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作学习小组的认知风格对其问题解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认知风格为依据,将合作学习小组分为场依存同质组、场独立同质组及异质组,通过小组对开放问题以及逻辑问题的解决,考察不同认知风格个体、不同类型小组的问题解决水平。结果表明:(1)个体认知风格的作用依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2)异质组中存在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会成为有效沟通合作的障碍,进而影响异质组的问题解决水平,影响程度受到问题本身对沟通合作要求程度的影响。(3)异质分组能更好解决开放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认知风格对不同类型几何问题解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银舫 《心理科学》2005,28(4):975-976
通过镶嵌图形测验(EFT),在初中学生中选了不同认知风格的被试,限时考查被试对不同类型几何问题的解决。结果表明:新问题与所学内容相似性会影响中学生几何问题解决的成绩;认知风格不同类型在几何问题解决中存在显著差异,在与所学内容相似性高的新问题解决中,场依存性学生的成绩显著地高于场独立性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李秀妍  伍珍 《心理科学》2021,(2):433-439
认知风格是个体获取和加工信息的一贯模式,影响诸多认知活动。本研究测量了98名4-8岁儿童的认知风格和积木拼图中的问题解决行为,主要发现:(1)4-8岁儿童总体上表现为整体型认知风格,但分析型认知风格随着年龄增长在逐渐发展;(2)认知风格影响问题解决策略:越偏整体型认知风格的儿童越多使用主体参照策略(即先拼主体图形再补充其他部分),并且越少使用线索推断策略(按照行/列的线索顺序依次拼图)和局部定位策略(根据某一局部图案的具体位置摆放积木)。本实验首次探索了低龄儿童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发现认知风格在发展早期就已影响问题解决行为。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儿童认知风格的发展及其作用,为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决与成人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成人期认知发展以及成人期和老龄化过程中日常认知功能的变化,通过研究成人解决日常问题从而检验其认知加工过程的变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传统的问题解决研究把成人期看作是个体思维的衰退期,而近来关于成人期日常问题的研究表明。成人期个体出现了一种新质的思维──辩证思维。与此相适应,成人在解决日常问题时,使用认知、元认知和认识论认知来共同监控问题解决的认知进程。特别是认识论认知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儿童、青少年期相比,成人期面临的认知任务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解决这类任务,必须将情感和认知高度整合起来,运用辩证思维去解决。  相似文献   

5.
韩琴  胡卫平  贾小娟 《心理科学》2013,36(2):417-423
采用4(小组结构)*2(任务难度)混合实验设计,以149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不同任务难度情景中,同伴互动小组结构对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独学习相比,同伴互动的学习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发展;(2)小组结构对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有显著影响,同质组、自选组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3)任务难度对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有显著影响,低难度任务情境下的创造性问题提出得分显著高于在高难度情境;(4)小组结构与任务难度对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6.
启发信息对个体顿悟问题解决影响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火柴棒算式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2(问题类型:问题A、问题B)×2(启发类型:有、无)×2(认知风格:场独立型、场依存型)×5(兴趣区:第一个加数、加号、第二个加数、等号和结果)实验设计,考察顿悟问题解决时个体的眼动差异。结果发现:相对于场依存型个体,场独立型个体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启发信息来减小表征变换时的心理加工负荷,进而提高加工效率;启发信息促进问题解决者对问题的表征从数值表征转变到符号表征,从而成功地产生了顿悟。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有效地识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特定问题或生活境遇,积极地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发现有效解决方案的自我导向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首先分析了社会性问题解决的概念,介绍了相应的测量工具,然后着重分析了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如个性特点),最后总结了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影响效果。今后的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社会性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拓展和社会性问题解决疗法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2Wingdings 2MC@2Wingdings 2MC@2混合设计和相关分析法,考察个体的分析性认知风格对其在完成有、无冲突的推理判断任务时的逻辑反应倾向和冲突探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性认知风格不会直接影响被试完成推理任务的逻辑反应倾向性,高、低分析性认知风格倾向组被试在逻辑反应正确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对个体的冲突探查过程会有影响,高、低认知风格倾向组被试在反应自信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冲突探查大小与分析性认知风格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表明那些高分析性认知风格倾向的个体在完成冲突任务时,更可能探查到刻板反应与遵从逻辑规则做出的反应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采用Jacoby加工分离程序,以无意义音节字母串为材料,对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和中间型被试的内隐、外显记忆进行分离,考察不同认知风格类型的个体,在加工信息过程中,对与其认知风格类型匹配或不匹配的材料的编码和提取上是否存在不同的方式和策略。结果表明:1)场依存型个体的意识性提取成绩好于场独立型个体,场依存型个体的外显记忆好于场独立型个体。2)场独立型个体的自动提取成绩高于场依存型个体的成绩,场独立型个体的内隐记忆好于场依存型个体。3)无论在意识性提取还是自动提取方面,中间类型个体的成绩总是介于场依存型个体与场独立型个体之间。  相似文献   

10.
用眼动追踪仪考查中学生认知风格在解决较高相似性与较低相似性几何问题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问题与所学内容相似性会影响中学生几何问题解决的速度与成绩,中学生在两类几何问题解决中相关眼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认知风格在不同迁移水平几何问题解决中存在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余嘉元 《心理学报》1994,27(2):219-224
为探讨线性逻辑斯谛模型(LLTM)的拟合条件及其和解题策略同质性之间的关系,让被试比较两个负整数指数幂的大小,发现全体被试的数据不能与拉希模型及LLTM相拟合。把被试按其解题策略分成不同策略组后,同一策略组被试的数据可以拟合于拉希模型,但对于LLTM,同一策略组的数据中部分项目的拟合较好,另外一些项目的拟合较差。这一结果表明,解题策略的同质性是LLTM拟合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成年人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的年龄差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自行编制的十个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问题,对20至85岁的成年人,分成青年至老老年四个年龄组进行测验,试图探讨成年人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的年龄差异;并同时进行20个问题(简称猜图)作业的实验,以期对比研究。结果看到:(1)两组主试对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的评分一致率合格(r值均在0.74以上)。(2)对现实生活问题解决提出方案的数量(N),三个较年轻组比老老年组答案多些;解决问题有效最高分(H)和各方案的平均  相似文献   

13.
数学解题过程的眼动研究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数字运算过程的眼动研究,第二阶段是对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的眼动研究,第三阶段是对几何题解题过程的眼动研究。在我国,对数学解题过程的眼动研究尚为空白。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深化对数学问题表征的认识,对数学学科的教与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渐减提示法呈现样例对学习迁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从样例学习到问题解决过渡的样例设计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渐减提示法是动态的联结样例和问题解决的有效形式,符合认知技能获得的四阶段模型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要求;渐减提示法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样例问题进行高质量的自我解释和产生心理预期,是实现从样例学习到问题解决过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客体投影方式对空间问题解决和再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四种实验条件,旨在阐明空间问题解决和再认的水平是如何受到客体不同投影方式的影响。除进一步支持了正投影问题的解决是以一个具有三维结构特性的心理表征为基础而并非是对二维正投影信息进行了充分识别的观点外,研究结果还表明:(1)这个具有客体三维结构特性的心理表征是建构于对正投影问题解决而非轴测投影图的再认过程中;(2)正投影问题解决的复杂性显著地高于轴测投影图问题解决而且一个建构于正投影问题解决中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不良儿童视觉-空间表征与数学问题解决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俞国良  曾盼盼 《心理学报》2003,35(5):643-648
采用临床访谈的方法,考察了30名数学学习不良(MD)儿童和31名一般儿童的数学问题解决、视觉-空间表征策略和空间视觉化能力。结果发现:图式表征能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图像表征则起妨碍作用;空间视觉化能力与解题正确率及图式表征策略有显著正相关,与图像表征策略有显著负相关。MD儿童的解题正确率以及使用图式表征策略的程度显著低于一般儿童,使用图像表征策略的程度则显著高于一般儿童。在解题正确率和图式表征策略这两个变量上,MD儿童和一般儿童的年级发展趋势相同,都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但在图像表征策略的使用上,一般儿童有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MD儿童却没有下降的趋势。两类儿童的空间视觉化能力都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运用规则空间模型识别解题中的认知错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余嘉元 《心理学报》1995,28(2):196-203
运用规则空间模型识别学生解题中的认知错误,该模型将认知心理学,项目反应理论和数据库的代数理论相结合,将被试的二值反应模式映射为笛卡尔乘积空间的一组序偶,然后计算被试和错误规则在该空间的代表性位置之间的马氏距离,并通过贝叶斯决策准则划分被试的错误类型,根据644名中学生对30个数学题目的反应,识别出其中86%的学生可以被划分人18种认知错误类型中。  相似文献   

18.
周新林  张梅玲 《心理学报》2003,35(2):195-200
过去人们基于语言复杂性探讨加减文字题的难度成因,本研究将探讨情境复杂性对问题难度的影响。被试为北京市一城区小学二年级共108名学生(男52,女56),平均年龄8岁4个月。采用2(问题类型:“给”问题和“拿”问题)×2(事件类型:增多事件和减少事件)混合设计。对于“给”问题,增多题中各语句的主语不一致,减少题中一致,对于“拿”问题则相反。根据语言复杂性解释,因为各语句的主语一致有利于加工,“给”问题有减少题加工优势,“拿”问题有增多题加工优势;根据情境复杂性解释,因为减少情境有利于加工,两类问题均有减少题加工优势。实验表明不论“给”问题还是“拿”问题,均有减少题的加工优势,支持情境复杂性解释  相似文献   

19.
教师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策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人期个体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有关认知加工理论为框架,运用多因素设计的方法,对90名不同年龄的教师在解决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常见的三种冲突情景下使用策略的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教师在解决结构不良问题时,从总体上说不存在年龄差异,但在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等较为复杂的冲突问题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趋向于使用元认知和认识论认知策略。该研究对教师培训中如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来进行教育机智训练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