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们如何来理解和翻译笛卡尔的"mathesis universalis"?要知道这是笛卡尔整个哲学的一种方法论基础,它究竟是"普遍数学",还是"普遍科学"?它和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之间是否有某种关联?笛卡尔的形而上学又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通过梳理笛卡尔的"mathesis universalis"和形而上学概念就会发现,他的这个神秘的方法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形而上学的预设,即其中的秩序思想蕴涵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变革倾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更应该把"mathe- sis universalis"理解和翻译为"普遍科学",因为,如果我们仅仅把它理解和翻译为"普遍数学"的话,就削弱了笛卡尔哲学更加突出的形而上学变革意味。  相似文献   

2.
对迷信与理性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轮功“被取缔后,迷信问题越发引人反思。尽管科学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但科学与迷信、理性与迷信的对话一直在艰难地进行着。目前,有一种说法更令人深思,即“对科学的盲目笃信也是一种迷信“。它似乎要把人们从盲目崇拜科学的迷梦中惊醒,比科学家更为理智地看待科学。对这一说法,我们该怎样理解呢?它判断的根据是什么呢?这些说法又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把迷信看成是一种思维倾  相似文献   

3.
试谈什么是形而上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提起形而上学,人们自然会想到两点:一是《周易》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这句话;另一便是亚里士多德以及他的metaphysics。我们通常用“形而上学”这个术语来翻译metaphysics。那么,亚里士多德的metaphysics与“形而上者谓之道”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究竟什么是“形而上学”呢?这便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一、存在的本体与“是”、“道”亚里士多德没有直接用过“形而上学”这个词。但是,他主张一种第一哲学,认为“如果除了自然所形成的物质之外再也没有物体的话,自然科学应该是第一科学,但是,如果有一个不动的物体,这门科学应该是首先的,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最初发表在1932年出版的《认识》第二卷里,后来派普将其译成英文,该译文又被收集在艾耶尔编的《逻辑实证主义》(1959年伦敦版)一书里,中译文就是根据派普的英译文转译的。本文的标题已经指明,作者的目的是为了“取消形而上学”,实质上就是取消哲学,取消哲学上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怎样“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达到“取消形而上学”的目的呢?这就是用所谓“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语词和句子进行唯心主义的分析。卡尔纳普认为,“一个词的意义是由它的应用标准决定的”;“一个句子的意义在于它的真值条件”;“一个陈述的意义在于对它的证实方法”。他认为,凡不能证实的词和陈述都是无意义,都是假概念和假陈述。以上述理论为基础,他宣称:“一切形而上学都是无意义的”,哲学上的任何概念和命题都是无意义的“假概念”和“假陈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关于外在世界的实在性”的争论也是一个无意义的假问题。作者说,由于逻辑实证主义者采取了“这个决定性的步骤”,“从此就达到了根本取消形而上学的地步”,哲学从而消失了,“所剩下来的既不是陈述, 也不是一种理论,也不是一种体系,而只是一种方法,即逻辑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否定的作用就是“取消形而上学”;其肯定的作用就是为“澄清有意义的概念和命题,给事实科学和数学奠定基础服务”。作者明确地宣称:逻辑分析所作的“判决”,不仅打击了任何思辨的形而上学,也同样打击了一切规范哲学和价值哲学以及“作为规范学科的任何伦理学或美学”,“因为一种价值或规范的客观有效性是不能从经验上获得证实或从经验的陈述上推断出来的。”至于他说这一“判决”同样地打击了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等等,那就真是完全胡扯了,因为这一学说本身就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逻辑实证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它在“科学的哲学”和“取消形而上学”的幌子下,反对科学,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它乃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主义的变种。经典作家对休谟主义、马赫主义的批判,原则上也同样适用于逻辑实证主义。  相似文献   

5.
克里斯特娃:今日符号学是以符号和它的相关物即“交流”和“结构”为模型构成的。那么,什么是这些模型的语词中心的(logocentric,或译词义向心的,逻各斯中心的)和人种中心的(ethnocentric)界限呢?它们怎样才不能充当试图逃避形而上学记号(notation)的基础呢? 德里达:在此,所有的意义表示必然都是模棱两可的。假定有一天能够“简单地”避开形而上学,那么在此意义上,符号概念就将既是一种语言障碍,又是一种进步。当然,我不相信这种假定。因为,假若符号按照它的根据和内涵在其一切方面都是形而上学的,假若它在体系上是与斯多葛主义的和中世纪的神学相一致的,那么它所从属的操作和置换——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6.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解放以来,很多人发表论著对董仲舒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批判,揭露了它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实质。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董仲舒哲学是不是就一无可取呢?我认为,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事实上,他的唯心主义神学目的论和形而上学世界观,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曾经起了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标参照测验是用来判断被试是否达到了某一教学目标的测验,人们通常从和目标有关的题库中随机地抽取某些项日来编制这类测验,但这是否为一种最佳的编制测验方法呢?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目标考照测验的作用是把达到目标和未达到目标的被试区分开来,它可能存在两种误差,一种是达到目标的被试没有通过测验,另一种是没有达到目标的被试通过了测验。显而易见,这两种错误在临界分数附近最容易发生,若要提高测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与科学的比较,张东荪从普遍性的维度研究了形而上学的思想实质、概念特点、价值意义。他区分了"形而上学系统"中核心范畴的两种功能和抽象概念的两层涵义,论证了"形而上学知识"的合法性和必要性。进而,他依据形而上学的民族性和历史性特点,考察了汉语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提出了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论"。张东荪在重建新宇宙论时,遵循了这一理念,表现出了与现代本体论重建运动不同的实践方向,也显示了形而上学观念在中国发展演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形而上学在当今时代如此时运不济,据说它存在着两个致命的“硬伤”:一是与科学对立,二是与人性相悖。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两大现代哲学流派几乎共同掀起“拒斥形而上学”、“颠覆形而上学”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提出的“解构形而上学”、“消解形而上学”的口号更是为这一思潮推波助澜。但是,笔者认为,撇开科学不谈,仅就人性而论,形而上学在本根处其实并非与人性相悖相左,它的形成和演变从来就是以人的生存本性为基础的,抑或说,它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理论样态始终都是人关于自身的生存本性的一种哲学表达或自觉澄明。一、形而上学源于人的生存本…  相似文献   

10.
本刊这一期发表了朱实《熊良山现象述评》一文。 所谓熊良山现象,是指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熊良山胡批《老子》,并向学生讲授,得到某些名人和官员的支持,被媒体广泛宣传,就要向全国推广,因而可能贻害学术、贻害青年的这么一种现象。那么,熊良山胡批《老子》,与科学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1.
说明的语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说明有两个难题。第一是应描述它:什么时候某事物被说明?第二是应讲清:为什么(或在什么意义上)说明是件好事情。很可能,如果没有一个好理论,也根本没有说明(这一说明值得接受),但除此之外,说明还有什么优点呢?我认为,从哲学上对第一难题的探讨由于对第二难题的错误看法而完全被引入了歧途。 1.错误的观点首先我将对关于说明的3种观点提出质疑,因为这3种观点对我们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皮尔士有关数学、形而上学和逻辑学之间关系的理论进行了辩护.与常识观点不同,皮尔士认为,以学院逻辑为主的逻辑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的任务在于对思想进行有效控制,以便获得真理.数学不需要这样的逻辑学,因为数学不是一种实证科学,它所关注的不是实证事实或真理,而是精确、清晰和连贯.数学是对经验事实的理想化,因而它首先需要的是想象力、专注力和概括力.在皮尔士看来,科学的形而上学应该是一种探讨经验事实的实证科学,它需要逻辑学尤其是学院逻辑来加以控制,因而形而上学需要逻辑学.  相似文献   

13.
一英国科学哲学家吉勒斯不久前在他的一部新著《20世纪的科学哲学:四个核心论题》中认为,20世纪的科学哲学主要集中于下面四个主题的讨论:(1)归纳主义和对它的批判;(2)约定论和迪昂一奎因命题;(3)观察的本性;(4)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划界。他还进一步指出:“虽然所有这四个主题对科学的分析都是重要的,但只有划界问题才是关系到超出科学王国范围之外的普遍知识的论题。”[1]所以,在科学哲学中,划界问题往往被人们认为是衡量一种科学哲学学说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科学划界问题其实不限于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按波普尔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非存在对象的理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与物理学试图系统地描述基本的和具体的对象不同,形而上学试图系统地描述基本的和非存在的对象。非存在对象是被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以及被我们的科学概念框架所预设的对象。它是我们对世界理解和科学研究的一部分,作为我们世界的这样一部分,我们可以凭借它们所有的性质,依某种方式预设非存在对象的行为。自然法则不仅仅管辖着有某种性质的实际对象,而且也管辖着具有这些性质的物理上或形而上学上可能的对象。所以,形而上学研究诸如夸克、数、伯伽索斯、独角兽这样的抽象对象和非存在对象,它们按其自身的性质而被作为实体看待。如果我们要理解科学和形而上学的事业,我们就必须预设它们的存在。非存在对象语义学试图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描述和组织这些对象。  相似文献   

15.
康德的《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无疑是他最著名与最有魅力的著作之一。它被广泛地用作教科书, 目的在于把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引入一般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问题,引入康德的全部哲学观点中去,或者是引入他独特的思辨哲学学说中去。它常常被视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引论或续篇,与《纯粹理性批判》一起或代替该书供人研读。很多注释家用《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关系的一种简单类比,来解释《纯  相似文献   

16.
把某些科学家信仰宗教,当成科学可以容纳有神论而大加渲染,是现今推行鬼神论常用的一种伎俩.   爱因斯坦无疑是20世纪科学发展中的一座丰碑,将永远为人们所景仰;他同纳粹的斗争和推动反原子战争的和平运动,至今还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他得到崇高的荣誉和普遍的尊敬,是理所当然的.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也有了被鬼神论者随意涂抹的特别价值.近来,在宗教研究领域,通行的是引用他的这两句话:“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则是盲目的.“……  相似文献   

17.
自从党和政府提出了向科学進軍和百家爭鳴的学術方針以后,馬上得到全國学術界人士的热烈拥护,科学研究的空气空前高漲,这是一种極可喜的現象。但是由于个别人士对于向科学進军和百家爭鳴的意义作了片面或形而上学的理解,形成了某些思想混乱。例如最近在大家討論百家爭鳴这一問题时,有的人提出在学术研究中要不要以馬克思列寧主义为指導思想的問題;有的人提出科學規划(在科学規划中也是明确規定了要以馬克思列寧主义的观点、方法为指導的)是否会束縛研究自由的間题。根据我的体会这就是一种思想混乱的表现。关于第一个問題,歷史学家范文澜等已有說明;关于第二个問題,中國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潘梓年也对記者發表了意见。  相似文献   

18.
我们认为,今天,科学和科学家的地位正受人注目:我们在这里或那里听说科学“实现着”形而上学,科学从它与传统的灵性和智慧的对话中捞取好处,甚至非理性有时部分地支配科学的发现。因此证明实证主义“纯化”科学的计划遭到了失败。况且,复杂性论题的含义不再破坏事实:例如,理性的线性发展事实或预见性和决定论之间无断裂联系的事实。这种情况导致我们向你们这些科学家请教,以求回答以下问题:科学正致力于重新开始形而上学并促进、恢复灵性吗?科学家是那样热衷于探寻一种“新结合”的条件,即赞同多种合理性,赞美非理性,探讨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和谐吗? J.-M.拜斯尼尔,D.布尔格  相似文献   

19.
论坛荟萃     
何中华 :隐喻与哲学的表征方式哲学选择怎样的表征方式才是恰当的呢 ?由于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 ,即追求绝对的本体澄明之境 ,它只能选择诗歌语言来隐喻地表征自身。科学语言是基于抽象关系建立起来的表达方式。抽象关系的前提是“相同”规定与“相异”规定的分离。它必然使概念获得坚执性、固定性、明晰性。这恰恰是科学表达所内在地要求的。诗歌语言则是隐喻式的。它的能指和所指关系体现于“同”与“异”的统一 ,因而是扬弃了它们外在对立之后的规定。“同”与“异”的融合与渗透 ,也就是相似关系的建构。所以 ,中国的先哲从来不知道“是”…  相似文献   

20.
按照波普的说法,形而上学的命题只有以可否证的形式出现时,才能取得科学的地位,这比起逻辑实证主义大师维持根斯坦对科学与科学的分界问题的解决——“有可能处于科学领域的陈述是可被观察陈述证实的陈述”——显得更有气度、更为严峻,根据波普的可否证原理,重新审视关于美的本体探讨的若干命题,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这样做,或许对寻求美学研究的多元出路不无启发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