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句吉祥赠言与本刊创刊号的吉祥赠言是同一经文的不同译本,另一译文是:“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这后一句被萧乾先生引用在《大姐的梦》(1993年3月28日《羊城晚报》)一文中,他写道:“最近看到她(指冰心先生——引者)题的一幅字: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正是这位九十二岁老人的真切写照。”有趣的是,换一种译法,由于译者领会和表现的侧重有别,竟使人能多一层理解。譬如“友贤择善居”,就说明了“居住适宜处”的“适宜”二字,一要与贤德的人交朋友,二要找个好邻居或选个好环境。“常先为福德”,就是不要临时抱佛脚,好事要先做,福德要先积。“敕身”二字说得颇严厉,自己给自己下命令,“从真正”,便是“置身于正道”。只有正道,才有最终的吉祥;歪门邪道或许能得逞于一时,但无论什么人堕入,终究是不幸的。  相似文献   

2.
留一点     
我的老家在山里。山坡上生长着一种植物,叫桔梗。这种植物每年六七月间,就开出蓝色的花朵。桔梗的根部可以入药,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止咳等功效。因此,我们那里的村民,每年到了桔梗开花的时候,就上山挖这种药材,挖回来晒干卖给药材公司。我九岁那年,第一次跟着父亲进山挖这种药材。桔梗是成片生长的,找到一片以后,就一下子能挖到很多。那天,我们上山不久就找到了一片。挖了一会儿,父亲看看  相似文献   

3.
    
  相似文献   

4.
    
正这手让他的心"咯噔"颤抖了下,尘封记忆就又徐徐回到眼前。它不白,色儿还有些黝黑,想必小时也淘气吧。那时村前有河,每年一到暑假,吃过午饭,趁大人午睡后,他和小伙伴就撒欢般扑通跳到河里抓鱼、嬉戏、游泳,不亦乐乎玩到夕阳西下,都被晒成了小泥鳅。母亲常气得火冒三丈,一边拿鞋底追他一边责骂他太过淘气。它不大,食指明显粗些,大概也曾爱学习。他虽顽皮,但却天资聪颖,学习一直很好。  相似文献   

5.
一次,在灯光的映照下,手影大师那双灵巧的手,在墙上不断地演示出孔雀、乌鸦、绵羊、老虎等动物。  相似文献   

6.
换留清纯     
荷尔德林说:只要良善、纯真与人心同在,人便会欣喜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人生就像一场盛宴。平淡是它的本色,自然是它的历程,清纯是它的馈赠。能坚守清纯的人,不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粗俗,不受世俗的污染而丧失本真。历尽人生的磨难,仍对未来寄予厚望;饱经世事的风霜,仍对朋友投以热忱。这是真正的清纯,一种经过生活漂染、岁月过滤后的释然而洒脱的清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留一道缝     
冬天,我家阳台的窗扇常被冻住,推拉不开,只得用温水浇窗扇的推拉糟以便开启。一天,我无意中将此事与一位邻居讲,邻居说:“这好办,只要将窗户留一道缝透透气,就不会冻住了。”  相似文献   

8.
手洗手     
人有上进心和虚荣心,他们瞧不起的刚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什么一样?一样出身、一样品味、一样等级、一样行业以及其他一样的人。人喜欢差异,比如性别、地域和性格上的差异。但不能够瞧不起相似性,人摆脱不了相似性。遗传专家说,人类共同的母亲大约是150万年前东非某个人类群落中的20多个女人。才20多个?是的,所以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苏东坡有一篇《别石塔》的短文,读来让人回味,令人思索:“石塔来别居士,居士云:‘经过草草,恨不见一石塔。’塔起立云:‘遮个是砖浮图耶?’居士云:‘有缝。’塔云:‘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坡首肯之。”文虽短,却极富哲理。没有缝隙的石塔,看似完美,但不能让蝼蚁在中生存,却是缺憾。只有给微小生命以生存的空间,才是真正的完美。  相似文献   

10.
正道教研究学术泰斗、一代宗师卿希泰先生逝世,学林同悲。我作为一个学术上的晚辈,也深感哀痛。卿先生卓越的学术成就以及对道教研究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为学界共同景仰。对卿先生的学术成就,我体会较深的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卿先生的道教学术研究具有开拓性和整体性。从上个世纪80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且留着     
陈辉江 《天风》2005,(11):10-11
“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就对管园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管园的说:‘主啊,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以后若结果子便罢,不然,再把它砍了。’”“今年且留着”有着两层的意思:一、本已该命绝,是主人的恩慈得以幸存。二、显明了主人的信任与盼望。  相似文献   

12.
近读《菜根谭》,有这样一句话记忆很是深刻:“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说的是,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走得过去;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这就是为人处世中取得快乐的最好方法。人与人的相处,所求的不正是留一点给别人的那份关爱与疼惜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且留春踪     
正初春大地萌动,万象更新,人的一大乐事是出门踏青。信步至小城北郊的荒野。一截土路,隔开东西两个巨坑,坑壁陡直,坑深数十米,看下去让人心惊。东面坑底渗出的地下水,汇成一汪清澈的池塘。塘周围有积年的芦苇蒲草,塘里生鱼虾贝类。一条斜斜的坡道儿,从坑边伸向坑底平地,再一蜿蜒,就到了塘边。附近的村民,多是老翁,带着钓具和孙辈幼儿骑车至此。塘里的水什么时候醒来的,他们最清楚。鲜亮的孩子,蹲伏在稳  相似文献   

14.
幸福手账     
正老公因工作去了城南,办事的地方离我爸妈家不远。晚上回来,我问:"妈的眼睛好些了吗?"他说:"我不知道啊,你打个电话问问嘛。"我很生气,说:"你没去我爸妈那?你这人,就是一点不关心我爸妈!"我正准备像之前那样对他好一通数落,他却拿出手机来,打开备忘录,说:"你自己看,这上面是我这两个月来为爸妈做的事。你总埋  相似文献   

15.
妈妈的手     
杨光云 《天风》2004,(11):50-50
妈妈的手支撑着我生命的成长。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总是会有一些不快乐的事情,而每每遇此,妈妈总是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  相似文献   

16.
礼仪中的手     
《中国天主教》2007,(3):38-41
礼仪是敬礼、崇拜天主的仪式。其组成要素包括用口诵念的祈祷文,及身体的举止、行动,也可称之为身体语言。在教会礼仪中,手的动作相当多,也可称之为手语,但是这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手     
正"早点睡了,少熬夜,多喝牛奶。"父亲边说边端上一杯热牛奶,我极不情愿地站起来,离开我心爱的书桌,接过父亲端过来的热气腾腾的牛奶,不经意地,我看到父亲那一双布满青筋的手,那是一双拘谨小心的手,显得有点局促不安。这是我记忆中的手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淘气的男孩。我是不怕父亲的手的,我常常拍打他的手,把自己的小手放在父亲宽大温暖的手里,  相似文献   

18.
《手》     
没有面黄肌瘦的灾民,也没有寸草不生的干裂土地,却更让人触目惊心!20 世纪80年代以来,非洲少雨,连年干旱,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瘟疫中倍受折磨。在乌干达,一位摄影记者深深地为那里的苦难动容,他的照片也感动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9.
老伴的手     
老伴是一个文化人,不仅有一颗善良纯朴的心,而且有一双勤劳能干的手。老伴与我结婚,已46年。在我的记忆里,她不足20岁时的手,也不像“贵妇人”、“阔太太”的手那样白净柔嫩。老伴的手是粗  相似文献   

20.
你的手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