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的大业,既对传统伦理秩序眷恋不舍又冀借西学以自强,不仅对晚清时局的解危救困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哲学上也有所作为,丰富和发展了晚清理学的狭小范域。一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但是在儒学诸多的学术层面中,曾国藩所毕生研究和服膺的是理学,在“义理”、“考据”、“经济”、“辞章”中首推“义理之学”。曾国藩所谓的义理既不是心学之义理,亦不是实学之义理,而是程朱所阐发的理学之义理。他说:“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曾国藩,2003年,“文集”,第205页)曾国藩不仅对于义理之学坚信不…  相似文献   

2.
“熟”,是中国文化一个极富意 蕴的概念。曾国藩的“熟”辨,也别具一格。曾国藩论“熟”,取“先立定规模后求精熟”和“仁亦在乎 熟之而已”,为“熟”之路向;讲“熟仁有恒”和“熟仁有悔”,确立“熟”中应有的“几 ”因素;窥“熟中有志性”和“熟在有通性”,引“熟”走向种审美意境和自由境地。曾国 藩的“熟”之境界中包蕴种深刻的成熟意识,在成人成文成万事之中。同样,在讨论“熟” 中,使儒道(庄子)在各自的熟境理念中引向种共同旨趣。  相似文献   

3.
<正> 一、性命观“性”与“命”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两个传统概念,是立足于人文主义用以阐释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的两个基本范畴。但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这两个范畴运用的重点,以及对它们的内涵和外延的说明,是各不相同的,以宋学为例,有张载等人所作的唯物主义解释,也有如周敦颐、朱熹等人所作的唯心主义解释。声称自己“一尊宋儒”的曾国藩,没有继承张载的唯物主义传统,而把包孕在“性、命”中的唯心主义和伦常思想接受了过来。何谓性?曾国藩说:“性不虚悬,丽乎吾身而右宰”,“真与精相凝,而性即富于肢体之中”。(《曾国藩全集》第133—134页。下简称《全集》)他的“真与精相凝”,实是同敦颐《太极图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的简缩。他把“性”与“无极”、“两仪”、“五行”这些东西紧紧联系在一起,认定“性”是这些东西演化的结果。至于“命”,曾国藩说得更清楚:“命非外铄,原乎太极以成名。”他认为,“命”是主宰一切的,“功名富贵,悉由命定”(《全集》,第92页),甚至“洋人之患,此无所为,实非一足一手所能补救”(《候选训导计棠禀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以传统伦理治家的最忠实的笃行者,在其治家思想中,对家庭经济有着独特的看法,构成了其家庭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其家庭经济伦理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将从“谦俭之风,惜福之道”、“勤俭持家,奢侈亡族”、“不留钱财与子孙”、“散财济人,掌控盈虚之道”四个方面对其家庭伦理思想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悔字求缺持盈──曾国藩运用《周易》的一个实例杨建祥曾国藩其人,诸熟历史精通哲理。他以《周易》取象路径,揭橥天道忌盈人造忌满,晓之以悔字求缺,洞见持盈之道。这一思想是很深刻的。曾国藩写道:“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是,月...  相似文献   

6.
骄傲与谦逊     
俗话说:“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满遭损,谦受益”。为我们指出了骄傲于人不利,而谦逊则为了获益。曾国藩也说:“天地间唯谦逊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又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圣经箴言也说:  相似文献   

7.
在1860年安庆战役之后,曾国藩进驻英王府,咸丰帝在热河行宫驾崩,湘军大将及与湘军有关系的政客、官僚不断往来安庆,议论激变的形势。不少湘军将领都有意在这清廷幼主即位、人心未定之际,请曾国藩取而代之。%湘军将领欲盛筵相贺克复安庆,曾国藩以皇帝刚刚殡天未许,只准各贺一联。李元度第一个撰成,其联为“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曾国藩见后立即将其撕毁,并斥责了李元度。%曾国藩终生服膺理学,一向以忠君爱国的卫道士自居,劝他做那犯上作乱、青史不容的“逆臣”,无疑是违背了他一生赖以立身的信仰和原则,他是无论如何难以接受的。而且,越是随…  相似文献   

8.
论曾国藩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魏知信青年毛泽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曾经受到古今中外各派思想家的多方面的影响。毛泽东于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而完满无缺,使之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独服”二字...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大象》强调观象“恐惧修省”,这正好是《大象》早出,成于《左》《国》成春秋晚期孔子时代的证据,因而早于《彖传》.“观象修省”指为政者观上天示警之象面对自己为政过错的反省.而“观象进德”的思维方式,与曾、孟强调的个人内心反省大不相同,是以《易》之象为教之文本或学之文本的表现,其性质是正面观象面进德、修德。  相似文献   

10.
正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曾自题对联于总督衙门大堂大门两侧。联曰:"虽圣贤难免过错,愿诸君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僚友行修,方尽我心。"公开号召僚属批评,表明其虚心纳谏,同时注重僚属的品行修养。曾国藩虽考中进士,可名列第三甲,这使他引为平生第一憾  相似文献   

11.
菩提一叶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党无用。崇德兴仁,务礼修让。——《大无量寿经》这是阿弥阳佛的国土,也是我们理想中的人间净土。我们希望这世界和顺、清明,风调雨顺,灾厉不起;希望国家强盛富裕,人民生活安定…,··战争成为无用之事,全世界水保和平;这仅仅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吗?是理想,但并非不可能实现。实现的关键在最后两句。“崇德兴仁,务礼修让。”我们应该崇尚德行,仁爱、讲礼义、修谦让,而我以为这里最重要的就在一个“让”字上。古人说世界上的东西“争之不足,让之有余”。如果大家懂得礼让…  相似文献   

12.
佛法经典向有“三藏十二部”之称。笔者初学时,曾误以为有十二部经书,后经请问方知是对一切经书“文体内容”的分类,此之“部”是“种类”义。然而在请同修中也屡有如我之望文生义的,看来这在初学还有点普遍性。这个现象既说明初学者的飘浮,也显示了佛法经论对名句文注重实际义理的特性,其“名相”皆有特定的精确定义,初学如仅评想当然,会谬之千里。所以在佛法的名相上,万不可望文生义,需要练点基本功,以名循义,依义理而解法,依法而修证,从而再深明“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的旨趣。现将十二部的…  相似文献   

13.
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堂、李鸿章等名臣。他有着精明独到的判断力,常常能慧眼识英雄,为朝廷发掘了不少的人才。某次,李鸿章带了3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3000步的习惯,所以那3人就在一旁恭候。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3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惊讶,曾国藩说道:“在散步时,那3个人我都看过了,第1个低头不敢仰视,是一个忠厚的人,可以给他保守的工作;第2个喜欢作假,在人面前很恭敬,等我一转身,便左顾右盼,将来必定阳奉阴违,不能任用;第3个人双目注视…  相似文献   

14.
修闲     
有一天,某位朋友捉到了报纸上一个别字:你看,把“休闲”写成“修闲”了!他说得没错。事后查检辞书,真的还没有找到“修闲”这个词;我在电脑上敲出“修闲”两个字,下面立即出现一道红色浪线!但我琢磨,“修闲”虽然不是一个固有的可以独立运用的词,却是一个很好的词组,它与“休闲”只是读音相同,  相似文献   

15.
正陈宝箴出身于书香门第,不仅才学出众,更是怀有一颗忧国之心。维新变法时期,作为湖南巡抚,他是唯一支持变法的地方大员。管理安徽、江西、江苏三省军政事务的两江总督曾国藩,与江西巡抚沈葆桢发生矛盾。起因是,曾国藩的湘军军饷紧缺。为了筹措军饷,曾国藩除了向中央  相似文献   

16.
正人生一世,需要吃饭、穿衣、住房、乘车、赡老养幼,有得失之心本很正常。然而,除了适度的得失之心,也得有"分润之心",也就是有能力时,我们必须懂得分利给别人。曾国藩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这个大家庭以祖父母为核心,包括曾国藩的父母、叔父母与其弟弟、弟媳、侄儿、侄女。曾家的经济来源除了土地上的收入,就是曾国藩不定期地从北京捎回的白银。这些白银少则数十两,多则数百、上千两。在曾国藩看来,一个家庭要和睦,那些有能力支撑家庭的人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去除利己心。其次,他给母亲寄了五两银子的零花钱,马上觉得有点不对,因为没有给叔母零花钱,于是嘱咐家中的弟弟给叔母也送上一份。并且立下规矩:以后自己每年给母亲、叔母零花  相似文献   

17.
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门派 ,其内容博大精深 ,影响广泛而久远 ,其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可归纳为“内圣外王之道”。对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阐释在古代和近代有所不同 ,涉及内修与外用、中学与西学等关系。“内圣外王”作为价值观 ,其本体论依据为天人关系论中的“天道”或“人道”本体论 ,其认识论依据为内在超越思路和“知行合一”观念。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 ,忠孝是两个重要的范畴。曾国藩的“先于孝而后于忠”忠者观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内容丰富,他将孝悌视为立家之本,勤俭视为持家之道,教化视为兴家之策,睦邻视为和家之辅。毫无疑问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是属于传统的,其中包括许多需要批判剔除的糟粕,当然也含有许多可资借鉴利用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试论孔子“信”伦理观念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子认为,“信”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并贯穿于全部社会生活之中,它是“仁爱”的必然要求,亦是“行仁”和“仁政”的具体体现,没有“信”就无所谓“仁”。因此,孔子把“信”确定为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内容,同时也把“信”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立教方法。面对东西方的伦理道德危机,当代社会生活必须强调修“信”和养“信” 的重要性,崇尚取信于民的治民之道、童臾无欺的经商之道、讲信明义的交友之道和言行统一的自立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