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旭  陈天勇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658-1666
日常认知一直是临床心理学家和老年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之一, 日常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评估方法和工具、日常认知与智力和执行功能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干预训练等方面。日常认知概念的深化和相应评估工具的出现, 推动了日常认知研究的深入发展:一方面研究者通过寻找对日常认知有重要作用的基本认知变量, 探究日常认知与智力的关系; 另一方面, 与日常认知有关的训练项目的开发也一直是研究者和老年群体关注的话题, 现有的训练研究提供了很多有启发性的结果。日常认知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保持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智力差异是心理学领域智力研究和个体差异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研究者对智力个体差异的内在机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释,随着认知领域相应研究的发展,陆续出现了4种研究取向:因素取向、参数取向、策略取向和适应性取向。文章在简要介绍4种取向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综述了各个取向相关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最新进展。已有研究表明,四种取向在解释个体智力差异本质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努力构建比较全面的智力差异理论;从认知加工和神经机制研究相结合的角度恰当解释智力差异;同时加强对非认知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PASS理论近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平  李长青  姜媛 《心理科学》2003,26(6):1104-1105
1 引言智力是心理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2 0世纪 6 0年代前 ,因素分析是心理学家建构智力结构的主要方法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智力研究者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理解智力 ,智力研究的焦点也逐渐转移到智力内部活动过程的探索上。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智力理论呈现出因素分析与认知加工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但传统智力理论与智力测验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 ,限于传统智力理论对智力的界定 ,智力测验无法直接测量个体习得知识快慢的能力。其次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在传统智力测验中未予…  相似文献   

4.
检测时与智力关系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检测时是信息加工速度的重要指标,它与一般智力测验分数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相关,两者之间的相关常被解释为智力个体差异的认知或生理学的基础。文章介绍了检测时与智商之间的相关研究。讨论了研究者对检测时和智力之间相关本质的几种理论解释。同时,总结了从生物学和发展的角度对检测时与智力之间相关的本质理解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分了检测时与智力之间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智力理论的最近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进辅 《心理学动态》2001,9(4):330-334
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力理论的最近发展,主要包括:Gardner的多重智力理论,认为存在7种相互独立的智力:Anderson的智力与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智力的个别差异和发展变化可以用不同的加工机制来说明:Sternberg的三元理论,包括成分子理论、经验子理论和背景子理论;Ceci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智力性成果有赖于具有丰富的并很好组织的知识基础的多重认知潜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智力的研究焦点是探索生理和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力理论的最近发展,主要包括:Gardner的多重智力理论,认为存在7种相互独立的智力;Anderson的智力与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智力的个别差异和发展变化可以用不同的加工机制来说明;Sternberg的三元理论,包括成分子理论、经验子理论和背景子理论;Ceci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智力性成果有赖于具有丰富的并很好组织的知识基础的多重认知潜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智力的研究焦点是探索生理和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艳玮  李燕芳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700-1706
自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兴起以来, 研究者就开始借助MRI等脑成像技术探讨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与大脑结构发育和功能特点等之间的关系, 这为揭示行为发展与生理成熟之间的关系、儿童认知发展的神经活动规律、正常和障碍群体的独特大脑神经结构及活动特点等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对有关儿童青少年智力、工作记忆、反应抑制等认知能力发展与大脑结构发育、大脑功能发育之间关系, 以及认知能力训练与大脑可塑性等研究的介绍, 指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未来研究应重视采用纵向设计, 关注自然成熟和经验对正常或障碍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与脑发育关系的交互影响, 同时从练习和训练的角度对大脑可塑性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智力研究发展到现在,正在进行着一场认知革命,但无论智力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和理论,都只能是间接研究。所以在《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模型》一书中出现了“木筏”这一比喻。通过对“木筏”比喻的分析可以看出,跨越智力之河中的“木筏”是智力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比喻可以使我们明确一点:真正的智力在彼岸,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只能对其进行间接研究,而“木筏”代表的智力理论、方法和技术则是一种研究智力的手段,虽然“木筏”不是智力,但他们能起中介作用,通过这些“木筏”我们正在一次次接近智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现象越来越多的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主要介绍了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现象:“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并对其理论依据、测量方法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分别进行了介绍。最后,在对以往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一般流体智力研究中工作记忆与注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一般流体智力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者们认为了解工作记忆与注意的相互关系是解决一般流体智力与前二者结构关系的关键。由于工作记忆系统中中央执行器的功能尚不明确,注意控制能力与工作记忆的关系难以确定。研究者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另一种则认为两者就是同功同构的一个认知成分。  相似文献   

11.
自Broadbent等首次提出认知失败的概念以来,认知失败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认知失败是个体基于认知上的因素,使他们在完成那些平日中能够胜任的简单任务时出现错误。文章从认知失败的因素结构、认知失败与选择注意、持续注意等认知因素的关系,以及与人格特征等关系几个角度回顾了已有的研究,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智力理论和智力测验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对于自身的智能及其发展问题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人类智能的探索也一直是心理学中极为活跃的领域。随着认知科学、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对高级智能问题的探索。一、智力理论的发展几十年来,智力研究者们从心理学、心理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认知科学等不同角度和层次对人类智能问题作了种种探索,提出了各种智力理论,并在各种智力理论基础上编制了多种智力测验,对人们的智能进行评定和测量,促进了智力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智力研究中,把智力作为大脑内部的功能结构来进行研究,并提出智力理论的主要有两大模式:心理地图模式和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意在考查动态测验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作进一步程度区分的有效性。以传统且常用的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和标准选取30名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为实验组,30名同年级智力匹配儿童为对照组,以Swanson认知加工测验(S-CPT)的4个子测验为测量工具对被试进行动态测验。结果发现:(1)在传统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的基础上,动态测验的“潜在认知能力”指标可以对儿童数学成绩增加19%的预测力;(2)以“潜在认知能力”指标为依据能够将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进一步区分为“发展落后”和“发展缺陷”两个水平;(3)“发展落后”儿童一年内数学成绩发生了增长性变化,与正常儿童水平相当,而“发展缺陷”儿童的数学成绩没有变化。研究证实关注潜能指标的动态测验范式在快速、准确甄别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上具有独特效用。  相似文献   

14.
认知需求对个体信息加工倾向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洁  周宁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4):685-690
认知需求指"个体参与和享受思考的倾向"。作为一种认知动机,研究者认为其影响了个体信息加工的倾向性。对国外近30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结果显示认知需求主要在努力程度、自主性和结果及其应用范围这三方面影响了个体的信息加工。最后,展望了认知需求的研究趋势,并从认知需求的测量、无关变量的控制、影响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以及情感因素负荷四方面探讨了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不同研究取向的应对问卷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现实和精神压力的增大,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重视。研究者们依据不同的理论模型建构了各种应对问卷,此文总结了5种主要的应对研究取向,包括应对过程研究取向、应对特质研究取向、应对认知思维研究取向、应对能力研究取向以及特定情境应对研究取向等,并对相应的问卷做了一个整体的回顾,最后提出了应对研究发展的新方向以及对应对测量工具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瑞文推理测验上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文推理测验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与较早期的研究结果不同, 较近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在瑞文推理测验上存在性别差异, 且性别差异具有发展性。当前可以解释该性别差异的观点主要有两种, 其一是污染观, 即认为瑞文推理测验中发现的性别差异实质上是由于测验中其他成分的“污染”所致, 而在它所主要代表的g因素的发展中并不存在性别差异; 其二, 较新的研究提示, “污染”可能存在, 但在g因素上仍然具有性别差异, 这种差异是由生理上的原因造成的。研究者由此提出了智力性别差异的发展理论。本文主要从儿童青少年发展的角度回顾了有关瑞文推理测验性别差异的研究, 综述并分析了关于性别差异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申继亮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1):27-32
本文简要概述了近二十年关于成人认知发展的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认知论的角度,探讨了个体关于知识的认识变化,认为成人的认知结构具有开放性,其表现形式是辩证运算;第二种观点是从智力与先天、后天因素的关系出发,区分了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发展的不同轨迹,认为晶体智力的发展是持续终生的,且它的根本特征是适应性;第三种观点是以特定领域(即道德认知发展)为例,描述了成人道德认知发展的根本特征,认为成人期个体的认知发展并没有停止;第四种观点是从自我理论出发,强调了个体认知发展变化的实质是自我的发展变化,认为成人期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8.
认知如何影响眼动一直以来得到研究者高度重视,而近年来研究者开始通过眼动榜样样例反过来直接考察眼动如何影响认知。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样例,眼动榜样样例能够有效引导注意,即促进信息的选择、组织和整合加工,并提高眼动轨迹一致性,但并没有稳定地促进教学效果。研究者从信息缩减假说、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认知学徒制理论等视角进行了积极的理论预期和解释。未来研究需从边界条件、作用机制、眼动轨迹预训练、专长发展、合作学习及神经基础等角度进一步考察眼动榜样样例的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智力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趋势,研究者开始关注心理计量学智力与认知或生理心理学变量的相关,考察的重点是心理速度,相应的测量指标主要有检测时(IT)、反应时、ERP或神经传导速度,等等。在运用IT任务进行的ERP研究中发现,ERP波幅和潜伏期的不同往往能够反映出智力上的差异。信息加工速度和神经传导速度均与一般智力因素(g因素)存在较高的相关。上述研究发现促进了智力与心理速度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成为智力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加德纳的多种智力理论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志明 《心理科学》2000,23(2):244-245
1 引言一百多年来 ,智力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智力理论。早期的智力理论仅是对智力结构的一种静态描述 ,很少涉及智力活动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深入 ,导致了人们注重智力活动的内部过程 ,尤其是智能活动的高级心理过程。许多当代心理学家认为 ,传统的智力理论过于狭隘 ,使得以传统智力理论为基础的IQ测验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加德纳 (HowardGardner)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多种智力理论 (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对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