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赖性是一种人类生存状况,在人的生命历程中不可逃避,因此,应该考虑把依赖性作为正义的起点。社会契约理论的两个显著特征,即契约主体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和所有公民以互惠互利为目标,是阻碍其解决残障问题的主要原因。以罗尔斯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契约论,由于对"大致平等""互惠互利"和"基本益品"理念的社会契约式信奉,也无助于解决这一正义理论的当代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纳斯鲍姆提出了能力进路,并基于核心人类能力、人类尊严和关怀,为解决残疾人问题提供了一种富有洞见的正义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义一直被看作是一个规范伦理学的概念。玛莎·努斯鲍姆是美国当代伦理学家的杰出代表。在对当代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功利主义正义观批判的基础上,努斯鲍姆引入了"诗性正义"和"能力正义"两个概念。文章分析了努斯鲍姆"诗性正义"和"能力正义"提出的背景及其思想历程,指出努斯鲍姆的目的在于超越功利主义对正义的狭隘理解,重拾亚里士多德正义中的人的目的维度,从诗性正义走向能力正义。  相似文献   

3.
以知识建构为首要主张的正义理论,属于"知识正义"一类。对于各个知识领域来说,其所建构的正义理论,更倾向于某种标准化的知识表述,其注重"正义之前"的知识形构,忽略了"正义之内"的伦理反思,同时更缺乏对人类现象世界的关注和考量。加之知识领域的不同,造成了正义表述模式的不同,由此导致了正义归属之阐释的多元化和歧义化困境。由此,有必要在知识正义之外,自觉探寻一种从抽象理论到现象世界的审美正义,前者是朝向整体社会的规范正义,后者是面向个体情境的诗性正义。正视现象世界的审美正义,即是抛开知识正义对于理论概念的单向建构,从整体人类情境转向流动个体的道德省思,其最终目的是要经由文学艺术的"以美之审"来认识现象世界的"不美之事",通过"大审美"的德性想象来培育有正义感的"好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是理论界充分探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年代,而希伯来大学学者马格利特《正派社会》的发表及"不羞辱"理论的提出,却给人们探讨正义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当下看来,"不羞辱"的确应该引起重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何种正义不羞辱。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马格利特的正义论进行探讨,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正义一直是经济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之际,它再次成为我国现实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在辨析现代西方经济正义理论的基础上,拓展研究视野,推进公平和效率问题的研究。一、福利经济学的经济正义理论古典功利主义主要包括自利选择原则和最大幸福原则,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幸福就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每一个理性人的目的就是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幸福,而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幸福是个人幸福的总和。功利主义在西方近代伦理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福利经济学的经济正义理论深受其影响。旧福利…  相似文献   

6.
在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理解中,人们得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非正义的"和"资本主义是正义的"双重结论,甚至称之为"矛盾"和"悖论",这个问题至今难以解决。但是,如果从马克思的双重历史任务和双重理论构建,即立足于人类解放问题的人类学哲学构建和立足于劳动者的生存解放问题的经济学哲学构建,就会发现前者是对人和人类世界的宏观整体发展要求的把握,是广义正义理论;后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微观的经济利益机制的把握,是狭义正义理论。二者是互根、互张的互补关系,它是马克思的双重历史任务和双重理论构建的逻辑体现。马克思的互根互张的双重正义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历史的宏—微发展有规范性意义,对正确处理按劳动效能分配与按劳动力度分配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义秉性,可成为判断中国正义论的标准。法家正义论由正义秉性与战国时期具有特定价值内涵的正义理论两个部分构成。法家对正义秉性的讨论包括:正义的主观条件蕴涵"怨""愤"等情感,正义的客观条件在于物质资源与人类欲望之间的冲突。法家最早发现了正义秉性的脆弱性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非正义局面的蔓延。法家竭力维护法的公正与权威,主张将正义品格最大限度地"社会化"。法家的正义秉性,在形式上是一种"应得"正义观。法家追求一个正义而和谐的社会,各阶层都各尽其力,获得其应得的利益。先秦时期的法家正义观,具有特定历史语境中的价值观念:尊君、重公利、极端功利、臣民工具化、轻罪重罚且极端苛刻,具有鲜明的"战国"时代特征。先秦法家正义论实质主张"守法就是正义",此法代表"公利",也代表君主利益,代表国家利益,正义就是遵守君主之法。  相似文献   

8.
在政治伦理论域中,多元文化主义和女性主义已成为自由主义正义论在当前的强劲对手.以社会批判理论著称的南希·弗雷泽就是以这样一种双重身份介入了这场论辩,提出了有关"后社会主义时代"的正义构想.弗雷泽提出"地位模式的承认"将承认的合法性框限在仅和社会平等地位相关的范围内,用以强调对承认正义的诉求绝不可遮蔽对再分配正义的反省与批判,并据此构建了一种以"平等参与"为支点的"双焦点的正义概念"和""视角上的二元论方法"来表达对当前社会不正义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人们往往从分配正义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正义理论,这是按照康德—罗尔斯的思路来理解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但实际上,马克思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思想来建构自己的正义理论的。而黑格尔法哲学所关注的是共同体中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承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正义理论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今天,我们在建构正义制度的时候,也要关注每个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0.
纳斯鲍姆认为,罗尔斯的正义论没有考虑到残障者、国际领域以及非人类动物的正义问题,这主要是受限于他的正义理论和社会契约论传统对正义主体的理解和设定。因此,她提出了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个人观,试图重新界定和拓展正义主体,并将尊严与能力联系起来;以此成为能力进路的基点,从而试图解决以上三个领域的正义问题。然而,纳斯鲍姆对于正义主体的界定与拓展存在诸多模糊和自相矛盾之处,她的能力进路亦并非是对罗尔斯正义理论和契约论传统的成功超越。  相似文献   

11.
伦理学关注如何过一种好的生活,自然包括如何过一种好的老年生活。西方主流伦理学缺乏讨论该问题的资源,因为它们预设了理性、自足的道德主体,忽视了人的脆弱性。关怀伦理学对人的脆弱性有清醒的认识,关怀涉及人类不可避免的依赖性和脆弱性,它是一种以满足他人的基本需求、促进他人的发展、帮助他们避免伤害和减少痛苦为目标的实践。从关怀伦理的视角出发,可以借鉴能力理论的方法,探讨维护人类尊严的老龄关怀方案。重视脆弱性的老龄关怀,向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伦理要求,强调通过有利的社会条件来支持具体层面的关怀活动的展开。这带来了一种老龄文明的转型,它不再将老龄化视为人口结构的负面事实,而是将其作为社会文明形态的建构因素来思考一个和谐正义的社会能够为老龄化提供何种支持条件,它从老年人的需求和能力出发重构了什么是好生活的完整答案。  相似文献   

12.
全球分配正义理论是政治哲学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全球分配正义理论的核心关注点是人们生活中所产生的利益或负担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配问题,因此,它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有权利获得什么,以及谁实际上应该为我们提供那些我们有权获得的东西。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全球分配正义理论论辩的基本框架,即两种区分、四种理论:关系主义和非关系主义理论、平等主义和底限主义理论。关系主义理论试图通过指出"这个世界的某种特征和状况"这样的事实来为全球分配正义的存在提供理由,而非关系主义理论则用强调"人人具有平等的道德地位"这一事实来为正义必须跨越国界提供辩护。底限主义者认为全球分配正义的关注点应该仅仅聚焦到人的基本需要和对严重贫困的缓解上,平等主义者则强调,即使我们缓解了贫困和满足了基本需要,分配正义仍然有正义的理由去反对已有的全球不平等。文章最后分析了底限主义与平等主义从国家责任、平等的公制、民族身份、国家强制等方面就"正义"是否应该跨越国界所展开的论辩。  相似文献   

13.
如何确立一个社会的正义原则是当代政治哲学家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在其代表作《正义论》中提出了一种确立正义原则的原初状态理论,这一理论把正义原则等同于原初状态中人们选择的产物。对此,牛津大学G.A.科恩教授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反对意见。他在其《拯救正义与平等》一书中论证说,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理论实际上是把理想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4.
休谟的正义理论一方面坚持"互利原则",把功利视为正义的动机;另一方面,又主张"同情原则",认为同情是正义感的来源,正义来自人们对公益的关心.休谟正义理论中的这个矛盾,表明正义本身所包含的两层要素:正义既具有有利于当事双方的互利性,又要求当事双方有着互相认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周晓桂  赵友芬 《学海》2004,(2):200-201
在正义问题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广泛关注的背景下,袁久红先生的新著<正义与历史实践: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近年内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在批判与吸收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内核,从历史发展的多层结构中把握"正义"观的内在品质和时代精神,进而展示著者独到的学术视野和历史主义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分配正义的思想是我们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分配正义问题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前提.在马克思的视阈中,"分配"既具有经济学、社会学意涵,又具有哲学的形上意蕴.资产阶级以"劳动决定权"为前提,在分配中注重程序、忽视结果的"平等权利",其结果是造成分配的不正义.正义的分配应该超越"平等权利",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分配原则与价值目标,使人真正享有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成果,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正义观认为,分配正义是以物品分配与接受为导向的,弗斯特在批判传统正义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关系与结构为导向的正义"图像"。依据这种正义图像,分配中具有本体性、主体间性、话语性和中立性特征的权力成了正义的首要问题;作为个体基本权利的辩护权利及以互惠性与普遍性为标准的辩护原则构成了弗斯特正义观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弗斯特认为正义是建立在基本正义基础上尽可能实现最大正义的一种"一元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结构。这代表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最新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8.
空间正义问题的提出既是一个理论逻辑的发展进程,更是一个实践发展的进程。现有的空间正义理论体系大都是站在分配的角度去考量城市空间正义问题,描述资本、权力对于空间生产的影响,讨论城市空间权益的分配问题,而忽视了以"承认"为核心的城市空间正义理论的论证和建构。分配是城市空间正义的关键组成,但是承认是比再分配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问题,要以承认统摄分配,弥补基于"分配"的城市空间正义在道德情感层面的缺失。基于"承认"的城市空间正义的建构要致力于消除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带来的空间"蔑视",重点考量底线承认、身份承认以及属地承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布坎南打通经济正义与政治正义壁垒的依据是政治过程的个人主义理论,具体来说就是:人性的同一性规定、协商正义的博弈论与"不确定性之幕"的伦理价值。文章在围绕这一问题探讨的过程中,对该理论进行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20.
分配正义:从弱势群体的观点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现实生活,正义在目前的中国都是一个关键词。从理论研究看,近年来正义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都非常关注社会正义问题。从现实生活看,近年来中国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了明显的变化,从比较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