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如果说要探寻哪部著作对中国佛教乃至东亚佛教的思想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大乘起信论》(以下一般简称《起信论》或"此论")无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无论是从信仰出发的注疏诠释的学术传统,还是从西方学术研究范式的角度,从哲学的、文本学的、历史的等等方面的研究入手,《起信论》无疑是一个贯通古今的公共研究话题。  相似文献   

2.
钱穆学术思想史方法论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穆(1895年~1990年),现代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他建立了以通史、思想史、文化史为主干的庞大史学体系,尤其是学术思想史在其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仅从学术思想史方法论角度来租论一下先生对学术思想史研究所做的贡献。一、不争门户与学有宗主的统一章学诚在论及《浙东学术》时曾有一句名言:“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争门户。”(《文史通义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页)这句话可以用来概括钱先生一生治学精神。所谓“必不可有门户”,就是不争门户,为学贵在求通。所谓“学者不可无宗主”,是指学问…  相似文献   

3.
竹书文献解读的基础工作是古文字释读,在此基础上,根据竹书文献的性质而有进一步的文献解读或思想史诠释.由于术业有专攻,相关的学术研究是由对应的学术专家来从事的.  相似文献   

4.
禅宗历史的研究是当代“禅学热”中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十几年来,已经公开出版的专门论述禅宗史或禅宗思想史的学术著作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 这些著作中除了少部分是以往著作的重编新印和海外著作的翻译翻印之外,大部分是十几年来国内学者的新作。就它们的内容来说,有的论述禅宗的整个历史,如潘桂明的《中国禅宗思想历程》和杜继文的《中国禅宗通史》等;有的考察某一历史阶段的禅宗,如葛兆光的《中国禅思想史》、魏道儒的《宋代禅宗文化》、杨曾文的《唐五代禅宗史》等;有的探讨禅宗的某个人物、流派等个案,如刘泽亮的《黄檗禅哲…  相似文献   

5.
吕庙军 《管子学刊》2008,(4):127-128
张荣明教授的新著《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以下简称张著)于2008年2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洋洋25万余言,是研究中国宗教思想史的又一部力作。张荣明教授几十年来一直潜心于思想史研究领域,该书乃是张荣明先生学术积累的成果。通读此书,有以下心得。  相似文献   

6.
朱舜水《杂著》杂议周桂钿《朱舜水集》卷十七《杂著》是舜水先生随时有感而作,并非长期研究的成果。它是思想家的思想闪光,是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的自然流露。一、三镜唐太宗有三镜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新唐书·魏...  相似文献   

7.
解释生活—从思想史研究说起——访陈少明副教授本刊记者陈少明,1958年生,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作有:《儒学的现代转折》、《都市墓志铭》、《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潮》。合著有:《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被解释的传统》等。问:近几年来,你在学术界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学术史研究,是对《黄帝内经》研究史以及《黄帝内经》的思想、学说以及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的研究"。历朝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同,《黄帝内经》学术研究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目前,对历朝历代的《黄帝内经》研究,应该从历史的和理论的视角,按照学术史研究的内在理路进行梳理,对《黄帝内经》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探究其在当下中医学学术发展进展中的启示与借鉴。通过跨学科的视角,与知识史、观念史、社会史等进行交叉研究,整体地而不是局部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呈现《黄帝内经》学术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春秋〉经传国际学术讨论会》学术观点综述刘示范《〈春秋〉经传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9月1日至4日在淄博市张店召开。与会海内外专家80余人,收到论文50余篇。会议期间专家们通过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广泛地交流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开拓和加深了人类对...  相似文献   

10.
《吕氏春秋》自成书以来,就是一部颇有争议的著作。二千余年来,历代学人,各有论列,见解纷纭。最近几年,学术界又深入探讨,重新评价。在这里,我们试对《吕氏春秋》研究的前人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的学术争鸣,钩玄提要,作一简介。一、《吕氏春秋》研究的历史回顾从《史记》等历史文献看,《吕氏春秋》是秦汉之际颇受当时思想界重视的学术巨著。司马迁在其名著《报任安书》中,即言“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把此书与《周易》、  相似文献   

11.
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政治哲学”课题组、北京市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和河北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政治哲学研讨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出版座谈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2 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召开 ,2 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是周桂钿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 ,2 0 0 1年 7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对此书的讨论中 ,张立文教授、钱逊教授等认为 ,虽然有关政治思想史方面的书中多有提到传统政治哲学 ,但都不够系统 ,本书…  相似文献   

12.
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1916—1999),曾任哈佛大学历史学、政治学教授,兼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理事会学术政策主任,主要研究中国外交政策史和思想史,专长于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思想史研究。其主要著作有:《陈独秀和对现代西方的认可》、《儒家思想的几种倾向》、《寻求富强:严复和西方》、《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等,其中《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是西方汉学界第一本有影响的专论先秦思想史的大部头专著。史华慈的文化观主要包括:世界文明具有普遍性,因为人类共有着同一个经验世界;文明与文明之间具有可交流性,而且正是在交流当中文…  相似文献   

13.
传统学术一般将《周易》视为儒家的作品,其主要的理由乃是今本《易传》中保留了大量孔子关于《周易》的论述,特别是《文言传》,几乎通篇皆是孔子之论。然而,仔细阅读《文言传》以及其他《易传》篇章,我们可以发现,《易传》中所引孔子之言与《论语》等中的孔子思想似乎略有不同,与孔子之后的儒学主旨也有所差异。同时,在《易传》的部分篇章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诸如道家、法家等不同学术流派的思想痕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今本《易传》思想体系的复杂性。通过对其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易传》在内容上是以儒为主,兼综百家。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认识《易传》的思想体系,同时对于把握秦汉之际学术发展的特色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学案”考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以“学案”形式编撰学术思想史著作,于今是否还有意义?结合着平日的考察,说一点个人的看法。自从黄宗羲编撰了《明儒学案》之后,我国历史上有了第一部系统的学术思想史专著。此书至今有着研究和参考价值,为学界所公议。继《明儒学案》之后,黄宗羲又陆续编撰了《宋儒学案》、《元儒学案》,其子黄百家续修了一部分,接着经黄宗羲的私淑、史学家全祖望(1705—1755)、黄宗羲  相似文献   

15.
夏甄陶教授撰著的冲国认识论思想史稿》[上卷〕(以下简称《史稿》)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下卷年内出版人这部近40万字的巨著,从构想运思、文献研究、思想分析到最后写作出版,历时约10年,最终蔚然成为大观,是国内从通史的视角系统研究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的第一部专著。石峻教授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指出:“本书是一部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著作。其内在的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风,无疑是应该认真提倡的。”石峻教授的这一评价是十分中肯的。识其大者,寻找和概括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的逻辑特征和一般规律,这是《史…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所走过的历程、所取得的成果,总结其成就,分析其得失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未来趋势,对于推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概而论之,主要缺憾和问题有二:一是急功近利和自说自话的学术研究风气,二是"三重三轻"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7.
包兆会 《天风》2016,(6):52-53
他曾是晚清庠生,在国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学术生命的多半时间都是在向教会大学的学生们教授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著有《孔子哲学》、《孟子研究》、《道家哲学》、《中国学术体系》等著作。他也是上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他在中国宗教史尤其是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又奠定了其杰出的教会史学家的历史地位。其基督宗教方面的著作有:《中国基督教史纲》、《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国历史的上帝观》、《基督徒之佛学研究》、《孙文主义与耶稣主义》等,另独编和合编有《耶稣基督》、《评基督抹杀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等。他是当时中国基督教界比较有影响力的、多产的基督徒学者之一。他就是王治心。  相似文献   

18.
颜与道家思想沈顺福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渐渐地成为学术重镇,一大批学者与思想家纷纷在此聚会,或弘扬先学,或阐发新知,或讥谏朝政。在这些人中,有一位思想史、学术史不大提及却很重要的学者。他就是颜。颜,又作颜(《汉书·古今人表八》云:颜列举四等中上...  相似文献   

19.
我的挚友吕大吉教授自著《宗教学通论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最近出版,这是宗教学研究上的一件大事。我来为这部书写书评,本来是难以胜任的。因为我的学术工作偏重于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宗教史,虽然对于宗教理论也做过若干思考,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无法对这部他半生心血凝结成的理论巨著做出并非空泛而能言之有物的精当评论。不过我还是愿意写这篇评论,原因不仅在于我与他是知己朋友,了解他的研究工作,还在于我曾经参与过《新编》的前身《宗教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写作,对于从《通论》到《新编》的过程也有所了解,觉得有些话需要向…  相似文献   

20.
韩愈 《天风》2023,(3):14-16
<正>王治心(1881—1968)是著名的中国教会史家。有研究者将其归类为本色教会探索的“本土实践派”1,其学术影响又使得部分研究者误认为他只是一位“学院派”的神学家。在其众多作品中,《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下称《大纲》),兼具古今中外的多维视野,又充满了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深刻思考。《大纲》的字里行间,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中国情怀与多维视野兼而有之的教会先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