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全球艺术环境的影响下,艺术设计需要依靠多种创新理念来优化和完善,如此方可达到与众不同的艺术设计效果。现阶段,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发展氛围并不好,通过视觉传达艺术,商品能够发挥不一样的商品影响力,其实效价值也会大大增加。通常情况下,在教学中,通常会忽视艺术的"视觉传达"能力,而过分专注于艺术设计的"艺术魅力",以至于让学生产生困惑想法。基于此,将结合新时期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理念,展开讨论,围绕新时期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理念的教学实践工作,提出科学的想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商业设计的繁荣;而市场的变化、技术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使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本文从人类视觉最基本的特征,阐述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再现的现象,以帮助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同行们从根本上了解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对于当前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建筑空间当中,视觉传达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建筑空间设计质量。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建筑空间中视觉传达设计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缺乏协调性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艺术设计效果。基于此,文章首先概述了视觉传达设计,其次分析了城市建筑空间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和现状,再次探讨了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优化设计策略,最后分析了城市建筑空间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传达在技术层面越来越完善,而相对于内容上则创新不足,在这样的形势下,具有民族性的视觉传达设计逐渐被认可,而笔墨艺术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正是体现出了民族性上的创新力。文章阐述了笔墨艺术元素与视觉传达设计相融合的方式,对笔墨艺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现实创作意义也进行了研究,将笔墨艺术元素嫁接在其他的表现形式上,让宝贵的文化精髓与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相互融合,必将为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带来新鲜的时代血液。  相似文献   

5.
张引 《美与时代》2004,(7):62-63
本文立足于对展示设计功能的研究,充分说明了视觉传达在展示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对展示与视觉相结合的剖析,揭示了视觉传达对于展示设计的重要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在提倡文本开放的当代文艺研究中较为常见,在视觉传达设计叙事中尤为明显,这是其所具有的专业特性决定的。吉拉尔·热奈特从关于互文性理论的五种互文类型出发,研究互文性在视觉传达设计叙事中的存在特征,探求视觉传达设计叙事中互文性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专业界限的模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展所展示的作品,难免过度"跨越",缺乏深度,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科教育应注入新的智慧。旧的思维模式已不足应对这个数字时代,只有以品牌为主导,将视觉衍生品设计在毕业设计中进行课题导入,从人群定位、品牌建立、元素提取、设计转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才能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带来一些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关注弱势群体是当下的社会热点。文章通过对非视觉感知在城市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中的研究,阐述了视觉传达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通过视觉媒介的信息传达,而是与人的情感、生理、心理等多种感官共同构筑的信息传达综合载体,体现出多角度的人性化思考和对人权的尊重。  相似文献   

9.
汉字中的形象是主体心意与客体物象交融合一的寓"意"之"象",它超越了被模拟的客观物象,是具有意象化特征的视觉符号。汉字的视觉传达设计就是要挖掘出汉字独特的视觉魅力和文化内涵,利用汉字的意象性来传达丰富的信息,提升所传达信息的识别功能和准确性;用内涵丰富和形式优美的视觉意象,表达出潜在于中华民族文化深层的意蕴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在信息传达中已进入读图时代,视觉营销成为主流,作为人才的输出方,高校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切,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常态"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学的新局面,这给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机遇,在这种"新常态"下,社会对于视觉传达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作为社会岗位的重要"供应商",需要紧跟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潮流,以动态的角度来观察视觉传达专业的变化,同时需要对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只有这样,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下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更加多元化,从传统色彩观对平面设计的色彩影响到现代的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多种体现形式,这从"旧"到"新"的发展过程使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更加丰富。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得出主要的研究方向,即"公众对于平面设计中色彩的精神诉求""传统色彩观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表达"以及"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特殊应用形式"。色彩是设计展现在公众面前的直接表现,丰富的色彩应用形式能更全面的表达出平面设计中的文化意涵和设计主题。  相似文献   

12.
视觉传达符号在高校校园建设中处于基础而重要的位置。以天津师范大学导视系统中的视觉传达符号设计为例,研究视觉传达符号在高校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策略。高校视觉导视系统设计应坚持以使用功能为主、兼具审美功能的设计诉求,融入高校特有的人文内涵、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使用者主体体验的设计思路,提升高校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校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型、技能型艺术类人才需求迫切,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与应用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模块化教学系统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岗位技能和就业创新能力,满足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设计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传达信息为目的的艺术设计形式。功利性的诉求使视觉传达设计与商业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从而使其具有显而易见的商业本质。而在我们热衷于探讨视觉传达设计的商业与艺术特性的同时,显然不能忽视其对于社会文化的承载、传播和引领作用。在社会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商业化、视觉化的今天,在保证为商业服务的同时,突出和强调文化关注在当前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与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于当前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视觉领域的视觉传达设计概念已不仅仅局限于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领域的范畴了,而是拓展至了四维至多维领域内的研究。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多维性相关理论对红色旅游进行拓展研究,以期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分析方式将多维性与红色旅游二者进行的结合,为红色旅游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开始由二维向三位多元化方向发展,原有的计算机绘制图形和表现手法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设计者们在探索新的表现方式。材质已经成为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不管是作为载体还是作为元素出现,材质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效果。各种材质各种手段的应用,丰富了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是沟通设计者和受众之间的桥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中材质应用的探索也会不断地进行下去,我们要在设计中把握好材质的应用,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形象设计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存在普遍的"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形象一大显著特色便在于其整体视觉的差异之美,而城市视觉形象影响着视觉主体的传达力、持久力,一座城市其视觉形象好与坏给人的感觉差别很大,或令人过目不忘,或如过眼云烟。作为城市可视性、可读性、可赏性的魅力之处,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主要由文字、图像、色彩等元素组成。探析如何赢得城市居民对该座城市的情感共鸣,以及如何创造外来游客对城市的记忆点,是文章研究的一大目的。基于此,文章通过阐述城市形象、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特征,分析视觉传达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作用,对视觉传达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促进城市形象的有效建立,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着古老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细分为许多方面,各个方面又包含着众多元素。现代的视觉传达主要与传统文化的色彩元素有关系,传统文化中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及运用体现在环境方面的视觉设计、标志标准方面的视觉设计和产品包装方面的视觉设计。通过分析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的异同之处,并且论述了它们在视觉传达上的具体应用,目的在于使中国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充分表现在视觉传达与现代色彩艺术中,最终达到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视觉传达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它利用人们感官系统中的视觉部分进行信息交互和感知体验。视觉设计和艺术表达有着相同的视觉要素和形式语言基础。在全球化及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要重视感官的体验、情感价值的丰富和思维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语义原指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在当代设计应用中主要表现为将设计语言和设计构思应用于产品设计之中。而文创产品设计属于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交叉学科,既有产品设计的功能要义,又有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语义。通过分析文创产品设计和语义学的发展现状,探讨语义学对文创产品设计的影响,从而研究语义学理念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流程,形成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通过初期的设计目的与主题调研,寻找整体设计的设计诉求;其次将设计诉求的深层次文化语义,作为设计元素的提取依据;最后使之成为设计成品制作环节的重要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