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不知而不愠”的“知”是“了解”吗?———从语境学角度谈“知”含“举”义盛书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首篇首章中的这三句话在文言文中还算“通俗”,可是其中的末句并不“易懂”。尤其是“人不知...  相似文献   

2.
先秦私学的纲领──《论语·学而》篇首章释义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开卷《学而》篇的第一章(下简称“学而”章),便非常醒目地记录了孔子的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人称“字字皆碑”,在中国人中间的影响极为广远深切。后世明通的理解,以为第一句话意在提倡勤奋学习、“温故而知新”;第二句话意在主张关心国家大事,借朋友的往来调查研究;第三句话则是讲求心性涵养的:人家不了解你,你不要抱怨;只要你有道德学问,迟早会有人赏识你。──这样理解,自然与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本色相契合;可是这样,三句话…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论语》是反映孔子思想的主要典籍,《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学而时习之”章又是第一篇的第一章,其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性自然可知。因此,研究孔子和《论语》时,首先把这一章的言词语句和精神实质搞清楚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可惜的是,自古至今,很多人对这一章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该章共有三句话,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目前人们根据历代多数学者的注释译成的白话一般是:孔子说:“学了后再时常(或按时)温习,不是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相似文献   

4.
《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看来,孔子把朋友是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圣人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难免曲高和寡。  相似文献   

5.
黄沛荣教授著,(台北)万卷楼有限公司2001年4月出版。全书232页。本书共分四章,分别名为“象传义理”、“大象传义理”、“小象传义理”、“彖传、大象传、小象传之比较”。如作者所说“本  相似文献   

6.
一、“学而时习之”。 孔子认为这是带来快乐的事情。学,当是指认识真理;时习之,当是指以此真理为基础的各种日常的道德实践。 《论语》大概成书于孔子逝后。孔门弟子把“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置于全书的开篇处,想必不会是率意而为之举:这句话最能折射出孔子的日常形象和趣味。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之言来注释这句话:“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但这样的解释是“危险的”,因为我们由之可以推论:众多的“信从者”,当初只是“受益者”,如今不远百里、千里而来,是否又是为了“受益”?抑或是为了“报答”?如果是前者,那岂不成了恶梦?如果是后者,那么,由此所生之“乐”,未免太那个了一些啊!  相似文献   

7.
<正> 《论语》虽然不是孔子本人亲作,但直接记录孔子即事言理的思想观点。因此,应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基于这个前提本文主要依据《论语》来研究孔子的说诗。一、孔子说诗皆断章取义《论语》中涉及诗的共十七章,其中引诗句来说诗的有七章。(一)《八佾》: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二)《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相似文献   

8.
《易传》的道德哲学与现时代罗炽一、《易传》及其道德哲学《易传》或称《易大传》,是《易》之被称为“经”以后的对举。它共包括“说卦传”、“文言传”、“序卦传”、“象传”(上、下)、“彖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杂卦传”等十篇,传统称之为解释...  相似文献   

9.
《彖传》《大象传》释卦次序考廖名春一、引言《周易·彖传》与《大象传》解释上下经卦的次序问题,前人罕有论及,黄沛荣先生著《周易彖象传义理探微》一书 ̄①,首次全面而系统地进行了分析。黄先生说:《家传》释卦,除少数特例以外,其叙述之次序,皆自下卦而上卦;反...  相似文献   

10.
说乐     
正曾读《论语》,发现《论语》对乐是极为看重的,不但开首第一条就说到乐,而且全书还有不少次提到这个字。归纳起来,我觉得有三个要点。第一,"不亦乐乎"的乐。曾读《论语》,发现《论语》第一条就引孔子的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相似文献   

11.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这段话出自《论语·宪问》。关于其中的“君子道者三”一句,历来说解颇不一致,概括起来,可得四说:一说“君子道”为君子之道(见邢《论语注疏》),此说以“君子道”为偏正...  相似文献   

12.
孔子论君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论语》中,“君子”是孔子(及弟子和时人)谈论最多的一个概念。全书中,论及“君子”者计86章,加上一章中的重出,总计为121次(以朱熹的《论语集注》为据)。孔子“君子”概念含义实质是什么?他何以在自己言论中把“君子”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他提出这一概念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句中的“易”字大多释为“改变”。朱熹注:“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杨伯峻《论语译注》云:“易,有交换、改变的意义,也有轻视简慢的意义。”并把“易色”译为“不重容貌”。私以为欠妥。“贤贤易色”中的前一个“贤”用作动词,“爱好”之义。后一个“贤”是指“贤人”,“贤  相似文献   

14.
《论语·里仁》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牵涉到“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可是,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目前,还不能说已经解释清楚了。汉代以来的各家注解,虽算不上歧说纷纭,却也有些不同的说法。现在知道最早对这句话作出解释的是西汉时的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汉书·杨恽传》引用作:“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董氏说的正是“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后人在解释“君子喻…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易童子问)认为,《易》之“十翼”各有瑕疵,其中纵有孔子之言,但非孔子之文章。本文认为。此论并非无可嘉许之处.但亦不免言过其实,而致疑于其所不应疑者。本文通过对“十翼”的逐一分析。得出结论《序卦传》与《杂卦传》确如欧阳修所言。既不具微官大义.也与孔子无关。《说卦传》与《周易》关系渺茫,以《说卦传》为孔子之所作,更属无稽之谈。大小《象传》之内容,则不离乎秦汉时代、以功名利禄为人生目的的俗儒之胸襟,亦可能为邹衍一派阴阳家言。而《彖传》乃《周易》哲学精义之所在,其中若干部分必在孔子之前已经集结。惟《文言传》与《系辞传》中所录孔子之言,必皆出于孔子及门弟子之手。欧阳修呼《系辞传》为“僭妄之书”,且具有“害经惑世”之罪愆.未免有褊狭愚昧之失。文章还对欧阳修所指《系辞传》中三种成卦之法的不相容进行了辨析,指出.究实此三者所指不同,可以并存而不害。  相似文献   

16.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这三句平直易解的话,由于缺失具体语境,在孔子身后的数千年间,语义泛化,被加以最通俗、最一般的解释.学就是学习,习就是温习或复习.由此也产生了"学习"一词.并且,"不亦乐乎"也化为习用的成语,"有朋自远方来"也成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友人的套话.本文运用本证式的语句互见法,以<论语>证<论语>,首先对这三句话的几个关键词进行了考证.考证结果认为,"学"字,大多是指为了干政"复礼"而进行的学习,"习"是演习与实践之意,"时"则是"适时"之意.又根据前人的训释,将"朋"解为"众".与上述考证结果相应,笔者还从<论语·子路>篇所云"叶公问政,子日:近者说,远者来"一句发现了理解<论语>开篇语境的密码.这就是"问政"的"政"字.关于这句话与<论语>开篇的联系,历来无人揭示,因而也就无法准确把握<论语>开篇的语境.由于这一发现,<论语>开篇豁然开朗,孔子说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对为政者言为政.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哲学的本意是“爱智”与“为圣”的统一。“为圣”是最终目标,“爱智”是达到“为圣”的手段。因此,知与行范畴虽然包含有认识论的意义,但基本上是作为伦理学范畴来使用的。《论语·述而》上讲,“子有四教:文、行、忠、信”。都属于道德修养的范围。孔子倡导“学”,他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来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同上)这里的“学”包含知行两方面的意义,都是围绕“忠”、“孝”等道德原则而论述的。孔子之后,  相似文献   

18.
思想史上有些意义深远的观点,不一定是采取长篇大论的形式,或者是在庄严圣洁的殿堂里发表。有时候,一些日常性问题或者偶发性事件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感慨,也可能导出成果丰富的思考。这类情形也见诸经典文本。本文要解读的一则对话,就是孔门师徒关于一项具体礼仪的争执。它被解释者深化为关于人类道德本性的一场跨时代的讨论。这则对话系《论语·阳货》中的“问三年之丧章”: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  相似文献   

19.
一、超切主义的哲学:《易经》哲学的特质 1 何谓《易经》哲学?《易经》哲学的义理归趣何在? 《易经》哲学,顾名思义,乃是本于《易经》的哲学。《易经》又名《周易》,本是卜筮之书。但蕴含在此书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卦辞和爻辞)和传(包括象传、彖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两部中的哲学义理却是宏深奥衍,罕有其匹的。卜筮原是先民籍以安身立命的一种重要手段——一种统合直觉与理解于一炉的生命道术。《易经》哲学正是环绕着卜筮的生命道术而发展出来的宇宙观、人生观。从纯粹的哲学立场来看,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哲学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场有哲学,也是一种生命哲学——一种归结于生命与场有的超切互摄之道的“超切主义哲学”。所谓场有乃“权能场有”之省。“权能场有哲学”乃是一种以行依体验为出发点,为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0.
“后生可畏”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生可畏”一词出自《论语》第九章《子罕篇》,原文如下:子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近人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对这段话的翻译是:“孔子说:‘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也就不值得惧怕了。”’应该看到,这样的解说由来已久,更远的且不说,就以号称大儒的朱衰老夫子为例,他的《论语集注》的注释是:’‘孔子宫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安知其将来不如我之今日乎?然或不能自勉,至于老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