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5,(7)
<正>本刊讯7月4日上午,由北京桑杰佛教艺术博物馆和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联合主办的"草原丝路民族文物及佛教造像艺术精品展"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艺术界、收藏界、书画界以及佛教艺术爱好者近百人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此次展览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托古代丝路经贸、文化发展的雄厚基础,与沿线国家共创"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平台的大背景下,由蒙古族著名收藏家桑杰先生精选其多年收集的草原丝路沿线  相似文献   

2.
桑吉扎西 《法音》2015,(6):67-68
5月31日上午,"相法心源——夏吾角藏传佛教艺术精品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隆重开展。此次展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青海省文化厅、北京艺术博物馆、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宣传部联合主办,共展出夏吾角先生多年来创作的部分艺术精品,包括泥塑、唐卡、堆绣、木雕、铜雕等藏传佛教艺术作品120余件。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5,(6)
<正>本刊讯5月31日上午,"相法心源——夏吾角藏传佛教艺术精品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隆重开展。此次展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青海省文化厅、北京艺术博物馆、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宣传部联合主办,共展出夏吾角先生多年来创作的部分艺术精品,包括泥塑、唐卡、堆绣、木雕、铜雕等藏传佛教艺术作品120余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  相似文献   

4.
速读     
《中国宗教》2013,(1):78-79
【文化艺术】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开幕式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展览用宗教文物、绘画及多媒体等多种手段,集中展现了台湾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精华和特质。  相似文献   

5.
本期《论山西佛教彩塑》一文,是金维诺先生为展览和随后所出画册而作。文章对山西境内、唐宋迄清各期彩塑,从题材、样式和内容等方面分别作了考察,对大家认识山西佛教彩塑这一艺术宝藏,了解整个佛教艺术的特色,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6.
桑吉扎西 《法音》2013,(1):66-67
本刊讯2012年12月28日下午,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是对去年《智慧华严——北京首都博物馆佛教文物珍藏展》的回访展出。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副局长曲萌,北京文物局副局长郝东晨,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台湾灵鹫山开山主持心道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  相似文献   

7.
1983年春,我便开始探寻北京的佛教寺院。我的婆婆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她所信仰的日本法相宗的大本山在奈良药师寺。我想,通过探寻北京的这些佛教古迹,不仅能够研究中国的历史及文化,而且,还能与日本做一些比较。于是,在那以后的几年中,我与我的德国朋友──刘小岛一起遍访了北京的佛教遗迹。刘小岛女士是一位摄影家,她自1982年起旅居中国,也非常热衷于探访北京的古迹。我们商定踏遍北京所有的寺庙遗址,并把它们用照片记录下来。我们从北京的城区开始,在纵横交错的大小胡同中穿梭,试图寻找旧寺院山门的踪迹。我们成为很多家…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应邀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了东京、京都、大阪、神户、松江等地的一些大学、研究机关、博物馆等,因为接待我的日本朋友知道我是回族,所以也安排我访问了日本的伊斯兰教组织并参观了清真寺。日本是一个主要信仰佛教的国家,寺庙、神社很多,佛教习俗仍在日本人民的生活中有明显的表现。但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相似文献   

9.
行方 《佛教文化》1994,(4):24-25
用“历尽劫波”这个本来出自于佛教的词汇,来形容近现代中国佛教所走过的历程,可能再也贴切不过了。1990年深秋时节,中国佛教界一位众望所归的领导人从北京出发,前往南中国考察佛教现状。此时佛教界早已结束十年浩劫,并且经历了又一番十年生聚、元气恢复的发展变化。这位几乎与我们的世纪同龄、为中国佛教事业倾注了大半生心血的老人,来到众多的著名寺庙和僧俗群众中间,深入细致地考察访问,心中感慨万千。回到北京,他在中国佛教协会发表了长篇谈话。其中,特别提到了本文主人公学诚法师和他所主持的福建莆田广化寺——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文化     
我看过曾是毛主席的勤务员李银桥写的书:有一天,毛主席出门散步,对李银桥说:“我们去看看佛教寺庙,好不好?”“那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你懂吗?”我因而想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周建人先生写信给我:“文革”初期范文澜先生向他说,自已正在补课,读佛书。范老说,佛教在中国将近两千年,对中国文化有那么深厚的影响,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国文化史。一九八七年我到四川一个佛教胜地,看到被人贴迷信标语的事实,回来写了一份报告,钱学森博士看见了,写信给我说:“宗教是文化”。这三个人…  相似文献   

11.
杨笑天 《法音》2000,(5):41-41
本刊讯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水谷幸正先生一行二人于4月11至13日访问北京。到达北京的当天,水谷幸正先生一行拜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中国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副秘书长张琳等中国佛协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宾主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亲切会谈。当晚刀述仁副会长在西苑饭店宴请水谷先生一行。12日中午,赵朴初会长夫人陈邦织女士在西苑饭店会见了水谷先生。 水谷幸正先生这次来访,主要是作为中国佛学院名誉教授到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讲演。水谷先生长期担任日本佛教大学教授,并曾任佛教大学校长,长期致力于日中友好和佛教学术交…  相似文献   

12.
谈起藏传佛教,居住在汉族地区的人们一般知之不多。1990年深秋,笔者开始听到有关“密宗”讲解。那时,虽然我已经研究佛学五六年了,却对“密宗”一无所知,总感到神秘兮兮的。讲解者是研究东密的,除了讲密教史,还讲了东密的理论,但与藏密仍有差别。要了解某种宗教就必须接触这种宗教。1991年春节,碰巧青海省塔尔寺的“艺术三绝”——酥油花、堆绣、壁画在北京展出,笔者便借此机会,在展览会上整整盘桓了半个月。这个展览震撼了我,展览以具体的形象、明快的色彩和广博的胸怀向我敞开了另一个领域的大门。当时我已开始研究佛教造像,为了对藏传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考察了转道法师在新加坡创建佛教寺庙的经过。转道法师在新加坡兴建普陀寺和普觉禅寺时,正是汉传佛教在新加坡逐渐扎根之时,理清这两所寺庙复杂的创建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新两国佛教间的渊源,也对当今中国佛教走向世界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信仰与艺术     
劳里 《佛教文化》1996,(4):24-24
田青等先生组织了一个《佛教朝暮课颂规范谱本》编辑小组,出了一本乐谱配一盒音带。发行后购者甚多。大多数都还称赞,但也有持不同看法者。不同看法大致有:1.唱念不可规范,不应规范,无法规范;2.录音所唱毫无宗教气息,只是在唱音符;3.唱念是修行,不应用音乐艺术来代替。虽然我很了解田青先生他们的心意,但我觉得这些看法确实点出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现在被人们欣赏、研究的各种形式之佛教艺术原来都不属艺术范畴,是为修行所作的。流传以后,由于其真挚、优美,能产生净化人心的效果,不仅为信众所需要,也为广大众生所喜爱,…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发起主办的“道教与中国艺术展”,于2000年11月1日至2001年5月13日先后在美国芝加哥、旧金山等城市巡回展出。专门就道教艺术为内容举办展览,公开向公众介绍道教文物的艺术价值,这在国外是第一次,即使在国内也从未有过。 美国芝加哥市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亚洲部主任斯蒂芬·李特(StevenLittle)先生是这次“道教与中国艺术展”的主要组织者和发起人。李特先生能讲十分流利的中国话,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感情,对于道教以及道教在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也有较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岩溶地貌分布范围广,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在崇山峻岭中有成千上万个溶洞.其中有不少为高大宽敞的旱洞,这类溶洞冬暖夏凉,早已为人们选作居住及仓储之用。明代中叶,随着佛教的普传,这些具有极高实用价值的场所,被选作建佛教寺庙之用,佛教人士或依洞分殿塑像,或就洞建刹,开展佛教活动。天然溶洞经修饰点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然硐寺,这种形式的寺庙,虽不为贵州所独有,但却以贵州为最,值得研究、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于七月二十一日至八月五日在依兰县慈云寺举办首届寺庙管理人员培训班,认真贯彻学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中国佛教协会制订的《汉传佛教寺庙管理试行办法》、《汉传佛教寺庙共住规约通则》、《佛教丛林知识》和中国佛教文化研究动态等有关材料;省佛教协会慈法会  相似文献   

18.
日本佛教考察散记廖立地应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先生的邀请,我们于去年5月间先后访问了日本的东京、京都和大限的6个佛教寺院。中国的佛教来自印度,而日本的佛教又来自中国,在所到的寺院看到不少中国佛教的痕迹。我们在菅原钧先生处拿到的《佛说阿弥陀经》完全是用汉...  相似文献   

19.
应斯里兰卡佛教阿斯羯利派钱达南达国际佛教中心主席曼格拉长老的邀请.2004年7月24日至28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释学诚法师率领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五人,对斯里兰卡进行了友好访问。访问期间.中国佛教代表团与著名的斯里兰卡石窟寺--丹布拉寺的主人在那里的佛教博物馆举行了中国佛教协会赠送斯里兰卡的佛像安奉仪式。这三尊精美绝伦的释迦牟尼佛像分别代表了中国三大语系(汉传、藏传和南传)对斯里兰卡佛教的美好敬意。制作这些佛像的就是黄华宗先生创办的福建泉州鑫华雕塑工艺有限公司。为此我们特别组织一篇介绍黄华宗先生佛教造像艺术的文章以奉献于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交北大燕园新闻社一篇稿子,我决定去采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一来是想学习一些关于佛教方面的知识,二来听说吴老刚大病了一场,顺便去看看他。严冬的北京,寒气袭人,呼呼的北风刮得脸钻心的痛。我~边骑着自行车心里一边却在想,我问吴老些什么问题呢?我能抓住佛教与现代生活有所联系的切入点问吗?十四届六中全会刚刚结束,我能否请他谈谈佛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联系呢?还没容我理清思绪,自行车便载着我来到吴老家门口了。缓的语气继续说到:“能培养‘四有’的佛教徒,就是佛教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