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自北魏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崇信五台山,视其为“圣山”、“灵山”,对五台山佛寺建造予以不同程度的扶植,遂使五台山形成规模庞大的佛教建筑群。目前五台山保存有中国唐、宋、金、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七个朝代的寺庙68座,其中,台外21座,台内47座。台内寺庙中,有黄庙8座、青庙39座。  相似文献   

2.
法华寺位于五台县豆村镇法华村东北约1000米处,是五台山最为著名的台外寺庙之一,历史悠久,高僧辈出.从唐代神英感通建寺起,就在五台山佛教发展、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历史资料和五台县法华寺现存建筑、碑刻的深入研究,以期再现五台山法华寺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谓的皇家寺庙,指的是明代皇室以内努建置或修复的寺庙。这些寺庙是明代皇帝及皇室其他重要成员的祝 之所。皇家寺庙的建筑、修复及管理工作,往往由太监主持其事。 明代宗景泰三年六月,太监尚义、陈祥、陈谨等,会同工部官员左侍郎赵荣一起,督造大隆福寺,此次工役,动用役夫达数万人。 永乐初年,有个西域梵僧进贡金身诸佛之像、金刚宝座之式,成祖为之于都城西香山乡建立真觉寺。宪宗时太监钱义负责督修殿宇,并创金刚宝座。钱义是一位信佛的太监,据说他“通释老经典,命祈祷,累有感应。”他奉敕建真觉寺,寺成后,还交待后人…  相似文献   

4.
黄龙溪古镇正街由北向南,依次建造了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寺庙都是明清时期建筑,紧邻锦江,镇江寺在北面尽头与南面尽头的古龙寺遥相对立,潮音寺居中,与街道融为一体。这种一条狭小街道上同时坐落着三座寺庙的建筑模式是相当独特的景观,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中国仅此一处。这种独特的建筑模式和当地的自然原因、风水学说、历史人文等都是息息相关的,其三庙及街道之间的微妙关系还有选址、朝向等也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公主寺     
公主寺因信诚公主所建而得名,是五台山著名寺庙之一。现将公主寺的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广清凉传》载:“北台之西、繁峙县东南,有一寺名公主寺,后魏文帝第四女信诚公主所置。”寺庙最初建在山寺村,后来移至公主村东南。山寺村四山环抱、山势峻峭,古公主寺就建在从半山伸出的一块百余亩的台地上。既然是地位显赫的公主出家,为什么不去五台山的中心——台怀建寺。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为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历史悠久。自佛教传入五台山后,从南北朝起,历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在五台山陆续兴建了许多寺庙,使五台山成为古代寺庙建筑的集群区。历代五台山寺庙建筑,由于各时代生产水平、生活习惯和美学观点的不同也造成了各个时代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据唐代沙门慧祥所撰《古清凉传》记载:“大孚图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曾游止,爰发圣心,创兹寺宇。”明未清初著名  相似文献   

7.
“外八庙”建筑与藏传佛教●李海涛公元1713至1780年,清政府先后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建造了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罗汉堂、殊像寺、广安寺、须弥福寿之庙及广缘寺十二座规模宏伟的皇家寺庙群。据《热河庭园则例》记载:...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2,(7)
斯里兰卡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所以佛寺的结构也与我国大乘佛寺大不相同。除了象康提佛牙寺、克拉尼亚皇家大庙等一些古老的寺庙外,一般来说,斯里兰卡的佛寺比中国大乘佛寺简朴。中国寺庙的基本模型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在布局上井井有序,如同皇宫一样富丽堂皇。而兰卡的佛寺由佛殿、菩提树、白塔、僧寮和神殿五部分组成。而且这五部分也是根据地形而建,没有前后次序。当然一般来说,寺庙以佛殿或大白塔而建筑其它部分。在这  相似文献   

9.
罗睺寺建筑与塑像概述高明和在五台山寺庙中心区,有一座红墙包裹、苍松荫翳的古刹精蓝,这就是罗寺。罗寺昔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和十大黄庙之一,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寺创建于唐,历代不废修饰。《清凉山志》记载:“唐建。张天觉于此见神灯,有感,修饰。...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9,(12)
座落在巴音浩特形胜之地——营盘山上的延寿寺,已于10月初建成。这座寺庙是由本地男女信众发愿修建的。资金完全是来自信众的自愿布施和募捐。为了庄严道场、弘扬佛法、庆贺这一自力更生而建的寺庙,巴音浩特佛教会于10月18日(农历九月十九日),举行了为期3天的寺庙落成  相似文献   

11.
龙泉寺佛教简史姬古龙泉寺,以寺东有一眼清澈甘冽、不竭不溢的泉水,可以砥砺刀剑,而名之曰龙泉。寺以泉名,故名龙泉寺。寺在五台山台怀镇西南10余里的车沟村东。以寺院坐落在西、北、东三面环绕的九道蜿蜒起伏的山脉阳面的山脊上,故俗名九龙岗。寺庙坐北向南,海拔...  相似文献   

12.
南山寺建筑与塑像概述贵和南山寺位于台怀镇南2公里处,昔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坐落之山位于台怀镇的南面,称为南山。雄伟高峻,佳木葱笼。南山上建寺,故称南山寺。南山寺创建于元贞一年(1295),元成宗赐额大万圣佑国寺。真觉...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的寺庙建筑闻名中外。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寺庙,之后历代续建扩建,使五台山成为佛塔高耸,殿宇辉煌,错落有致,气势壮观的寺庙建筑群。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五台山建寺200余处;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14.
殊像寺建筑与塑像概述高明和殊像寺,原名殊祥寺,位于台怀镇西南凤林谷口的北侧,距台怀镇里许。明弘治九年(1496)该寺大殿内塑了一尊文殊菩萨骑狮子的塑像,造型逼真,气势磅礴,为五台山寺庙中最大最精的文殊像。《清凉山志》称其为“神人所造,见者肃然,生难有...  相似文献   

15.
文化革命以前,在五台山楼观谷的左侧,有座蜚声中外的寺庙,名叫太平兴国寺。太平兴国寺原为宋沙门睿谏结庐之处。后因睿谏得到北朝宁王与夫人及北汉主刘继元的资助而募工修建,以寺侧有泉名曰鹿泉,故名鹿泉寺。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五日,“宋太宗讨平晋地,师乃躬诣行宫(即太原平晋寺——引者)请见,上问台山兴建之由,师奏对称旨,又蒙恩赐甚厚,寻赐额太平兴国之寺”(《广清凉传·释睿谏》卷下)。太平兴国寺内有正殿三间,内供“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是1961年被国家批准的第一批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在五台山,人们把五座台顶之内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它地区则称为“台外”。台怀镇是台内最繁华的集镇,其镇北有一小峰,海拔在1800米左右,人称灵鹫峰,亦名菩萨顶。之所以称之为灵鹫峰,是因为它的地形颇似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部释迦牟尼说法的灵鹫峰。另据佛教史籍记载,台怀镇大白塔的地底下,藏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因而受到佛教徒的敬仰。以文殊菩萨居于普贤、观音…  相似文献   

17.
座落在北京东城区针线胡同的通教寺于八月三十日举行开光典礼。通教寺始建于明,重建于清,是北京较大的尼众寺庙之一,在我国及东南亚一带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引下,在各级人民政协的关怀下,市、区政府为恢复这座寺院做了大量工作,迁出了占用单位,整修了寺房。如今,寺庙而貌焕然一新,流落在外的尼众回寺安居。正果法师芒持了开光法会。市佛协副会长修明法师在开光仪式上话讲,感谢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感谢各有关单位为恢复寺院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一、寺院历史南山禅寺原名石泉寺,为山东龙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寺庙。据史书记载:佛教在唐代时传入龙口,自唐至清,佛教兴盛,全县800余村,均建有庙宇,境内著名寺观有三观八寺之称,石泉寺位居八寺之首。寺名原称昭庆寺,唐代贞观元年(627)初建,宋建隆、明万历、清雍正、光绪年间屡经重修。鼎盛时,庙容金碧辉煌,为邑内一大胜景。寺址位  相似文献   

19.
真如寺散记     
上海不少古镇,都是因寺而名,因寺而兴,其发展与兴旺均不开佛寺。例如:南翔寺——南翔镇;七宝教寺——七宝镇;法华寺——法华镇;龙华丰——龙华镇;真如寺——真如镇……可以说,有寺必有镇。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千百年来,有的寺镇均不存;有的寺毁而镇存;而不少古镇在历经沧桑之后,寺在镇亦在,且寺镇均在繁荣发展,非昔日所能比。其中,龙华寺香火延续至今,规模之大,自不必说它。以前其貌不畅的真如寺,于1993年初重新开放后,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风气,已日渐兴隆,令人刮目相看。真如寺是江南仅存的两处元代建筑之一,它系…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01,(4):37-37
本刊讯 2月22日,正在尼泊尔进行友好访问的国家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一行18人,在尼泊尔军政有关方面人员的陪同下,访问了佛诞圣地蓝毗尼花园,随后驱车来到中华寺,受到中华寺住持怀善法师及合寺僧众的热情接待。  迟浩田将军在怀善法师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华寺,他对雄伟庄严的中华寺建筑及相关设施深表赞叹。他说,能在尼泊尔参观中国寺庙感到特别亲切,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没有异国他乡之感。他还高兴地为中华寺题词:"弘扬佛教文化,增进中尼友谊",并嘱咐怀善法师和全寺僧众管理好中华寺,为中国佛教争光,为世界和平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