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6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社会治理中的法治与德治"研讨会在南昌工程学院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几十个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八十多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法治、德治的内涵及功能;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关系;道德治理的实现机制与实现途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传统和法治精神;社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6月26日至28日,"社会治理中的法治与德治"研讨会在江西南昌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7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省伦理学会主办,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伦理学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工商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八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1月15-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中国伦理学会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八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湖南、河南、河北等地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以及来自日本的两位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一、经济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会学者从经济伦理的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价值导向、认同机制和实现机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24日-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罗国杰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域。笔者认为,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罗国杰关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国家治理思想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和重要参考。在此文中,笔者从罗国杰关于法治与德治思想的内涵界定、关于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论述、关于如何落实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及其重要意义的思考三个方面,对其法治与德治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及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24-25日在安徽芜湖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虽已确定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坚持的重要原则,但在学界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正当性仍有不同程度的分歧与存疑。因之,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正当性的证成,则是推进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转型亟需深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从法律与道德价值的同源性与交叉性、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同宗性与交叠性、法律与道德功能的独特性与互补性,立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原则正当性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9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浙江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课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乡村伦理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的"乡村振兴与乡村伦理"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名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与乡村伦理"这一主题,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  相似文献   

11.
<正>"第十次应用伦理学研讨会暨国际学术论坛"于2016年10月15~16日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和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主办。来自国内外八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甘绍平、龚颖、孙春晨、王延光,及复旦大学邓安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法容、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日本伦理研究所丸山敏秋、西南大学任丑、贵州师范大学李金和、澳门科技大学严鸿基、上海大学李梁等分别在开幕式或闭幕式上作了主题发言。与会学者围绕"共同价值视域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岁末,由中国伦理学会、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举办的"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与道德建构.与会专家学者交流了对社会道德状况的调研成果,围绕着和谐社会的伦理审视和道德建构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3.
刘畅 《道德与文明》2019,(1):153-154
正2018年11月3日,由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课题组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余名学者参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6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暨宋希仁教授从教五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3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哲学院、出版社主办,中国伦理学会、《道德与文明》杂志社协办的"罗国杰伦理思想研讨会暨《罗国杰文集》出版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法治”对“德治”的前提和规范作用一直被人们所关注,而“德治”对“法治”的基础和制约作用却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本文试图通过论证道德对法律的基础和制约作用,指出道德建设不足是当前我国遭遇法治困境的重要原因,并提出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构建法制社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2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高端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论坛召开之际恰逢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九十高寿,学者们围绕其新著《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以"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为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来自全国二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十多家媒体单位,共计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1.发哲学新声,立时代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刘伟校长在致辞中表示,陈先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0月28日-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国际信息伦理学中心协办的中国信息伦理国际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德国、瑞典、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知名学者和国内相关大学、信息产业界、政府监管部门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  相似文献   

19.
刘静 《道德与文明》2019,(1):158-160
正2018年10月27日,"道德与政治:政治伦理与中国问题"政治哲学论坛在长春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全国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一、道德与政治:政治伦理的基础理论问题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是专家学者们探讨的前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6月26日,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学术专长,就以下三个专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