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兵 《现代哲学》2006,(4):108-112
明代心学是批判程朱理学的产物。不但心学的建构是与书院密切关联的,而且面对官方的禁学,心学的代表人物及其门人纷纷创建、修复书院以传播心学,使心学成为明代的显学。为解决书院研究、传播心学与教授科举应试知识的矛盾,心学家主张将书院应试教育与传播心学结合起来,二者互为表里,使书院在研究、传播心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贵州是王阳明心学的发祥地,也是王阳明弘扬心学的第一课堂。由他亲手播下的心学种子,以后在贵州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之果。从正德初年王阳明讲学龙场、贵阳开始,经过弟子的培育灌溉,到嘉靖、万历年间,贵州涌现出一批心学名士,他们的讲学和著述,不但面向贵州,而且影响全国,甚至海外日本,成为王门后学中不能忽视的一个学派。明清之际的大学者黄宗羲撰写《明儒学案》六十卷,其中突出整理了一百多位王门后学的事迹和语录;计浙江王门19人,江右王门33人,南中王门10人,楚中王门2人,北方正门7人,闽粤王门2人、泰州王门21人。按地…  相似文献   

3.
发掘阳明心学资源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中国贵州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王路平中国贵州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7月20至25日在贵阳市召开。这次盛会,由贵州省政协牵头,与中国孔子基金会、余姚市人民政府、贵阳市人民政府等20余家单位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4.
##正##王阳明心学颇多创新,在明代哲学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过,王阳明心学也有其内在的矛盾、罅漏。当代研究者大多注重阐释王阳明心学的学术创获,对其理论缺失虽然亦有所论及,但往往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的思想特色是"心学",但"心学"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源自解读经典,这正是"心学的经典化"与"经典的心学化"一体两面的过程。王阳明认为,"心学"与"经学"是一种"道"与"经"的统一关系,"心之常道"就是"经之常道",对"经"的宗旨及源流的考察须以"正人心"为本,孔子删述《六经》等也正是围绕着正人心、塑人伦进行的。一言以蔽之,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空谈心性、游谈无根的,而是对经典诠释的心学。  相似文献   

6.
心学是儒学的重要流派,明代心学由陈白沙拉开序幕,湛甘泉完善与发展,王阳明集陆九渊心学与陈湛心学之大成。其发展的基本进程是白沙心学—甘泉心学—阳明心学三阶段,形成陈湛心学与阳明心学两流派,二者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1472—1528)是中国心学的集大成者。石田梅岩(1685—1744)是日本德川时代一位商人哲学家,创建的石门心学亦被称为日本心学集大成。阳明心学盛行于中国明代,石门心学崛起于日本德川中期,它们都是心学,有其称为心学的共性。又因为阳明心学和石门心学形成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有异,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心学体系建构、心学范畴理解诸方面的相异性。所以,通过王阳明和石田梅岩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透视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及  相似文献   

8.
<正>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宋、元、明、清,一直绵延办学,历时千年,弦歌不绝,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中国书院的典范和儒家文化的重镇,早在北宋,就得到宋真宗皇帝颁书赐额,名闻天下。南宋又成为最有影响的理学学术基地之一,张拭、朱熹会讲,书院盛极一时,其后,明代又成为明代心学与清代汉学的重镇,各个儒学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曾在此传习和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心学是对人类第一次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最高文明成果即齐文化心术智慧的原创性会通。文章从宇宙万物生命创生论、宇宙终极纯正能量论、宇宙生命精气神三元一体之周易智慧及宇宙九宫七阳大周天自然精神诸方面,对王阳明心学与齐文化心术智慧的契合关系做了初步而较为系统的考析。因此,对于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定位,超越了学术界仅滞于从儒佛老庄角度透视所带来的片面性,而更加贴近历史的本面。  相似文献   

10.
阳明心学的成就离不开对佛道思想的吸收与融合,王阳明早年对道家道教更是甚为痴迷,然而王阳明后来却对道家道教明确采取了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而这种巨大的思想转向与王阳明多年习练养生术的切身体会关系密切.自身的需要促使王阳明早年长期热衷于养生术的修炼,可得到的却是彻底的失望,遂而领会长生之虚妄.打破迷悟的王阳明进而转向对德性自我的真己的养护,养生必得有益于养心,这种对德性之心的修持也成为阳明心学形成的关键.从养生到养德的态度转变,也是了解道家道教思想对阳明心学形成所起影响不可缺少的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11.
一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号称宋明理学中的两大派。但是,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之间,不仅有着内存的逻辑联系。而且从哲学史的发展来看,朱熹理学直接演变成王阳明心学。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一般认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颐思想,故称程朱理学。这是对的。但是,如果仅仅这样理解朱熹思想,是很不够的。事实上,朱熹将各派思想重新加以锻  相似文献   

12.
有明一代,心学特盛。学界对于白沙、甘泉心学与阳明心学的契合上颇有佳作,但对于康斋、敬斋二人的心学与阳明学的相似处似乎未引起重视。事实上,康斋、敬斋的心学与阳明学存在不少相似处。康斋的理在心中、心具此理思想为白沙、阳明心学的大明提供了思想资源。吴康斋"理在心中"思想通过门人娄一斋、胡敬斋与陈白沙等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一种崭新的心学思潮。吴康斋门人弟子的"本心即理"说与"理心本一"论为王阳明"心即理"说的兴起提供了知识上的可能。吴康斋心性学诸多范畴也与阳明心学概念一致。吴康斋由工夫而证本体的理契于心的感悟与王阳明"心即理"功夫进路有相似性。所以,吴康斋等人的理心合一观已入精微。吴康斋确实开启明代心学,是明代理学的开山人物。阳明心学风行天下,崇仁心学的知识论背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的心学以"心"为本体,核心是良知,他的心学美学是良知体验美学,"良知说"是王阳明学术的命脉。王阳明之"心学"以个体人格修养程度为准则来评价外物事物的美与否,其理论是以伦理评价为中心的人生论美学,立足于个体心性修养。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现代审美语境下,这种以良知为核心的审美对当代审美精神的建构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1472—1528)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任兵部主事时,因上流营救南京科演员戴铣等,被宦官刘玲陷害,廷杖四十下狱,同年十二月简为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三年(1508)三月,王阳明到达龙场驿,正德五年(1510)初离开龙场,滴居龙场达三个年头两年多时间。王阳明满居龙场时悟出了心学要旨,为其哲学体系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巨大,其离去后在龙场留下很多遗迹遗物。本文试撮聚史志文献记载以及实地考察的结果,对王阳明满居龙场的住地、讲会、文物及其弟子、后人所建的调堂等遗迹作一系列考…  相似文献   

15.
李莱蒙 《管子学刊》2012,(1):97-101
清末,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书院制度被废除,学堂兴起.伴随着全盘西化模式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人们重新开始认识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国学代表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推广国学教育,书院重又兴起,一批成功的企业家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厦门市筼筜书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书院开始运作以来,秉持“旧学商量、新知培养”的办院理念,举办了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国学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邀请名家开办讲座,开设国学班,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筼筜书院的发展可充分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特点,积极吸取其他书院的办学经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6.
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学派是宋明理学中最主要和最有影响的派别之一。伴随着建国六十年来的风风雨雨,陆王心学研究走过了一条坎坷而又曲折的道路。对此时段的研究历程和代表性成果进行展示和回顾,有助于陆王心学研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与湛若水是明代心学阵营的两大宗师,虽私交甚笃,但论学互致批评。关于王阳明与湛若水的格物之争,研究已多,但王阳明对湛若水的最后论评,学者较少留意。据湛若水嘉靖八年三月祭奠王阳明文可知,王阳明去世前一个多月在广州穗石曾发表批评湛若水的言论。穗石讲学应有其事,湛若水的转述带有他个人表达习惯,但其中包含的要点与王阳明是年两封书信所言一脉相承。穗石讲学是王阳明去世前最后一次重要学术活动,是对现有王阳明传记的一个有益补充。湛若水对阳明的最后论评做了有利于自己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晚明时代佛教义理全面中国化,阳明心学与其在义理、修持、道德观等方面多有互鉴之处.但王阳明与晚明四大高僧之一蕅益智旭二人之佛教观代表了佛儒二家思想旨趣之根本互异.阳明心学的开创与佛教心性论的发扬有直接关系,阳明心学的发展在对佛学义理进行摄取的同时.也刺激了明代佛学思想的发展.阳明心学与晚明佛教思想的关系是互动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贵州省哲学学会在中国哲学史学会和贵州省社联的支持下,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上旬在贵阳举行了王阳明心学讨论会,来自北京、浙江、四川等省市的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就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特点、演变及其同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根据提交的论文和会上的发言内容,就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心性之学,肇始于孔孟,发展于庄禅,完备于陆九渊,集大成于王阳明。孟子以心为宗,建立起心性论的基本框架,堪称心学始祖。南宋陆九渊直承孟子,提出“心即理”的心性观,其心性修养论与庄禅哲学存在密切联系,明儒王阳明全面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陆九渊的心性思想,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命题,直指本心。至此,具有完备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心学学派正式形成,这就是学术思想界所称的“陆王心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