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宪章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满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过去的健康概念已经不适应今天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了。只有身体、心理都得到充分、和谐发展,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的成立宪章中指出,人,既是一个生物的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健康与疾病不但是一个生物学过程,而且有其深刻的社会心理内容。○健康,是一个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相似文献   

3.
现代的初中生,既要体魄健康,又要精神健全。保持身体健康要注意生理卫生,保持精神健康要注意心理卫生。但是,他们的心理障碍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如有的学生,他们的处境是“可怕的”、“充满必须和不允许的”,生活是“忧心忡忡”、“烦躁抑郁的”、“单调  相似文献   

4.
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是未来世界的开拓者.在我国,全社会都在关心儿童的发育成长.为他们创建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期望他们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代新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推行未久,新的医学思想尚未深入人心.也由于心理科学知识未能广泛传播,获得普遍重视,因而社会对于儿童的发展成长,往往只注意躯体的、生理的健康,而极少注意精神的、心理的健康.只重视儿童的生理卫生,关心儿童的营养睡眠、身体锻炼和疾病防治等;但极少注意甚至完全忽视儿童的心理卫生,不了解焦虑、自卑、情绪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危害;更少想到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胜任感、自信心,或积极增强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保障心理健康.显然,疏忽了儿童的心理卫生,不可能保证儿童心理的、精神的健康;甚至还可能影响儿童生理的、躯体的健康.一个儿童只是体格健壮、肌肉发达,而情绪紧张、性情怪僻或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决不是祖国所要求的新人.  相似文献   

5.
健康,是每个人所希望和追求的,它是提高生活质量和保证事业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什么是健康?一般人们认为,身体没病,能吃能睡能干活,就是健康。这种看法从现代的观点看是不全面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是,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身体结实健壮,但却心理不正常,整日情绪忧郁,悲观厌世,经常无故紧张,烦恼,猜疑,那他就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因此健康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困为心理本身不仅可以成为一种病态,而且还可以影响身体健康而导致疾病。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在  相似文献   

6.
浅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民 《心理学探新》1990,(1):38-40,37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凡是具有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认识水平、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并且具有同客观现实保持着积极平衡的意志行动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仅思想境界高,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而且热爱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乐于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有自知之明,能自重自爱。可是近几年  相似文献   

7.
认知失调理论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人们的健康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单纯注重身体(生理)健康转变为生理与心理健康并重,医学模式也相应地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医学模式转化。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1]。并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心理治疗的实践表明,许多心理疾病的起因常常是认知偏差。因此,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对认知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西心理治疗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凤  李兆生 《心理科学》2001,24(3):360-360
在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并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宏伟目标。但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环境空前紧张,使当今民众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由此导致日渐增多的心理障碍急需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表面性——认为没有躯体上的疾病,即是健康。(而健康应该是指人的身体、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同样人们对“体罚”的认识也仅理解为对躯体的伤害。一般学校领导只对所发现的对学生躯体的损害给予极大的关注。而对个别老师对学生“心理”上的伤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会去处分哪一位实际是使用“心罚”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王晓妮  张洁  许月季 《心理科学》2003,26(2):376-376,378
1 引言世界卫生组织 (WHO)明确提出 :“所谓健康并非只指没有疾病和不感觉虚弱 ,而是指身体和精神均适应社会生活的完美健康状态”。显然 ,这种把精神因素作为衡量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 ,既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境界 ,因而大大推动了现代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心身医学”转变的步伐。 174 7年 ,有个叫Gaub的医生认为 :强壮身体变得病了或有病的身体恢复了的原因 ,经常有赖于心情和精神 ;今天 ,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应把心理因素的知识应用到对他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去 ;经过 2 5 0年 ,人们真正开始意识健康意义中的心因…  相似文献   

11.
当一个人生了病住院或居家休养时,最明显的情绪反应是意识到有危险而产生焦虑性的心理障碍。任何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其程度决定于病人对疾病的了解与态度。焦虑是一种忧虑、恐惧和焦灼兼而有之的心理反应。病人的焦虑既可能来之对本身患病或入院的不安,也可能是来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过分的焦虑不但导致心理平衡的破坏,而且会妨碍治疗的进程和身体的康复。那么,如何消除病人的焦虑心理反应呢?一般来说,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护理方法进  相似文献   

12.
人到老年,会引起心理上各种变化。尤其是离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改变了生活环境和生活规律,必然在心理上引起波动。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注意正确调整心理变化。就可能因而出现忧心忡忡的空虚感,心情抑郁或烦躁不安,甚至会导致神经衰弱等疾病,给晚年生活带来病患。那么,老同志在离退休后应该注意哪些心理调节呢?其一、要保持适当紧张生活的节奏。老同志离退休后,在精神上或躯体上获得休息,无疑对健康长寿是大有好处的。但是,有的人从离退休的第一天起,就在心理上首先松弛下来,出现睡懒觉,拖拉疲  相似文献   

13.
快乐的秘诀     
快乐是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快乐是我们的思想处于愉悦时刻的一种心理状态”。快乐,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在快乐的时候,充满希望和幻想,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心理学家们曾经试验过在快乐与不快乐的情绪状态中的表现,人  相似文献   

14.
我们通过学习和调查,认为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对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是一个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是一项百年大计。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国人民都要保持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要坚定地依靠工人阶级,必须帮助青工提高觉悟,振奋精神,使他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从长远的观念看,青年职工是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人阶级今后的主体,我们的社会主义企业不但要出物质产品,出经济效益,而且要出精神产品,出人才,也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职工队伍,这是企业不断增添后劲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区别于一般心理概念的、狭义的精神概念有三个特征:终极关怀、内发自生以及自由意志.诸如精神信仰危机、生活目标迷茫等区别于传统心理问题的精神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顽疾.现代心理健康标准开始关注并尝试吸纳精神健康.精神健康是21世纪的健康主题,现代人不应仅仅满足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还应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健康.  相似文献   

16.
王从联 《天风》2022,(1):43-44
<正>牧者是灵魂的医生,教牧的全人健康,对教会牧养事工至关重要。唯有健康的教牧,才能有健康的服侍,进而达至健康的教会。健康的定义:生命整全和谐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缩写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生活之完全健康的状态1。这个定义强调健康是指身体、精神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可用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一是身体系统功能良好;二是对环境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这是指全人的健康。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Peter Senge)指出:在许多古老的文明中,"完整"与"健康"是同义词。他认为今天我们的世界如此不健康,  相似文献   

17.
吕小康  汪新建 《心理学报》2012,44(2):276-284
意象思维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 它通过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的方式认知世界、推演联系。这种思维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身心不分而非两分的身体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 身体不仅仅是一具生理躯体, 还具有气、阴阳、五行等本土概念所体现的弥合物质与精神、联结生理与心理的模糊性与开放性。人们在表达疾病感觉时通常不分生理与心理, 任何一方面出现不适感觉即可认为自己生病, 在面对心理医生时也倾向于同时报告躯体状况与心理感觉, 从而使得临床报告出现较高的躯体化报告率。这正是文化心理影响疾病表达的体现。这也使得疾病不仅是一种医学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医学不仅需要生理知识, 也需要人文知识。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三理"教育的依据、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青少年在伦理道德、心理健康和生理卫生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青少年伦理教育、心理教育和生理教育是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举措.其中,伦理教育要抓好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文明习惯的养成及诚信教育;心理教育要加强以健康心理为内容的品质意志教育;生理教育要进行以健康生理为目的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正逐渐成为民众的积极行动。穆斯林的养生保健与独特的民族饮食习惯和信仰功修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和普及穆斯林养生保健知识,对提高民族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一、健康与保健的概念什么是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疾患,而且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是说,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没有生理缺陷和疾病,生理机能正常,叫生理健康;面对社会环境,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叫心理健康。判定一个人健康与否,有许多指  相似文献   

20.
王从联 《天风》2022,(9):49-50
教牧同工的健康,包括身体、灵性、心理等多个层面,是指生命的整全和谐.其中灵性生命的健康尤为重要,它是健康的基石.正如叶贞屏教授所指出的,"灵性健康是身体、心理和一切关系健康的基础、核心、起点和终点."1教牧同工与上帝的关系愈亲近,生命里面的力量愈刚强,愈有能力处理好各种外面的事工,反之,则会出现各种问题.教牧同工所特有的、有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事工过多、压力过大、疏远上帝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