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研究采用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录像为实验材料,以98名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和非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反应时测量法探讨小学教师加工不同类型课堂信息的速度和辨别能力。结果表明:有学科教学经验的教师(语文和数学教师)在重视学科教学内容的同时,也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经验对教师的课堂信息加工能力和教学专长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专长以及教师培训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师选择注意与洞察力对课堂信息知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注意和洞察力在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以往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理论,对选择注意与洞察力对教师课堂信息知觉加工速度与辨别力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注意与洞察力呈现显著正相关;选择性编码与选择性比较对课堂信息加工速度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注意对教师课堂信息判断的正确率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性联合对三类课堂信息加工速度与辨别力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教师变量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观影响的多层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32名小学数学教师与这些教师所教班级的1691名学生参与了本研究.两个测量工具评价了教师的数学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师的55节数学课进行了录像;并按照学习任务的认知水平与课堂对话的特点进行了编码,采用问卷法测查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与态度.多水平分析表明: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课堂学习任务的认知水平、课堂师生对话的权威来源与教师运用学生想法的程度对学生数学学习观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教师的学科知识对学生数学学习观的预测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教师对课堂信息的知觉和加工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专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有关课堂场景中学生行为知觉和注意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主观报告和定性分析等研究方式,不仅缺乏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客观量化的分析,对教师如何加工课堂场景中学生行为也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11名专家、9名经验教师和17名新手,让其观看一段时长约15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视频,并记录其观看过程中的眼动信息。结果发现,教师对学生课堂典型行为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次数比率多于问题行为;相对于专家和经验教师,新手对学生的典型课堂行为注视次数更多、总注视时间更长、注视比率更大;就学生的典型行为而言,新手比专家和经验教师注视的次数更多、总注视时间更长,注视的比率也更大。结论认为,教学经验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场景中学生行为信息的知觉,新手对突显的典型行为关注要多于问题行为,而专家和经验教师则在典型行为和问题行为上平均分配注意资源。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师课堂信息表征对知觉加工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80名20~40岁小学教师进行实验室实验与心理测验,探讨小学教师表征深度对不同类型课堂信息加工速度和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并对部分参加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表征深度对课堂信息加工速度有显著的影响,对课堂信息判断正确率没有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访谈结果与实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393名小学语文、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了不同教师特征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结果发现:(1)教龄与学历两因素交互作用显着.事后分析发现,初高中学历组和中师学历组表现出较相似的教龄特征,即参加工作初期的教学效能感较高,随工作年限增加有所下降,而后又上升;而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组,教龄主效应不显着.(2)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显着高于其个人教学效能感.(3)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着不同于中学教师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堂,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一直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是决定它关键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效果的反馈者。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昵?笔者从实践体验者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选取288名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的方法,着重探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由计划与设计策略、管理策略、讲授策略、提问与讨论策略、学习策略指导、情感、评估策略等七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热情洋溢的抒隋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为本的审美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让美在课堂中流淌,让情在课堂中徜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学生的评价对中美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测量和比较,并对两个教师群体在教学风格上的差异能否部分地解释中美大学生存在的课堂学习行为差异进行了检验。研究采用相关量表对185名中国大学生和120名美国大学生施测,要求他们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所感知的中美教师在执行型、保守型和整体型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中美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行为的课堂活动参与、提出问题、对师生关系的独立性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所感知的教师教学风格的各维度均与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显著相关;教师教学风格中的保守型和整体型能够部分地解释中美学生之间存在的课堂学习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测验法测量了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师对课堂信息的选择注意、洞察力和表征策略发展状况,考察了选择注意、洞察力和表征策略的关系,建立了小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策略构成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策略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且不存在学科差异,选择注意、洞察力和表征策略是小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策略的重要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验与心理测验法,探讨知识结构、教学效能感、教学监控力和基本心理能力在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建构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知识结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力在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基本心理能力主要受年龄发展的影响,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在于验证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有正向预测作用及其对学生学业效能和学习态度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设。通过对109个班级的班主任教师和3066名三到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结果表明:(1)在控制学生性别影响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学生学业效能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且这一影响强度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2)在控制教师所教年级的影响下,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的班级差异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感高的班级,学生学习态度越积极;(3)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效能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感越高,学生学业效能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影响越弱,反之班主任教师管理效能感低的班级,学生学业效能感对学习态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male and female teachers differ in (a) their background or training for instructional uses of microcomputers and (b) their uses of microcomputers to teach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Research carried out in 60 classrooms, 49 schools, and 25 districts in California provided data on district and school microcomputer policies; classroom contexts; and teachers' characteristics, instructional decisions, and practices.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district and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composition did not differ, by and large, among male and female teachers. Furthermore, gender was unrelated to teachers' subject matter and computer knowledge, patterns of micro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and instructional decisions and practices. Both female and male teachers provide leadership in the microcomputer movement, have the relevant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which contributes to microcomputer use, use microcomputers for instruction in a variety of ways, and present equally viable role models.Fund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IE), this study was restricted to California for budgetary reasons. Nevertheless, California appears to be representative of microcomputer use in other leading states (Chambers & Bork, 1980).  相似文献   

15.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was on kindergarten children's reports of teacher-child relational conflict and the associations of the reported conflict with (a) child characteristics (gender, behavior problem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b)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practices (teacher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transition-to-school activities, and perceptions of support provided by the school); (c)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classroom and school relational climates; and (d)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workload stress. These variables were examined with a group of 103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nd their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24 public schools. There was evidence that teacher-child conflict was related to problem behaviors,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workload stress, as well as classroom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the classroom/school relational climate.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936名小学生为被试,探究了羞怯对小学生学业求助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羞怯显著正向预测小学生的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性求助,显著负向预测工具性求助(老师/同学);(2)自尊在羞怯与小学生学业求助各维度的关系中都起到了中介作用;(3)班级环境在羞怯和自尊,自尊和工具性求助(老师)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羞怯影响学业求助的作用机制,对教育者引导学生形成适应性学业求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