”(《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第55页)还有人说,上面的那个三段论,不过是把前提中所说的东西,在结论中“缩小范围再讲一遍,毫无新意”。我不想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法律价值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是否可以说一切法律都是有价值的?有些同志对此持否定态度,理由是:不能把哲学价值论关于价值的普遍定义直接套用于法律价值,主张以“主体需要的性质”来规定价值关系是否成立及价值的有无。他们说:“不合理的需求关系只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而不能成为价值关系”,“以不合理的需要为根据制定的法律也许有用,但决没有价值”(见《中外法学》1991年第2期第10、11页)。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价值关系和价值的定义完全可以  相似文献   

3.
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迄今都是科学和哲学关注的课题。但是,由于地球极其悠久的起源和演化进程,几乎都是在人类肇生以前无限时间内所经历发生的,因此,人们研究地史,不免要受到种种的局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史课题神秘莫测,无法解决。随着地史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视野空前地加深和扩大了。而具有方法论和认识论意义的是,如何凭借近代地质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的基点,在“现在的已知”到“过去的未知”之间,搭起一座由此达彼的“桥梁”,运用“已知现在推断未知过去”,进而做到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逐渐揭开地史这个未知领域的奥秘。  相似文献   

4.
类别不确定时的预测推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常建芳  莫雷 《心理科学》2003,26(1):159-160
归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认知活动。它是指将某一项目纳入某一团体的操作。归纳推理是归类的一种重要用途,指根据某一个项目的已知特征来预测推理这个项目某未知的特征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50年代提出的三个合成谓语——能愿合成谓语、趋向合成谓语、判断合成谓语等合成谓语的说法是不合适的,因为汉语中不存在合成谓语的语言事实。1、汉语缺少语法上的形态标志。我们说的“合成”,如果是指合在一起不能分开的意思,那么汉语里没有这样的合成谓语。这一术语不符合汉语的实际,因为这三个“合成谓语”中间都可以插进其他成份。例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中,许多论者都使用着“社会主体”、“群体主体”一类概念,且把社会或群体可以作为主体当作是不言而喻的东西而未加论证。笔者认为这类概念是不能成立的,它们是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相违背的。其理由如下:“社会主体”之类概念之不能成立,首先在于社会或群体缺少作为主体的最基本规定性  相似文献   

7.
“术”指具体的医学知识 ,“道”指医学知识得以发展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术是结果、是道的外化、附着物。无术 ,道则无所依 ;道是术之灵魂 ,无道 ,则术不活。道是由已知之术过渡到未知之术的唯一途径 ,是发展、是创新、是以不变应万变之法。然而长期以来 ,重术轻道思想一直在我们医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等环节和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深入分析重术轻道思想的原因和消极影响 ,扭转重术轻道思想 ,是我国医学教育迎接 2 1世纪挑战的根本途径。1 重术轻道之原因医…  相似文献   

8.
军事伦理学的提出及其发展,是同军事伦理学本身能否成立的问题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迄今为止仍有人认为军事伦理学的存在是不合理的,但客观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这一学科存在的合理性。 关于军事伦理学是否成立并是否值得研究的问题,是由战争的道德性质引起的。其核心就是战争的正义性及非正义性问题,西方军事伦理学界称之为“正义战争论“(just war theory)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LAL-1智慧乃变化术:遇难题变而化之,有“变过去,变过来”的规律。本篇介绍LAL-1智慧术在科技、创新、商场、生活等诸多方面中的运用。LAL-1在科学技术中的运用其实,无论初等数学、高等教学、现代数学,数学智慧基本的是一个“变”字.往往是“变过去,变过来”。又如各种“方程法”,未知变“已知”(X),立方程,解方程,求出未知;换元法:将问题中某些内容的形式换一换(换元),就变难为易,最后再变换回去;三角法:代数变三角;高等数学中,直变曲、曲变直,还如拉曾拉斯变换、沃尔变换、射影变换、拓扑变换、同态映射、同构…  相似文献   

10.
有的同志认为,单独概念的外延不能划分的这种“常见的说法”“是有片面性的”,“因为在思维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许多对单独概念进一步进行划分的现象”。他们举例说,单独概念“中国”可划分为“旧中国”和“新中国”。(见本刊1982年第四期第24页。)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能成立的。单独概念不能划分。在形式逻辑中,所谓划分是指把外延较大的概念(属概念)依据一定的标准分为若干外延较小的概念(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换句话说,划分后的概念与被划分的概念在外延上的关系应当是属种关系,前者须是后者的种概念。这是判别是否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各地有很多人都等待着对世纪的来临,正在筹备欢迎新的千禧年。这是千载一时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难怪众人都这样雀跃与兴奋,期待着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它能够带来平安与幸福的生活;同时,亦准备接受一个已知而又未知的将来,凭着信心勇往向前。所谓已知是因为一如俗语所说“太阳之下没有新的事物”,有的只是新发明和新发现而已,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而做食品的材料并不是新的,可是每年都有不少食物的新产品,这便是已知而又未知的一个例证。另一个例证是我们知道每天都要吃食物,可是却不知道来年有什么可以吃,或是我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李自璋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1):42-43
“发散思维”,是心理学,特别是创造心理学讲得较多的一个概念。它是与收敛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受固定的范围和方向的限制,而沿着不同的方向、角度、标准去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现有知识的范围,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由已知探索未知。但是,值得提出的是,诸多心理学论著或心理学教科书、工具书,对思维的“发散性”与“求异性”不作严格区分,言“发散思维”又叫(或“就是”)求异思维,或曰:“Divergent Thinking又译求异思维”,等等。如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5卷,教育心理学)》,杨靖主编的《简明心理学辞典》、张念宏主编的《教育百科辞典》、张述祖、沈德立编著的《基础心理学》、J.M.索里等著、高觉敷等译的《教育心理学》等等即如是说。笔者认为,这种提法和译文是不准确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诗无达诘”,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诗歌是不可能彻底解释清楚的,或者说任何一种解释都带有解释者的主观理解成份,因此也就因人而异,永远不可能出现一种“最终解释”。禅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禅宗认为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原本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述的,禅诗仅仅是勉强用来做喻示或暗示而已。这就像禅宗常讲的“指月”之喻一样,诗境不过是指向明月的手指,禅境才是手指要指的明月。于是,无论多么高明的解释者,要说清所见的“手指”(诗境)已属不易,要说清所感的明月(禅境)则不免是非非之想了。  相似文献   

14.
某中学的食堂容纳不了很多学生搭伙,于是总务处出了一张布告,规定“凡路程在三刻钟以下的不能搭伙”。这个规定是含混不清的。“路程在三刻钟以下”是个很不明确的概念。第一,是指步行三刻钟还是指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辆三刻钟?第二,是指来校单程三刻钟还是指来回三刻钟?第三,“三刻钟以下”是不是包括正好三刻钟?在这个规定里,这几个问题都是不清楚的。  相似文献   

15.
儿童演绎推理特点再探——假言推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推理能力的出现和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正确掌握这种能力一般认为是在儿童发展的后期。其实这种从已知推到未知的思维在幼年儿童身上早已出现,只是由于未能摆脱有限的具体感知经验的局限性,因而往往得出一些荒谬可笑的“结论”。例如影片《以革命的名义》中,一名儿童从“生过伤寒病会落发秃顶”推断“这个人(列宁)秃顶一定是生过伤寒病”的结论。类似这种逆向推理的思维过程是往反于单一的联系之间:A(?)B。而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却是复杂的,多枝的,A 不仅可以与B 有必然联系,也  相似文献   

16.
有人这样推论说:四个现代化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当然也要现代化。这个推论如果成立,那就是说一切科学都要现代化。可是,我们实际上只可讲“现代科学”,却不能说“科学现代化”。“现代科学”是指现代产生或发展起来的科学,同“科学现代化”说的不是一回事。科学虽然也是发展,但那叫发展,而不叫现代化。比如,数学中的代数学怎么现代化?几何学怎么现代化?只要是真科学,不是似科学,它就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存在什么现代化问题。四化建设所讲的“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针对我们国家目前的科学技术的落后状况说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研讨会于1988年秋在成都召开,就党政干部必备的美学修养、审美教育和美的本质与特征问题展开讨论。有人认为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建立的一种关系。有人则认为美就存在于客体之上。或认为美的对象在同人建立审美关系之前,其美的属性只是一种潜在因素,因而不能把美和审美相提并论。有人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有人则认为“对象化”说尚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有人认为美是一个词,而不是一个“物”,它是人创造出来的指谓人的审美感受的符号,因此,它是一种主观游戏或约定。有提出美的根本特征是“惚恍性”。“惚恍”是指一种不实之象内含深远精灵和不可言说之意;“惚恍”之境是主体在超功利的主观态度下,通过体验达到的境界。有人认为用“惚恍”来界定“意境”美的根本特征似  相似文献   

18.
在道德宣传教育中,注意道德要求的“对应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所谓道德要求的“对应性”,主要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道德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应该对这些特定关系的双方提出对应的道德要求,而不能只是片面地要求某一方面尽道德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道德的调节作用,更有利于建立和发展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例如,家庭道德在调节夫妻关系时,就应该对夫妻双方提出“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互让、互谅、互慰”的道德要求,不能片面的只要求妻子服从丈  相似文献   

19.
葛树先同志在《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是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吗?》①一文中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提出“质疑”,全面否定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即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他的论点和论据是不正确的、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读了贵刊83年第5期所载《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看逻辑与语言的冲突》一文,很受启发。但心里又有些忧虑,并产生一种縹缈之感。受到启发的是,一方面,得知了“草木有情”这一科学的结论;另一方面,这么优美经久不衰的语言。竟经不起逻辑的分析,竟因“不合逻辑”而“不能成立”,从而也推翻了长期盘踞在我脑子里的“凡不合逻辑的就是荒谬的”这一错误的结论。不能成立的东西,是不是就不能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