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书架     
《周易纵横谈》黄庆萱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共16.1万字。该书系台湾著名学者黄庆萱先生自1978年至1990年十余年间论《易》作品的一个结集,首次在大陆出版。除自序外,全书共有九个部分,下面依序简介之。其一,“周易丛谈——名义、内容、大义和要籍”,顾名思义,该部分是对《周易》文本基本情况的介绍。其二,“周易象数与义理”,旨在探索象数与义理在《周易》研究上的关联性,对于易学史上“象数”与“义理”两派之争论有廓清之功。其三,“周易时观初探”,指出“周易”原含“周流变易”之时观,六爻代表较小规模之周流变易,六十四…  相似文献   

2.
论文对古代典籍所载"易象"一名作了新的解读。认为所谓"易象",仅是当时《周易》的另一种称谓而已,它并不神秘;"易象"与今本《象传》没有直接联系,尚无渊源,《象传》"演德","易象""尊礼尚施",至汉代仍保存有以古礼诠释《周易》的传统;古代《周易》原有《象经》,或以《卦下易经》当之,惜已不传;但在清人的《易》著中,至今仍可见其传承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以象示意是《周易》的鲜明特色。领会《周易》的内涵必须通过易象,脱离易象则无以解《易》。翻译《周易》时,译者应聚焦于易象,积极运用象思维,创造性地传译易象。易象翻译宜采取"象译"策略,择用移象、存象、释象等手段,换象、添象、删象等手段则不宜使用。这样,译文才能将原文蕴含的中国传统思维样式、认识形态和哲学智慧充分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4.
何丽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出版。全书28万字,322 页。八字术源于《周易》,是传统术数中的一种,在中国城乡具有广泛影响。该书主要从八字易象本身的组成和八字术的来源、术数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八字易象哲学思想本身发展的历史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八字是一个结合了阴阳五行的象,阴阳为体,五行为用,以阴阳五行之气推算个人的命运,是从京房易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结合阴阳与五行思  相似文献   

5.
钱一本易象义理窥测──评《周易像象管见》张克伟[港]象数是《周易》的核心内容,“象”指卦象、爻象,即卦爻所象之事及其时位关系。而“数”则是指阴阳数、爻数等。“象”和“数”构成了《易经》的基础。“易象”作为《周易》的一个分支系统及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弥补...  相似文献   

6.
新书架     
《〈周易〉演说》光本作者:蒋凡。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全书47万字。以周易)演说》是一部打通文史讲哲学的新型易传。全书按周易通行卦序,分为六十四章,一卦一章,每章标题均是整齐的七字句,简练扼要地概括本卦意旨,如“修德服人说会聚——《苹》卦第四十五”等。各章体例相同:先结合自身体会谈对一卦的整体认识,然后解释卦象、卦辞,既而逐交分析,最后综合评述。整个阐说过程以传统《象传》人家传》为基础,但又不困于此,广泛参阅了四库全书《易》类丛书及今人著作,对易象的解释有诸多独到之处,是一部富有创见的《周…  相似文献   

7.
《周易》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有着一个完整的图式 ,其基本结构是象数 ,其中象是认知经验的形象化和象征化 ,数是形象和象征符号的关系化以及在时空位置上的排列化以及应用化与实用化。在此基础上 ,易象的关系和排列亦即易象的数的关系中呈显的意义凝化为概念并将这些意义和概念发挥为命题及判断 ,即易象、易数、易义的整体化和思辩化 ,这标志着《周易》的思想从最初的原始巫术蜕变为缜密严谨、完整系统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牟宗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出版。全书共13.8万字,是当代新儒家之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于香港新亚研究所讲授《周易》课程的记录。该书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其名为《周易》,分为二十一讲,讲于1992年;后半部分讲《系辞传》,共九讲,讲于1973年。前  相似文献   

9.
《周易》对中国古代乐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宇宙观,为中国古代乐论家探讨音乐本源问题提供了哲学基础;二是易象蕴含了艺术思维的精髓要义,古代乐论中乐象说的基本思想和理路多与易象相关联,即以“观物取象”为方法,以“立象尽意”为目的;三是《周易》易简原则植根于天地自然之性,着眼于王道教化功能,这又使得它与乐简理论发生了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论《文心》的易象思想陈守富《文心》与《周易》关系至密。粗略统计,《文心》上编十篇、下编十二篇引用了《周易》原文或运用了《周易》思想,取有《易经》二十余卦象,涉及《易传》十篇。《周易》是《文心》思想的重要渊源。《文心》主要取《周易》哪些卦象,起了怎样的...  相似文献   

11.
新书架     
《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附 :〈儒家者言〉章题〈春秋事语〉章题及相关竹简》  韩自强著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4年 7月出版。全书 2 4 .6万字 ,16开本 ,2 0 7页。阜阳汉简《周易》是1977年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出土的汉简之一。本书作者亲自参加了阜阳汉简的发掘工作 ,并从事整理研究工作历时 10年之久 ,最终有了此单行本专著的问世。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 :一、阜阳汉简《周易》照片及摹本。二、阜阳汉简《周易》释文。阜阳汉简《周易》共整理出残简 75 2片 ,计 3119字 ,其中属经文的有110 0字 ,属卜辞的有 2 0 0 9字。…  相似文献   

12.
吴新楚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全书17万字,270页。全书共分三编。上编为《<周易>异文概述》,作者就研究《周易》异文的基本材料、异文的内涵与类型、异文与文字的应用、由讹脱衍倒而形成的异文、异文所反映的词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在目前形成的《周易》热中,很多读者迫切感到需要一部专门为《周易》阅读与研究提供方便的大型工具书,以便把“易经热”引向正确的方向,由蔡尚思先生任主编的《周易大辞典》正在抓紧时间编綦。全书共分八个部分,三千余辞条,一百万字左右,该书自九○年完成筹备后,即进入正常工作,不久将完成出版。  相似文献   

14.
新书架     
刘大钧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全书共21万字,274页,是作者研究新近出土简帛《周易》文献的最新成果。该书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今、帛、竹书《周易》古经文字考,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今、帛、竹书《周易》经文中的相异之字作了深入的考证,对三类文本中经文之今、古文问题,依据传统资料作了详细的辨析。该部分是本书中作者花费功力最大之处,多有精彩之笔,是当今《周易》古经文字考辨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二则分为四部分,一为帛《易》源流蠡测,作者认为帛《易》当抄写于汉高祖之后文帝之前,是田何所传之今文易本,属周  相似文献   

15.
对勘中西,如果说西方文化以科学式的意识符号系统而见长的话,那么中国文化则以审美式的身体符号系统而取胜.而中国文化的这种身体符号系统,最初发端并集中体现在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元符"的<周易>的"易象"之中.对<周易>的"易象"分析表明,该身体符号系统具有有别于意识符号系统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特征,也即其具有符号的亲身性而非祛身性,符号的感情性而非思知性,符号的家族性而非个体或整体性.无疑,对<周易>的"易象"这一身体符号系统特征的重新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真正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其特有的本来面目,而且也为我们克服今天人类符号学日益深重的"唯心主义"的危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和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周易》的哲理化与“易象”符号的更新汪裕雄目前易学界已大致趋向这样一种认识:《周易》的哲理化,实现于“古经”形成到《易传》诞生的历史行程中,即上起殷周之际,下迄战国末年的八九百年间。这是中华文化走出原始巫教的神学阴影,开始人文自觉的重要时期。《周易》...  相似文献   

17.
<正>陈居渊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6月出版。全书以繁体形式写成,共505页,50万字。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书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今古文之异出发引出今古文《周易》之别,提出对费氏《易》作为古文本《周易》的质疑,并从《汉书·艺文志》《汉书·儒林传》等文本资料的文字比对和内  相似文献   

18.
<正>林忠军教授潜心研《易》三十年,《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一书主要是作者近年来易学研究最新成果的结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出土易学文献蠡测、易学史管窥、易学方法论和易学哲学解释。全书阐述、论证了《周易》文本的形成与内涵,易学史的脉络和研究方法,以及易学解释学的形成与转向,将作者对于《周易》研究的思考与时代思潮的结合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金春峰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全书共17.5万字。该书对《周易》古经之编纂成书及其思想意义、《易传》“十翼”的形成时代及其思想特色、帛书《易传》所反映的思想与时代、郭店楚简的成书时代和思想意义等四个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全书共分为十三章,兹不一一胪列,现专就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书中的新看法、新结论摘引如下。其一,对一些卦的卦爻辞做出了新的解释,并以之为基础对《周易》的编撰及其所透显的哲学观念、伦理道德观念,进行了有根据的阐述。其二,在《大象》与《…  相似文献   

20.
廖名春著,齐鲁书社2001年8月出版。全书27.7万字,379页。本书是以逼近法,以传统文献和出土材料相互发明的方法,系统而有选择地探讨《周易》经、传和易学史的一部专著。全书共17章,分为上、中、下、外四编。上编《易经探源》共4章,主要利用新出土的帛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