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独思浮嚣的尘世越来越不安静,能静下心来沉思的人越来越少。追逐名利,心中自然难以平静;喜欢热闹,心中自然浮躁。人,要活出自我,活出境界,还是要让这颗悸动的心平静下来,去读书,去思索。人的思想火花产生于三种  相似文献   

2.
正人的一生要怎么过,才是真正活出自己?这么哲学性的问题,也只有哲学家们去思考和回答吧。然而,生命中又总会遇到一些偶然事件,或者只是一个契机,摧毁之前所有的坚持,让人走上另外一条路。这样的人生轨迹意味什么,是宿命,是巧合,还是只为活出自己?每个人界定自己的燃情岁月,是相去甚远的。有喜欢金戈铁马,就有喜欢书斋念书;有喜欢叱咤风云,就有喜欢青灯古佛;有喜欢高坐庙堂,也有喜欢悠游林间。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精妙的书法,还是漂亮的绘画,都讲究留白;无论是精彩的表演,还是美妙的音乐,都要留有空白。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大概无一不是如此。而人,作为万物之灵,要想改造自然,当然就不会例外;要想创造世界,自然就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4.
活出基督     
活出基督向杨在生命的旅程中,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使人不管在多么尴尬、艰难的处境中,心灵达到一种平安的状态,从而能以泰然处之的态度去度本性的生活。人,作为天主的肖像由天主而造,并繁衍生息,这是人得到的最大恩宠。因为天主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他以自己的模样...  相似文献   

5.
道法自然是老庄的思想精髓。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中国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直接启示和引发了中国画画家关于审美创造问题的思考。中国画要做到自然,就是要画家深刻体察宇宙本体自然无为的状态,以及创造天地万物的自然过程。画家要走进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相似文献   

6.
刘诗禹 《美与时代》2014,(3):141-141
传统国画的传承的今天,青年画家相比于老一辈画家更注重传承一些,但是在传统文化放在今天如何让当代画家来进行体验,更多的是要注重一种体验过程。我觉得现代最缺少的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一种交流和融汇,因为中国画这种民族性的艺术在加入现代思想的方面还有这很多的问题需要去探讨和解决,如果把握不好自然会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甚至这是不是中国画的想法和感觉。  相似文献   

7.
晓望 《天风》2005,(8):20-21
神学思想建设是教会对社会的回应,是激发教会、信徒能更地多关心有需要的人群。与己和谐、与人和谐是我们深度信仰生活化的自然果实,真正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切实活出我们的信仰。  相似文献   

8.
我们谁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对于一些作出巨大成就的人,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对他们产生一种距离感,一种敬畏感,在心中定位自己与他们的差距,无形之中觉得自己与他们根本是两种人,觉得他们什么都会很好,甚至觉得他们很神秘。但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定位,会使我们不去想这种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是普通人的一种悲哀。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主要的不是产生于能力上的差距,而是产生于一种思想意识的差距,也就是你有没有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向更高的目标不断攀登的意识。当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内外条件的…  相似文献   

9.
正心若淡定﹐幸福自来。心若淡然﹐便能幸福。在纷繁的世界里﹐做最好的自己。在迷茫的拼搏中找到奋斗的人生航标﹐过出精彩的人生。如何在浮华之中澄澈出一颗恬淡而素雅的心﹐活出美丽﹑活出智慧﹑活出幸福﹑活出全新的自我﹐不辜负生命的大好时光?品味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心中澄明了许多﹕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  相似文献   

10.
雅量     
雅量是海。宽阔无边,深不可测;雅量是山,高耸八云,深邃辽远;雅量是水,纤弱绕钢,以退为进。 哲人云:“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雅量是一种情操,雅量使人平和宽容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在雅量人的心中,无论温暖的春,炎热的夏,飒爽的秋,冷酷的冬都是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11.
雅量     
雅量是海。宽阔无边,深不可测;雅量是山,高耸八云,深邃辽远;雅量是水,纤弱绕钢,以退为进。 哲人云:“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雅量是一种情操,雅量使人平和宽容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在雅量人的心中,无论温暖的春,炎热的夏,飒爽的秋,冷酷的冬都是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12.
不论你是在滴水成冰的冰城,还是在四季如春的春城;不论你是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还是在百川归海的东海之滨……无论你走在哪里,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总是永驻在广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常言道:“月是故乡明,人是老乡亲。”作为告别故乡、离别亲人的在校大学生,更  相似文献   

13.
涂智进 《天风》2006,(18):21
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这是耶稣所给予我们的一个切实的应许,也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个显著的目的。耶稣基督的到来就是要更新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活出一种有意义的生命,活出一种丰盛的生命,而不是萎缩的或萎靡不振的生命。那么,什么是“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呢?我认为一个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就是活泼、有能力、能造就人、能给人带来益处,并且是能够分享,并善于分享的生命。耶稣在约翰福音中的另一句话更能体现这一点,他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相似文献   

14.
今年要求我们进行思考;确实,无论人们认为庆祝欧洲人抵达我们大陆500周年是否有理,都不应该怀疑人们不禁要了解这一事件的影响。我在古动物学方面的研究,必然会引导我去考察自1492年西班牙人在我们的土地上定居以来,特别是在墨西哥人和动物之间关系的变化。下面的评述是这一思考的结果,是在这一领域八年研究积累起来的观察结果。我不打算把一方列入好的方面,把另一方列入坏的方面,而更想把两种生活方式加以对比,把人同其环境,特别是同动物相连系的两种方式加以对比,并且把在这两种思想方式发生对抗时,人对所发生的一切的两种理解方式加以对比。  相似文献   

15.
人是一种有能力把认识和行为联系起来的生物。但是这种定性还太肤浅,动物也有认识能力,它们也能感知事物,也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有时它们行动起来也目标明确,富有计划性。因此,这一点还不能是人所具有的独特之处。10年前提出的哲学一人类学计划把人看作是通过形式来行动、分析或思考的生物,这表明,人不仅通过形式进行思考,而且还对形式本身加以思考。人不仅是用图表进行说明解释的生物,不仅是借助于图表进行分析的生物,而且还是对图表本身进行解释的生物;他还是能深入研究他自己的图表的生物。如果这木是一个希腊一拉丁语的两性词…  相似文献   

16.
庄子关于"自然"之论,与他的人生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庄子哲学里,"自然"是一种状态,一种人的存在状态,一种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情感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是一种原初状态或不待造作的真实状态,也是一种真美状态。庄子讲"自然",是将"自然"与人的存在状态联系起来,是要让人明白人的本然,明白本来的生活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7.
谦卑精神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带有规范化的文明现象,一种潜在的、在人生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它反映着人的思想深度和生活态度。中国不少这样的古语:“三人行必有我师”,“满遭损、谦受益”等就是一种谦卑的表达方法,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涵 容着这种传统文化底蕴。谦卑,一直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延伸,但在面对时代变迁的同时,还需有所重振,那么,教会的谦卑精神在文明建设中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实际上就是教友们在生活中活出基督、活出信仰、活出榜样的一些具体问题。一、仆人形象的善良精神。教会的指导思想来源于…  相似文献   

18.
高牧 《天风》1994,(10)
在本书7章2节所罗门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人是会触景生情的,看见什么就容易产生一种什么思想。往遭丧的家去,很容易想到有关人死的事,会想到人一生的路程最后还是离不开死亡。即使他的财产是何等丰富,都免不了要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正己化人,就是要我们端正自己的身、心、口,去除邪思杂念,以身作则。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善心、诚信去对待一切,以恩德回报一切。不管对方是善或不善,是守信还是不守信,是对自己德还是对自己怨,我们都应以善待之。在《太上感应篇》中,开篇第一句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祖师一语道破了世人一生的困惑与思考。生活在这个  相似文献   

20.
论庄子思想中“道”与“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主张道不可知、不可言,而且不可行,因为道是自然境界,人不能以刻意的方式进于自然境界。但是另一方面,道又是可“行”的。合于自然境界的行为,是以朴实无我的方式去行事,包括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物关系。庄子道论不只是抽象的“境界”,更重要的是重建一种人与世界之间的交往关系。道与行的问题,和道与知、言的问题一样,都是这种新交往关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