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不同认知风格小学生的外显和内隐记忆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146名学生为被试,采用2(年级:三年级、五年级)×2(图片类型:具体图片、抽象图片)×2(认知风格:冲动型、反省型)混合设计,依据Gruppuso等人提出的单一测验加工分离程序的范式,对不同认知风格小学生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发展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外显记忆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内隐记忆则无。认知风格对外显记忆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五年级反省型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同年级冲动型被试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比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受到认知疲劳影响的情况,以了解内隐记忆的自动化加工机制。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使用词汇判断与词汇再认任务测量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实验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组,疲劳组的被试在完成疲劳任务后内隐记忆成绩显著下降,而外显记忆没有受到影响。结果说明相对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更容易受到认知疲劳影响。内隐记忆虽然是无意识的认知加工,但是与其他自动化加工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比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受到认知疲劳影响的情况,以了解内隐记忆的自动化加工机制。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使用词汇判断与词汇再认任务测量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实验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组,疲劳组的被试在完成疲劳任务后内隐记忆成绩显著下降,而外显记忆没有受到影响。结果说明相对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更容易受到认知疲劳影响。内隐记忆虽然是无意识的认知加工,但是与其他自动化加工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6名大一本科生为被试,采用120张情绪效价人物图片,运用加工分离范式研究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心境一致性效应不仅存在于外显记忆,而且也存在于内隐记忆;(2)心境一致性效应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上没有性别差异;(3)在心境一致性实验中,自然抑郁组被试可能存在外显记忆缺损。  相似文献   

5.
脑外伤患者记忆功能的双重特征:损伤与保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探讨了中─重型闭合性脑外伤患者及对照被试(各17名)在对单个汉字不同水平的加工后,其外显记忆(自由回忆、再认)和内隐记忆(汉字补笔起动效应)的若干特点。发现:患者组外显记忆受损而内隐记忆正常;两组被试在深层意义加工中的外显记忆均强于在浅层表面加工中的外显记忆,这种语义易化现象以耗费更多的认知努力为代价,其中患者组耗费的尤多,而记忆效率却不及对照组。综上,脑外伤患者记忆功能呈损伤和保存双重性。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选取30名被试,采用任务分离实验研究范式探讨不同表面特征图片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以32张动物图片为实验材料,其中鱼类和鸟类图片各半。两类图片中一半为黑白图片,另一半为彩色图片,所有实验材料用E—Prime软件呈现在电脑上。结果表明:(1)不同表面特征图片的再认成绩(外显记忆)显著好于偏好再认成绩(内隐记忆),即外显记忆成绩好于内隐记忆;(2)在再认测验和偏好判断测验中,再认成绩和偏好再认成绩在图片表面特征的两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3)控制组的偏好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实验组的偏好再认成绩,即控制组的内隐记忆好于实验组。结论: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既是外显记忆的内容,也是影响外显记忆的重要因素;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高度依赖于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是影响两种记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幼儿对具体图片与抽象图片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3—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具体图片与抽象图片两种材料,分别交叉使用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两种方式,探讨不同年龄幼儿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效果及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幼儿期幼儿确实存在内隐学习,幼儿对抽象材料的内隐记忆效果优于外显记忆效果;幼儿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两种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类“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某些特点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再认过程中,被试对被攻击者的辨别率(A')明显高于攻击者,B″也具有明显特征。证明人类的外显记忆更多倾向记忆“灾难现象”。②偏好测试中,被试偏好攻击者明显多于被攻击者。证实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实验性分离的存在。也就是说学习攻击性图片在人类记忆中,产生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启动效应。同时也证实了内隐与外显记忆之间存在任务分离的加工演变过程。③偏好测试中出现被试对陌生人(中性人物)的偏好率明显高于攻击与被攻击者的总和。我们认为这是间接启动效应,是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选择上发生冲突继而导致倾向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性别加工的记忆效应与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明贵 《心理科学》1998,21(3):238-241
本研究以72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过程分离程序,探讨了不同性别加工学习条件下被试的记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两性角色行为特征的认知过程中,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有意识的外显记忆效果,两种条件无显著差异;但在无意识的内隐记忆效果上差异显著,反映了一种对女性另眼相看,严格苛求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0.
钟毅平  杨治良 《心理科学》1993,16(6):326-332
本研究探索非言语信息的内隐记忆。用新异的不熟悉的三维物体图形作为实验材料,物体决定测验评价内隐记忆,是/否再认测验评价外显记忆,操纵学习(?)测验间物体图形的颜色(实验一)和大小(实验二),80名被试参加实验一,另80名参加实验二。结果发现:(1)存在着非言语信息的内隐记忆,且与外显记忆相分离;(2)新异的不熟悉三维物体的颜色和大小由外显记忆的情节系统所表征,而非属于结构表征系统,从而支持多重记忆系统假说。  相似文献   

11.
内隐学习中东巴文促进幼儿汉字字形记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任务分离范式考察了内隐学习中只学汉字、结合图画学习汉字、结合东巴文学习汉字对幼儿汉字字形记忆的影响。幼儿通过颜色判断任务进行学习。实验1采用再认任务考察学习方式对汉字字形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2采用偏好判断任务考察学习方式对汉字字形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伴随学习条件下, 东巴文能够促进幼儿对汉字字形的外显记忆, 东巴文可以成为幼儿汉字学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人们学习将感知到的客体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规则分类存储,即类别学习。而工作记忆作为多种认知加工的基础,对类别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已有研究,分别梳理了言语工作记忆和视空工作记忆对基于规则和信息整合类别结构的影响。目前,执行功能是否影响内隐类别学习系统、工作记忆负荷对内隐外显类别学习系统的影响是否一致还存在争议。此外,工作记忆影响知觉类别学习的认知加工阶段尚不清晰。未来的研究还需明确工作记忆负荷对内隐和外显类别学习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工作记忆影响类别学习的认知加工阶段假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The extraversion score of 12-yr-old children was compared with a measure of their verbal-imagery learning style and their immediate recall performance on concrete and abstract prose passages. Learning style was assessed by the verbal-imagery code test which attempts to monitor the presence of verbal associations and images dur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 test gives a ration which when high indicates high imaginal and low verbal performance, and when low the reverse. Extraversion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verbal- imagery code ratio. Further,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passage type in their effect on recall was observed. Extraverts were superior on the abstract passage, while introverts did best on the concrete material. The finding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that extraverts are verbalisers and introverts are imagers.  相似文献   

14.
采用Jacoby加工分离程序,以无意义音节字母串为材料,对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和中间型被试的内隐、外显记忆进行分离,考察不同认知风格类型的个体,在加工信息过程中,对与其认知风格类型匹配或不匹配的材料的编码和提取上是否存在不同的方式和策略。结果表明:1)场依存型个体的意识性提取成绩好于场独立型个体,场依存型个体的外显记忆好于场独立型个体。2)场独立型个体的自动提取成绩高于场依存型个体的成绩,场独立型个体的内隐记忆好于场依存型个体。3)无论在意识性提取还是自动提取方面,中间类型个体的成绩总是介于场依存型个体与场独立型个体之间。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o what extent advance planning during sentence production is affected by a concurrent cognitive load. In two picture–word interference experiments in which participants produced subject–verb–object sentences while ignoring auditory distractor words, we assessed advance planning at a phonological (lexeme) and at an abstract–lexical (lemma) level under visuospatial or verbal working memory (WM) load. At the phonological level, subject and object nouns were found to be activated before speech onset with concurrent visuospatial WM load, but only subject nouns were found to be activated with concurrent verbal WM load, indicating a reduced planning scope as a function of type of WM load (Experiment 1). By contrast, at the abstract–lexical level, subject and object nouns were found to be activated regardless of type of concurrent load (Experiment 2). In both experiments, sentence planning had a more detrimental effect on concurrent verbal WM task performance than on concurrent visuospatial WM task performance. Overal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dvance planning at the phonological level is more affected by a concurrently performed verbal WM task than advance planning at the abstract–lexical level. Also, they indicate an overlap of resources allocated to phonological planning in speech production and verbal WM.  相似文献   

16.
潘毅 《心理学报》2010,42(12):1118-1127
两个实验分别考察外显和内隐言语记忆中的特征维度信息对基于维度的视觉选择性注意的自动引导作用。实验一要求被试在言语工作记忆(外显言语记忆)保持阶段完成一个视觉注意任务,结果发现了显著的一致性效应,即记忆任务相关维度和注意任务相关维度不一致条件下的注意任务反应时要显著慢于两者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实验二采用go/no-go任务以考察内隐言语记忆对视觉选择的影响,结果也发现了类似的一致性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外显和内隐言语记忆中的抽象维度信息自动引导注意选择视场中与之匹配的视觉维度,而不管该维度是否为当前注意任务的相关维度。  相似文献   

17.
记忆心理学领域大量研究证实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ERP分离,且内隐记忆相比外显记忆在记忆容量、保持时间及稳定性上均有优势。实验记录了15名被试在内隐记忆任务与外显记忆任务中形象图标和抽象图标的行为及ERP数据。结果表明:内隐记忆中,形象图标的行为和300~500ms顶区差异波的启动量均显著高于抽象图标外显记忆中,形象图标的外显记忆正确率显著高于抽象图标,而反应时无显著差异; 300500ms额区的差异波,形象图标显著负向于抽象图标,而500800ms顶区的晚成分差异波两者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形象图标在浅加工下进行无意识记忆具有明显的优势。形象图标与抽象图标在图形化界面语言的使用中一直存在争论,通过实验在行为指标与脑电生理指标上提供了量化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