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漆画是现代化绘画当中的全新画种,其具备自身所独有的美学品格与材料特性。漆画所呈现的独特画面也正是依托于此优势,若想将漆画引入到现代化绘画层面,便需要增强对漆画材料的分析,由材料着手对其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漆画呈现的方式。漆画的绘画性与漆的特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漆优势的充分发展是整个漆画创作的关键构成部分。不管是创作先于材料还是材料先于创作,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漆语言和灵动地驾驭漆性就必须深入探究漆画的漆性与其绘画性。  相似文献   

2.
漆画是当代绘画中新兴的画种,是从几千年传统漆艺中走出来的。漆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美学品格,即工艺性与绘画性的统一。当代漆画的创作,重点不在于用漆,而在于如何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照下,漆艺术在发展传播中,吸收着各个时代文化政治产物的优点,也吸收着各个民族文化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传统漆艺出发,提取出绘画最简单的状态,以探索当代漆画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江西漆画发展中创作群落代表的研究,分析创作群落与地域形成发展的特点之间的关系。阐述江西漆画发展必须走学习前辈们以"画境为先、后是漆绘"的绘画之路以及树立多元化"兼收并蓄"的创作理念,将漆与画完美结合,发挥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文化发展潮流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呈现交叉现象,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审美观念、社会意识的大幅度变化,传统漆画在很多方面与当代社会不相适应,如画面语言、风格样式、表现技法等。因此,从漆画材料特点、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现代漆画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对现代漆画绘画语言创作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最后作出了一些个人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动物这一绘画题材被很多画家所青睐,从古至今,很多画种的绘画作品中都能发现动物题材的身影。漆画中材料与肌理的应用是漆画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所在,而以动物这一题材为载体,去表现漆画中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可谓是材料肌理运用的巧妙体现。文章从漆画中动物题材的创作出发,以材料肌理的技法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近数十年漆画的发展历程中,一辈辈漆画家努力探索着漆画独特的材质语言和表现形式,漆画在题材的选择和材料应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艺术现象。文章简单分析了当代漆画作品中不同漆画家所使用的蛋壳镶嵌技法的区别、国内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影响的漆画家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对蛋壳这种材料独特的审美取向,同时总结了在创作漆画《天水间》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表现了一些在实践蛋壳镶嵌技法中的取舍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现代装饰画一般以工艺材料为主,通过与技术手法相融合,将韵律、美感、艺术等体现在绘画作品中。文章对现代装饰画进行论述,对现代装饰画创作中综合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材料可塑性、外观视觉性、环境贴合性等对综合材料的体现方式进行探析,并对综合材料在现代装饰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漆画虽然异于其他画种,但又有着同样通体表现意境和思想感受的神圣使命。传统漆艺技法被漆艺家传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漆艺朝着大画种的空间发展。传统漆工艺的精湛让世人赞叹,漆艺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将漆语言发展得更加丰富。无论是它的材料、表现力,还是题材,都使人耳目一新,呈现特立独行的品质。漆工艺不断演变,形成了这种当下审美思潮,使得漆画材料、工具、创作理念得到开拓。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漆画作品,有些将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技法移植借鉴,它们在与传统的漆画技法相融合后,收到了亮眼的别具一格的艺术视觉效果,让人内心为之一振,画境与材料的相得益彰,也突出了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李鸿印(1935-),北京东晓市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本科为书籍美术专业,毕业后考取本院研究生,专门研究漆画并留校任教。期间李鸿印到福建福州学习漆艺技法,回校后建立了漆画专业。直至文革时期,遭到打压,遂离校于家中埋头创作漆画至今。李鸿印是中国现代漆画较早的一批实践者,他的漆画绘画性极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当我们欣赏李鸿印的漆画时会发现,他绘画的题材大多是花草、水果、鱼  相似文献   

10.
装饰性色彩在漆画创作《怀古》中的应用,通过在创作中对装饰性色彩的设定,树立了漆画中装饰性色彩所具有的装饰性造型的客观平面化、色彩布局均衡性、色彩表现高纯度这些特点。在漆画创作中注重色彩装饰性元素与手法的运用,让创作更加具有艺术感和层次感。站在艺术美学的形式法则的立场上,从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调和与对比这些方面探讨漆画的装饰性色彩语言的内在属性、本质特征以及其深厚丰富的色彩特点,对漆画《怀古》画面创作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拓展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漆画与传统漆艺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漆艺在现代艺术舞台上的延续。现代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属性,这使得它相较于其他的画种具有更多的发展潜力,自身的优势也有很多,如浓郁的民族性、强烈的现代感、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实用性等。当今世界的艺术潮流变化很快,为更好地发展现代漆画,必须要注重漆画的材质、技法、情感表达、肌理美等整体效果,并不断创新,使漆画的发展面向多元化,只有这样其发展之路才更加宽广。  相似文献   

12.
漆画艺术是一个新生的画种,其发展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培育漆画艺术的民族独特性,必须在中西艺术体验与诠释中创新,必须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漆画艺术才能立足于民族传统绘画的形式中取得创新。  相似文献   

13.
漆画艺术创作与其他艺术形式在艺术走向的追求上是一致的,是一门独立的绘画艺术形式。漆画创作的内容、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都与其他平面艺术相同。在漆画艺术创作中融入了许多的平面设计元素,比如构图、肌理等平面设计中元素的运用对漆画艺术创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漆画的质觉审美潜质、触觉审美潜质以及个案漆画创作观出发,探索并发掘漆画的艺术潜质。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使现代漆画的发展呈现出了多种风格,也使漆画家在艺术审美上对漆画的潜质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宗教艺术类的漆画作品较为少见,而对如意轮观音造像进行研究并探索创新的更不多见。因此在传承漆艺的基础上,对中国宗教艺术进行研究,以大漆工艺为载体,将漆画与如意轮观音造像相结合,通过造型的借鉴与创新、色彩的运用、技法的传承与发掘来探索实践,使漆画作品既有渲染力又有视觉冲击力,达到作品的观赏价值和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16.
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干漆夹纻佛造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夹技法又被叫做脱胎技法,是以漆灰和麻布相结合作为漆胎,制成的佛像轻巧而坚固。在现代手工艺领域,大漆和佛塑的有机结合,将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是积极开拓创作可行性的探索与研究。通过研究大漆材料和髹漆工艺,对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圆雕式单体佛造像的形象考察和分析,创作出运用中国传统大漆为原料的成品雕塑,并在大漆材料运用于漆佛像的创作过程中寻找突破。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一直是我国漆画创作的主要基地,台湾漆艺也深受福州漆艺的影响。闽台漆画艺术课程资源的开拓,能给广大学习者带来一次探究和承传闽台区域漆文化的学习机会,而且有利于发展闽台漆画艺术,不断增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的交流、理解和沟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拓闽台漆画艺术课程资源,具体做法为:1.建立学习伙伴关系,进行田野调查;2.实施两岸漆画艺术教学活动;3.扩大闽台漆画艺术资源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水墨画继承过程中,如若将中国水墨元素添加到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综合材料绘画创作形式,提升绘画创作技法表现,以意象性、平面性、符号性、融合性创作方式,增强绘画创作感染力,更为深入地表达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的思想认知,与欣赏者之间达成情感层面的共鸣。文章先分析了早期材料综合现象,再阐述了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水墨元素具体表现形式和表现特点等,旨在进一步总结综合绘画创作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属箔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用金属箔制作的漆画作品,视觉效果突出,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美感,是漆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随着漆艺术体系的不断完美和发展,金属箔的艺术表现语言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当代漆画艺术中。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绘画创作中材料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绘画创作中要准确掌握材料的特点,为绘画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中西方优秀画家众多,如鲁本斯、伦勃朗、董希文、冷军等。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细致研究,可以看出画家对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也让我们对材料及其使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在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材料,并且有了新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将材料应用在绘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