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1986年6月4日—19日,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主席,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威南·高希(Venant Cauchy),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教授和哲学所所长邢贲思教授的邀请,偕夫人来华访问。高希教授在北京访问期间,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有关学者举行座谈。他着重介  相似文献   

2.
第17届世界哲学大会(1983,8,21—27,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参加者来自包括我国在内的70个国家。我把根据大会的材料和印象所得出的关于西欧哲学发展最新趋势的进一步结论与我所研究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哲学和社会哲学的文献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的哲学和人类──第19届世界哲学大会简介韩庆祥第19届世界哲学大会于1993年8月22日至28日在莫斯科召开,60个国家、地区的800多名哲学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其中著名哲学家邦格(加拿大)、罗蒂(美国)、利科尔(法国)、穆尔蒂(印度)、阿伽齐(意大利)、王浩(美籍华人)以及俄罗斯哲学家弗罗洛夫、斯乔宾、列克托尔斯基、奥伊则尔曼等出席了大会,并做了专题发言;我国的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共中央党校和北京大学的9位学者也组团出席了大会,并宣读各自有关专题论文。现将这次哲学大会的主要问题简介如下。一、大会的主题19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转折点上的人类:哲学的前景”。这次世界哲学大会基本上分主题报告和学术研讨会(或圆桌会议)两种方式进行。大会共做了四次主题报告,其题目分别是:《哲学与未来形象》(由俄罗斯哲学家乔宾等演讲),主要探讨哲学与文化的转型及未来重建问题;《技术文明的命运:进步的代价》(加拿大哲学家邦格等演讲),主要谈论西方工业技术文明或文化的前途、命运和出路问题;《现代人道主义:理论与现实》(俄罗斯哲学家列克托尔斯基等演讲),主要论述世纪之交中人和人类的发展及人道主义的实现问题;《新思维:传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2,(3):2-2
<正>上海市期刊协会三届五次理事大会召开本刊讯(丁介仁摄影王荣伟报道):上海市期刊协会三届五次理事大会于2012年2月16日下午,在《天风》编辑部召开。主编单渭祥牧师应邀介绍中国基督教及《天风》刊物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哲学分析》2015,(3):176-181
<正>"哲学与生活世界"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12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会联合举办。这是继2013年8月哲学所在希腊雅典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举办的同样主题会议的基础上,对"哲学与生活世界"这一主题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研讨。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25篇,来自中国大陆、美国、加拿大、黎巴嫩、伊朗、荷兰、俄罗斯、乌干达、罗马尼亚、波  相似文献   

6.
世界哲学大会 (WCP)和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 (FISP)是展现各国哲学各项工作发展和实现全球化水平的一面多棱镜。FISP是当代世界哲学学科中最高级别的、非政府性的国际学术组织 ,成立于 1948年。由其发起的WCP是当前世界哲学学科中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会议 ,FISP所举办WCP以及其他国际性哲学学术活动是当代世界哲学发展中的最重要事件 ,它还为各国哲学团体和哲学家加入到世界哲学论坛高水平的对话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空间和舞台。190 0年 ,由西欧几个国家的哲学组织发起而召开了第 1届世界哲学大会 ,其后这样的会议每隔三、四年召开一次。…  相似文献   

7.
应第四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组委会和哈佛大学哲学系、哈佛大学燕京学院、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和纽约大学哲学系邀请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陶德麟、汪信砚、何萍、雍涛、陈祖华、姜锡润、萧诗美、赵凯荣等八位学者 (陶德麟教授因参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的会议未能成行 )于 2 0 0 0年 9月 1 9日至 1 0月 1日赴美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会晤与交流。现将此次访问的情况分两个方面介绍如下 :一、参加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由美国大型学术期刊《马克思主义反思》杂志主办 ,每四年召开一届 ,今年是第四届…  相似文献   

8.
西德《普通哲学杂志》1980年第2期报道,德国第十二届哲学大会将于1981年9月29日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城召开。总题目是《人和人的科学》。大会将安排学术报告、座谈会和分组讨论会,此外还安排几次作专题报告的全体大会。10月1日,计划到布里克森作一次参观,在那里也召开一次关于尼科拉·冯·库厄斯的学术会议。会议邀请对简洁报告(不超过三十分钟)感兴趣  相似文献   

9.
印度哲学大会(以下简称印哲大会)自成立之日起似乎就成了一个总结印度哲学界每年工作的组织。它的成立(1925年)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所激发的科学、文化、社会各界爱国知识分子的复兴有着直接的联系。印哲大会第一届年会的组织者是著名的印度哲学家、后任印度总统的加尔各答大学教授S.拉达克里希南,当时他就以二卷本著作《印度哲学》(1923年)而名闻遐迩。第一届年会视为骄傲的是杰出的印度诗人和思想家R.泰戈尔担任了此届年会的主席,他是东方国家中第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此届年会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奠定了这个全印哲学组织活动的基础,宣告了印哲大会的成立。此  相似文献   

10.
宋合义 《心理学报》1997,30(1):112-113
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宋合义(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710049)第26界国际心理学大会,于1996年8月16日至21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心理学家四千八百余人参加了这次大会。本届大会收到的论文涉及当代心理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共4255篇...  相似文献   

11.
人类遗传数据国际宣言纲要(修正稿)是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IBC)在第九次会议( 2 0 0 2年11月2 6—2 8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初步审议后提出,并在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起草小组第四次会议( 2 0 0 2年11月2 9日,加拿大蒙特利尔)缜密考虑基础上产生的。全体大会回顾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两个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与公民和政治权利公约,由联合国和联合国体制中专门机构通过的其它国际人权文件,尤其回顾了1997年11月11日通过,并于199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上批准的《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以及1999…  相似文献   

12.
1974年麦克米兰公司出版了《贝克莱》一书,作者为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麦克吉尔大学哲学教授H. M. 布拉肯(H. M. Bracken。《贝克莱》一书系统论述了贝克莱的主要哲学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贝克莱哲学的基本倾向和性质,指出了同传统观点不同的新看法。他认为,贝克莱哲学不属于同洛克的名字紧密相连的英国经验论一派,而属于笛卡  相似文献   

13.
正新华社宝鸡10月16日电(记者冯国、王小鹏)第二十七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16日上午在陕西宝鸡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僧大德、中外嘉宾和佛教四众弟子4000余人云集供奉佛指舍利的佛门圣地法门寺,欢庆世界佛教界这一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向大会发来贺信。俞正声在贺信中说,在第二十七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隆重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出席大会的海内外佛教界朋友们,表示  相似文献   

14.
一、大会的概况:从1978年8月27日至9月2日,在杜塞尔多夫市(西德)召开了第16届世界哲学会议。60多个国家的哲学界派代表参加了大会,他们的总人数超过1500人。第16届世界哲学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哲学与现代科学的世界观问题”。这个总题目包括了一系列更加专门的题目,大会就每一个专题举行了三种会议,即全体会议、分组会议和“海  相似文献   

15.
两年一度的国际中国哲学会——第12届国际中 国哲学会,于2001年7月20—24日,在中国 北京顺利召开。这是北京继1993年主办第八届国际中国哲学会之后,第二次主办这一国际性 的中国哲学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约有300余位,他们分别来自祖国大陆、台湾 、香港、澳门地区和美国、英国、德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13个国家 ,是历届出席会议人数最多的一次。与会学者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有250篇,有204位学者分别 在全体大会和分场会议上发言。本次会议共有4次全体大会,8次分组会议,共五十多个分会 场;分会场最多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技术哲学研究受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中建构论方法的影响,表现出强劲的“经验转向”势头。“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促使人们从微观方面研究技术,分析它的具体发展和模式,研究技术与社会的共同演化。十多年来,这种趋势对欧美技术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催生了工程哲学这一新兴学科。每两年一次的国际技术哲学学会第14届年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于2005年7月20~22日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大学召开。该学会的主席P.汤姆森以及前任主席P.杜尔宾、C.米切姆等几十位美国技术哲学学者和来自英国、德国、荷兰、加拿大、法国、中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际哲学协会联合会(МФФО)决定,本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1988年8月21日—27日在英国的布赖顿举行。世界哲学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18.
1998年7月23日至26日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世界怀疑论者大会。美国CSI-COP(对于声称异常现象科学调查委员会)主席保罗库尔茨(Panl Kurtz)在大会上作了一个“新怀疑论”的主题报告。笔者将这个报告的内容编译如下: 怀疑论(Skepicism)是一种古老的哲学上和科学上的观点,更早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怀疑论思想,后来,由于经院哲学和宗教的统治,使怀疑论在信仰宗教的欧洲隐退了一千多年,直至文艺复兴后,一些思想家们如蒙台涅(Montaigne)、波义尔(Bayle)、笛卡儿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期刊协会三届五次理事大会于2012年2月16日下午,在《天风》编辑部召开。主编单渭祥牧师应邀介绍中国基督教及《天风》刊物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1988年8月21日至27日,英国的海滨胜地布拉顿碧波万顷,清风送爽,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一千名学者云集这里,举行第18届世界哲学大会。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每5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哲学大会,被称为国际哲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它探讨各国哲学家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展示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向,在国际学术界广有影响。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对人的哲学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1985年冬正式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