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源流,其发展至今展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审美和创造精神。黑白语言作为木刻版画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本体美、形式美、对比美是分析黑白语言意义最重要的三个方面。黑白分明的艺术效果正是版画学习者所追求和不懈探寻的目标。而贯穿始终的是人文情感的关怀,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叠进表达。  相似文献   

2.
中国版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黑白语言是版画语言概括性的典型表现之一.黑白木版画由于所使用的绘画工具与材料具有特殊性,体现在这种特殊性上所内蕴的表现力是黑白木版画艺术魅力的不竭源泉.黑白木版画的装饰语言的表达,其实也就是作者怎样运用各种黑白图形符号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来表达自己的创作语意.  相似文献   

3.
高倩 《美与时代》2016,(10):26-27
美术发展至今,总有一个最初的开端,它从最原始的单一形态演变成如今的多姿多彩。版画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说起版画不得不从黑白木刻版画谈起,在众多的版种当中,黑白木刻是发展最早的,历史也最为悠久,它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雕版印刷技术,而后才逐渐传入欧洲,并经过相当长时间艺术家的努力转变为创作木刻艺术。世界著名的版画家肯特对黑白木刻的理解是:版画的最起点和最难点都是黑白木刻,如果有谁能攻克这一关,那他从事任何形式的创作都会感到容易得多。而在黑白木刻的创作中,技法是比较简单的,重要的是作品中黑白的处理和布局。黑和白所占的比重,黑和白的对比,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黑白木刻的刻刀运用是一门学问。刀痕能呈现出版画作品的风格。黑白木刻版画刀痕所呈现出来的阳刚力量之美主要表现在刀与木的五行相克之关系、刀痕所激发的木刻版画的"战斗性"等方面,王文明黑白木刻作品的阳刚风格就很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素描作品中黑白元素的应用实践,有助于作品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明确黑白元素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增加黑白元素的应用,以此发挥素描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黑白木刻作为版画艺术的一个分支,仅用黑、白、灰三种色调就完美地概括了生活中的所有色彩,低沉却有爆发力。既不是用笔墨体现精神内涵,也不是用色彩表现作品丰富层次,版画是不同于其他艺术品种,仅用黑白两个对比色就能描绘物象,加以灰色调来丰富层次的一种艺术语言,其自身的黑白语言也就成为了它的一大艺术特色。探究黑白灰语言的规律,即黑白构成与转换和灰色调的巧妙运用,以及刀法的应用,并融入民族文化特色,达到客观性与主观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7.
摘要 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本研究分别采用内隐IAT范式、启动范式及现场实验三个行为实验考察中文语境下黑白隐喻对诚信的影响。结果发现:黑白与诚信存在显著的内隐语义联结,表现为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不一致时的反应时。且这种隐喻联结稳定存在于具体的黑白情境中,即白色背景显著提高诚信选择,黑色背景下不诚信选择亦显著提高。而在真实体验的明暗感受中,与明环境相比,暗环境更容易导致被试的不诚信行为。本研究显示在中国文化群体中存在“白-诚信”、“黑-不诚信”隐喻联结,但是在明暗环境中,中国被试表现出“暗”促进不诚信行为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在几年前河南省书画院举办的"‘中原星座系列13’张伟元西藏黑白版画展"上认识张伟元并在后来的接触中渐渐成为好友的。张伟元以他写实风格的黑白木刻作品在当前激进的后现代风格的造型艺术潮流中做出了另外的一种言说,故显得愈加不易。从缤纷的大千世界回归"黑白",从当今的"IT"时  相似文献   

9.
自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至今,摄影已走过165年的历史.从早期的黑白摄影到近代的彩色摄影,再到现代的数码摄影;从少数人掌握的尖端技术到专业人士从事的一种职业,再到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一般消费品,摄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10.
殷融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14,46(9):1331-1346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水平上考察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 探讨了黑白视知觉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实验1a发现, 在词汇选择任务中被试倾向于判断白色希腊文词汇具有道德意义, 判断黑色希腊文词汇具有不道德意义。实验1b通过词性判断任务表明, 当道德词以白色呈现、不道德词以黑色呈现时被试的判断反应更快。实验2显示, 当将道德两难故事呈现在黑色背景上时, 相比于呈现在白色背景上, 被试会在道德评判任务中将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判断为更加不道德。实验3通过情境实验发现, 相比明亮环境, 在黑暗环境中完成实验的被试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人会不公正地对待自己。研究证明, 黑白颜色概念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联结存在心理现实性, 黑白颜色刺激知觉会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作用, 且环境的亮度也会影响到人们对道德相关问题的认知判断。  相似文献   

11.
朱林  温国栋 《美与时代》2005,(11):57-58
中国图案的发展,有着世界上最长的不间断历史.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用各种自然物的图案来装饰自己,出现了最早的艺术认识活动.图案艺术的完善与发展需要鲜明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图案艺术需要很强的理论性,它不单纯是平面设计,也不仅仅是对物象的真实描绘,而是一种对生活的再现,一种新的创意和造物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黑白木刻通过刀法来塑造艺术形象,以刀法的节奏性抒发情感,传递思想。刀法是节奏的表象体现,节奏是刀法的内涵表现。画面的视觉效果因刀法的节奏性而展现,同时也受画面光线的处理和黑白灰关系变化的影响。刀在创作者情绪的带动下产生有快有慢、有密有疏的节奏,快慢展现线条的动感,疏密形成画面的黑白灰节奏感。创作者因情绪的不同带动刀法形成不同的画面节奏,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展现无限的艺术魅力。刀痕不但自身具备审美特点,同时也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感染力和生动性。黑白木刻的画面需要刀痕来展现,情感需要节奏来加强。  相似文献   

13.
从诚信的“诚实”和“守信”两个维度来探讨黑白隐喻表征对诚信行为的影响。实验1使用信息传递-接收任务范式,发现任务信息呈现在白色背景上时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诚实行为;实验2采用改编的“信任游戏”范式,发现白色背景同样会促进守信行为。本研究从具身认知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神经网络的黑白图形视觉识别机制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刺激引起视觉系统的生理反应.经过大脑的信息加工而形成视觉。现有多种模型从不同角度对视觉机制进行模拟。该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黑白图形识别的视觉机制加以模拟,构建了一个两层BP(back-propagatbn)神经网络模型。应用所建网络对一幅目标和背景灰度分布曲线有重叠的图像进行了成功识别.对大脑视觉加工机制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绘画追溯及西方远古壁画,东方巫术岩画等等后因社会人文发展,工业革命达芬奇"透视法"的创新随之出现的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一系列风格流派,包括东方文人画,禅画,浮世绘等,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一个群体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从而形成的观念决定他们在艺术创作作品中的表现,由此风格迥异多样影响至今的传世佳作大多依然是现代大众欢喜的。纵观古今,人类对自然万物的绘制无非是从图象—印象—半抽象—抽象—无象,画面元素中多多少少运用象征性的图形等物象或反诘或暗示或用于表现,有的是用说话,有的是用符号,有的是用动作,由于表达方式不同,才会演变成各宗各派的风格。以卢延光黑白插图艺术的风格为重点,通过赏析其作品以及画面创作的元素;通过对他插画作品的图解来了解他的形式观念以及他的风格形成原因。同时重点分析卢延光的连环画代表作品和人物线描作品:百图系列《一百仕女图》《一百帝王图》等及《长生殿》《桃花扇》和《卢延光白描精选集》,通过作品图片解析让大家了解他创作风格及手法的形成,由此让大家了解他的插图艺术中所包含精神上形式表现上的观念所在,并图解现代插画的转化与传承。  相似文献   

16.
宋艳丽 《美与时代》2015,(3):105-107
影调作为一种造型语言,指的是在画面中一系列不同等级黑白灰层次的表现,层次越丰富,影调越细腻;反之,影纹层次较平淡。黑白人像摄影中的影调主要有高调、低调、中间调。在人像摄影中,影调可以烘托画面气氛,体现人物性格,掌握影调在摄影造型中的特点,可以创作出美妙的人像摄影佳作。在摄影造型语言中,影调与光线、曝光等造型手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人像摄影中处理好光线、曝光与影调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人说"天玄地黄",以玄(黑)色为天,在中国文化里有沉重的神秘之感,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春秋战国时大思想家墨子行夏道,衣服用黑色.老子的道家学说,对黑色也是倍加推崇.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即缤纷的色彩只能使人目眩,故而,老子非常推崇无色相的玄(黑)色和(素)白色.今天崇拜黑色的思想,便转化为尚墨的意识,这便是传统中国画中重墨的根源.在黑白版画家的眼里,浩若烟海的万千物像皆为黑白组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1899年的夏天,已经59岁的克劳德?莫奈开始了他的"睡莲"连作。这位"阳光的追崇者",他打破了褐色调子的固定模式,不再依靠平滑的大块面过渡黑白明暗来表现事物的关系,而是平滑地腐蚀人、物的边际,把他们融化成灰尘,变成一小点一小点的色彩。他甚至无视当时流行的肖像题材和历史题材,转而去描绘现实中最自然的场景,以其细腻的情感为世人展现了一幅幅独特而新颖的水光一色的世界——《睡莲》。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古代版画在技术上是伴随着印刷术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开始出现就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版画将"黑白"两种色彩语言的哲学意味表现得淋漓尽致,简洁纯粹而又变化无穷,质朴自然而又和谐圆融。  相似文献   

20.
黑白作为纯粹的色彩,不妖娆,不做作,版画中的黑白语言让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梦,这梦境般的世界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真实再现。在版画家的创作作品中,用简单的黑白两色组织画面,不同的黑白对比就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每一位版画家都在黑白之间表达着自己的真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