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美与时代》2004,(4):54-55
贝多芬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世界钢琴曲文献中的瑰宝.这32首钢琴奏鸣曲是一部完整的巨大史诗,其中第八首(悲怆)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的一个风暴.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乾坤 《美与时代》2006,(10):30-32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艺术的高峰,通常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并成为每一个钢琴演奏者的必修曲目。这32首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带有一定的自传意义,常常是贝多芬的交响乐的前奏、准备、试验、缩影,甚至具有同样宏大的规模和深刻的乐思。  相似文献   

3.
贝多芬在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倾注了丰富的情感,各种约束情感表现的形式在他的作品中都是多余的.他将人性、大自然刻画得淋漓尽致,并为演奏提供了广大的发挥空间.本文通过分析贝多芬奏鸣曲各个时期的创作特点所体现出来的情感特征,提炼并总结出其中所包含的四种情感内涵,即时代性、英雄性、戏剧性和哲理性.笔者力图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和教学中准确把握其情感特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美学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志成 《美与时代》2005,(10):64-65
贝多芬创作的32首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这些作品不仅发展和提高了现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并且其哲理性的思想,传奇性的情感,创新性的形式和蕴含的古典艺术,充分体现了极高的美学价值,成为我们后人研究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5.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从贝多芬晚期作品op106可看出,贝多芬早中期的创作有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并把这种矛盾冲突外化出来,但到了晚期,却有了更深的宗教情结,表现出内省而安静,感情更加细腻,这是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转向的呈前启后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莫扎特是欧洲音乐史上一位罕见的天才作曲家,也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虽然只活了35岁,但他的创作数量之多、体裁之广都是非常罕见的。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49首交响乐,25首钢琴协奏曲,6首小提琴协奏曲;弦乐 四重奏26首,五重奏9首;钢琴奏鸣曲19首,小提琴奏鸣曲42首及其它乐队曲、协奏曲、重奏曲数百首。他几乎为所有的西洋乐器都写过作品。所以一说起莫扎特,我们会立刻联想到他的许多优秀器乐作品及阳光般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7.
前言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F.Chopin1810-1849)是一位民族作曲家及民族艺术家,他把波兰民族元素融入他的作品中,他因作品充满着诗一般的浪漫气息而被誉为"钢琴诗人"[1].他的作品不像贝多芬有交响乐,也不像莫扎特有歌剧等,在他的创作中钢琴作品居多.这首《g小调叙事曲》也称"第一叙事曲",音乐与诗歌相结合,在曲式写作方面运用了混合曲式这种新体裁,更加深刻地描绘出了作者内心对祖国的一片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是所有热爱音乐的人相互交流的通行证。聆听音乐,就是同一个伟大的灵魂面对面进行交流,感受彼此心灵深处的默契与关怀,就是感受自己,感受生命,感受心灵。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就是用音乐诉说心曲,用音乐感受心灵的典范。 钢琴奏鸣曲《悲怆》是贝多芬27岁时创作的。这时的贝多芬虽只有二十几岁,但由于母亲的早逝,父亲又不务正业,贝多芬过早地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并且患上了严重的耳疾。生活的种种磨难使贝多芬对人生和命运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一切都化成  相似文献   

9.
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夜曲就是他钢琴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夜曲Op.15 NO.3’》简短而优美的旋律和精妙的写作手法,让我们领略到了肖邦的音乐创作才能,"钢琴诗人"的称号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气势宏伟,规模宏大,内涵深远,其对宇宙万物的概括,独创艰难的技巧,赋予作品惊人的感染力,向我们传达了各种审美信息.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通过作品,向欣赏者传达自己的意图、情感和艺术趣味,因此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向我们传达的审美信息主要有三种:意趣、情趣和谐趣、换言之,一部音乐作品也就是在这三方面引导着欣赏者的审美情绪的.  相似文献   

11.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年1 2月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其祖父为宫廷乐队队长,父亲是宫廷小合唱队的男高音歌手.由于父亲将有音乐天赋的贝多芬培养成为莫扎特一样的神童,所以要求贝多芬从4岁就刻苦练习钢琴、小提琴、管风琴及中音号等乐器;在贝多芬11岁左右时,宫廷管风琴师聂费引导他把艺术视野扩展到德国文学中去.  相似文献   

12.
正"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如果天黑之前来得及,我要忘了你的眼睛。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大梦初醒荒唐了一生。南山南,北秋悲……"这首被"中国好声音"歌手张磊一夜唱红而风靡大江南北的《南山南》,竟是1989年出生的"民谣小鲜肉"马创作的。马总嫌自己的歌不够"大调","矫情"的成分过多,认为自己有点"小众"。或许是"小众"的马更容易被人记起。成名后,成千上万的网友,在网上、音乐节、朋友圈转发中贴出了马  相似文献   

13.
清楚地了解钢琴艺术的发展史和掌握各个不同时期钢琴作品风格的表现形态,是我们在学习钢琴演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这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演奏某一个时期的钢琴作品时,准确地把握这一时期作品的风格特征,并做到忠于时代、忠于作曲家初衷的要求.学习钢琴艺术发展史和与各时期相映的作品风格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阅读一下音乐史就可以掌握的.必须结合各个时期的钢琴作品,在演奏中去深刻体会它们不同的表现形态.要努力去了解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时代特征和创作特点,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表现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4.
法国的浪漫派著名音乐家比才在论艺术巨擘时说:"我把贝多芬置于最伟大之上,最富盛名.带合唱的交响曲对我来说是我们艺术的颠峰.但丁,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荷马,贝多芬,摩西!在我看来,无论是创造了神圣形式的莫扎特;强有力宏伟而独特的韦伯;还是气势磅礴的戏剧天才迈耶贝尔,都无权争夺那'巨人泰坦'('音乐普罗米修斯')的王冠."[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具影响的音乐家之一.他最著名的九首交响乐作品,是世界各大著名乐团的常演曲目,也被爱好古典音乐的人们所喜爱.他的有些钢琴作品被现代的钢琴演奏家全新演绎之后,连普通的老百姓也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5.
李赟  张丹 《美与时代》2006,(10):33-34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是18世纪拨弦古钢琴演奏技巧的代表者,弗朗茨.李斯特是19世纪将现代钢琴演奏技巧推向无以伦比高度的作曲家。二者在高难度钢琴演奏技巧的运用及演奏技法的革新方面是一脉相承的,斯卡拉蒂在其500余首钢琴奏鸣曲中所创造的新颖的演奏技巧及革新的演奏技法,对后世钢琴演奏技巧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回眸中国钢琴音乐7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从1914年赵元任第一首钢琴曲发表以来,中国的钢琴音乐发展走过了一条艰难的探索道路。 中国的钢琴家、作曲家们已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在这些作品中,既有传统风格的,也有现代风格的,既有探索研究性的,也有实用性的。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较高的品质,新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质的飞跃,如丁善德的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新疆舞曲第一号》等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喜爱并演奏,而且成为优秀的教材。  相似文献   

17.
在19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受到感伤主义思潮的冲击,反映在浪漫主义音乐中往往是借景抒发惆怅与感伤之情.钢琴音乐创作同样难以摆脱这种影响,因此抒情性成为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肖邦是公认的浪漫主义时期抒情性创作风格的主要代表,在其众多的创作体裁中,最能反映他音乐作品的抒情性和诗意性的就是贯穿他一生创作、具有浓厚浪漫主义风格的夜曲.  相似文献   

18.
贝多芬的故乡波恩城离法国很近,法国大革命攻打巴士底牢狱的炮声,给19岁的贝多芬带来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1789年5月,贝多芬到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深受其文学教授E·施奈德尔的影响,有感于这位教授的革命精神与热情,他创作了一首合唱曲《谁是自由人》,表达了他要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自由的事业,这时的贝多芬已经成为一个反对封建制度,拥护民主共和的进步青年了。但是由于当时德国经济的落后,政治上的保守,正像马克思所说:“德国人只能在政治上思考别的民族所做的”,所以贝多  相似文献   

19.
扬琴独奏曲《流水欢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此曲生动、形象、真切地表现出河南林县红旗渠的壮观以及当地人民群众朴素的劳动生活。作曲家采用极富河南地方特色的主导动机,借鉴了古筝与钢琴的创作手法,使这首扬琴曲倍受海内外听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他的音乐创作始终是与波兰的生活和波兰的民间艺术紧密相联的,他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波罗涅兹舞曲开始,又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玛祖卡结束。肖邦一生共创作了18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并且都是与波兰民族音乐相联系的。他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强烈的民族精神,他的每一首乐曲都像一首饱含波兰泥土芳香的音诗。其中,玛祖卡舞曲的创作尤为重要。肖邦的50余首玛祖卡舞曲几乎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但它却是肖邦钢琴作品中很有价值的艺术珍品之一。它们具有惊人的多样性,每一首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