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俯身的高度     
正孩子突然吵闹不休,母亲烦躁不安,好说歹说孩子依然不能停止哭泣。孩子的母亲万般无奈,正想朝着孩子的屁股揍一下,以示警告。就在母亲低头的那一瞬间,母亲看到孩子的新衣服破了一个小洞,妈妈猜测着,原来孩子的哭闹是因为妈妈新给她买的衣服破了,于是妈妈试探着问孩子,宝宝你哭是不是因为衣服破了?孩子狠狠地点点头,终于获得了母亲的理解,孩子嘤嘤地说  相似文献   

2.
学会欣赏孩子已经成为当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主流。懂得欣赏孩子的成人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推动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学会欣赏孩子,重要的是学会欣赏的手段,即怎样把“欣赏孩子”的理念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众多的手段之中,表扬是一种最常用和最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家庭中,相对于孩子,父母总是强势的一方。对于孩子身上暴露出来的“待人不礼貌”“不愿意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等等“小毛病”,父母总是倾向于把问题原因归结为“孩子天生性格如此”“自家孩子就是不如别人”等客观因素,很少从自身找原因。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对象,而模仿正是孩子习得技巧、获取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毫不夸张地说,孩子身上的问题,基本上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金红 《大众心理学》2020,(2):29-30,23
2019年4月的一个上午,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这位家长的孩子上初三,原来学习成绩挺好,马上要体育考试了,但孩子就是不上学了。孩子老师、同学、家长、亲戚试图和孩子沟通,孩子基本都不搭理。家长很焦虑,感觉和孩子仿佛突然在两个世界了,彼此没有信号。如何才能和孩子沟通呢?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5.
学会独立     
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处可见“长不大”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可谓独生子女的“通病”。我们许多期望孩子成才,扶助孩子成才的家长们,包揽了孩子力所能及的很多事情,以至养成孩子事事依赖别人,独立性差。长此以往,这些依赖性强  相似文献   

6.
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成份是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孩子的主动性完全来自由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由喜欢表扬而发展起的好胜心。假如不能满足孩子的求趣心和好胜心,他们将毫不留情地拒绝一切学习。有些家长常常不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强迫孩子去学习毫无兴趣的东西,在心理上给孩子造成各种各样的压力,使孩子从小就产生厌学行为,这种消极行为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隔代抚养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一些年轻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生下孩子,甩手交给了奶奶或姥姥,有的干脆把孩子送到外地去,直到孩子长大了才接回身边,目的是监督读书,让孩子按父母的愿望去发展。于是问题接踵而至,因为,孩子毕竟是灵与肉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不少家长都有疑问:为什么孩子会变得那样的独立和难以沟通呢?父母怎样和孩子沟通呢? 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想想我们自己是  相似文献   

9.
用一两句话概括预防和矫正孩子不良心理主要方法的知识核心点:如何让孩子学会宣泄不良情绪、如何调节孩子的情绪、如何解除孩子的心理压力、如何解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如何矫正孩子的孤僻性格、如何解除孩子的胆怯心理、如何解决孩子的坏脾气问题、如何解决孩子的烦恼问题,都有具体可操作的办法。这些方法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学会和基本掌握,并能够指导家长和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时下,大多数年轻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十分关爱,可真正将孩子作为有人格自尊的人来看待的并不多。孩子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在向父母诉说时,稍不如意,就被父母打断,不让孩子把话说完。父母对孩子轻则斥责,重则打骂,对此,孩子只能把话咽回去。据某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70%以上的父母承认没有耐心听完孩子说话。 没有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而父母却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给孩子,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孩子说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父母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2.
利未 《天风》2011,(1):47-47
做父母的会生孩子却不一定会养孩子。虽说一切为了孩子,孩子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我们真的没有在教养孩子方面有认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阿德勒是世界知名心理学大师,他以真实生动的事例和历经时间检验的理论,带您读懂孩子的心。引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编者一、我们的孩子并非很无知"现在的孩子啊,怎么能那么无知?""像我们那个年代,孩子多好管,现在的孩子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这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常发的牢骚。教育是什么?如果简单归结的话,教育就是  相似文献   

14.
做家长的都企盼自己的孩子成名成家。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有时却没有注意到自己对孩子的评价也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成长。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做错了一点事,便大发雷霆,指责孩子“笨蛋”、“没出息”;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向外人诉说孩子的种种缺点,为了不让孩  相似文献   

15.
创感教育关注孩子的生活经验,注重孩子的个性表达能力,激发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幼儿的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因此,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感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自身创感能力的提升来引领孩子的创感的意识;创设易感应的环境来潜移默化孩子的创感能力;有趣的多种教学来提升孩子的创感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只生不养 人们常常有个错误的育儿理念,认为自己的孩子无灾无病,能吃能睡,身体健壮,就是好孩子。根本就没有考虑孩子的心里到底有什么需求。把孩子交给父母、保姆、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只想到有孩子的乐趣,没有尽到父母养育孩子的职责。总是以工作太忙和社交太多而没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致使孩子形成孤独的心理。时间越长,这种心理问题越严重。尤其要牺牲一点社交时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孩子成长过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求: 一、是需要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明白是非观念。  相似文献   

18.
儿童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习电脑和上网,但不同年龄的孩子,电脑网络活动有所不同,父母的指导也不同。可将2~18岁的孩子分为6个年龄段。2~3岁:不要让孩子自己玩电脑和互联网,但可以看父母使用电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触电脑的主要内容是:看动画片和适合他们兴趣的电子出版物。父母操作电脑时,可向孩子]示鼠标的用法,并让他们尝试使用键盘。4~5岁:让孩子使用电脑完成学习任务是不适宜的。这个年龄段,孩子最适合玩电脑游戏及使用教育娱乐软件,或学一些最初步的计算机知识。6~9岁:父母或许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很快熟悉网络,而父母不能让孩子…  相似文献   

19.
孩子成长过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求。 一是,需要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明白是非观念。  相似文献   

20.
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青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个孩子。他忙于生活,又忙于看家,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因而他训练了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孩子,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有一天,主人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