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学界普遍将生态文明视为继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实际上这种观点未能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在整个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历史定位。对文明的理论和现实分析表明,文明本身蕴含着生态本性,潜在地是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则是文明之本质的真实显现,是文明本身所追求终极目的的彻底达成。因此,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历程中生态文明并不仅仅是一种新文明,还是一种真文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由于不完全合乎文明的本质规定性,因而并不是一种真文明,而是一种前文明。  相似文献   

2.
论生态文明的限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的扬弃与超越,它克服了传统文明的许多弱点。但是,由于系统的等级性、差异性,由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以及生态文明自身的内在矛盾性,生态文明也表现出内在的缺陷。所以,阐释生态文明的限度对于正确地对待过去的传统文明、正确对待当下的生态文明本身以及未来可能的新文明形态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明的基本特征是理智的片面发展,其根源是三个因素:古罗马文明,天主教,在征服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这些因素与俄罗斯文明格格不入,这是西方文明和俄罗斯文明之间差别的根源.19世纪初,西方文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但其中也包含着诸多问题和缺陷.在哲学上,西方文明的缺陷表现为过分的理性主义,用理性思辨代替活生生的现实.现代西方文明的总特征是世俗化,偏离真正的基督教传统.在这方面,俄罗斯文明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文明共处贯彻正义原则,是文明间实现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前提。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提供深层次的精神"黏合力"和不可或缺的精神自觉。文明共处正义原则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习近平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时代节律,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高度,创构了文明共处的正义原则,即,尊重文明多样性、维护文明平等、注重文明共生共存。这一文明共处正义原则的创构,有力地驳斥了"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文明隔阂论""文明威胁论"等错误思想;清晰地表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文明间必须遵循包容、平等、共存等精神的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中国智慧,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所不可或缺的文明间的相互理解提供可供遵循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是新航路开辟之前人类文明交流最重要的通道,是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首先,它是欧亚大陆不同地区商品贸易和生产技术交流之路。第二,它是欧亚大陆不同地区人类精神世界的交流之路。贸易在满足不同人群、民族和国家对商品的需要的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了解其他民族精神世界的窗口。第三,它是欧亚大陆不同文明的相互借鉴之路。丝绸之路把华夏文明、印度文明、中亚文明、波斯—阿拉伯文明、希腊—罗马文明、非洲文明以及亚欧草原带的游牧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往以及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6.
略论城市文明与市民道德素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文明是市民道德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市民道德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内在核心与灵魂.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力量,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必须通过广大市民去实现.文明创建为民、靠民、惠民,搞好市民道德素质建设,就抓住了整个城市文明建设的根本.城市文明创建活动对于提高市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它一方面可以使广大市民在参与中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文明创建的过程又是一个调动各方、凝心聚力的共建共享过程.  相似文献   

7.
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应仅仅在纯粹经济学的意义上,还应在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意义上被加以理解。与此相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不仅仅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更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揭露被“物”掩盖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剥削和奴役的真相,挖掘作为资本主义文明根基的权力和权利的同构性确立的资本权力的合法性,提出了一种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自由王国”的新文明理念。在批判资本主义文明中,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塑造和引导了一种新文明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2006,(5):63-63
丁俊在2006年第1期《回族研究》中发表文章《伊斯兰视阈中的文明对话与全球伦理》。文章认为,关于开展文明对话、构建全球伦理的讨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的重大议题,中国学术界也积极参与有关讨论,发表了不少独到的意见。但中国学术界对伊斯兰文明在开展文明对话、构建全球伦理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尚缺乏必要的理解和研究。文章通过对伊斯兰文明及其内在精神的揭示,特别是从伊斯兰文明之源的《古兰经》和圣训的原则精神出发,指出倡导文明对话不仅是伊斯兰文明固有的人文精神,而且也是伊斯兰文明的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9.
在"一带一路"视阈下通过对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三大文明均属世界性文明,其共同意志是和平与发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要求中国社会尤其是学界对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文化差异性和共通性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6,(9)
正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了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  相似文献   

11.
理解与把握生态文明的本真精神,是科学而合理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关键。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文明观的视野中,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按照自然的生态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美的原理,并以维护人与自然的健康的新陈代谢或物质、能量、信息的正常交换为基本理念来指导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文明理念与文明形式。因此,生态文明不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全盘否定与抛弃,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自然的文明生活方式,也不是一种完全异质于人类中心论的文明理念与文明形式。  相似文献   

12.
复兴取向规约中华民族当代复兴的方向、路径与样式,构成中华民族再度兴盛的灵魂。相对意义上的复兴是中华民族重回世界前列。绝对意义上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品质重达时代高度。后者构成中华民族当代复兴更深刻的涵义。文明是人的生命活动及其结果(尤其是积极成果)的总体,本质上为人“文化”的结果与条件,具有“文化而明”的深层意涵。当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皆要求中华民族开拓一种在根本上超越作为物性文明之资本文明的崭新文明。从文明视角看,中华民族当代复兴的取向就在于创造更有益于中华儿女生存发展,更有助于社会成员美好生活的新文明,并持之以恒地发展与升华之;在于开创当代历史可能范围内最有益于人之存在及其升华的文明形态。中华新文明不仅是人的文明,而且是“文化”的人的文明,需要“文化”的人与之相辅相成,创造进而升华文明,从而“配享”文明。  相似文献   

13.
"文明冲突"观的冲突--亨廷顿和托夫勒的文明冲突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谬尔@亨廷顿和阿尔温@托夫勒的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异大于同:两人对文明所下的定义不同,阿尔温@托夫勒更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文明,塞谬尔@亨廷顿则显得保守些;在对待文明冲突的态度上阿尔温@托夫勒自信和乐观,而塞谬尔@亨廷顿则悲观并且充满忧虑;塞谬尔@亨廷顿否定了普世文明的存在,而阿尔温@托夫勒则实际上肯定了普世文明的存在;在看待民族国家的未来作用上,两人的观点迥然不同,在如何面对文明冲突的态度方面两人也见仁见智.两种文明冲突观都给我们不少启迪.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并使文明市民评选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最近,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印发了《深圳市文明市民评选和奖励办法》,要求全市市属和驻深各处以上单位遵照执行。 《办法》共分六章十七条,对文明市民的性质、文明市民的标准、文明市民的评选程序及命名、文明市民的奖惩和文明市民的管理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阐释中国道路不能仅仅停留在富强逻辑等层面上,需要上升到文明论高度,揭示其内在的文明逻辑。近代以来,中国不断被抛入到现代资本文明体系当中,这使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孕育和发展的中国道路呈现出双重维度的文明逻辑:一是中国道路必须吸收现代资本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以实现从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二是中国道路必须对现代资本文明持批判性和超越性姿态,开启一种新文明类型。新文明类型构成了中国道路文明逻辑的核心规定性,它以"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类社会"原则以及"和平主义"性质等为基本底色。  相似文献   

16.
<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下几点。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相似文献   

17.
汪天文 《周易研究》2005,2(4):64-71
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逻辑线路,不同文明可以有不同的发展程度,但不能有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的话语解释权.近代科学作为近代西方文明的产物,也同时是古代多种文明融合的产物.科学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属的文化逻辑,但反过来具备同等文化逻辑的文明未必就一定产生科学.科学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它没有必要成为所有文明的必经之路.我们在尊重、发展作为现代化工具的科学技术的同时,要反对用科学话语来解释工具之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4,(9)
正关于文明形态及对话问题记者:您是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文明对话无疑有助于彼此间的了解,那么对各个文明本身是否有好处?比如,通过您参加尼山论坛,佛教有了什么变化?当今世界危机的根源,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竞争性、排他性思维模式的结果。一种文明一旦形成,如果不能随着时空因缘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其生命力就会变得非常脆弱,乃至最终走向衰亡。纵观各种文明的发展演变史,不难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申曙光人类社会文明已经经历了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从总体上讲,正从兴盛走向衰亡。生态危机正是工业文明走向衰亡的基本标志。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1.世界上没有不文明的道德,也没有不道德的 文明。2.文明是表现于形体的舞蹈,道德是发自内心 的歌唱。3.道德标志着人生的水准,文明标志着历史的 进程。4.文明蔚然成风,道德亦蔚然成风。5.道德是有教养的,文明也是有教养的,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